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的最後一天,國內規模最小的民營客運航空公司龍江航空終被賣掉。
98%的股權經過91次的拍賣競價,最終成交價定格在805,731,040元。
龍江航空並非國內第一家被拍賣的航空公司,但卻是國內第一家被司法強制拍賣的航空公司。
那麼花8.06億元買下龍江航空到底值還是不值。
此前翼哥曾就此分析過,有人認為值得,有人認為不值。
一、董事長認為被賤賣
龍江航空98%的股權項目評估價為41091.38萬元。
對此,有媒體報導:
被曝拍賣前夕,龍江航空董事長張玉銘爆料稱,龍江航空運營之初引入資本以擴大運營,但後因經營理念和資金用途理解不同,遭遇資本翻臉被訴諸法院 ,法院裁定對龍江航空股權進行評估拍賣,但評估單位不具備航空運輸企業評估資質及經驗,評估結果與實際嚴重不符,因此認為龍江航空被賤賣。
實際上,張玉銘作為龍江航空創始人,現在已經並非龍江航空董事長,目前董事長是衛洪江。
法院對龍江航空的評估基準日是設在2019年8月底。
截止2019年8月底,龍江航空:
總資產12.34億元
總負債8.22億元
淨資產4.12億元
資產負債率66.7%。
主要資產如下(2019年8月底):
2架A321飛機
9臺車輛
23 項電子設備,主要為伺服器、UPS、電腦等。
評估增值率1.81%。
那麼評估結果與實際到底是不是嚴重不符呢?
二、資產評估的三種方法
此前,翼哥曾經介紹過,在企業併購過程中,一般採用如下三種評估方法:
一是資產基礎法。
在單項資產或者資產組合評估中,叫做成本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叫做資產基礎法。
資產基礎法是指在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位和負債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主要依據是資產負債表,對航空公司的所有資產負債重新確認並評估。
當然也有人提出用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也就是重新成立一家這樣的航空公司需要多少資本,特別是像航空公司目前牌照較為稀缺的情況下。
不過受客觀條件限制,重置成本很難估算,因此對公司所有資產進行評估是比較合理,當然也包括無形資產。
二是收益法。
收益法就是對未來可能的收益進行測算並按照現行利率進行折現,也就是未來的收益算到現在值多少錢。
三是市場法。
市場法就是參考市場上已有的收購案例或者是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比如房產價格,就可以參考附近同地段同房型的價格。
市場法評估公司價格也是參照市場上已成交的同類型同規模的公司價值。
不過這些方法都有一些局限。
比如資產基礎法對航線資源、時刻資源、機組資源如何評估其價值是一個問題,同樣航空公司的牌照價格如何評估更是一個問題。
收益法的問題就是未來賺不賺錢的預測很不可靠,比如疫情一衝擊就巨虧,折現就是負的了,難道這個公司就不值錢了?
市場法更是沒有完全一樣參照對象,此外上市公司流動性較強,沒有上市的公司又不好對比。
B股上市的山航與A股上市的公司市值有上百億的差距,更不要說一個沒有上市的企業了。
實際上估值是雙方你情我願的一個價格,然後以這個價格為基礎,讓事務所進行評估並略有調整。
一般來說,非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使用的是資產基礎法進行評估,這也是非上市公司通常所採用的辦法。
當然上市公司收購非上市公司時,經常採用市場法,即市盈率法,因為這樣可以做高標的公司的估值。
此外,還要考慮國家經濟運行狀況,市場流動性情況,當然還有行業的情況以及公司具體經營情況。
當前,受疫情衝擊,航空公司普遍經常慘澹,這種情況下,航空公司之間收購、併購以及股權轉讓價格肯定要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時候,航空公司想買個高價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比如在前幾年航空公司業績普遍較好時,價格必然高估,比如2015年市場火爆時,春秋航空的股價就衝高到100元以上。
三、此次龍江航空的資產評估過程
因為此次龍江航空股權是強制拍賣,並非交易雙方溝通下的估值,因此評估方法是否得當,交易價格是否公允必然受到質疑。
此次評估機構是黑龍江華爾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那麼此次龍江航空採取的是何種評估方法呢。
黑龍江華爾泰資產評估公司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及評估方法的適用前提和滿足評估目的,採用資產基礎法及收益法對龍江航空進行整體評估並加以校核。
