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枝栒子也叫地蓬,原地野生山林,現在身價大增

2021-01-08 老姚談植物

最近我在關注野生灌木在製作盆景方面的應用問題。我看到在盆景和花卉市場上利用平枝栒子製作盆景的優勢很大,銷路也好,價格中等。尤其它的觀賞性尚佳。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一,名稱

平枝栒子是正式中名,是《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的,這個名稱出自《經濟植物手冊》。在《華北經濟植物志要》中記載為平枝灰栒子;在《秦嶺植物志》中記載為鋪地栒子;在《園林樹木學》中記載為平枝栒子;在四川等地叫栒刺木、巖楞子、山頭姑娘;在貴州等地叫被告惹;在陝南叫鋪地蜈蚣;在天水叫地蓬;在文縣叫牛肋巴;在平利叫鐵掃帚;在武都叫翹皮子等等。它是薔薇科栒子屬植物,學名為Cotonesster horizontalis Dcne.,是在1877年命名發表的。

二,分布和生長環境

平枝栒子自然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通常生長在乾燥的陽坡陽光充足地方、灌叢中或巖石坡上。近年來人工栽培培育樹樁盆景材料的比較多。

三,外形特點:

半常綠或落葉灌木,高低於0.5公尺,長達二公尺。具有水平開展的二列分叉,小枝圓柱形,淺灰褐色。單葉互生,葉片接近圓形或橢圓形,長五到十二毫米,先端急尖,常有一個小尖頭,表面深綠色,光亮,背面有稀疏毛,葉邊全緣。花一二朵生長在短枝頂端,花朵小,粉紅色,五六月開花。梨果接近球形,直徑五毫米左右,成熟時鮮紅色,裡面有三個小核,九月前後果實成熟。

四,生長習性:

生長健壯,耐寒,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適應性強,果實密集,平鋪地面,經冬不落,頗為醒目。

五,製作盆景的優勢:

1,取材方便:在山林中生長數量多,通常在陽坡地埂或巖石坡上,容易採挖。人工繁殖簡單,現在市場上的平枝栒子多數為人工培育的,據我了解多用分根、扦插繁殖,生根快並且多,容易成活。

2,枝條生長快,根樁增粗生長慢。小枝分叉為二列狀態,像蜈蚣。根樁形態各種各樣。

3,容易人工造型:枝條柔軟,耐扭扎;葉片密集 盆栽後多為半常綠。

4,觀賞性強:可以觀葉、觀花、觀果、觀形。一年四季觀形,夏天觀花,秋冬季觀果,生長期觀葉。

5,栽培養護簡單:可以適量施肥澆水,但要照陽光。耐修剪;病蟲害少。

6,價格中等:我了解的情況一般小一些的盆栽材料價格在100-200元之間。工薪階層可以消費起的

因此平枝栒子是山林中不可多得的優良盆景材料。下面可以欣賞我拍攝的平枝栒子盆景成品或原材料。

第一,觀葉型

第二,觀果型

第三,觀形型

(我在現場拍攝的根樁材料)

