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受理首例同性戀婚姻維權案 社會更寬容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受理了該國首例同性婚姻案件,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維權邁出的一步。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7日報導,孫文林(音)起訴民政局,原因是民政局拒絕了他與長期伴侶的結婚申請。芙蓉區民政局的一名官員告訴他:「只有一男一女才能結婚。」

報導稱,雖然同性戀在中國不違法,而且大城市裡的同性戀現象也越來越多,但同性婚姻並不合法,同性戀伴侶也得不到法律保護。

孫文林說,湖南省省會長沙市的一家法院5日受理了他的訴訟。

26歲的孫文林對路透社記者說:「我認為從法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會勝訴。」

他說:「我國婚姻法規定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這些規定也適用於同性婚姻。」

芙蓉區法院一名官員說,他「在案件審理前不會就此置評」。

報導稱,中國對於同性戀權利變得越來越寬容,而直到2001年之前,同性戀在中國還被列為一種精神疾病。但在一個同性戀直到1997年才合法化的國家,對於同性戀仍然存在著強烈的社會歧視。

維權人士希望此案成為一個轉折點,改變對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LGBT)群體的歧視。

孫文林的法律顧問丁女士說:「從提高關注度角度來看,這起案件無疑是一場勝利。」由於此案的敏感性,丁女士並未透露其全名。

報導稱,法院預計將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做出判決。(編譯/王雷)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北京一對女同性戀公開結婚

