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山8月19日電 題:福建東山巴浪魚「翻身」記
作者 謝漢傑
8月,正是捕撈巴浪魚的季節,在福建省東山島的大澳、宮前等8個漁港碼頭,每天停靠著許多出海歸來卸魚、賣魚的漁船,買魚、運魚的車輛來回穿稜;一家家水產品企業燈火通明,開足馬力忙生產。今年1-7月,東山縣水產品加工產值83.2億元,水產品值9.54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9.4%和41.2%。
而東山巴浪魚分別約佔全縣水產品加工業產值的50%、出口值的三分之一。
為何這條低值巴浪魚能夠抬高「身價」,「翻身」躍龍門、遊世界?
巴浪魚為何被「賤賣」
閩南俗稱的巴浪魚,學名藍圓鰺。東山島附近海域是閩、臺、粵三省東海與南海交匯處,也是一個最大最好的閩南中心漁場,巴浪魚資源豐富,品種多樣,是東山漁民歷年海洋捕撈業中的最大宗魚類,年產量可達10萬噸,約佔全縣水產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說,巴浪魚產量高,長期以來被列為低值魚類,對其加工,顯得較為「落後」。大部分巴浪魚被採用大凍塊、塑料箱、紙箱等簡單的冷凍包裝運輸外,就是曬乾後包裝銷售。其附加值一直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提升,經濟效益低下。
為何不對巴浪魚進行深加工?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巴浪魚銷售市場還算比較暢通。價格低廉的巴浪魚大量被作為原材料出售給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一些罐頭廠企業。二是加工作坊通過曬乾等初包裝後,到市場上也不愁銷路。漁村群眾曬魚乾現象隨處可見。三是對於企業來說,精深加工對企業在生產技藝、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四是因為巴浪魚做成魚糜後,顏色較深偏紅,其肉質凝膠強度比較差。作為廠家當然選擇肉質口感更好的其他魚類。
讓更多人認識巴浪魚
「東山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但以前對巴浪魚低值魚類的水產品精深加工,顯得比較薄弱。」漳州市水產加工與流通協會會長陳振魁說,物以稀為貴,而巴浪魚因產量高變價賤,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最主要的是「不識巴浪魚真面目,只緣沒有讀懂這條魚。」
據介紹,日本人對這條巴浪魚很有研究,多年來在大中小學校中倡導吃巴浪魚補胺基酸。巴浪魚早已成了日本學生午餐必吃的一條魚。
「用東山巴浪魚做的生魚片一入口,外國人就知道這魚片是中國福建東山島生產的。」在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水產冷凍食品公司的外商賴先生介紹說,「東山的巴浪魚原料品質非常好,很多國家只認東山產地。」他公司選用新鮮巴浪魚做生魚片,銷往日本等地。
讓更多人認識巴浪魚,這條魚「身價」也逐步被抬高。近幾年來,隨著東山「海洋經濟強縣」建設,海洋捕撈產業的強勢發展,迫切需要低值魚類精深加工大踏步跟上,代替過去「粗放式」的低價銷售,提高低值魚的資源效益。同時,東山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的進一步做強做大,這條魚已引起各級科研單位和重點企業的密切關注,紛紛投入研發,以期將這條大宗的低值魚類,通過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進而抬高「身價」,改變「賤價」的命運。
巴浪魚「翻身」遊世界
「去年,東山縣水產品企業完成工業產值達150億多元,水產品出口值達14.6億美元,佔全國9%,名列全省縣級首位,精深加工很重要!」福建東亞股份公司董事長姚亞甘說,過去東山一部份企業將巴浪魚簡單速凍包裝批發出口到東南亞,每噸價格在7000元左右。現在,經過「穿衣帶帽」,則身價倍增,每噸售價高達2萬多元。
近年來,東山縣海魁、東亞、順發等10多家水產品出口龍頭加工企業,積極主動地與國家海洋、省水產科研部門聯手,一是著力研發巴浪魚,提升其產品質量和檔次,更好地適應國內外消費者需求;二是利用巴浪魚研發為「菜藍子」食品等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福建東亞股份公司利用巴浪魚研發系列新產品,拓展國際市場,去年該公司水產品出口值突破2億美元,位居東山縣第二位,今年1-7月出口值同比增長35.7%。東興公司採用巴浪魚加工成旅遊食品,暢銷俄羅斯市場。外資企業龍生公司將巴浪魚加工成特色魚糜製品,成了外國人的搶手貨。
筆者參觀了規模壯觀的東山海之星水產食品公司,這家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全國最大的生產性冷庫,冷庫總儲量50萬噸,擁有12條生產線,年可加工水產品80萬噸,出口50萬噸,其中巴浪魚年出口量預計可佔全國同類產品總出口份額的60%以上。海之星項目一期去年8月竣工投產,一年來創產值近10億元,出口值5000萬多美元。
東山水產品企業逐步走上轉型升級,提高產值、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一條路,讓巴浪魚「翻身」,改變「低值」的「賤價」命運。目前,東山的巴浪魚市場收購價已從3年前的1公斤3-4元,提高到12元以上。東山出現「缺米之炊」的海之星、東之星、新福等20多家企業,一年從海南、浙江等沿海省、市採調巴浪魚10萬多噸。隨著巴浪魚「身價」的抬高,帶動東山4萬多農漁民收入大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