小結:平枝栒子原本野生荒野,沉睡山林,現在人們發現它的利用價值,它的身價大增,可以合理利用,增加收入。

相關焦點

  • 植物科普:平枝栒子是一種什麼植物?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看到在盆景和花卉市場上利用平枝栒子製作盆景的優勢很大,銷路也好,價格中等。尤其它的觀賞性尚佳。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一,名稱平枝栒子是正式中名,是《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的,這個名稱出自《經濟植物手冊》。
  • 悠悠談三農:平枝栒子種植方法與種植平枝栒子的生長習性介紹
    今天和大家講講平枝栒子的種植方法。平枝栒子在我們日常中還是經常見到的一種植物。一般在家庭養殖和綠地養殖居多。一般用於插花以及盆景製作。平枝栒子還被人們叫做:小葉蜈蚣、矮紅子等名稱。不過大多數人還是稱為平枝栒子。
  • 平枝栒子下山樁的栽培養護
    栒子盆景的鑑賞與下山樁的養護花木君在盆景眾多素材裡面,栒子是容易被忽視的品種,因為栒子和火棘極其相似,而火棘屬於小喬木和灌木,相對莖幹較粗,造型千奇百怪,比較適合製作盆景觀賞。而栒子俗名鋪地蜈蚣,大多屬於匍匐小灌木,貼著地面或者巖石生長,多用來作為園林綠化,相對不太容易尋找適合製作盆景的素材。
  • 【一米陽臺】平枝栒子好養嗎?如何養
    ▲《大地情》 栒子 雲南滇茂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平枝栒子為半常綠匍匐灌木,高0.5米以下是做盆景的常見素材,有花友問平枝栒子盆景怎麼養,下面我們來通過幾個常見環節
  • 很適合新手小白種植的盆景平枝栒子,種植養護簡單易管理
    平枝栒子是諸多的栒子的一種,被稱作栒子的有上百種,是一種薔薇科的匍匐灌木,植株低矮,果實鮮紅,經冬不落,具有很好的觀賞性,也是製作盆景的極佳品種之一,由於平枝栒子耐性超強,耐旱、耐貧瘠,也稍耐寒,耐修剪,是新手入門的最佳選擇。
  • 了解過平枝枸子盆景嗎,分享平枝枸子盆景製作感悟心得
    平枝枸子別名鋪地蜈蚣、爬地蜈蚣、枸子木、矮紅子等,為薔薇科枸子屬常綠或落葉小灌木、植株具匍匐性,常臥地生長,枝水平開張呈整齊的兩列狀,小枝圓柱形,幼時外被粗糙的伏毛,老時脫落;小葉五生,近圓形或寬橢圓形,稀倒卵形,綠色,革質,有光澤白色或粉紅色小花1~2朵生於葉腋,5-6月開放漿果球形,直徑0.4-06釐米,初為綠色,成熟後呈紅色。
  • 盆景平枝栒子怎樣養,才能結滿果呢
    平枝栒子(一)概述1.特徵特性落葉或半常綠匍匐灌木,株高不及0.5m。枝水平開張呈整齊二列狀。單葉,互生,近圓形至倒卵形,長0.5cm~ 1.0cm,全緣,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面疏生平伏柔毛,葉柄長1mm~ 3mm。
  • 跟著谷主學盆景——創作素材4:平枝荀子
    平枝荀子,是一種匍匐灌木樹種,主幹上樹枝對稱生長成整齊的兩列,因其如此的形態特徵,又稱鋪地蜈蚣,如此稱呼對平枝荀子來說再合適不過,因為常常攀附於巖石生長,兩側的枝條尤似蜈蚣千足,名副其實稱之為鋪地蜈蚣!適合作為小微盆景製作素材,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 槍棒選材——栒子
    栒子,又名栒刺木,牛筋樹,牛筋條。因為植株不高甚至貼在地面或巖石上,枝葉水平二列展開,宛如蜈蚣,頗為奇特,所以又稱為鋪地蜈蚣。薔薇科栒子屬植物。各種栒子植物形態、習性和果實等方面各品種之間有很大差別,從低矮匍匐狀的灌木到枝條開張型的小喬木均有,可適應不同用途。栒子的落葉種類易於山楂屬植物混淆,區別在於栒子的葉全緣無裂,莖幹無刺。
  • 園林人眼中的「增彩延綠」
    增彩延綠 說到「增彩延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園林人這幾年更是沒少跟這個時髦的詞彙打交道。如果要問「增彩延綠」增的是什麼,延的又是什麼,不少人都會認為就是多種點兒彩葉樹和常綠樹,可這麼想並不全面。
  • 平枝荀子用途以及苗子培育方法
    平枝荀子可以做成各種各樣形狀的盆景,只要你想的到沒有它辦不到。它是在陝西甘肅一帶比較風靡的匍匐灌木,個子很矮不會超過半米,常見的功能就是製成盆景,做成花牆,圍城花籬,這幾種都是欣賞價值高的方式。當然它也有醫藥用途,它的根可以可以清熱化溼止血止痛,有著很好的效果哦。
