...欺善怕惡、做表面工作,市井小魚在智力測試中打敗黑猩猩和捲尾猴

2021-01-16 騰訊網

魚有多聰明?

在大多數人認可的動物界智力排名中,猩猩狒狒猴子,靈長類動物霸佔了前3位,前10名的位置也由大家喜愛的海豚、大象、貓狗等哺乳動物佔據。水裡遊蕩的魚類,根本沒能進入初選站。

演化等級排序中,不要說跟哺乳動物比了,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的地位都排在了魚類前邊。當你想起低等級魚類時,你關心的只是觀賞魚好不好看,野生魚好不好吃,至於智力,不會納入考慮範疇。可正是被你忽略的低等魚類,不僅擁有不亞於哺乳動物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感知力,還有狡詐嫻熟的社交智慧。

今天代表魚類登場的是清潔魚,只有手指頭那麼長的小魚,大腦還沒有黃豆大,但它在智力競技中,打敗了同臺的紅毛猩猩、黑猩猩和捲尾猴,一舉奪冠。

清潔魚(Labroides dimidiatus)智力測試

清潔魚,海洋裡常見的小魚,每天在珊瑚礁上等候著大魚顧客上門,為顧客們清理皮膚上、口腔裡、魚鰓縫隙間的寄生蟲。

上圖是藍帶清潔魚,不超過10釐米的身長,淺藍色的背脊,淡黃色的肚皮,一道黑色條紋貫穿整個身體,從眼睛蔓延到尾巴,這條由細變寬的黑帶正是清潔魚的標誌性制服。

依賴其他魚類身上寄生蟲生活的普通小魚,在海洋裡平淡無奇,在實驗室裡卻大放異彩。

清潔魚測試開始,試驗由瑞士納沙泰爾大學主導。參試的是6條從海洋裡捕捉到的成年清潔魚,平均身長只有6.5釐米。

清潔魚面前同時放上兩隻盤子,一隻盤子紅色,另一隻黃色,盤子裡面裝有同等數量的碎蝦肉。如果清潔魚選擇紅盤子,它吃盤子裡蝦肉的時候,黃盤子就被收走。如果清潔魚選擇黃盤子,它吃盤子裡蝦肉的時候,紅盤子不會被收走。清潔魚吃完了黃盤子,還可以接著去吃紅盤子,獲得兩份獎勵。

測試的難點在於,無論清潔魚選擇哪只盤子,它都能即刻得到完全相同的獎勵,吃到蝦肉。只有在清潔魚優先選擇臨時性的黃盤子後,它才能獲得額外的獎勵。

測試共進行100次,10次為一組,一天測一組,10天完成實驗。剛開始測試時,清潔魚都在隨機選擇盤子,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能吃到雙份。隨著測試次數的增加,清潔魚發現了其中的蹊蹺所在。6條清潔魚中,第1條清潔魚在第30次測試中成功解密,第2條清潔魚在第40次測試中成功,剩餘有3條清潔魚在第50次測試中成功,最後1條清潔魚在第100次測試中成功。所有參試的清潔魚都解開了謎題。

你是不是在想,紅黃盤子測試沒什麼稀奇的,次數多了總能找到規律。好,現在來看看捲尾猴、紅毛猩猩、黑猩猩參加同樣測試的表現。

靈長類動物智力測試

8隻捲尾猴參試, 平均年齡10歲,試驗由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導。兩隻不同顏色的盤子裡裝著香蕉片,測試100次,10次一組,一天測一組,10天完成實驗,結果沒有一隻猴子解開盤子的秘密。

4隻紅毛猩猩參試,年齡範圍7到33歲,試驗者來自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兩隻不同顏色的盤子裡裝著燕麥圈,測試100次,沒有一隻紅毛猩猩解開盤子的秘密。

4隻黑猩猩參試,年齡範圍25到40歲,試驗由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導。兩隻不同顏色的盤子裡裝著蘋果片,測試100次,第1隻黑猩猩在第60次時成功解密,第2隻黑猩猩在第70次時成功,另外兩隻黑猩猩失敗。

