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陝西論壇開幕 雲德貢獻法治力量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2月1日消息 12月1日,由陝西省法學會、西北政法大學、西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法治陝西論壇」在西安開幕。作為協辦單位,陝西雲德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丁雲波主任出席本屆論壇。

本屆論壇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關問題」與「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兩個主題展開,每個主題分別設置了六個分論題,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揚「楓橋經驗」精神,健全調解體系,在社會治理中充分發揮律師的作用。論壇還表彰了「第三屆法治陝西論壇」獲獎論文作者和優秀單位,與會專家、學者也分別作了主旨報告。

本屆論壇是繼2018年首屆「法治陝西論壇」後西北大學與陝西雲德律師事務所的再次合作,陝西雲德律師事務所多年來與西北大學、陝西各大高校乃至全國的部分高校始終保持著長期合作,秉持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各大高校中汲取先進的理論知識,引進優秀的專家、學者,堅持理論運用於實踐,實踐結合理論,共同培養出更多的法律界人才。

2018年,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和諧穩定的社會關係,貫徹踐行「楓橋經驗」,雲德律所與未央區人民法院聯合建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在西北地區率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雲德律所成立商事調解室,涵蓋了商會、民商事調解等多項調解。2019年、2020年雲德律所陸續與雁塔區人民法院、金融仲裁委員會、碑林法院等達成一致,設立律師調解制度,為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矛盾,促進社會和諧邁出了重大一步。

為更好的落實「普法到基層」,雲德律所在疫情期間應長安區區政府、長安區司法局的邀請積極參與長安區的末梢治理工作,根據各小區的實際情況開展普法宣傳,為基層民眾提供法律服務,讓法律深入到基層,為小區居民宣講《民法典》的具體內容,通過以案釋法,讓民眾知法、懂法、用法,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程天權教授法治教育思想座談會暨浦江法治論壇雲讀書會之二十
    此次讀書會是浦江法治論壇雲讀書會系列的第二十講,由浦江法治論壇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院黨委書記程天權以及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郭建主講,浦江法治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城市與產業法研究中心主任朱國華主持。
  • 自治+德治+法治
    自治+德治+法治河北省黃驊市以三治結合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作者/郭東風 陳兆揚這是一組令人驚嘆的數字:在過去的5年內,河北省黃驊市相繼湧現出各類模範典型1100
  • 行政法治深圳論壇(2020)在深圳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通訊員 黃晶晶 王松9月29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導下,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法學會、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共同主辦的 「行政法治深圳論壇(2020)」
  • 區域視域中的法治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
    12月12—13日,第六屆區域法治文化發展論壇暨「區域法治文化與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在揚州舉行。本網記者王廣祿/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近日,第六屆區域法治文化發展論壇暨區域法治文化與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在揚州舉行。
  • 習近平: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
  • 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京順利召開
    2020年11月22日,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京順利召開,本屆論壇以「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創新」為主題,就當前食品安全法治治理的新形勢展開對話、交流,進一步總結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新經驗、新模式,共同致力於食品供應保障,創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法治之道,推進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河東:法治思想的濫觴
    法治即依法治理,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國家的原則和方略的實施。在現代社會,法治是一種政治法律制度,也是一種治理方式。法治社會,是法治理念在全社會得到公認並得以實行的一種社會狀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法治思想。「古中國」堯舜禹時期,已經出現「罪」、「刑」、「罰」、「法度」等法治概念,孕育形成中華法治的文化基因。
  • 法治法治法治,法治究竟能做什麼?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那麼,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法治究竟能做什麼呢?
  • 【榜樣的力量】淮南市第二屆「十大法治人物」——李永
    【榜樣的力量】淮南市第二屆「十大法治人物」——李永 2021-01-1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法治和德治緊密相結合
    他還進一步強調,「必須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同時,「必須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和德治緊密結合的相關重要論述,對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自覺地把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從而在治國理政中發揮出更大作用,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 成廣新聞頻率辛豔麗獲評「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法治宣傳教育、「法律七進」工作作出重大貢獻等。在辛豔麗的帶領下,《998法治大講堂》被打造成為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平臺。2017年,針對創業人士原創製作成都首個「三國文化」創業主題普法微劇《麻辣三國之劉關張創業史》,針對創業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攝製微電影,在全市創業園區播放,增強青年創客法律意識,變「事後幹預」為「事前預防」,為推進「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服務我市「雙創」工作貢獻媒體力量。
  • 衛星導航事業亟待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 法治日報記者 廉穎婷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大會匯集國內外航天界領軍人士和外層空間法學界專家、學者,以及法律政策制定者,共同研討我國航天發展戰略布局、全球航天與開放合作、法律法規等前沿熱點問題。
  • 「德治與法治共存共生」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三十三場側記   「唯有植根於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10月29日上午,由中宣部指導,光明日報社、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倫理學會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三十三場走進四川德陽旌陽區,湖南城市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李建華以《讓道德滋養法治精神》為題,向來自當地的700多名幹部群眾作了精彩而熱烈的演講。  「人治、德治和法治到底是什麼關係?」
  • 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現代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內涵豐富,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臨淄區「齊文化與法治建設」論壇成功舉辦
    臨淄區「齊文化與法治建設」論壇成功舉辦 2020-11-17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磁縣,法治磁縣,2021與您同行!
    平安磁縣,法治磁縣,2021與您同行!疫情期間,積極開展法治「雲」宣講,通過網絡直播、視頻錄播、課件推送等「雲」形式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講。探索臨界預防新機制,「對症下藥」制定「幫教方案」。向縣教體局、公安局和交通運輸局送達檢察建議書,督促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結合高檢院出臺的《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編排情景劇《謝謝你,強制報告》,「挽救少年的你」,我們一直在路上。
  • 「滬上楹聯第一村」的法治張力
    一副楹聯,蘊涵十分豐富的法治張力。近日,上海松江黃橋村熱鬧非凡,書法家們雲集此處、揮毫潑墨,將此前徵集而來的法治楹聯書寫成一幅幅書法作品,遠近村民聞訊而來,一睹盛況。在今年全國法制宣傳日這一天,上海第三屆法治楹聯發布大會在松江方塔園舉行。
  • 2020國際商事法律合作論壇12月1日線上開幕
    聚全球之商事,論天下之法治。12月1日,2020國際商事法律合作論壇(下稱「論壇」)於線上正式開幕。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將加強與各國法律界的交流和合作,豐富和完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豐富和完善國際商事法制秩序,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凝聚法治共識 弘揚法治精神——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也是「七五」普法的總結驗收年,一年來,眉縣縣委、縣政府堅定走好法治建設步伐,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 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過去人們有一種誤解,認為道家不講法治或不重視法治。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僅把道家思想理解為老莊思想而忽視了對黃老道家思想的研究。系統了解道家法治思想,對我們今天實施全面依法治國有一定啟發和借鑑作用。   《老子》中的法治思想。《老子》中稱脫離道的「德、仁、義、禮、法」為「道之華」和「愚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