  • 城市副中心綠心發現34種野生鳥,多次目擊長耳鴞
    「個頭有大有小,說不清楚是不是一大家子。」他分析道,隨著冬季柳樹葉片凋落,長耳鴞更多地出現在針葉林裡,「大概冬天針葉林更具有隱蔽性。」除了長耳鴞,丁洪興在千年守望林和在建的副中心城市綠心經常目擊的野生鳥類還有紅隼、白鷺、戴勝、柳鶯、野鴨、黃脊翎、白腰朱頂雀等,僅用手機隨手拍攝的野生鳥類照片就有上百張。
  • 平枝栒子、還有小葉栒子、多花栒子等盆景的種植與養護
    因為空氣溼度過大,或葉片沾水時間過長,都容易誘發病害,尤其對那些葉片生有絨毛的花卉,如大巖桐、球根海棠等,若水珠長時間滯留在葉片上,會造成水漬斑,甚至爛葉。特別是在植株萌生花芽及花朵盛開時,切忌葉面噴水,否則花芽和花朵因沾水溼而冪爛,會產生肓花現象。葉面噴水的利弊用帶細孔噴頭的水壺或噴嘴的噴霧壺,直接向花卉葉面噴撤水分,可以降低氣溫,増加空氣溼度;並衝洗葉片上的塵埃,保持植株的新鮮度。
  • 董雪丹:說不清的「蓬」
    很奇怪,我一直不能將這些花朵與「蓬」這個字聯繫起來——小花實在太過清新可愛。直到這些小花落去,長出散亂在花託上的絨毛小傘,才讓我想到「亂蓬蓬」,想到「蓬鬆」,想到「蓬頭」……也深深地理解了李白送別杜甫時的慨嘆:「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一看到「飛蓬」這倆字兒,就想到「遊子」,就有飄零感,還有一種身不由己的無奈和憂傷。
  • 恰如其名的一年蓬
    蓬的含義:1.蓬」是一個形聲字,從艸(同「草」),本義指草名。很顯然一年蓬是草本植物。2.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黃色,葉似柳葉,子實有毛。一年蓬古詩詞中的「蓬」(一年蓬在清末傳入中國,所以古詩詞中的蓬並不是指一年蓬,下文借其蓬字是為了說明一年蓬的特點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詩意: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 野草閒花一年蓬
    那隨風搖曳的一年蓬雖只是野草閒花,卻楚楚動人。梅雨方至,一夕輕雷,傾落萬絲,一年蓬倏忽不見了。野草閒花,俱有可愛者,一年蓬是頂漂亮的,差不多可以用不忍攀折來形容了。這緣由,多少與我的閱讀經驗有關。李白說:「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 鄠邑民警查處非法養殖野生鳥類窩點 112隻野生鳥被放歸山林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倩) 3月27日,在西安太平森林公園裡,西安公安鄠邑分局太平森林派出所的民警們放歸了112隻野生鳥兒。在獲得自由前,這些鳥兒被人非法飼養和售賣,鄠邑分局民警一舉打掉了這個窩點。
  • 飛龍——東北林區山林鴛鴦
    推薦閱讀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濫食野生動物給公共衛生帶來重大安全隱患,再次提醒大家:嚴禁非法獵捕、運輸、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否則一經發現,法律必將嚴懲不貸!花尾榛雞——飛龍!
  • 東北有種魚,以前無人問津,現在身價倍兒高
    其中,有一種生長於水溝中的魚——老頭魚,以前上不了席面,現在卻成了人們喜歡的一種野生魚。老頭魚,又叫葛氏鱸塘鱧,俗稱山胖頭、沙姑鱸子、老石頭魚等。別看老頭魚的名字不好聽,它的長相也很難看。黑胖黑胖的身體,大大的腦袋,上面還有一些淺淺的紋,一對鼓出來的大魚眼和一張很大的嘴巴。
  • 澳大利亞超4.8億野生動物因大火喪生,袋鼠「集體大逃亡」!
    記者王聰:我現在是來到了距離巴特曼斯海灣以北幾十公裡的位置,我們看到這裡的樹林都被大火燒過,因為你可以清晰看到數的下半部分都被大火燒過,我身後不遠的那個有半身多高的樹幹已經燒塌在地上,而且可以看到裡面還在冒煙,說明現在的很多起火點都還沒有熄滅。經歷火災的農場土地焦黑,路邊的路牌、電線桿等也都被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