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新年第一篇《PNAS》文章

2020-12-08 生物谷


細胞凋亡是由引發劑和效應物caspase的連續激活進行的,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引發劑caspase-9負責效應物caspase-3的激活,這個過程主要依賴於一個特定的多蛋白複合物。對於caspase-9來說,這個多蛋白複合物被稱為凋亡體,包括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和細胞色素c(CytC)之間的一個異二聚體的七個拷貝。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希望能弄清楚Apaf-1凋亡體激活caspase-9的分子機制。此前施一公教授研究組發現以往報導的Apaf-1 CARD(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結構域與caspase-9 CARD之間1:1相互作用不足以激活caspase-9。Apaf-1 CARD和caspase-9之間形成多聚複合體是caspase-9激活的基礎,而三種類型的獨特界面是多聚複合體形成的必要條件。而且,研究人員證實了多聚複合體上的另一個表面區域在caspase-9激活發揮必不可少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這一組研究人員進一步報導了一個凋亡全酶的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結構,並以此為指導進行了相應的生物化學分析,這些結構與生化分析結果表明,凋亡體至少能部分通過抑制性CARD結構域的螯合作用來激活caspase-9。

研究人員表示此前的機械研究大量依賴於在沒有Apaf-1凋亡體存在的情況下改造的caspase-9,而這項研究中,他們分析了在Apaf-1凋亡體存在情況下的caspase-9活性的生物化學,結果表明Apaf-1凋亡體能通過兩種方式來激活caspase-9:一種是由Caspase募集結構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介導的抑制作用,另外一種是刺激蛋白酶結構域的催化活性。

此外,此前施一公教授研究組還在Genes & Development上發文,通過單粒子冷凍電鏡分析,在3.8 ?的原子級解析度上,確定了一個完整的哺乳動物凋亡體Apaf-1的三維結構。

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完整的哺乳動物凋亡體的原子結構(3.8 ?解析度)。結構分析連同結構引導的生化表徵,揭示了細胞色素c如何通過與WD40重複的特異性相互作用,而解除Apaf-1的自動抑制。與自動抑制的Apaf-1的結構對比,揭示了dATP結合如何觸發一系列的構象變化,從而導致凋亡體的形成。總而言之,這些研究結果,闡釋了細胞色素c和dATP介導的Apaf-1激活的分子機制。

原始出處:

