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可以在只有海冰沒有陸地的地方生存嗎?

2020-12-05 動物志

北極熊:生活在海冰上的熊

北極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海冰上度過,它們的分布僅限於海冰覆蓋的區域。

很多人以為北極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陸地,其實不然,海冰表面才是北極熊真正的家。雖然近岸地區的海冰上北極熊的數量更豐富一些,但在遠洋地區同樣有北極熊生活,甚至在北極點附近都有它們的蹤跡,目前發現北極熊的最高緯度高達88°N。

正常情況下北極熊的主食是海豹,其他的重要獵物包括白鯨、海象等也都是海洋動物。它們通常在冰面上捕獵,趁海豹等換氣的機會將其捕殺。因此,北極熊不喜歡太厚的海冰,這樣的海域沒有海豹換氣所需的呼吸孔。當然,一望無際的海面也不適合北極熊生存。

所以,北極熊最喜歡的生境就是海冰和開闊海面相間分布的海域,海岸邊和冰間湖附近最適宜北極熊生存。

正因為北極熊主要棲身於海冰上,其主要獵物也都是海裡的,因此專家將其歸類為海生動物,儘管它的形態結構看起來像陸生動物。

北極熊學名Ursus maritimus的含義就是海濱熊的意思。不過這個學名還是不夠貼切,因為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北極熊不僅生活在北極圈內近海的海濱地區,而且生活在整個有海冰覆蓋的北大洋。

陸地對北極熊生活的意義

北極熊狩獵、求偶和交配等一系列活動都是在海冰上完成的,唯一需要在陸地上完成的重要生命活動是懷孕母北極熊產仔。

懷孕母北極熊每年晚秋和早冬在雪中挖掘巢穴,隆冬季節在冬眠穴內分娩,第二年三四月份,母熊帶著幼仔走出巢穴,在陸地上逗留幾日就一起來到海冰上。

與棕熊、黑熊的冬眠是為了避開食物拮据期不同,母北極熊冬眠與覓食無關,只是純粹的繁殖策略北極熊生活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中,而幼北極熊的發育程度卻非常低。北極熊新生仔只有600克,相比之下,成體遠比北極熊小的獅子、老虎和斑鬣狗,新生仔體重都有3千克。這導致年幼的北極熊抵禦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很低,它們需要一個相對溫和的微環境,才能平安出生並完成最初的生長發育。

研究發現,母北極熊的生產穴大多位於海岸8千米以內,它們只有在懷孕的年份才會到陸地上冬眠,並完成產仔。大部分地區的公北極熊從3個月大來到海冰上那天起,一輩子都不會再登陸了。

哈德遜灣地處北極熊分布的最南端,這裡的海冰在夏季會完全融化,北極熊被迫到陸地上避難,這個時候它們會吃一些垃圾和植物漿果。有的北極熊能夠單純靠吃垃圾保持體重甚至增重,但研究發現,這不會給它們帶來生殖優勢。

北極熊的消化系統適應高脂肪、低蛋白的純肉食飲食,對植物的消化效率非常低。以牙齒為例,北極熊負責磨碎食物的臼齒退化得非常細小,相比之下棕熊的臼齒得很粗大,而北極熊負責捕獵和切割肉片的犬齒和裂齒則比棕熊更發達。

科學家發現,除了真菌子實體和馴鹿以外,陸地上的其他食物對北極熊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貢獻。

北極熊能在只有海冰沒有陸地的地方生存嗎?

儘管大部分地區的北極熊都在陸地上建巢產仔,但波弗特海卻有半數以上的懷孕母熊選擇在浮冰上安家生寶寶。

懷孕母熊建巢需要充足的積雪,使它們在早冬就能挖出雪洞,之後還能被雪蓋住。與波弗特海毗鄰的阿拉斯加北海岸地勢平坦,難以捕捉積雪,這是波弗特海的母熊選擇在浮冰上建巢的原因。

與陸地上相比,在浮冰上建巢少了些安全感。科學家曾經觀察到,有塊大浮冰撞上了巴羅角,導致6隻母北極熊的冬眠穴被破壞,它們的幼仔僅有一隻活過了冬天。但是,這使得北極熊完全擺脫了陸地的限制,在只有海冰的地方也可以生存。

波弗特海絕不是唯一一個母北極熊在海冰上建巢的地方,西伯利亞的北冰洋海岸地勢與波弗特海沿岸非常相似,這裡的母熊多半也是在浮冰上建巢的。

此外,北極熊專家認為在北冰洋遠洋地區還存在著一個相對獨立的北極熊亞種群,這個亞種群周圍沒有任何陸地,母熊無疑要在海冰上產仔。研究者發現,在84°N的高位浮冰上,春天就有大量的母熊和小熊腳印,這些小熊無疑是在冰上出生的。

過去有人認為,北極熊的建巢地對它們的生活至關重要,在沒有建巢地的波弗特海、北冰洋中心等地沒有北極熊的定居種群,都是一些流浪個體,現在已經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了。事實上,北極熊的生活不可以沒有海冰,但可以沒有陸地。

