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腦容量低,所以智力不高?這條小魚的表現體現出了大智慧

2020-12-04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演化等級越高的動物則擁有越高的智力水平,這是很長時間以來大多數生物學學者的共同認知。

在自然界之中,演化等級最高的生物就是我們人類了,理所當然,人類也擁有著其它動物所不能比擬的智慧,而在人類之下,人類所屬的哺乳動物則是演化等級最高的生物,所以哺乳動物的智力水平要高於其它動物,這基本是沒有過多爭議的,特別是以黑猩猩為代表的靈長類動物,其智力水平更是其它動物所望塵莫及的。

不過,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它總是能夠帶給我們驚喜,它用事實告訴我們,也許演化等級和智慧之間並不存在著必然的聯繫。除去哺乳動物以外,自然界中還有著其它多種多樣的生命形式,比如兩棲類動物、鳥類,魚類以及昆蟲和微生物等等,在這些生物之中是否存在著智力水平能夠超越哺乳動物的傢伙呢?也許真的有。

魚類絕對算不上是高等動物,即使除去哺乳動物不算,鳥類和兩棲類動物的演化等級也要比魚類高了很多,但就是這種相對低級的生命形式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智慧。

在海洋之中存在著一種小魚,這種小魚被我們稱之為清潔魚。清潔魚名字的由來完全是源於它的工作,在海洋之中,這種小魚會將自己的店鋪開在珊瑚礁之中,不需要過多的宣傳,顧客們便會自己找上門來,而這些小魚會為它們的顧客提供清潔服務,也就是幫助大魚去除身體上、口腔裡以及魚鰓上的各種寄生蟲。清潔魚的體型很小,通常只有6釐米左右,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清潔魚體型也沒有超過10釐米,較小纖細的身軀讓它們做起清潔工作來得心應手。當然,這種小魚能夠成為我們故事的主角,絕不是因為它們的清潔能力,而是源於它們所展現出來的過人智慧。

清潔魚過人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它們的海洋社交能力以及生意頭腦之上。

清潔魚幫助其它大魚去除身體上的寄生蟲,同時又以寄生蟲為食,這看似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但是在這層關係之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清潔魚雖然吃寄生蟲,但並不喜歡吃寄生蟲,它們真正喜歡吃的是美味的、富含營養和免疫力的大魚身體上的黏液。

魚類體表的黏液是魚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有了這層黏液,魚類就可以避免細菌的侵襲、減少水流的衝擊、維持穩定的滲透壓,所以沒有魚會願意讓別人偷走自己身上的黏液,而清潔魚就打著清潔的旗號這麼做了,只不過它做得非常具有智慧,以至於歷經了歲月的變遷,大魚們仍然沒有發現這個秘密。

到底是除蟲還是偷吃黏液,這取決於幹活的時候旁邊是否存在著旁觀者,如果清潔魚在為一名客戶服務的時候,旁邊有著其它顧客在等候,那麼清潔魚則會賣力地工作,服務到位,基本上不會偷偷吸吮客戶體表的黏液,但如果旁邊沒人,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是吸黏液為主,而除蟲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清潔魚不僅是掌握了人情世故的兩面派,它還會看人下菜碟,對於不同的魚類,服務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在海洋之中,各式各樣的大魚都需要清潔魚的服務,在這些客戶之中,有一些是海洋中的兇猛大魚,而有些則是溫和派,當兇猛的大魚到來時,清潔魚的服務基本上是勤勤懇懇,絕不會冒著激怒顧客的風險去吸吮黏液,但如果是一個和善的顧客,那就盡情吸吮吧。

如果說這些特徵還不足以顯示出清潔魚的智慧,那麼我可以告訴你,清潔魚還可以很好的權衡臨時利益與永久利益之間的關係。

魚是不會自覺排隊的,當有多條大魚同時到來尋求清潔魚的服務時,清潔魚會怎麼辦呢?它會將新顧客與老顧客劃分開來,先為新顧客服務,而讓老顧客等候,即使有一個後來的新顧客,它仍然可以插隊到老顧客的前面。因為清潔魚很清楚,新顧客的到來是具有隨機性的,它們是臨時利益,如果不趕快收入囊中,那麼它們就會離去。

但老顧客不同,老顧客曾經接受過服務,它們是專門來尋求服務的,所以它們屬於永久利益,它們不會消失,不會離去,它們會一直等待,所以不用著急,先把臨時利益收起來,再慢慢接收永久利益。動物學家們曾經做過實驗,對於臨時利益與永久利益的處理,除去黑猩猩以外的其它靈長類動物都是無法做到的。現在,你還敢說魚的智力水平不高嗎?