相關焦點

  • 英媒:中國男同性戀首次起訴被受理,爭取婚姻權利
    英國路透社1月6日報導,原題:中國男同性戀首次起訴,爭取婚姻權利一家法院受理中國首例同性戀婚姻案件。這一決定被認為是同性戀權益所取得的進步。儘管同性戀在中國並不算非法行為,且大城市同性戀現象不斷增多,但同性婚姻仍不合法,同性伴侶也不受到法律保護。
  • 中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長沙開庭並宣判
    內容提示:中國內地的首宗同性戀維權案件13日在湖南長沙開庭,芙蓉區法院根據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條第五條以及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一夫一妻以及締結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必須是一男一女
  • 中國同性戀逐漸被大眾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難題
    雖然同性戀早已不是秘密,但因為涉及個人隱私、性傾向異於主流人群,因此成了人們眼中的「另類人群」。而隨著人們對同性戀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人已經開始以寬容的態度正視同性戀的存在。  「同性戀者的樂園」  從本質上看,同性戀屬於一種對異性無好奇心的現象。同性戀不過是與異性戀的性取向不同,而對性取向的選擇是人的自由。
  • 李銀河:對待同性戀問題的中國智慧
    最近,愛爾蘭全民公決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愛爾蘭在涉及婚姻家庭和性的問題上一向比較保守,20年前才準許離婚,遠遠落後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也落後於一直實行離婚自由法案的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同性戀在西方被視為洪水猛獸,為社會所不容。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同性戀權利運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
  • 臺灣首個同性戀佛化婚禮 增加宗教寬容內涵
    據悉,在臺灣,同性婚姻尚未合法化。這是臺灣佛教界主持的首對同性戀婚禮,標誌著佛教對同性戀的態度轉變。主持婚禮的昭慧法師,同時也是臺灣玄奘大學的教授,她表示,「佛教並不禁止同性戀,人與人之間維持關係已難矣。。。。。。不管性傾向是什麼,我們為何還要如此吝嗇,去嫉妒兩個想結婚的人?」這場看似「驚世駭俗」的「佛化同性婚禮」引起了社會人士的關注,有人反對,也有人讚嘆。
  • 中國首例同性戀婚姻引轟動[視頻]
    這是國內首例同性戀者公開結婚。曾安全於1983年和一個女人結婚,「明知道自己對異性不感興趣,但在那個年代,什麼都不敢說。」2005年,他接觸到同性戀人群,41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性的歡愉,在他前半生,性都是痛苦的。去年曾安全離婚。
  •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為什麼我國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該不該結婚
    張志鵠感嘆中國人對同性戀觀念的進步,以及對同性婚姻關係的開放態度,他認為2006年和2014年真的變化太大了,現在不論是同性戀者還是異性戀朋友都為我們感到開心。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們對同性戀也越來越寬容,這也是一個基本趨勢。英國就是同性戀合法化的領跑者,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法律上承認了同性婚姻,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國臺灣。3、為什麼很多人歧視同性戀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歧視同性戀。
  • 槍擊案是美國社會兩極分化的真實寫照
    所以,儘管歐巴馬上任以來多次在槍擊案發生後公開做出管控槍枝的表態,但美國發生的槍擊案卻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頻繁。  最後,槍擊案的發生也是美國社會兩極分化的真實寫照。除了政治、法律方面的原因外,槍擊案的背後有著更為深刻的社會根源, 它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兩極化。這種兩極化不僅僅是指貧富差距的拉大,更多的是社會價值觀念的兩極化。
  • 美國民眾對同性婚姻態度趨於寬容
    2012年6月31日的「霍林斯沃斯訴佩裡案」,便是支持和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團體和個人圍繞「加州8號提案」展開訴訟的一樁案件。    如果說「加州8號提案」爭議的焦點在於「同性戀者能否合法結婚」,那麼,對於聯邦《婚姻保護法》來說,爭議焦點則是那些已經「結婚」的同性戀者能否享受到聯邦福利。
  • 外媒:在中國,同性戀間靠相互「合作婚姻」生子
    荷蘭「全球之聲」網站4月5日文章,原題:在中國,「合作婚姻」是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彼此結合中國的同性戀開始結婚了——但不是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同性婚姻在中國仍不合法,而中國的同性戀群體和他們的異性戀朋友一樣,都面臨來自父母的巨大壓力,即結婚生子。
  • 李銀河:中國公眾對同性戀態度比西方更包容
    簡介:  【解說】近日,中國知名性研究學者李銀河在重慶某高校與師生們交流時提出,相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而言,中國公眾對同性戀人群的態度其實更加包容。  李銀河說,關於中國公眾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她曾經做過一個全國大中型城市電話抽樣調查,從調查結果中發現中國公眾對同性戀的接納程度相當高。
  • 美國同性婚姻合法背後:13個州曾禁止同性婚姻
    在那之前,由於害怕受到歧視和傷害,同性戀者都隱藏起他們的性取向,同性戀被視為是一種犯罪。6月27日,紐約警察襲擊了紐約石牆旅館的一家同性戀酒吧,進而引發了一場持續一周的騷亂。石牆旅館事件標誌著美國同性戀者政治團體的形成,和當代同性戀權利運動的開始。截至當年底,美國就成立了50個同性戀組織。  同性戀運動的發展,也逐漸改變美國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態度。
  • 同性戀緣何不敢見光 性取向研討會記者遭驅逐
    廣西社科院文史研究所盧芳明說,在中國,強大的傳統約束力使同性戀者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地下」活動。新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的診斷標準中對同性戀的定義非常詳細,同性戀的性活動並非一定是心理異常,由此,同性戀不再被統劃為病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專家都對同性戀持寬容和接納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正視同性戀,給予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平等的權益,是我們整個社會應該做出的努力。
  • 社會是多元的,差異是永存的---同性戀的性與愛(圖)
    為什麼會有的人是異性戀,有的人是同性戀,我們也知道對於同性戀的成因,有先天論、後天論、還有綜合因素論,那在你的……就是通過你的這些調查和了解進行研究,你覺得哪一種論點更有說服力?  許戈輝:社會的原因也影響了同性戀的婚姻狀況,在李銀河教授的調查個案中,部分男同性戀者為了爭取生存空間也會被迫取妻生子,而他們的妻兒實際上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受害者,同性戀的婚姻已經成為一個頗為複雜的問題。  許戈輝:你期待同性戀的婚姻合法化嗎?
  • 美媒:中國同性戀者期盼合法婚姻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外媒稱,在中國農村,同性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于禁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6月30日報導,在最近一個周五的早晨,吳業賓(音)和安偉(音)相擁著在貫穿他們所居住的小村莊的主幹道上閒逛。
  • 圖靈曾因是同性戀而被迫害致死
    時光飛逝,社會越來越寬容,不僅是在美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同性戀的包容度越來越高。儘管反對與分歧一直都在,但隨著美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這群人的身上。條例生效後,日本多對同性戀在東京澀谷舉行婚禮,其中,最惹媒體矚目的當屬女演員瀨文香與同為演員的女友杉森茜的婚禮。於是,澀谷成為了日本第一個承認同性戀伴侶的地區,這在亞洲仍屬首例。   為什麼是東京澀谷區呢?這裡向來是日本年輕人喜愛的地方,也是國內外各種流行風尚的發源地。正是因為澀谷是流行文化聚集地的緣故,這一區域對於同性戀文化的包容程度比較高。
  • 和同性戀朋友相處,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性取向?
    在中國的社會上比較少見,不過在海外的話比較多,因為大家觀念不一樣。我們中國社會在戀愛觀上還是比較傳統的,談戀愛結婚講究男歡女愛,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組成我們中華文化、文明的基本成份。同性戀在人的腦海裡都是無所謂的。如果同性戀自己認真一點,堅強一點,就接受了。同性戀自己不認真堅持,不去爭取,不去管,大家都不會管。今天在中國說同性戀是可有可無的狀態。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沒有人會在乎你。只有沒有寬容的人才會說同性戀不好。只有落後的人,無知的人,抱著死黃曆不放的人,才不承認有同性戀。同性戀自己也不敢主張,只想等待別人來支持自己。別人被生活都壓得喘不過氣來,還要來支援你同性戀嗎?
  •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撿一條"小鏈子"致殘
    (原標題: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為愛和希望奮鬥了23年)
  • 中國有多少人是同性戀?
    前陣子,江蘇省淮陰師範學院給新生發了一份「衛生健康教育手冊」,裡面對「同性戀」的說法,產生了極大的爭議,"同性戀違背自然法則"、"壽命比正常人要短"、"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等描述,毫不掩飾對同性戀群體的歧視。
  • 統計稱:中國約有1600萬女性嫁給同性戀丈夫(圖)
    演講者是3名特邀嘉賓:一名「離異同妻」,一名替孩子考慮仍「在婚內掙扎的同妻」,一名即將與熟悉的同性戀結婚的「準同妻」。「離異同妻」李白說,大多數「同妻」都是被謊言帶進婚姻,只因丈夫要掩蓋同性戀的真相或為完成傳宗接代。每個「同妻」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走出迷茫需要很長時間,有了小孩更加困難。而兩位已婚並有孩子的「同志」則講述了自己處在與異性婚姻中的矛盾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