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盆大雨鋪天蓋地,兩條溝道內的洪水瞬間湧上公路,幾輛被困車輛隨時有被衝進河槽的危險。暴雨中,哭喊聲、呼救聲不絕於耳。在人工救援無法實施之際,他開著鏟車一次次駛進洪流中,成功救出了14名被困人員。
「嚇人,太嚇人了,公路上一米多深的洪水,困在裡面的汽車都輕飄飄地翻跟頭哩,人根本進不到水裡施救……」延安市安塞區磚窯灣鎮幹部苗京濤談起洪水中救人的經歷,依然心有餘悸。
「感謝,實在是太感謝了,是這個小夥子開著鏟車衝進洪水中救了我們。沒有他,後果真的難以想像……」被困洪水中的張向平向記者講述他的「8·15」遇險時,言語之間充滿感激之情。
白永鵬講述救人的經過
暴雨突襲,楊圪嶗村洪水成災
時間倒回到2016年8月15日,入秋之後持續多日的高熱讓涼爽了一夏的延安人也忍受不了這種煎熬。這一天,氣象部門多次發出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和延安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雨的橙色預警信息,人們在高熱中焦灼不安地度過了白天的時光。傍晚時分,天空中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降落在安塞區磚窯灣鎮轄區。剎那間,天地間拉起了一道雨幕,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除了雨水,什麼也看不見。」
晚上7點左右,在該鎮西河口社區楊圪嶗村附近,從兩條溝道裡急速湧出的洪水漫上了303省道,並迅速地聚攏、上升,洶湧咆哮著衝向延河下遊,五輛汽車被衝下河槽,車內人員生死未卜,另外幾輛被困的車輛也在洪流中顫悠悠地漂浮著,隨時都有被衝走的危險……
冒著暴雨,附近的村民趕來了,鎮上的幹部趕來了,公安民警趕來了,有關領導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黑夜裡,從四面八方趕來救援的人們,心中只有洪水中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
危急關頭,他開著鏟車衝進洪水中
8月15日下午,在延安新區工地幹完活的白永鵬,又開著鏟車奔赴志丹的工地。車子沿著303省道緩慢前行,零星小雨變成中雨再變成瓢潑大雨,擋風玻璃上,雨刮器不停地來回刮刷著譁譁的雨水。行至楊圪嶗村附近時,前面道路受阻。白永鵬停下鏟車,下車詢問前面的路況時,兩名民警急匆匆地趕來,說洪水淹沒了公路,很多人被困。白永鵬二話沒說,快速發動鏟車載著民警向出事地點駛去。
「救命呀,快救救我們——」隨著喊聲,白永鵬看到不遠處的洪水中,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小夥子正抱著一棵搖晃不定的小樹。心急的他不覺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車一入水,16噸重的「大傢伙」立即被衝得搖擺不定。白永鵬顧不得自身安危,他憑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冷靜地操作著鏟車。就在小樹將要被連根拔起之時,白永鵬快速地將鏟鬥伸到兩人跟前。站在鏟鬥兩側的民警,迅速將他們接進了鏟鬥。進入鏟鬥的一剎那,兩個人不由得抱頭痛哭。
將兩名受困者送到安全地帶後,白永鵬駕著鏟車又一次衝進了洪水中。前方路畔下是通往河槽的深溝,一輛轎車車尾已經懸在空中,車輪被倒在深溝豁口處的樹幹擋著,車內男子正拼命呼救。白永鵬駕著鏟車逆流而上,艱難地向轎車迂迴靠近。滾滾洪流中,鏟車稍不留神就會側翻,岸邊的救援人員都為他捏著一把汗。5米,2米,1米……近了,更近了。在民警的協助下,男子終於從車內掙扎爬出,艱難地爬進了鏟鬥,轉危為安。
鏟車又一陣劇烈的晃動,白永鵬感覺到洪水更加兇猛地襲來了。這時,又一輛汽車側翻,隨著洪水不斷倒灌,車裡響起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哭聲讓白永鵬揪心,也讓所有參與指揮和救援的人心急如焚。