Yigong Shi,Yini Lia, Mengying Zhoua, Qi Hua,et al.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caspase-9 activation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apoptosome holoenzyme. PNAS.December 17, 2016.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清華大學=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綜述
    7月22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Science雜誌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發表兩篇長文,題目分別為「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d Spliceosome at 3.5 A? Resolution」和「Structure of a Yeast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at 3.4 A? Resolution」。
  •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在滬暢談"科學很酷"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昨日,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在華東師大作了一場題為「生命科學與未知世界的探索」的主題講座。他在講座中表示,這個社會的原動力是知識,這個社會到了崇尚科學的時候!  「科學其實很酷,很有意思!」
  •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的3位女弟子,一人當選外籍院士,赴美引爭議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門下學子眾多,他曾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學子,但要想成為施一公教授門下門生並非易事,只有學業成績優異,熱愛科研,不懼苦難的人才有望可以拜入他的門下。在施一公教授培養出來的學子中,其中有3位女弟子,她們也是施一公教授最得意的門生,也是生物界的拔尖人才,不知你們認識她們嗎?
  • 河南老鄉施一公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曾解讀為什麼河南人名聲這麼差
    教育部任命尤政、施一公為清華大學副校長。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在駐馬店長大,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不但提前一年畢業,還獲得數學系學士學位;36歲被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40歲拿到終身講席教授;46歲先後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清華園,他被稱為「大牛」。
  •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並非施一公留不住,只因人各有志
    文 | 專聊教育君(本文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雖然只有幾年的時間,但我們已經無比懷念,希望這位傑出的女科學家能夠重返清華大學任教。2017年,顏寧教授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受聘該校的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她從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轉變為兼職教授。顏寧教授是現任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最為得意的門生之一,施一公教授常常會提起顏寧,兩日亦師亦友,在科研的道路上,共同前行著。對於顏寧教授,有3件事情備受人們的關注。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妻子身份曝光,是高考狀元,還長得很漂亮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的妻子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在了解施一公教授的妻子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施一公,他是一位很牛的人!施一公:施一公是河南人,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他從小的時候讀書就非常認真,還取得過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施一公小組在《Science》發兩篇論文報導剪接體三維結構
    8月2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背靠背研究長文,題目分別為「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Pre-mRNA
  • 清華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喜歡多管閒事,敢於批判一些院士
    就像獲得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高度評價的兄長「饒毅」教授一樣,他沒有當選為院士,沒有那麼多頭銜,但是他能夠挺直腰杆做學問,始終堅守自己的科研理想和教育理想,保持學者的率真風範,敢於直接批判科研文化的不當之處,所以學生多比較追捧饒毅教授這樣的老師。饒毅和施一公教授一樣,在國內的生命科學專業領域,都是聲名遠揚的學者。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拔尖人才,顏寧是施一公門下學子,師徒2人都曾就讀於清華大學,這2位科學家也曾入選院士的候選名單,但是都在首次入選卻落實院士的評比。施一公教授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是顏寧的老師,他曾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但如今的施一公也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成為了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 清華大學雒建斌、施一公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雒建斌教授雒建斌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摩擦學專家,現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名譽院長;兼任國際摩擦學理事會執委,全球工學院長委員會(雒建斌教授長期從事納米摩擦學研究和納米製造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2項;並作為首位中國人獲得2013年美國潤滑工程師學會(STLE)最高獎——國際獎和中國摩擦學最高成就獎。作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專著1部,參編英文論著1部,翻譯英文專著1本;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收錄30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90餘件。
  • 師從施一公,半路出家的清華教授柴繼傑,今日再發Science
    而與柴繼傑教授發表的多篇CNS相比,讓我們更加驚嘆的是,與傳統「學霸」不同,柴教授並非生物科班出身,從造紙工人到國際著名生物學家,能取得如此成就,柴教授的毅力、勇氣和科研方法,更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就拿他做對比,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生,就不說名字了,是科班出身,南京大學第一名,中科院周承儒先生的博士,97年申請我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有七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在中國當時是不可思議的,柴繼傑一篇都沒有,他只有一篇第二作者的小文章,但是我就看重了他在工廠幹了四年,能考回協和醫學院做博士生的經歷。
  • 施一公學生,白蕊:5篇Science、2篇Cell論文,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
    施一公白蕊,清華大學生命學院2015級博士生,老師是施一公,專業方向為結構生物學。迄今已經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7篇,其中5篇發表於美國《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58),2篇發表於美國《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1.398),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6篇,2篇排位第一,引用次數累計373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Science》這本雜誌的權威性,也有很多人曾問: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是什麼水平?
  • 施一公教授家庭背景不簡單,妻子是高考狀元,爺爺是985大學校長
    文 | 專聊教育君(文章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施一公教授是教育君學習和崇拜的榜樣,他才高八鬥,學識淵博,是大師級的人物,也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今天讓我們來了解施一公教授相關的背景和事跡,看看人家為何這麼的優秀。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說起舒紅兵和施一公這兩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在我國科研界都是在響噹噹的存在,更都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可是,為什麼舒紅兵的妻子王延軼在大火之後卻一直惹人非議呢?施一公的妻子為何又特別低調呢?
  • 施一公有三位優秀女弟子,他的男弟子表現如何,同樣非常優秀
    2019 年 3 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細胞》上雜誌再次發表「剪接體的機理與結構研究」重大科研成果,此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萬蕊雪是她的師妹,三女英中最年輕的一位,白蕊。白蕊本科並不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她憑藉優秀的本科成績保送清華大學,並獲得「清華大學2015年未來學者獎學金」。進入施一公教授實驗室不到半年,白蕊就成為了課題組的骨幹成員。
  • 冷凍電鏡+清華大學=7篇Cell、Nature、Science
    7月22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Science雜誌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發表兩篇長文,題目分別為「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d Spliceosome at 3.5 A Resolution」和「Structure of a Yeast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at 3.4 A Resolution」。
  • 顏寧與施一公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顏寧回清華大學十年後出走美國?
    顏寧,一個才貌讓人羨慕的才女,成為清華大學教授不是很正常嗎?明明是單身,怎麼就變成了施一公的老婆了?真的太八卦了。說實話,顏寧的學術之路確實也跟施一公是有很大的聯繫的,施一公可以說是顏寧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
  • 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德布勒森及羅蘭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郝清新一行來訪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施一公在工字廳會見了德布勒森一行。施一公與德布勒森會談。據了解,這是施一公首次在媒體上以清華大學校長助理身份出現。會談中,施一公首先代表清華大學歡迎德布勒森首次來訪,並感謝羅蘭大學在今年9月底熱情接待了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一行的訪問。
  • 施一公門下得意弟子遠遠不止顏寧一個
    顏寧也是像其老師施一公一樣,先是在清華讀本科,然後去國外留學,最後學成歸來回歸母校清華大學。2011年,顏寧獲得了中國生物物理學最高獎項——貝時璋獎,因為科研成績顯著,30歲時成為清華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正教授。不過,回國之後的顏寧像其師傅施一公一樣,第一次候選院士落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