還有一次更有趣的家庭試驗,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的貝沙裡教授,回家把M & M 巧克力豆放在兩隻不同顏色的盤子裡,測試4歲的小女兒。100次測試過後,小朋友依然沒有發現永久性盤子和臨時性盤子的區別。

靈長類動物完敗清潔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永遠不缺食物。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圈養動物不需要為生計奔波,測試裡的香蕉蘋果巧克力只是他們的零食甜點,多一份少一份都沒關係。

海洋裡來的清潔魚就不一樣了,它的每一份食物都是自己掙來的,一分力氣一分收穫,每一口糧食來之不易。在生活的實戰中,清潔魚磨練出找食物的智慧,打敗了靈長類競技對手。而更加讓人讚嘆的是:找食物並不是清潔魚的智力巔峰,它最強大的本領是跟各種魚類打交道。

瑞士納沙泰爾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海洋生物研究團隊,持續觀察清潔魚的衣食住行,慢慢解開清潔魚跟被清潔魚之間的博弈智慧。

清潔魚的生活智慧

清潔魚每天要與各種各樣的魚類顧客進行超過2000次的互動,跟其它魚類打交道的次數多了,混跡於市井的清潔魚有了自己的「看魚」經驗,不會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條顧客,而是「看魚下菜碟」,提供不同的服務。

先為誰服務?清潔魚遵守的是「殺熟」規則。

來珊瑚礁等待清潔魚服務的顧客分兩種:老顧客和新顧客。有超過一條以上的魚類來訪時,新老顧客都有,清潔魚要做出選擇:先為哪位顧客服務?

遵守公平的次序有利於促進合作,最好的選擇不是按照先來後到的排隊原則嗎?不,並不是,清潔魚會先為新顧客服務,如果不理會新顧客,它等不及就會跑去找另外一條清潔魚了。而老顧客嘛,熟門熟路的老臉講個面子,不好意思當場翻臉,那就煩勞它在旁邊多等一會兒了。

之前測試中的紅盤子和黃盤子,跟新、老顧客一樣,如果先服務老顧客,新顧客就跑了。清潔魚在生活中觀察到這個現象,在測試中加以運用,不會跑的排在後面,先抓住會跑的那隻盤子。

要佔誰的便宜?清潔魚遵守的是「欺善怕惡」規則。

清潔魚最喜歡吃的食物不是寄生蟲,而是其他魚類身上的黏液。

魚身上分泌的黏液可是個好東西,含有天然免疫成分,能阻擋病菌侵入身體。魚兒裹了一身均勻的黏液,就像穿上一層鎧甲,不僅隔離了病菌,還能減少水流對身體的摩擦衝擊,以及幫助魚類維持體內穩定的滲透壓,抵抗海洋裡鹽度和溫度的變化。

魚的黏液裡含有豐富的氮源,裡面有許多有益因子,比如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蛋白酶等,營養豐富的黏液很對清潔魚的胃口。可是顧客來找清潔魚的目的,是要求清潔魚去除自己身上的寄生蟲,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撈走油水。

在寄生蟲和黏液兩個選項之間,清潔魚兩者都選了,不過,針對不同的顧客有不同的策略。身上寄生蟲多,脾氣暴躁兇猛的大魚來了,清潔魚會多吃點寄生蟲,少嘬點黏液。身上比較乾淨,寄生蟲少,溫柔和善的大魚來了,嘿嘿不客氣,清潔魚要多嘬兩口黏液了。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魚善被魚嘬。

提供怎樣的服務?清潔魚遵守的是「旁觀者在場做得更好」規則。

兇猛的大魚得到最優等的服務,這個很自然,黑老大用拳頭掙來的地位,清潔魚小心翼翼伺候,不敢怠慢。

其他普通顧客得到的待遇也不均等,當你身邊還有另一位等候者時,你會得到質量更好的服務。有第三者在場,在旁觀者的目光注視下,清潔魚表現得更賣力。仔細檢查顧客身體,跟顧客的互動頻繁,最重要的是,清潔魚不會找機會去嘬吸顧客的黏液。

