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科技》雜誌:FC-31改進型最有可能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

2021-01-09 東方新觀察

中國是除美國之外唯一研製出兩款隱身戰鬥機的國家,也正因如此,在我國下一代隱身艦載同的選擇上,就產生了爭論,到底是在殲-20的基礎上改進,還是在FC-31的基礎上改進。

國內軍事雜誌《兵工科技》2020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採訪著名航空專家傅前哨的文章,在傅前哨看來,FC-31改進型最有可能成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機。

據傅前哨介紹,殲-20和FC-31兩種方案各有優缺點,殲-20的優勢是態勢感知能力強,戰鬥能力也強,航程也遠,尤其是航程,對於航母艦載機講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FC-31,它的優勢在於它是一款中型隱身戰鬥機,相比殲-20,我國下一代航母可以攜帶更多的數量,這一點對於我國尚沒有美國那樣的十萬噸級的航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FC-31的很多技術指標並不追求高大上,但其實它的能力也不弱,尤其是它的隱身能力是非常強的,未來如果進一步改進的話,整體能力達到美國F-35C的標準,也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殲-20在整體作戰能力上要強很多,但是作為艦載機來講,它最大的不足就是機體的尺寸重量比較大,會佔用大量甲板和機庫面積,部署數量上不去。

看明白沒有,同樣的航母,艦載機的部署數量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FC-31有優勢。

對於艦載機而言,不僅要看性能,更要看數量,即使能力再強,但裝備數量少,也不一定利於戰鬥力的發揮。因此綜合考慮,目前主流觀點都認為中型艦載戰鬥機是比較適合航母未來作戰需求的,這樣航母載機數量相對比較大。

其實,美國就選擇了這條路,它現在已經淘汰了重型的艦載戰鬥機,全部換裝中型機。

另外,我國的航母在排水量方面還趕不上美國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那麼載機數量的多少,從某種程度上就更加關鍵了。

傅前哨進一步介紹,目前來看,FC-31的性能同美國F-35C相比,還有很大的不足,首先是結構重量大,發動機推力不足,載彈量和載油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未來能夠換裝推重比在10左右的國產先進發動機,那麼無論是它的推重比,還是翼載荷和飛行性能,都應該和F-35C相當,如果減重的工作做得好,機動性方面可能還強一點。

在隱身方面,傅前哨認為,FC-31比美國F-35C要更好一點。雖然它們總體布局都是相似的,但是FC-31的細節處理上要更好。

當然,FC-31要上艦,還必須要進行改進,比如改機翼,減小後掠角,增大翼面積,目的是減小翼載荷和低速飛行時的誘導阻力,提高低速飛行的升力係數。再比如對機翼進行摺疊,對起落架進行加粗等。但更重要的是動力系統,目前的FC-31裝備的俄羅斯RD93發動機,加力推力大概是83千牛左右,那麼今後上艦可能需要90甚至100千牛的國產發動機,這個才是關鍵。