相關焦點

  • ...欺善怕惡、做表面工作,市井小魚在智力測試中打敗黑猩猩和捲尾猴
    當你想起低等級魚類時,你關心的只是觀賞魚好不好看,野生魚好不好吃,至於智力,不會納入考慮範疇。可正是被你忽略的低等魚類,不僅擁有不亞於哺乳動物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感知力,還有狡詐嫻熟的社交智慧。 今天代表魚類登場的是清潔魚,只有手指頭那麼長的小魚,大腦還沒有黃豆大,但它在智力競技中,打敗了同臺的紅毛猩猩、黑猩猩和捲尾猴,一舉奪冠。
  • 多少腦容量才夠智慧生命用?
    就有讀者跟我反映:以腦容量來論智力是不對的,有些人幾乎沒有大腦也擁有很高的智力,而鳥類只有核桃大小的大腦也非常聰明……等等等等非常多的證據都表明了人類的大腦多數空間是無用的,腦容量更小的生物同樣可以擁有與我們相同的甚至更高的智力。好吧,今天正好可以聊聊這個問題,我們的大腦真的很閒置嗎?是不是能開發出100%的大腦就可以達到神的領域?
  • 腦容量大讓人更聰明?
    【新華社微特稿】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腦容量與智商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關係。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顯示,腦容量大的人記憶力、邏輯性和反應能力都更佳。研究人員從資料庫中取得13608名英國人的大腦掃描圖像及相關個人信息,分析對比他們的腦容量大小與其認知能力和教育成就的關係。綜合考慮性別、年齡、身高社會經濟狀況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腦容量大與流體智力水平高之間存在強關聯,與受教育程度之間有正相關關係。流體智力指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如記憶、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會隨著人的衰老而減退。
  • 小動物就不具備智慧?錯,松鼠的智慧,你需要了解一下
    有許多人認為,動物的智商很低,甚至說一下小型的動物沒有智慧。但是這是一種錯位的認知。那麼,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先說一下答案,松鼠當然能進化出智慧,而且松鼠已經有了智慧。只是松鼠的智慧相比人類來說比較低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
  • 肉食性魚類的套養與爭議:低價值轉化為高價值,有害轉化為有利!
    原來的水產養殖本來大多屬於粗養模式,產量低,生活水平不高,或許有點小雜魚倒還是難得的美味。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但對於小雜魚的美味可口仍然是人們的追求。但是,由於人們的觀念沒有轉變,認為小雜魚是額外產品,價值低不值錢,甚至市場上只作為"貓魚"(餵貓的魚)兩三元一斤看待,即使有識貨的人捨得出錢購買,也大不了出過十元十多元一斤購買。
  • 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
    受月球潮汐力的影響,一些海洋生物隨著海浪被衝到海岸之上在時刻發生著,但是在之前的漫長歷史時間中,這些海洋生物要麼重新回到海洋,要麼不適應脫水的環境而死亡,而就在4億年前的某一時刻,一些特殊的魚類在反覆地衝刷到海岸上之後,沒有立即回到海水中,而是努力地去適應陸地上更充足的陽光、更溫暖的環境,在這種外界環境變化的刺激下,身體新陳代謝水平明顯加快,身體機能變得越來越強勁
  • 腦容量大小和智力無關? 研究顯示極地人腦容量最大
    腦容量會隨著緯度發生變化  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生活在不同緯度的人的腦容量大小、眼睛瞳孔大小有較大差異。生活在地球極地附近的人腦容量最大、眼睛最大。雖然他們的腦容量確實更大些,但這並不是說腦容量越大越聰明。
  • 動物智力增長或以繁殖能力降低為代價
    新華網維也納1月5日電(記者劉鋼)通常認為越聰明越好,不過一項對魚類的研究結果顯示,動物雖然可能通過增大腦容量而變得更聰明,但有可能付出繁殖能力削弱的代價,因此總體上看變聰明是否能增強生存能力還得視情況而定。
  • ...苦主,上海,幼蟲,孑孓,原生,淡水魚,小魚,魚類,蝌蚪,蚊子,-上海...
    食蚊魚,俗名大肚魚、柳條魚、山坑魚、大眼叮噹等,上海很多小池塘、河道、稻田等水域都能看到。它形似柳條,是一種矮胖的小魚,嘴巴略朝上,約2-5釐米長。通常雌魚大於雄魚,雌性食蚊魚是直接生出的是食蚊魚小魚而不是魚卵。
  • 不,魚類是跨越3億年的高智商族群
    02 安靜沉默,不見表情,但所有的苦痛哀樂曉暢於心前幾天,在給魚缸換水的時候,我不小心沒有端住。於是,整個魚缸啪地碎在了地上。魚缸裡的三條小金魚在地板上,跳躍著掙扎。三歲的兒子看到,趕忙跑過來,然後用小手去抓小魚。
  • 智力的遺傳機制
    右腦遺傳陽性智商(空間與圖像圖形運算智力)與陽性情感(宏觀計算狂熱情感),遵循用進廢退原理,運算方面相當於電腦裡的GPU顯卡;  右腦無論男女都遺傳自父系,顯卡的體積普遍大於CPU,根據體積最大的決定最終體積與對稱遺傳,遺傳空間與圖像圖形運算智力的父系右腦決定腦容量大小,  所以有些大頭人文字與數理邏輯運算智力也不高,因為右腦基因比較強但左腦基因差,
