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融化對北極熊的生存有什麼影響?

2020-11-27 天極網資訊

北極熊是當之無愧的北極象徵,看似貧瘠的北極生態系統,養活了世界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可重達680千克,雌性的體型大約是雄性的一半。

北極地區有此巨獸,得益於北極圈周圍大陸的貢獻,它們正是從那裡進入北極圈並成功定居下來的棕熊Ursus arctos。如今,北極熊仍然可以和北美的棕熊交配並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後代。甚至在1 萬年前,它們還具有一些棕熊的形貌。不過雖說北極熊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的學名Ursus maritimus 的意思卻是「海熊」,它完全適應了北冰洋的海冰上的生活。

【此圖由邀請果殼網編輯紫鷸加入極地探險隊的「極之美」旅行機構於去年拍攝。可以想見,紫鷸此次的北極之行,與北極熊之間大致也會如此之近。】

北極熊外層的體毛其實是透明的,是光的反射讓它們看起來呈白色。這些毛隔熱,且利於偽裝——據說紅外相機幾乎看不見冰雪上的北極熊。它們魁梧的身材也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寒冷地區的動物似乎都比炎熱地區的同類體型大,這樣單位體積的身體表面積會更小,便於保持體溫。北極熊體內還積累了一層厚厚的脂肪,寒冷時能保暖,遊泳時能提供浮力,餓肚子時能提供能量。

即使如此適應寒冷,北極熊也並非活動在北極點附近的海冰上,而是在遊蕩在島嶼、大陸架與北冰洋交界的地方,這裡的海冰大多是1 米左右厚度的「當年冰」(與此相對的是北極點附近的「多年冰」)。因為北極熊的的主食——環斑海豹(Pusa hispida)和髯海豹(Erignathus barbatus)不會跑到終年封凍的地方去。

海豹們有時需要從冰窟窿中冒頭出來透氣,北極熊會循味而至,然後坐等海豹出現將後其抓住。每年8月到9月,當年冰融化,捕食不到海豹,北極熊通常就依靠體內已經積蓄的脂肪挨餓度過。

【棕熊從周圍的大陸來到北極圈,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進化成了今天的北極熊。然而,隨著全球變暖,許多北極熊生存堪憂。】

然而,隨著全球變暖,北冰洋無冰的區域越來越大,每年無冰的時間越來越長,北極熊只好在島嶼之間長距離遊泳覓食,或撤退到更北的地方——前者消耗大量體力,後者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許多母熊和小熊因此不能積累足夠的體脂肪,生存堪憂。