傅前哨認為,目前我國應該有這種比較先進的國產中型推力發動機,它可能會是俄羅斯RD93發動機的國產化型號,也有可能是全新研製的推力更大的國產發動機,如果說到了90多千牛,那麼兩臺發動機加起來就跟F-35C差不多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F-35艦載機才剛開始用 美國海軍就著急研發第六代艦載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巖】據《國家利益》雜誌網站6月2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研製第六代艦載戰鬥機,並計劃最早2030年投入使用。F-35C艦載機在航母上進行起降測試報導稱,該研製計劃名為「下一代制空權」(Next-Generation Air Dominance),目前進展已跨過純概念階段,正研製系統和機身的原型。
  • 峨眉、殲-31、轟-20、暗劍2021年登場?美專家:中國空軍將迎巔峰
    近日美國航空雜誌《環球飛行》的執行編輯格雷格·沃爾德隆撰文表示,中國空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在今年,中國空軍就已經不斷創造令人驚訝的成績,包括帶有渦扇-20的運-20運輸機試飛、運-20加油機現身、轟-6攜帶新型反艦飛彈亮相等等。不僅如此,美專家預測中國空軍或在2021年迎來一個新的巔峰,一些先進裝備將正式登場。
  • 殲31又走岔道了?美軍研製第六代艦載機,鎖定高速重型機
    2018年初,沈所曾有一篇文章稱,根據美、法等國現役艦載機的情況,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型艦載機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其悄悄成立的NGAD項目辦公室,開始研究新一代艦載機,作為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替代。而根據美國海軍提出的要求,他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艦載機「強調航程、速度和載彈量」,這其中的航程和載彈量,無疑是只有重型機才具備的先天優勢。
  • 新民晚報數字報-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艦載機
    然而,由於經濟不振,俄羅斯選擇發展蘇-27K型艦載機,於1993年停止了對研製米格-29K的資金支持。不過,隨著印度開始與俄羅斯磋商購買二手航母后,米格-29K再獲新生。在俄方的遊說下,印度同意由俄羅斯米格飛機公司在米格-29K的基礎上,為印度海軍量身定製新型艦載機。  2007年1月22日,專門為印度研發製造的首架米格-29K改進型艦載機在俄羅斯完成試飛。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因此,目前世界上能與之一試高下的對手實在不多,而中國的殲-20或許就是其中之一。而現階段中國只有殲-15這款性能和殲-11B基本相當的艦載戰鬥機,對付F-18E/F+F-35C的組合肯定是力不從心的,中國需要彈射改進型殲-15+第四代艦載機才能應對挑戰。隱身艦載機有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以及隱形作戰能力。
  • 米格21終極:海山鷹改進型首飛成功,提高飛行品質仍然難敵獵鷹
    作為中國兩大教練機專業戶之一,貴飛公司最近些年,在空軍高教九型號上頻頻出擊,不斷推陳出新,最早期型號是高教九,取代殲教七作為中國空軍和海軍的唯一一款超音速教練機,在此之後,又緊鑼密鼓推出了攻擊機改進型號FTC-2000和FTC-2000G,而且還特別針對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的需求,單獨推出了航母降落訓練改型海山鷹,可算是將一個陸地上的小坑
  • 中國兵工集團7.5億重組天達光伏公司
    新華光從而成為實際控制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整合其防務產業和光伏太陽能產業的平臺。    繼打造中兵光電軍品第一股之後,伴隨著新華光的方案出臺,兵工集團對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進度有所加快。光電材料與器件、特種化工與石油化工、重型車輛與裝備將是其未來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而專業化重組和資產注入將是兵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 這款國產五代戰機雖已下馬,但更適合做002型航母的艦載機
    關於下一代航母002型已經確定的是:將會使用電磁彈射器,以及高達7萬噸的排水量。而關於它的艦載機,爭論也是喋喋不休,有人說還是殲15B,有人說是殲31改,然而,這兩者都不可能上航母,因為有另一款五代戰機可供選擇,那就是當初和殲20競標失敗的沈飛「雪鴞(xiao)」戰機。
  • 殲20和殲31上不上艦?還是研發全新艦載五代機?
    更何況,像航母這樣的大型海軍艦艇,有著很強大的續航能力,並且還能夠讓艦載機在上面進行部署,有著強大的戰鬥力,航母在海上可謂是巨無霸的存在。說到艦載機,中國的殲15 還是能夠在世界上排上名號的。只是殲15也就是對中國的第一艘航母和第二艘航母進行配備,掛載能力上跟法國的陣風戰機差不多。可是殲15在航電和多用途性能方面則比不上西方國家的戰機,這就是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如今印度海軍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是花費大價錢購買的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雖然這些艦載機的採購價格遠超同期市場價格,但在原有的AV-8B艦載機全部退役以及國產艦載機研發狀況頻發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別無選擇。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傳統的對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經進行了多次艦機融合訓練並在2016年末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中國自建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
  • 093改進型公開亮相 多項改進提高性能 能更好伴隨航母作戰
    093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可以看到指揮塔圍殼進行了修型處理 近日國產093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該艇進行了多項改進,整體性能明顯增強,服役之後將會有力提高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
  • 2035年,中國哪座城市最有可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熱點策源城市?
    在科學家們預測中,既有貫穿整個未來15年的重要科技如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和創新藥物等,也有隨著時間推進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出現顛覆性變革的科技領域,如腦科學發展有可能在2025年達到全新水平,並在2030年後引發人類思維認知領域的重要飛躍;未來5-10年間癌症治療有可能獲得突破性發展,未來10-15年間修復人體失效器官和逆轉衰老將成為可能;在2035年之前,核聚變能源和宇宙空間開發也將走向現實。
  • 解放軍這10大武器讓美軍最看重:美曝最新中國軍力新報告
    其中在第三章中,美軍著力披露了中國近些年所研製的新武器。那麼我們就看看美軍眼中最具威脅性的十大中國軍隊武器。首先就是中國的東風-26彈道飛彈。美軍軍力報告認為。解放軍正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來實施常規飛彈武器的現代化。今天中國已經已經部署了多種飛彈,美國在日本的基地都在其射程之內。特別是新曝光的東風-26飛彈,能夠對美軍在關島的軍事基地實施中遠程精確對地打擊。
  • 海軍:只要進口艦載機
    但從印度海軍目前仍在評估美國波音和法國達索回應信息的做法來看,至少印度海軍更偏向進口艦載機,波音和達索分別擁有FA18系列艦載機和陣風M艦載機,這兩款艦載機都是世界現役綜合性能最高的艦載機之一。印度的艦載機採購,目的是替代現役的米格29K艦載機。
  • 厚積薄發的歷程——052B改進型驅逐艦的技術摸索與成果
    事實上,從當時電子工業第14研究所在052B改進型驅逐艦研製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來看,其所起到的作用遠不是單純的一個艦載系統承研單位這麼簡單,而是實際塑造著整個艦艇方案的全貌。這與中國海軍傳統上的艦艇設計方式截然不同。傳統上,中國海軍的新艦設計中,艦體、動力設計是主導,作戰系統只是一個關鍵子系統。
  • 大清時代 竟有位中國人在英國著名科技雜誌上發了篇論文
    01作為一個科普作者,眠眠很推崇一本雜誌——《自然》(Nature)。本雜誌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它最早出版於1869年11月,問世之後就受到科學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一份國際性跨學科的科學雜誌。
  • 093改進型核潛艇亮相,顏值大大提高,能跟隨航母作戰!
    文/山峰國產093型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目前經過多次改進,總體性能明顯提升,可以編入航母戰鬥群遂行作戰,有效提高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中國093攻擊型核潛艇我國的093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始於九十年代,從首艇下水至今已17年之久,經過數次重大改進,由於使用了最新科研技術成果,改進的是靜音性,提高的是攻擊性,可靠性是其動力。網友直觀的印象,外形漂亮了許多,像個大水滴,外形改進是重要的,減少阻力和噪音,增加航速和航程。
  • 目前為止 中國航母戰鬥群中最重要的艦載機依然是它!
    這是網友新分享的去年中國海軍遼寧航母在香港開放參觀期間,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的照片。殲-15「飛鯊」是我國設計和批量裝備的首款艦載重型戰鬥機,於2009年8月31日成功首飛,於2012年10月-11月期間首次進行了觸艦復飛、首次落艦以及首次從艦上起飛,實現了中國海軍的一個偉大夢想,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時代到來了。目前,殲-15主要以滑躍起飛為主,彈射型殲-15網傳也已成功試飛並展開相關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