表面工作誰都會做,市井小魚做起來輕車熟路。佔顧客便宜這種事,背地裡說不清,可在明面上,正派的清潔魚才不會去自毀聲譽呢。

我們要怎樣定義「智力」一詞?演化等級的高低,演化路上接近人類的分支,大腦容量的大小,這些外在條件都沒法精確判斷智力高低。

清潔魚的市井智慧再次提醒我們:智力不是一種統一屬性,它在不同的方向上,有著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自然界賦予生命各種可能,每一條生命都擁有磨練智慧的機會,抓住機會,小魚也能打敗靈長類。

紙上得來終覺淺,生活才是磨亮智慧的那把快刀。

相關焦點

  • 巴拿馬捲尾猴進入「石器時代」?石塊做錘子、砧板敲碎食物!
    團隊成員巴雷特(Brendan Barrett)說明,白臉捲尾猴是一種相當聰明的動物,它們能夠用重達自己體重一半的石頭做為類似「錘子」的工具,砸開堅果、果實、甲殼類或其他較硬的食物,甚至還會尋找平坦的木頭或石塊,將它當作「砧板」使用,「捲尾猴是學習能力飛快,能夠通過觀察其他物種來獲取新的覓食及社會行為。一直以來都有它們善用石器的謠言,當我們看到真正這情況時真的都驚呆了。」
  • 魚類腦容量低,所以智力不高?這條小魚的表現體現出了大智慧
    在自然界之中,演化等級最高的生物就是我們人類了,理所當然,人類也擁有著其它動物所不能比擬的智慧,而在人類之下,人類所屬的哺乳動物則是演化等級最高的生物,所以哺乳動物的智力水平要高於其它動物,這基本是沒有過多爭議的,特別是以黑猩猩為代表的靈長類動物,其智力水平更是其它動物所望塵莫及的。
  • 捲尾猴已進入「石器時代」三千年!
    《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雜誌刊登的研究文章中指出,千百年裡,捲尾猴們在這片遺址上製作了若干卵石狀的石頭,用來砸開堅果或取出種子。其他非人類工具遺址在非洲內外都有記錄;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個黑猩猩遺址位於象牙海岸,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 哪些生物與人類智力相當?黑猩猩、海豚和細菌上榜
    答案是肯定的,日本一隻名叫Ayumu的人工飼養黑猩猩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的學習能力較強,能夠輕易地完成一系列記憶測試,它甚至會玩電子遊戲,在電子競技遊戲中能擊敗大學生。這意味著如果對黑猩猩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讓它們擁有和人類相同長的學習時間,它們的學習能力並不亞於人類。
  • 除了會用工具,還開始同類相食,捲尾猴在「爆發式進化」嗎?
    白面捲尾猴原本只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小猴子,但是自從人們發現了它們使用工具的技能,就一直保持「緊盯」,隨著觀察的深入,捲尾猴還真沒讓人失望,用石頭砸開牡蠣和堅果、用樹葉舀水、用樹枝清理毛毛蟲,生存技能直逼人類祖先。
  • 捲尾猴步入石器時代3000年,會成為下一個人類嗎?
    石器時代,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第一個時代,也是人類從直立行走到智人進化過程中的一大標誌。不過,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石器時代的動物。
  • 巴西捲尾猴進入了石器時代,猴子未來會不會再進化成人?
    捲尾猴體重大約是4公斤左右,體長43釐米,其尾巴的長度跟身體長度差不多,末端捲曲成一個圓圈,因此得名。捲尾猴主要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裡面,常見於樹冠,喜歡成群結隊玩耍,主要食物是漿果、昆蟲、鳥蛋等等。
  • 《黑猩猩》:假如人類退化成黑猩猩的智力,會發生什麼?
    它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假如人類退化成黑猩猩的智力,將會發生什麼?聽上去很不思議,但它卻捧走了國際大獎——《黑猩猩》Genus Pan別被黑白海報勸退,導演大有來頭——拉夫·迪亞茲。先勸巴爾多,不要和年輕人計較。再勸安德斯,他老婆都不在了,打光棍也不容易。你看,一個小集體的縮影出現了。管控者、激進者、勸和者,三方角力、互相牽制。跟所有小集體一樣,這仨人,撕X的事也不少。不過,大多數時候,表面上還過得去。
  • 捲尾猴用尿求愛,不靠爹媽夠霸氣