目前已知的19個北極熊種群中,8個在衰減,3個能維持現狀,1個尚在增長,其餘種群數據未詳。紫鷸現在還能親眼目睹到野生的北極熊,這不能不說是幸運的。

回北極專區首頁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時間:2020-07-22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據本周一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導致北極熊瀕臨滅絕.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面臨嚴重生存危機!海冰融化無家可歸 200北極熊群聚俄島嶼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援引法新社11月23日消息稱,北極熊面臨嚴重生存危機,一群遊客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蘭格爾島上看到約200頭北極熊在山坡上遊蕩科學家指出,此現象顯示了北極熊找不到海冰棲息,被迫在陸地上尋找食物。  科學家們表示,氣候變遷導致北極熊最常棲息的海冰在一年中較早融化,所以北極熊不得不在陸地上耗費更長的時間。  華盛頓大學的雷傑爾(Eric Regehr)表示,研究指出,和20年前相比,現在北極熊平均在蘭格爾島上多花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海冰較早融化,且無冰期較長。
  • 海冰不斷融化 北極熊食物來源遭遇嚴重威脅
    這也就意味著,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上升、北極冰層的不斷融化,這些北極熊將可能會陷入更為艱難的生存境地。北極熊依靠海冰來捕捉海豹,然而近些年來,由於北極海冰數量的不斷減少,使得它們的狩獵條件變得愈發糟糕。科學家曾在2007年估算,如果全球繼續排放會讓海冰融化的溫室氣體的話,那麼等到本世紀中旬,2/3的北極熊將消失。北極熊國際組織首席科學家Steven Amstrup指出,北極熊可能要遭受比以往更快的海冰融化速度,而這將讓它們的新陳代謝水平變得更低。
  • 北極熊可以在只有海冰沒有陸地的地方生存嗎?
    因此,北極熊不喜歡太厚的海冰,這樣的海域沒有海豹換氣所需的呼吸孔。當然,一望無際的海面也不適合北極熊生存。所以,北極熊最喜歡的生境就是海冰和開闊海面相間分布的海域,海岸邊和冰間湖附近最適宜北極熊生存。研究發現,母北極熊的生產穴大多位於海岸8千米以內,它們只有在懷孕的年份才會到陸地上冬眠,並完成產仔。大部分地區的公北極熊從3個月大來到海冰上那天起,一輩子都不會再登陸了。哈德遜灣地處北極熊分布的最南端,這裡的海冰在夏季會完全融化,北極熊被迫到陸地上避難,這個時候它們會吃一些垃圾和植物漿果。
  • 全球變暖致海冰融化 北極熊在本世紀末將消失
    科學家們9月7日預測,到2050年,世界上將有2/3的北極熊死亡,因為它們賴以生存的北極的海冰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而逐漸消融。此外,格陵蘭冰蓋消融加快還將在當地引發地震。世紀中葉北極熊至少減少2/3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負責地球科學研究與實況調查的主要機構「美國地質調查」(USGS)9月7日預測,北極熊在下半個世紀將消失,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它們的生存區域逐漸減少。USGS的報告中說:「如果海冰繼續減少,到21世紀中期,世界上現存的北極熊將損失約2/3。」
  • 冰川融化帶來負面影響:北極熊數量下降
    北極冰川融化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如海平面升高等。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北極冰川融化對北極熊也產生了影響。    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
  • 北極熊可以在遠離陸地的北極遠洋海冰上生存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北極熊通常生活在北冰洋近海的海冰上。那麼,在遠離陸地的北冰洋遠洋地區,只有海冰而沒有陸地,北極熊可以在這裡生存嗎?海冰對北極熊生活意味著什麼?海冰對北極熊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北極熊的主食是海豹,包括環斑海豹和髯海豹,其次是白鯨、獨角鯨和海象等,這些動物都是海洋動物。
  • 由於海冰融化,北極熊同類相食,甚至可能在80年內滅絕
    一項研究報告警告說,北極熊有可能在80年內滅絕。融化的海冰迫使它們陸上生活,在那裡缺乏海鮮,不得不靠儲存的脂肪為生。而這一切,都歸因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壽命四十多年,它的進食、生長、繁殖都與氣候息息相關。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彼得莫爾納爾博士說,目前全球僅剩26000隻北極熊。
  • 氣溫不斷升高,北極海冰持續融化,北極熊恐在80年內滅絕
    北極海冰融化,北極熊棲息地被破壞北極熊,顧名思義生活在北極及周邊地區,它們擁有一身厚厚的皮毛和脂肪,能支持它們在嚴寒地區生活。北極熊是唯一一種需要被劃分為海洋哺乳動物的熊,它們雖然能夠在岸上生活,但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來自於北冰洋。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原標題: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圖為站在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融化海冰上的北極熊視覺中國供圖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被科學家稱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並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
  • 就在「地球之肺」被吞噬之時 北極海冰也在加速融化…
    這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 視頻中,白色代表冰齡超過4年的多年冰,厚度達到4米,但35年來已消失95%以上。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稱,2050年,北極的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衛星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但隨著溫度上升,它的融化速度是當地其他海冰融化速度的2倍。科學家稱這是北極北冰洋上最後一個失去多年冰覆蓋的地方。根據美國海洋與氣象局的氣候模型預測,北極夏季將很快變得無冰,最早可能在2030年發生。這意味著,覆蓋北冰洋的夏季海冰不到386000平方英裡,而2016年為160萬平方英裡。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北極熊「無路可走」!全球變暖致北極海冰驟減,氣候變化敲響警鐘
    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對野生北極熊的數量構成了不可逆轉的威脅,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使北極海冰降至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冰的急劇減少減少了極地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並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北極的衛星掃描顯示,北極的最低氣溫在9月18日跌至最低點,海冰將在秋冬季節回歸,春夏季節融化,但從現在到10月之間的風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該地區。我們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無所作為,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熊的數量將會下降。
  • 調查:冰川融化將令北極熊數量下降三分之一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7日報導,一項研究發現,由於北極冰川融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的減少直接阻礙了北極熊的覓食和生存能力。北極熊利用海冰來接近它們的獵物海豹,而且一些海冰漂浮區域的獵物非常多。由於海冰面積的縮減,一些北極熊的數量已經下降,其他的北極熊也出現了營養不良的問題。研究者們根據衛星數據和電腦模擬技術,將一代北極熊壽命與海冰形成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