正因為海冰是北極熊所賴以生存的,溫室效應導致的海冰融化必將危及它們。長遠來看,只有遏制溫室效應,延緩地球變暖,北極熊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北極熊可以在遠離陸地的北極遠洋海冰上生存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北極熊通常生活在北冰洋近海的海冰上。那麼,在遠離陸地的北冰洋遠洋地區,只有海冰而沒有陸地,北極熊可以在這裡生存嗎?海冰對北極熊生活意味著什麼?海冰對北極熊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北極熊的主食是海豹,包括環斑海豹和髯海豹,其次是白鯨、獨角鯨和海象等,這些動物都是海洋動物。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熊可以在南極生存嗎?
    南極洲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它漂到了地球最南端,除了企鵝也沒有其他動物了。因此,不是北極熊不能適應南極,而是它們根本沒有機會去。北極熊能在南極洲的環境中生存嗎?北極熊要生存繁衍,無非是要有浮冰、有海面。陸地對北極熊來說不是必須的,雖然多數地區的懷孕母熊要到陸地上築巢、產仔。但也有地區如波弗特海的北極熊就在浮冰上築巢,也一樣能完成繁衍,只要能形成足夠厚度的積雪就可以。北極熊最北可以在北極點附近活動,生活在北冰洋中心的北極熊周圍沒有任何陸地,毫無疑問這裡的母熊就是在浮冰上築巢完成生產的。
  • 海冰融化對北極熊的生存有什麼影響?
    北極熊是當之無愧的北極象徵,看似貧瘠的北極生態系統,養活了世界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可重達680千克,雌性的體型大約是雄性的一半。
  • 面臨嚴重生存危機!海冰融化無家可歸 200北極熊群聚俄島嶼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援引法新社11月23日消息稱,北極熊面臨嚴重生存危機,一群遊客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蘭格爾島上看到約200頭北極熊在山坡上遊蕩科學家指出,此現象顯示了北極熊找不到海冰棲息,被迫在陸地上尋找食物。  科學家們表示,氣候變遷導致北極熊最常棲息的海冰在一年中較早融化,所以北極熊不得不在陸地上耗費更長的時間。  華盛頓大學的雷傑爾(Eric Regehr)表示,研究指出,和20年前相比,現在北極熊平均在蘭格爾島上多花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海冰較早融化,且無冰期較長。
  • 腦洞問題:氣候變暖,能不能將北極熊運到南極?北極熊在南極沒法生存...
    守株待兔的北極熊 北極熊需要陸地嗎?答案是不必需。北極熊確實不是水裡遊的動物,它的日常活動需要一個「支撐面」,但這個支撐面是海冰,而不是陸地。有些地區的母熊懷孕了會到陸地上築巢生產,但也有些地區,例如波弗特海地區,母北極熊就在浮冰上築巢,這說明北極熊可以完全擺脫陸地的限制。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在南極洲附近的海域,有著眾多浮冰,完全可以滿足北極熊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北極熊是可以進入南極的。
  • 海冰覆蓋率年年下滑 北極熊面臨更長的禁食期
    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極熊是強壯的北極霸主,它們在這片土地沒有天敵,能夠無憂無慮地在冰原上奔跑,在海洋中遊泳,健碩的前肢腳掌能給它們提供一些類似蹼的功能,讓它們在海水中穿梭。 一些北極熊甚至能通過海洋在相隔數百千米的陸地之間遷徙,當然它們中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海冰上休息。實際上,北極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冰上漂浮,只有在繁殖期才會登上陸地。
  • 為何南極沒有北極熊?
    這一次,特地刮腸搜肚,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希望拋磚引玉,或許我們的科學家真的可以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為什麼北極熊沒有在南極呢?為什麼只有北極有北極熊?其實從名字上就很容易理解,北極熊嘛,顧名思義,在北極的熊啦!如果答案就此而至,估計好多人連拍磚的興趣都沒有了。那咱就嚴肅一點吧。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能活下來嗎?
    北極熊,正如它們的名字那樣,生活在北極,而不是南極洲。在南極洲,你會發現企鵝、海豹、鯨魚和各種海鳥,但從來沒有北極熊。 儘管北極和南極地區都有大量的冰雪,但北極熊仍然堅守在北方。
  •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堪憂?禁止投餵同時如何幫助北極熊度過危機
    其實,哈德遜灣氣候非常適合北極熊生存,而且海豹等食物眾多,這裡的北極熊們的生活別提多姿多彩了。北極熊們需要到海冰面上捕獲海豹以此生存,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哈德遜灣的11月份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海冰讓北極熊登陸。
