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一個多水的地方,這兒水產非常豐富。其中,有一種生長於水溝中的魚——老頭魚,以前上不了席面,現在卻成了人們喜歡的一種野生魚。
老頭魚,又叫葛氏鱸塘鱧,俗稱山胖頭、沙姑鱸子、老石頭魚等。
別看老頭魚的名字不好聽,它的長相也很難看。黑胖黑胖的身體,大大的腦袋,上面還有一些淺淺的紋,一對鼓出來的大魚眼和一張很大的嘴巴。最為猙獰的是,它的大嘴裡還有兩排堅硬的牙齒,真是醜到了一定的境界。據說,它不只長相醜陋,而且它還會發出一種像老爺爺咳嗽的聲音。

這是一種奇怪的魚,它不喜歡在大江大河中生活,最喜歡的地方是死水區,比如一些長滿草的水溝或沼澤中。在黑龍江,的確有很多地方適合它生存。但是,我們都知道,黑龍江地處我國最北方,全年冬季長、氣溫低、冰凍厚。一到冬天,河流沼澤就都被凍起來了,當然,老頭魚鑽在河流沼澤中,也會被一起凍起來。
但奇怪的是,老頭魚的生命力超級頑強,儘管在冰裡被冰封一整個冬天,也不會被凍死。等到第二年春天一到,冰層漸漸融化,它就會奇蹟般地復活。後來,進研究,說是老頭魚的魚身表面長著一層黃膜,這是一種抗凍蛋白,冰晶很難將其穿透,所以,在大地解凍後,他也會如約復活。因此,它也被民間稱作「還陽魚」。

據說,這種魚因為它的生長環境的問題,以及它的出身並非什麼高檔品種,所以,沒人將其當回事,因此,也沒人將其捕撈出售。只有一些鄉下的人們,每年會在開春時,會去一些沼澤草甸地帶,去揀一些老頭魚回來。他們將撿來的魚分類,小的餵了雞鴨,大的留下燉了吃掉。
其實,老頭魚除了魚頭部分有寄生蟲不能吃外,其他部分的魚肉還是很鮮美的,外加她肉多刺少,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還是很高的。
隨著這些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野生食材的需求,這種曾不受待見的老頭魚借勢身價倍漲。據說,在市面上,個頭大的老頭魚能賣到一斤40—50元,小的也能賣到10—20元一斤。而在飯店做成現成的菜時,可以賣到一百多一份。

至於這種魚該怎麼做呢?那方法多了,紅燒、清燉……不過,在東北,人們最喜歡的方式,則是醬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