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配方新解:氰化氫+水?

2021-02-23 達瑞ART



如果問起人類生命起源

可能有人回答是精卵結合後的胚胎

如果問起生命起源

可能有人回答是胺基酸

一種學說認為地球生命由隕石撞擊行星帶來,是"天外來客"

如果再追問下去,組成胺基酸的元素又是怎麼樣的?這需要追溯到1953年,米勒和尤裡模擬地球早期環境,在試管中用水、甲烷等氣體通過電火花合成了胺基酸等生物分子,並提出了地球早期大氣在閃電作用下產生胺基酸的假說。

胺基酸到底由什麼組成?

1953年米勒和尤裡實驗中,通過含有水,甲烷,氨和氫的燒瓶,產生模擬閃電的電火花。這些存在於地球早期的簡單化學物質反應形成氰化氫、甲醛和其他中間體,這些中間體進一步反應生成胺基酸和其他生物分子。


1950年代,尤裡和斯坦利·米勒共同設計並實施了著名的「尤裡-米勒實驗」

雖然有科學家懷疑米勒和尤裡的理論,認為大約40億年前地球的朦朧大氣將使高能光子(如閃電或紫外線中的光子)難以到達地球表面。實驗一直進行,但一直都沒有證據證明米勒和尤裡是證偽。

在經過了66年後的今天,ACS中央科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僅需兩個小分子(氰化氫和水)之間的能量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大部分重要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質前體。

圖1.(A)早前合成的RNA和蛋白質前體。(B)使用納米反應器(AINR)方法,在相同的反應條件下,從兩種不同的反應分子HCN和H2O,產生RNA和蛋白質前體。

這次研究來自於印度化學家Kumar Vanka團隊,當時研究人員想知道,接近沸騰的海水的熱量是否可能成為反應的驅動力。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最新開發的工具ab-initio納米反應堆,它模擬了分子混合物如何碰撞和反應,形成新的分子。

ab-initio納米反應堆進行模擬片段

研究人員發現氰化氫(從早期地球大氣中凝結成海洋)和水可以產生生成胺基酸甘氨酸和核糖核酸前體所需的分子。重要的是,這些反應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都是可行的,換句話說,它們不需要大量的能量或金屬催化劑就能生成。研究小組說,這項模擬揭示了生命前體形成的新潛在途徑。