  • 動物明明擁有智慧,為什麼只有人類演化出了文明?
    在問答區裡面看到有小夥伴提問「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在下面看到了友「酋知魚」在回答中認為進化不出來智慧,我有一些補充意見,特發此文表述一下,跟朋友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先拋出我的觀點:動物完全有可能進化出類似人類的智慧,但是不是還有這樣的機會就不好說了。一、腦容量不能成為判斷智力水平高下的證據。
  • 腦容量大讓人更聰明?是的!
    據新華社電 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腦容量與智商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關係。
  • 這條魚豔麗美味集於一身,價格不斷居高,養殖門檻卻不低
    東星斑肉質細嫩鮮美,高蛋白和低膽固醇,是人類強體滋補的佳品。東星斑具有較高的觀賞和食用價值,加上東星斑的諧音為東興伴,語意吉祥,意為生活在東方的興盛伴隨者。近年來東星斑市場需求量大,價格不斷居高有升,較多大亨爭先投資養殖。東星斑養殖投資大風險多,養殖過程具有難以跨越的坎和難以解開的劫,現歸納分享給大家。
  • 章魚被形容為「海洋裡的靈長類動物」,它的智商到底有多高呢?
    章魚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智商很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腕足上分布有獨立的神經系統,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直接進行自主的運動,8條腕足相互之間的配合也非常有序和緊密,在腕足的支配下,可以做一些高難度的行走、遊動動作,也可以擰松瓶蓋,或者做一些利用工具的動作。
  • 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為什麼?
    先說答案再分析——體型很重要,而且足以支持智慧的最小體形可能與我們現在的體形差距不大,大約在50公斤左右。腦的體積重要嗎?我們的大腦當然不是最大的,但是真的是最強的。體型越大的動物,控制身體所需的神經元也越多,因此單純的腦容量不能反映什麼。
  • 我們的腦袋為什麼這麼大,因為一群在海邊撿貝殼的人是我們的祖先
    根據研究,亞洲人的腦容量比歐洲人中高出百分之五左右,比黑人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比非洲的黑人高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然而這種直接影響人的智力的因素——腦容量,為什麼差異如此大呢?這部分人一部分北上到了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到西伯利亞的很可能沒有存活下來),剩下的南下到印度以及南洋的島嶼,在這裡有著大面積的灘涂,豐富的貝類和魚類為這些遷徙的人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在人類的發育中,蛋白質是最有效的營養,可以促進身體和大腦的發育。
  • 腦容量並非越大越好 智商與腦體量無關(圖)【4】
    ■ 熱點問答  食物不能讓人變得更聰明  Q:人們的飲食是否可以讓腦容量變大,甚至改善腦的認知水平?  陶然:所有的營養物質,如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等,都是神經細胞傳遞信息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所以飲食能保證大腦的正常運行。但並不是說食物可以使人變得聰明。  Q:有研究稱,肥胖者的脂肪的炎症,會損害大腦神經,影響人的智商?  沈政:任何有害於身體的飲食,都是會影響到大腦的。不僅僅是高脂高油、不節制的飲食造成的肥胖。  Q:有研究認為,腦容量變大是否在進化上的代價是繁殖能力的減退?
  • 腦容量和手打磨骨針骨笛骨鐲骨魚鉤…
    跳入水中捕魚很危險,也不一定能捕到很多魚。在遠古怎樣做一個魚鉤呢?對於猿人來說,這是一個高智商且動手能力極強的工程。一般人做不了的。方法二你也可以用荊棘刺來做魚鉤 當然 效果都不是很好 也只能釣釣小魚。方法三要想釣到三文魚,必須用獸骨打磨魚鉤。這種魚鉤耐用。但是製作難度大,需要耐心細心,否則將前功盡棄。在遠古,會遇到獸骨自然斷裂後形成魚鉤形狀,或許這就是最簡單的骨質魚鉤了。
  • 腦容量不到14毫升,智力卻與黑猩猩相當,烏鴉為什麼那麼聰明?
    事實上,「照鏡子」實驗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至今,早已經成了認知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黑猩猩、紅毛猩猩、大象以及海豚等動物,都在實驗中表現出了識別出鏡中自己的能力。雖然我們常說烏鴉很聰明,但是通過照鏡子實驗的鴉科成員並不是烏鴉,而是鴉科鵲屬的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