    異猴群猴王自然容不下它們,天天攻擊摧殘捲尾猴。這大概是被驅逐的捲尾猴,一生中最悲涼的時光了吧。只能默默表示佩服)辣麼問題也就可以解釋了,這和捲尾猴們的那段時光有毛關係?正是那段磨礪的時光,使得捲尾猴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啊!你想,異族猴王都能當上了,打架摔跤的能力肯定差不了。
  • 考古證據顯示,巴西捲尾猴已進入了它們的石器時代
    在巴西塞拉達卡瓦瓦拉國家公園的一處偏遠山谷中,一群鬍鬚捲尾猴利用圓形石英石在樹根或其他巖石上砸開堅果。
  • 黑猩猩的自制力與智商相關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與人類一樣,黑猩猩表現出的自控和延遲滿足能力與它們的智力水平相關。  在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中,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選擇馬上得到一個棉花糖作為獎勵,也可以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然後得到兩個棉花糖。
  • 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
    在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不斷進化過程中,那些身體更加靈活、適應環境能力更強的生物,最終在地球各種自然災難和劇烈氣候變化過程中倖存下來,腦容量日益增加,智力水平也隨之提升,體型也相應變大。隨著6500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當時在地球上佔據統治地位的恐龍滅絕,給智力更高的哺乳動物提供了舞臺和空間,然後類人猿在這些哺乳動物之中顯現了突出優勢。
  • 家長們的困惑:我家孩子需要做智力測試?
    我是整天埋頭做功課的杜一老師。最近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就是:兒童有沒有必要做智力測試?為了解決這個疑惑,我第一時間查詢了相關資料和文獻,瀏覽了網絡上專業人士的回答。得出的結論是:兒童做智力測試要慎重。困惑當然,模稜兩可的答案總是不能讓愛子心切的家長們滿意。一些家長仍然會有這樣的困惑。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2歲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從你的情況來看,你小孩才3歲了,這個韋氏兒童智力測試應用於6-1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700。而這個韋氏幼兒智力測試應用於4.5-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500。而你小孩在這個年齡可以做以下的測試啊。
  • 捲尾猴會取代人類嗎?專家發現它們使用石器已有數千年
    電影《猩球崛起》中描述一群猿類與人類之間的交戰,鬥爭是人類挑起引發的,但側面反映猿類的智慧不可估量,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這部影片純屬虛構,但我想多少都會激起我們的警惕之心。回看今朝,人類智慧的開端也是從使用石器開始。
  • 捲尾猴廣泛使用石器,已進入石器時代?進化後影響人類的地位嗎?
    其中在《博物館奇妙夜》中聰明伶俐的捲尾猴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實真的不用擔心捲尾猴會進化為智慧生物取代人類在地球的地位。因為 ,大多數人都曾經誤會過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但是,真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人類和猴子的親緣相當遠,人屬於人科,而捲尾猴屬於捲尾猴科。
  • 寶媽沒事少給孩子做智力測試,靠譜嗎?測試結果會造成不良影響嗎?
    智力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概念,它涵蓋一個人的方方面面,所以,測評寶寶的智力需要考慮他的「綜合能力」,比如,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有些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發現,從嬰兒的微笑中可以大致了解其智力發育的情況。愛笑的孩子要比不愛笑的孩子智力發育更好一些。如果嬰兒出生8~10個星期後,仍不會笑,那麼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