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稱各國立法者有責任禁止同性戀婚姻

2020-11-28 中國法院網

2003-08-01 16:11:37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固山

  由於擔心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同性戀婚姻法律,梵蒂岡今天呼籲羅馬天主教議員和其它立法者進行反擊,稱支持這樣的法律是「很不道德的。」

  梵蒂岡是在一份措詞嚴歷、長達12頁的文件中發出了這一不妥協的呼籲的。文件得到了教皇保羅二世的批准,內容涉及同性戀、同性戀婚姻和同性戀者收養兒童等議題。北美和歐洲國家最近在這些議題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文件稱:「考慮同性戀者婚姻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文件強調,婚姻應當只為那些異性戀伴侶開放,婚姻是神聖的,而同性戀行為違反自然道德法律。

  這一用包括英語在內的數種語言發布的文件還包含對羅馬天主教議員的特別警告。這些天主教議員所屬的議會正在考慮是否承認同性戀的同居、結婚或者收養兒童的權利。文件稱:「投票贊成這一對公益事業極其有害的法律是很不道德的。」

  儘管這一文件的起草已進行了數個月,文件只是重申了教皇在這些問題上的明確立場,但這一文件對這些觀點進行了深入和全面的闡述。

相關焦點

  • 美國同性婚姻合法背後:13個州曾禁止同性婚姻
    聯邦VS州權  州長「任性」拒髮結婚證  最高法院的裁決已經過去了一周,德克薩斯州至少有60多個縣,拒絕發放同性婚姻的結婚證。  在最高法院的裁決出現之前,美國有13個州明確禁止同性婚姻。這些州多為保守、宗教色彩濃厚的州。德克薩斯也是其中之一。
  • 中國同性戀逐漸被大眾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難題
    歷史上不少小說也都有對同性戀現象的描寫,如《紅樓夢》、《金瓶梅》等,而《品花寶鑑》則完全是以描寫梨園界的同性戀為主題。近代還有人將同性戀風氣稱為「男風」,又稱「南風」,因為這一風氣「閩廣兩越尤甚」,男同性戀者互稱契哥契弟,女同性戀者則拜為金蘭。  與西方社會相比,中國的社會環境、文化傳統在同性戀問題上有自己的優勢。
  • 2020年民法典,要不要為同性戀婚婚合法化預留通道?
    發布會上,首位發言人、法工委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對有記者提出的有關同性戀結婚合法化問題作出回應。臧鐵偉說,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結為夫妻基礎上的婚姻制度,這個規定是符合我國的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的。
  • 外媒:在中國,同性戀間靠相互「合作婚姻」生子
    荷蘭「全球之聲」網站4月5日文章,原題:在中國,「合作婚姻」是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彼此結合中國的同性戀開始結婚了——但不是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同性婚姻在中國仍不合法,而中國的同性戀群體和他們的異性戀朋友一樣,都面臨來自父母的巨大壓力,即結婚生子。
  • 劉治琳:中國和教皇關係不好 責任在梵蒂岡
    主要責任在梵蒂岡。最重要的原因為它不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矛盾起始:中國、羅馬之間的「禮儀之爭」  中國與羅馬教皇之間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元朝,當時羅馬教皇曾經向蒙古帝國派出使臣,企圖勸說蒙古人皈依基督教。元朝滅亡之後,關係一度中斷。利瑪竇於1601年來到北京,1605年主持建造了宣武門大教堂。
  • 英媒:中國受理首例同性戀婚姻維權案 社會更寬容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受理了該國首例同性婚姻案件,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維權邁出的一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7日報導,孫文林(音)起訴民政局,原因是民政局拒絕了他與長期伴侶的結婚申請。
  • 祈禱喬治小王子成為同性戀?英國牧師討論婚姻平權遭群罵
    原因是他鼓勵教友們祈禱王室的喬治小王子長大後成為同性戀,與一名「好看的年輕紳士結合,這樣有助推動英國教會承認同性婚姻。」LGBT群體的融入在英國教會中仍具有極大的爭議。而在英格蘭和威爾斯,聖公會教堂是禁止同性戀新人舉行婚禮的。這篇網絡博客的標題為《如何改變英格蘭教會》(How to change the Church of England),社交媒體Twitter以及《紐約時報》《衛報》《時代》等新聞機構都有轉載及報導。霍茲沃斯的言論迅速遭到網絡譴責,畢竟小王子今年才4歲。
  • 世界各國對同性戀的態度 荷蘭通過同性戀婚姻法
    各國關於同性戀的記載  無論是中國和外國,自有文字的歷史以來,就有關於同性戀的記載。  古希臘盛行同性戀,尤其是師生、兄弟之間的同性戀。其中最有名的是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故事,盧基拿的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亞里斯多德是男色家,利用自己的學問引誘美少年,常與弟子克裡伊尼亞情語綿綿,並將先哲和弟子談的猥褻的談話讀給他聽。」克裡伊尼亞有一個情人是妓女,這個妓女因為亞里斯多德奪去了她的情人,向友人克裡多尼亞訴苦,克裡多尼亞想了一計,一夜在牆上大寫了「亞里斯多德誘惑了克裡伊尼亞」的字樣,對公眾侮辱這個哲學家。
  • 中國政府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外交部回應
