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路上我們能感受到來往車輛帶來的氣流。
有人就想到了利用這股氣流來發電!
下圖這股發電機就是實物啦:只要將其安裝在馬路中間,當相向而行的車經過它時,所產生的風就能帶動渦輪機葉片旋轉,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除了利用車輛的氣流,有風的天氣它自己也可以發電,上面的光伏板,還可以作為補充發電用,不論晴天還是大風陰雨天,發電量都不小呢:除了能接入電網給家庭供電,這個設備還可以為城市交通、地鐵、照明設施等提供電力支持。
在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風能和太陽能吸引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海浪則少人關注。
海浪永不停歇,利用好海浪將獲得巨大的能源。
首先需要將波浪的動能轉化成壓力,用於推動發電機。理論上,一座不到0.5平方英裡的海洋波能發電站的發電量足以滿足2萬戶的電力需求。然而這一技術也存在不少障礙,比如高昂的成本、輸送電能的海上線纜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但是建在海上,容易有惡劣的天氣對設備造成損害,並且,海水對很多設備具有腐蝕性,對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
這些創新的波能捕捉裝置已經被安裝在直布羅陀海岸一個小型突堤上,開始試運行。這是歐洲首個連接電網的波能電站。
中國沿海以後也可能會建試驗裝置噢!擁有這個創意的有關公司已經開始了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合作。
有人想過用跑步機來發電,這個想法靠譜嗎?
不太現實!為什麼呢?
一個身高 174 cm、體重 95kg、野獸般強壯的德國男人叫 Robert Frstemann,他是一名自行車手,多次在世界級競速賽場上奪冠。
他拼盡全力跑到疲倦力竭,發的電量也只夠烤好一片麵包片。
有網友介紹到:一個人猛騎單車大概發電功率是100W,注意是猛騎,減肥小姑娘那種若有似無的騎也就50W吧。造這樣的器材需要耗費很多錢,回本周期太長了,這種發電方式是在不划算。
還有種神奇的發電方式:土壤發電。
在高度聯通的現代社會,手機沒電可能讓一些人產生絕望的想法。「為什麼這些樹上就不能安一個插座呢?」
大多數人都會一笑了之,將發電樹木的想法拋之腦後。但有三位智利學生不肯罷休。做了一些研究後,她們發現這並非異想天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陽光轉化成化學能,其中部分能量流入周圍的土壤。三人發明了E-K aia裝置收集這部分流入土壤的能量。
E-K aia包括一個生物迴路和一個捕捉土壤中的電子的電極。使用時只需將它放到土中,就收集電能,且不會傷害周圍的植物。雖然只有5伏特,已經足夠給手機、LED燈或風扇使用,約1個半小時就能給手機充滿電。在智利經濟開發署的資助下,三位女士(現在都成了工程師)希望將這款產品推向市場。
這麼多種發電方式,你最看好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