1.資產基礎法評估結論
採用資產基礎法對龍江航空股東全部權益進行評估,得出在評估基準日201 9 年8 月3 1 日的評估結論如下:
資產帳面價值12.34億元,
評估值 12. 14億元,
評估減值1253.51 萬元,減 值率 1.02 。
負債帳面價值8.22億元,
評估值 8.221億元, 評估無增減值 。
淨資產帳面價值 4.12億元,
評估值 3.99億元,
評估減值1253.51 萬元。
減值率 3.04
2.收益法
經實施清查核實、實地查勘、市場調查和詢證、評定估算等評估程序, 採用現金流折現方法。
龍江航空在評估基準日201 9 年8 月 3 1 日的評估結論如下:
淨資產帳面價值 4.12億元,
評估後股東全部權益價值 4.15億元,
評估增值301.86 萬元,增值率 0.73。
3.資產因帳目不清無法真實評估
不過因龍江航空公司帳務不規範、科目核算混亂 、財務數據不準確等情況,其中龍江航空與哈爾濱湘玉金製品銷售有限公司的往來款項, 由於缺少原始憑證等財務資料無法確認其性質,涉及金額高達5.72億元。
評估機構認為不能完全履行資產評估基本程序,屬於客觀條件限制,資產評估程序受限,對於評估結論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4.採用收益法評估的原因
與此同時,評估師經過對龍江航空財務狀況的調查及歷史經營業績分析,認為龍江航空所處的自然地理位置有利,並具備以下有利條件:
一是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在 2016 年被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劃分全國 10 大國際樞紐。
二是就國內市場而言, 哈爾濱南北之間全年出行流量沒有明顯的季節性。
三是就國際航線而言,哈爾濱是通往歐洲,和北美洲的最短航路。
四是受國家政策影響,航空公司嚴格限入 ,經營許可嚴控,飛行線路嚴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飛機逐漸成為了日常的交通工具 ,龍江航空市場極具潛力和開發性。
因此評估機構認為收益法的評估結果能更全面、更合理地反映龍江航空的股東部分權益價值。
因此本次對龍江航空採用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最終的評估結論。
不過翼哥認為:
龍江航空帳目混亂導致資產基礎法的評估方法無法適用,但收益法是否適用也非常可疑。
用收益法評估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就龍江航空目前情況,何時能盈利,又能有怎樣的盈利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無論是何種評估方法很難對目前的龍江航空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對於評估師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於司法拍賣來說,出具評估報告只是走個流程罷了。
因為拍賣文件中也提及了龍江航空存在資產瑕疵和法律風險的問題,願不願意買,以何種價格買,由競拍人自己決定。
實際上,翼哥認為,競拍人根本不在意評估報告,在意的是龍江航空的牌照而已。
四、有沒有被賤賣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以前航空公司買賣時的估值,看看龍江航空是否被賤賣。
近兩年航司交易估值表
除了天津航空和新華航空估值超過百億外,其他航司估值均在50億元以下。
對比最近交易的兩家公司青島航空31億元與河北航空45億元的價格,龍江航空8億元的估值不算高,也不算低。
翼哥認為:
如果按照2019年底的資產負債情況,如果是真實可信的,4億多的淨資產,加上飛行員等部分專業人員、航線資源以及航空公司牌照稀缺資源,賣出8億元的價格,並不算貴。
如果按照受疫情衝擊下的今天,估計到2020年底,龍江航空淨資產已不足2億元,純從經營收益的角度來看,龍江航空盈利尚屬遙遙無期,因此並不值得購買。
但是如果看航空公司的價值,僅僅局限於航空公司本身,就顯得非常狹隘。
我們還需看到以下方面因素:
一是航空公司的光環效應。
航空公司不比其他企業,一般都帶有光環效應。
比如這次龍江航空拍賣,引得2萬多人圍觀,網絡新聞不斷。
如果換作其他一個相同規模的企業拍賣,恐怕就不會有多少人關注了。
二是航空公司的資源獲取優勢。
從過去多年來的經營來看,地方政府對成立地方航空公司還是非常歡迎的。
一旦有了航空公司這塊招牌,就相當於有了一塊通行牌。
獲取各類資源也相對容易的多,以前海航、深航就是通過航空公司獲取了更多的資源,拉動了相關產業。
所以啊,很多人就認為8億元買個航空公司根本就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