    中國政府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外交部回應 2017年1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問:第一,據悉,中國與梵蒂岡預定明年交換藝術品展覽。
  • 中國政府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中方回應
    問:第一,據悉,中國與梵蒂岡預定明年交換藝術品展覽。梵方形容這是「藝術外交」。有人將此與尼克森1972年訪華前的美中「桌球外交」相比。中方對這樣的類比有何評論?第二,據報導,中國政府近期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有分析稱這是大陸對臺灣「邦交國」施壓。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關於第二個問題,我沒有聽說過有關情況。
  • 規定男人履行婚姻責任的次數,看似奇怪的宗教習俗,卻讓人佩服
    早期宗教力量涉及人們生存的方方面面,比如規定了婚姻和以及跟生育有關的事情。神靈無所不及,比如規定男人在婚姻中應該履行的責任次數:獨立的男子,每天要履行婚姻責任;勞工一周兩次;趕驢的人,一周一次;如果趕的是駱駝,就三十天一次;但是如果是航海者,就得六個月履行一次婚姻責任。這些都是巴比倫法典記載必須要遵守的訓令。
  •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為什麼我國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該不該結婚
    ,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認可同性戀者,甚至對同性婚姻也越來越開放。張志鵠感嘆中國人對同性戀觀念的進步,以及對同性婚姻關係的開放態度,他認為2006年和2014年真的變化太大了,現在不論是同性戀者還是異性戀朋友都為我們感到開心。
  • 有意見建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基督徒如何看同性戀?
    昨天看了一則令粒粒媽咪非常震驚的消息:昨天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第三次審議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被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 中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長沙開庭並宣判
    內容提示:中國內地的首宗同性戀維權案件13日在湖南長沙開庭,芙蓉區法院根據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條第五條以及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一夫一妻以及締結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必須是一男一女
  • 法總統籤署同性戀婚姻法 成世界第14個認可國家
    4月23日,人們在巴黎市政廳前慶祝議會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法國政府18日宣布,總統奧朗德已經籤署通過同性婚姻的法律。自此,法國成為歐洲第9個,世界上第14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  這項同性戀婚姻法案在法國頗受爭議。
  • 全球同性戀權利地圖
    同性戀權利圖解:五個國家可判死刑 通過全球同志權利地圖可以直觀的了解到世界對同性戀的政策和立法狀況。圖中灰白色部分的國家和地區同性戀合法但是同性戀的任何關係不被法律承認,這部分國家和地區佔了大部分,其中也包括中國。
  • 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和地區名單一覽 最新同性婚姻合法國家
    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和地區名單一覽 最新同性婚姻合法國家  1 荷蘭2001 歐洲發達國家  2 比利時2003 歐洲發達國家  3 西班牙2005 歐洲發達國家  4 加拿大2005 北美洲發達國家  5 南非2006 非洲發展中國家  6 挪威2009
  • 中國有多少人是同性戀?
    中國有多少同性戀?澳大利亞的官方數據稱,該國同性戀比例為3%,大約為74萬人。有人打比方稱,這部分人就像物理概念裡的「暗物質」一樣,很難觀測,卻很可能會左右最終的研究結果。 即便事實真如理想——這個人群大多都是精英,可現實是,他們依然得不到社會更多的包容。
  • 李銀河:對待同性戀問題的中國智慧
    最近,愛爾蘭全民公決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愛爾蘭在涉及婚姻家庭和性的問題上一向比較保守,20年前才準許離婚,遠遠落後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也落後於一直實行離婚自由法案的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同性戀在西方被視為洪水猛獸,為社會所不容。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同性戀權利運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
  • 統計稱:中國約有1600萬女性嫁給同性戀丈夫(圖)
    這個群體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同妻」——男同性戀者的妻子。然而絕大多數「同妻」在結婚戀愛時,並不知道自己的男友是同性戀者。「有多少人了解同妻?了解同妻的痛有多痛?」幫「在婚同妻」解脫婚姻,防止未婚女子成為「同妻」,已成為「同妻」公益組織的兩大目標。電影《斷背山》講述了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鄉村,兩個普通男青年真摯相愛,後來分別與異性結婚生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