白永鵬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沒有絲毫猶豫,又向被困的人靠攏過去。
漆黑的夜晚,暴雨還在肆虐,洪水還在洶湧,可白永鵬忘記了危險,忘記了時間。他和他的鏟車像戰場上的猛士,義無反顧地馳騁著,與死神爭奪時間,爭奪生命……
「是他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8月15日的暴風雨之夜,楊圪嶗村洪水中的鏟車成了最動人的畫面,定格在受困者和現場救援者的心裡。
這天下午,志丹縣高級中學教師米佔軍帶著兒子從延安回志丹。汽車經過事發路段時,側翻入洪水中。米佔軍和兒子從汽車天窗爬出來,僥倖抱住了路邊的一棵樹。「我們堅持了20分鐘左右,那棵樹也就七八公分粗,東搖西晃的,眼看我們就堅持不住了,多虧了這位鏟車司機啊,是他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米佔軍告訴記者。
由於受驚嚇過度,加之白永鵬還在現場忙著救援其他被困人員,米佔軍沒來得及向小夥子說一句感謝的話。為此,他滿懷歉意地說:「我和兒子還有困在水裡的其他人都轉危為安了,我們要好好地謝謝這位救命恩人。他不顧自己的安危,一次次進入洪水中救我們,的確了不起。全社會都應該頌揚他這種精神!」
和米佔軍一樣被困洪水中的還有一位名叫張向平的人。當晚7點多,他開車從志丹回延安,行駛到楊圪嶗村附近時,洪水一下就把車打得轉了方向。洪水淹沒了車前的擋風玻璃,車裡的他心急如焚,卻什麼也看不見。「我困在車裡大概十幾分鐘,但覺得特別漫長。水不斷地向車裡灌,我當時很絕望也很無助,不知道下一秒等待我的將是什麼。」張向平向記者講述道。
汽車順著水流一點點前移,他拼盡全力打開了車門,一直用身體頂著車,但人的力氣在洪水中實在太微弱了。「如果鏟車遲來一分鐘,我可能連人帶車就被衝到深溝裡去了。太感謝這個小夥子了……」張向平說。
「我只是做了一個平常人該做的事情」
8月24日下午,記者見到了白永鵬。他身高不足一米七,人很消瘦,皮膚也曬得黝黑。當記者問起他洪水中救人的事情時,白永鵬淡淡一笑說:「這有什麼啊,應該的。那天洪水那麼急,十多個人處在危險中,相信任何一個人看見了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今年31歲的白永鵬是延川縣延川鎮賀土坪村人,父母是農民,家裡兄弟姊妹又多,生活並不富裕。為了生活,他很早就外出打工,當過泥瓦工、搬運工,下過煤窯,現在受僱於一個個體老闆,在工地上開鏟車。
8月15日下午5點左右,白永鵬開著鏟車從延安返回志丹,按往常的速度3個小時左右便能到家。誰也沒有料到,途中遇大雨,當他從洪水中救出最後一個受困者時,已是晚上9點多了。雨時大時小,道路也不通,又累又餓的他一口氣喝光了從延安出發時買的一瓶礦泉水,摸摸身上,口袋裡竟然沒帶一分錢。他掏出手機想給家人報個平安,才發現手機已經沒電了。就這樣,白永鵬在車裡湊合了一夜。第二天凌晨4點多,他發動鏟車將馬路上洪水衝刷下的淤泥清理乾淨後,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16日早上7點多,當白永鵬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時,女友一把抱住他嚎啕大哭起來。原本預計15日晚上8點多兩人就能一起吃個飯的,卻不想讓女友擔驚受怕了整整一夜,此時的白永鵬滿懷歉意。
在家裡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後,白永鵬又像往常一樣去工地幹活了。一天的時間裡,西河口楊圪嶗村洪水中救人的事情已傳得沸沸揚揚,但工友們誰也沒想到,身邊這個小夥子就是那個被人們傳為「大英雄」的人。
「我就是個普通的攬工人,不是什麼英雄。我只做了一個平常人該做的事情……」面對記者的提問,這個樸實的小夥子平靜地說。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