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1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海北是青海湖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是黃河一級支流湟水河、二級支流大通河和我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發源地,素有「西部小水塔」之稱。境內有祁連山水源涵養區和青海湖國際重要溼地,是青海省「一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全國水資源與水生態安全的戰略要地。
近年來,海北州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工作總基調,以水資源保護利用為主線,以保障水安全為目標,深入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紮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落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科學推進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系統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災害科學防治工作,為自治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水利保障。
打造水生態文明,靚化「美麗海北」
2014年,國家水利部批准海北州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地區。試點工作開展後,海北州堅持高點布局,以「三河一湖」水生態系統保護與環境修復工程為重點,圍繞水源涵養、水生態保護、水安全保障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水汙染防治、水文化與水景觀建設、水生態與水資源管理等6大體系,精心編制《海北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規劃了9大行動37個子項137個子工程,總投資達18.29億元。
試點工作中,海北州通過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調研等,解決了影響試點工作中出現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通過學習和創新,找到了適用於高原地區的治理路子,率先在青藏高原上運用了生態治河、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山洪預警、高原溼地修復、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網際網路應用等多項先進技術,為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經過三年的努力,一大批防洪通道、景觀廊道、生態河道應運而生,彰顯著海北特有的地域位置,有力提升了全州生態環境的質量。同時,試點工作完成後,全州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和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均保持在100%,城鎮汙水收集處理率達到82.5%,COD(化學需氧量)全州排放量為0.186萬噸。
綜合開展小流域治理,嚴控水土流失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
多年來,海北始終堅持「生態立州」戰略,高度重視和高位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十三五」期間,積極爭取建設資金1.3億元,實施了剛察縣沙柳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祁連縣冰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等18項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祁連山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建設谷坊710座,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5.12平方公裡。同時,水利部門充分發揮「水利行業強監管」工作職責,注重突出以控制水土流失和保護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為目標,嚴格執行水土保持設施「三同時」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強化服務職能,加大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實施監督檢查,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收到了較好成效,全州水土保持能力進一步提高。
樹立一盤棋大局意識,保護生態環境
自2017年以來,全州各級各部門把全面推行河(湖)長製作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護水環境、改善水生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在建立起覆蓋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工作體系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落實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386名,落實河湖管護員475名。建立健全河湖管護體制機制,以「清四亂」為導向,加大問題整改力度,保障河湖健康。全州河湖監管寬鬆軟的局面發生根本性扭轉,河道亂倒亂排、亂採亂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河暢、水清、景美的河湖景象得到持續鞏固,群眾對水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水資源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在水資源保護中,海北樹立全國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力落實水資源管理強度雙控目標,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實施用水強度控制和用水總量管理,積極推進水價改革與水資源有償使用,嚴格管控生態流量,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全面實施依法取水許可,加大水資源管理考核力度,統籌運用工程措施,提升農田灌溉利用係數,盡最大能力保護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與此同時,海北州緊緊抓住國家加大生態保護的有利契機,爭取7.3億元建設資金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項目通過水安全保障、水生態修復、水功能提升、水環境保護等措施,極大改善了區域水環境和水生態,極大提升了沿線村莊人居環境。
大力實施水系聯通,確保河湖健康
為加速水體流動,增強水體自淨能力,提高河湖健康保障能力,從2016年起,相繼實施了4項水生態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現投資3億元,包括投資9925萬元建成西海鎮金銀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投資3600萬元建成西海鎮達玉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投資8191萬元建成祁連縣環八寶河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投資7613萬元建成門源縣浩門鎮城區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這些工程實施後,形成了引排順暢、多源互補、可調可控的河湖水網體系,提高了水資源配置能力,增強了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改善了河湖生態環境。
如今,「西部小水塔」水更清了、岸更綠了、環境也更優美了……水生態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高,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全社會水生態文明意識普遍增強,水生態文明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文/韓鵬 圖/李勇
原標題:《【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海北】守護「西部小水塔」,海北在行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