詳細研究結果在這兒: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entsci.9b0052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到新配方:用簡單物質合成RNA四種分子
    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起源是至今未解的問題,科學界認為RNA(核糖核酸)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一直沒找到模擬遠古地球環境而合成RNA的方法。科研人員近日找到一種新「配方」,可以用遠古地球上存在的簡單物質模擬合成RNA的基本「模塊」。
  • 地球生命起源問題終於有了眉目,可能跟紫外線、氰化物有關
    地球生命是宇宙的奇蹟,雖然生命已經在地球上繁衍了幾十億年,但人類至今依然不知道地球生命的起源。作為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這涉及到「我從哪裡來」的捫心自問,因而千百年來人類都在苦苦探尋。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球生命起源問題終於有了眉目。
  • 生命起源研究新裡程碑:Science刊文前生命化學自催化網絡
    9月25日的Science雜誌刊載了一項研究,科學家構建了以水、氮氣、硫化氫、氨氣、氰化氫、甲烷作為起始反應物的自主催化網絡。這為尋找生命誕生伊始的早期化學反應網絡提供了研究線索。 生命怎樣起源?前生命化學網絡 研究者以水、氮氣、硫化氫、氨氣、氰化氫、甲烷作為反應底物,構建化學反應網絡。之所以選這些結構簡單的物質,是因為它們被認為是可能地球早期大氣的組成部分。
  • 生命起源研究的新裡程碑:Science刊文揭示前生命化學自催化網絡
    原創 劉培源 集智俱樂部 收錄於話題#複雜科學前沿202038個導語生命怎樣起源是最迷人的科學問題之一。9月25日的Science雜誌刊載了一項研究,科學家構建了以水、氮氣、硫化氫、氨氣、氰化氫、甲烷作為起始反應物的自主催化網絡。
  • 科學家構建了化學反應路徑,獲得了生命起源的早期活性物質
    在輻射驅動的複雜化學網絡中,與生命起源相關的目標分子的生成。圖片:易瑞琴(ELSI)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起源關鍵就是這些有機分子如何出現。在沒有生命的原始地球上,在自然環境中,無機物通過化學作用,產生出多種有機物和生物分子。但是這些有機物是如此複雜,它們的起源與早期演化仍然困擾著科學家們。來自幾個機構的科學家們組織了一項新研究,在了解生命的化學起源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項研究設計的實驗取名為「連續反應網絡」,目標是在儘可能模擬早期地球的環境下產生核糖核酸(RNA)前體,並可能最終產生RNA。
  • 生命起源的模擬實驗,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雖然奧巴林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化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但並不能說明這個化學過程一定是在地球上發生。從理論上說,在其他星球上完成這個化學進化過程也是可能的。所以,當時就出現了兩大對立學派:一派認為生命是從外星球移植到地球上來的;另一派認為生命是地球自身的產物。
  • 我的起源藥水製作配方及效果匯總
    我的起源是最近上線的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體驗很多玩法,有很休閒的玩家製作藥水等。《我的起源》中可以製作藥水,藥水也有許多效果,但是藥水的製作配方是什麼樣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藥水製作配方及效果攻略。
  • 生命是如何起源?大自然究竟有什麼魔力創造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由來已久,但生命到底是如何開始?為什麼在地球上有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隕石,還有人認為來自早期地球的熱泉。一九五三年,一位科學家的觀點震驚了世界,他認為生命起源於原湯,他的理論正確嗎? 大約在四十五億年前,一塊火星大小的石頭撞擊了地球,將融化的巖石送入了地球軌道。
  • 氰化氫HCN檢測儀
    第一種是使用氣體檢測管,比如我們可以使用GASTEC氰化氫檢測管,它有幾種規格,因此可以檢測這些量程:0.2---10ppm或者0.5---150ppm或者17---2400ppm或0.05---1.6%VOL。
  •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並不起源於水!
    新興的證據使得許多研究人員放棄了生命起源於海洋的假設,轉而關注陸地環境,尤其是乾旱和潮溼地區。這一觀點的轉變並非毫無爭議,但支持大地起源理論的科學家認為,這一假設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矛盾:儘管水是生命形成的關鍵,但它也可以摧毀生命的核心部分。
  • 學者米勒疑似爆出生命起源來自閃電參與!網友感嘆生命竟是奇蹟!
    今天阿卡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生命的起源。談到生命起源不得不提起人類的起源,這個直關係我們自己的祖先起源的問題。其實人類起源從很多權威的書中都能找到答案。自古以來,有許多論據來解釋生命的起源。正如西方的聖經所說,中國的盤古說,並等等。但直到十九世紀,隨著達爾文的《物種出現》,生物科學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它也為揭示生命起源的人類之謎帶來了一絲亮光。這很很符合現代的化學進化。 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首次證實了生命起源的化學演化。米勒到底是怎樣描述生命的起源?
  • 專家:氰化氫逸散不嚴重 降雨造成的風險可控
    氰化鈉遇水會產生高毒氣體氰化氫。針對可能的降雨,17日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稱,已對現場進行嚴密監控,降水之後的情況「已有解決預案」。專家表示,超標廢水破氰處理技術完善,人工消雨難度不大,降雨造成的風險可控。
  • 當代科學6大基本難題之四:生命如何起源?
    生命如何起源?是被列為當代科學6大基本難題的第四個。下面,我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說這篇報告論文(Nature 557, S13-S15,2018,doi: 10.1038/d41586-018-05098-w)。生命究竟是怎樣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存在,是偶然僥倖的幸運結果、還是自然法則的必然規律?
  • 生命的本源可能並非是水,而是另一種液態物質
    早期地球生命可能並非源自水中。放射性礦物聚積地的水塘邊可能富含甲醯胺,而甲醯胺可能是早期地球生命的體液。麻省理工學院對於今天我們所知的一切地球生物來說,水是至關重要的溶劑(體液)。生命活動所需的有機分子能夠溶解在水裡,比如胺基酸、糖。水扮演著營養物質輸送者的角色。信號分子在水中的傳遞,還可以讓細胞之間建立起通信。但水同時也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水有「水解」作用,能夠分解核酸和蛋白質。這就是所謂的「水的悖論」。許多科學家懷疑,地球生命的單細胞祖先們,是否真的是因水而生?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暗示,生命可能起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由構成生命的絕大多數的必要元素組成。然而,達爾文更多地關注的是生命進化的過程(《進化論》在很多方面定義了今天的現代生物學)而不是生命的起源。關於生命的起源問題,人們提出了幾種假說。
  • 水的起源——暑九寒天冰川水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一個恆古未解之謎,地球的生命產於何時何地?是怎樣產生的,構成宇宙的氫、氧、氮、碳、硫五大元素是如何形成具有生命的細胞的,生命是來於海洋、太空還是陸地,在林林總總的生命起源假說中,較為主流的海洋起源說、化學起源說。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假說,水都表現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 科學家發現半胱氨酸的合成可能是生命起源中的一個關鍵步驟!
    當今生物體內的所有蛋白質均由相同的20個左右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這就包括半胱氨酸,但半胱氨酸在生命起源時可能並不存在。
  • 科學家說:土星的「泰坦星」上可能有外星生命?
    去年,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推測在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上有我們所不知道的生命存在。他們假設在這寒冷、充滿液態甲烷的環境有可能會出現可進行代謝、複製或做任何地球上生命可以做到的細胞(以甲烷為主的無氧細胞)。
  • 生命起源學說——奧巴林
    然而,由於生源論無法真正說明生命的起源問題,到了20世紀初,科學界渴望建立一種科學的生命起源學說。這樣,蘇聯科學家奧巴林綜合當時許多相關學科成果的生命起源學說就誕生了。1924年,他出版著作性生命的起源》。在該書中,奧巴林對生命演進過程的化學問題進行了基本闡述其實,在奧巴林之前,恩格斯就曾敏銳地指出:關於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學到目前為止所能肯定它的只能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實現的。
  • 一口氣看懂生命的起源
    關於生命的起源,這樣一個終極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學者參與到相關方面的研究。他們當中有哲學家,有神學家,有科學家。關於哲學家和神學家們的觀點,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一下,由於我是科學領域的創作者,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在科學領域中,目前對於生命起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