  • 北極熊和阿拉斯加棕熊,究竟誰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網上流傳的體重數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然而這些往往沒有可靠的來源。因此,本文只比較科考數據,即科學家測量並正式發表在學術文獻上的體重數據,數據來源我列在文末,參考資料可在知網等資料庫上查閱。北極熊不是陸生動物綜上所述,北極熊是第一大熊沒有爭議,但它們可能不能算是陸生動物,儘管其形態結構與陸地動物比較符合。陸生動物的定義,一方面看其生活的基底,即是不是站在陸地上活動;另一方面看其營養來源,即食物是不是來自陸地生態系統。
  • 氣溫不斷升高,北極海冰持續融化,北極熊恐在80年內滅絕
    北極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它們平時在漂浮的海冰上生活,漂浮中看到海豹就會跳下海去抓捕。氣溫升高導致北冰洋夏季海冰數量驟減,北極熊不能長時間一直在海裡尋找獵物,只得被迫放棄海洋,轉向陸地生活。缺乏海冰生存,北極熊轉向陸地近年來,北極熊在陸地甚至人類居住區頻頻出現,從一開始的零星幾隻,到每年周期性成規模地出現,去年俄羅斯一小鎮被50多頭北極熊集體入侵,表明北極的環境正在日益發生改變,北極熊們已經越來越難在北極生存,紛紛轉戰陸地。
  • 北極熊將會在本世紀末消失,人類能留給大自然的不應該只有毀滅
    ,這導致北極熊越來越瘦並愈發虛弱,最終沒有力氣進行捕獵而餓死。周一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海冰逐漸融化,最終會使北極的食肉動物滅絕。沒有浮冰,北極熊就會餓死, 因此,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增加,到本世紀末,全球變暖可能導致會這些標誌性的北極動物從此走向滅絕。
  • 北極熊可以移民到南極嗎?
    設立這個節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保護北極熊,因為生存依賴海冰的它們正面臨巨大的挑戰。比方說,昨天本該是北半球最冷的時間,但北極點的氣溫卻罕見地飆高到了0攝氏度以上。這樣下去北極都快要沒冰了,它們還怎麼活?我們可以搬遷北極熊去南極,也許它們會繁榮一段時間,而它們繁榮的原因是因為南半球的企鵝和海豹沒有躲避冰面捕食者的本能。想像一下兩隻北極熊在企鵝群體中肆虐。 他們捕捉企鵝會有多困難嗎? 大概所有的科學家都會同意這會是一場環境災難。
  • 南極為何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它還能生存嗎?
    別看這兩個地方如此寒冷,在南北兩極仍然生存著不少的動物,這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寒冷環境,成為了南北兩極的「土著居民」,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北極熊。北極熊的體型十分龐大,有著出色的嗅覺和觀察力,它的反應敏捷,捕食能力也十分強大。很多小型的海洋生物在面臨北極熊時,都被它的兇悍勇猛所收服。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時間:2020-07-22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據本周一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導致北極熊瀕臨滅絕.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北極熊在冰洋上捕獵企鵝!
    「而對於北極熊來說,這是相當殘酷的!」「德國之聲」4月4日報導說。與大多數容易被氣候變暖影響的物種一樣,棲息地對北極熊極其關鍵。然而,全球變暖正在使北極和地球上其他地方更加溫暖,這意味著海冰正在融化,而海冰對北極熊的生存至關重要。因為北極熊的主要食物——海豹,需要在海冰上才能獵得。
  • 腦洞問題:氣候變暖,能不能將北極熊運到南極?
    因為北極熊必須要在浮冰上狩獵海豹,沒有浮冰,它是抓不到海豹的,論遊泳它肯定遊不過海豹。其次是冰間湖。要海上全部冰封了,海豹就憋死了。北極熊最喜歡部分冰封、部分是冰間湖的海面環境,這樣它在冰間湖邊上「守株待兔」就可以了,海豹必須露出水面呼吸,而且它繁殖也必須到冰面上進行。守株待兔的北極熊北極熊需要陸地嗎?答案是不必需。
  • 北極熊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嚴峻,若送到南極的話,可以生存嗎?
    縱觀地球儀,上下兩極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說的南極和北極,南北極都是緯度最高的地方。正所謂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所以很少生物能夠存活下去,但是也有一些生物完全能夠適應這種環境。其中之一那就是在北極生存的最大的陸生食肉性動物-北極熊。北極熊的祖先是誰?
  • 野外北極熊與東北虎真能相遇嗎?
    可見,東北虎與北極熊的分布差得遠呢,正常情況下它們是不會見面的。北極熊會南下登陸嗎?北極熊的主要棲息地是海冰表面,而不是相鄰的陸地,它們一年到頭要麼從不登陸,要麼只有很短時間登陸。因此北極熊被認為屬於海生動物,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們是海生陸基動物。由於北極熊在海冰上獲取食物,它們的分布會隨海冰覆蓋發生季節性變化。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據悉,這塊最古老的海冰是從加拿大西部北極群島到格陵蘭島北部海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被科學家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這區域的海冰通常是由存在超過4年以上的「多年冰(multiyear ice)」組成,平均厚度在3米以上,並可堆成高大的冰山。它們如同粘合劑一樣,將整個北極連在一起,並確保北極夏季保持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