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反思錄:馮鑫被捕成內部「禁忌」 創業初心如何迷失

2021-01-18 中華網

(原標題:暴風反思錄:創業初心是如何迷失的)

本報記者 餘若晰

如果不是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突然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正逐漸被人們遺忘的暴風影音或許不會再度成為焦點。向來豪邁的馮鑫沒能想到,在他47歲這年,他和他的暴風集團,會以如此「高調」的姿態站上話題的中心。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人們討論著是用愛奇藝看《延禧攻略》還是用優酷看《白夜追兇》時,已經很少有人想起暴風影音。毫無疑問,暴風影音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今,這個暴風集團曾經最引以為傲的產品,早已被人拋之腦後。

在馮鑫被帶走的這段時間裡,暴風處於無人掌舵的境地。近日,《證券日報》再次實探暴風集團所在地——首享科技大廈13層,原本由兩名工作人員把守的前臺,如今空無一人,但保安卻增加了一名。據了解,目前暴風集團董秘由證券事務代表於兆輝代理,但《證券日報》記者多次撥打於兆輝的手機,均無人響應。暴風集團的公開電話也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

「馮鑫出事後,這家公司的人好像人間蒸發了似的,(我們)根本無法與他們聯繫上。」一位暴風集團的投資者表示。

馮鑫突然「被捕」的話題,如今成為暴風內部的「禁忌」,無人會主動提及,也無人敢提及。在《證券日報》記者的多方採訪中,無論是暴風高管還是工作人員,都對此事不願多言,守口如瓶。

經過記者多次溝通後,對於馮鑫以及暴風集團目前的近況,暴風集團相關負責人最終給出了正式回應:「現階段公司不適合接受採訪,也不希望報導。」

暴風TV CEO劉耀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暴風TV是獨立運營的公司,目前還處於正常運營階段,暫未受到影響。」但對於馮鑫事件,他也較為謹慎,只稱「請關注(公司)公告。」

現在的暴風集團,少了馮鑫,似乎更加危機四伏。資本的迷霧讓不少公司難以看清自己,回顧暴風面臨的問題,資本容易讓人迷失,馮鑫也不例外。

毫無疑問,暴風集團的風暴也敲響了警鐘。

短暫的高光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馮鑫曾經試圖和賈躍亭劃清界限,可現實是,他和賈躍亭身上的相似之處實在太多了。他們同為山西人,同樣是70年代初出生,同樣以網際網路視頻起家,同樣唱過《野子》,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態夢,兩人公司上市後同為資本市場的「妖股」,同樣有著相似的劇情走向。不過,兩人不同的是,賈躍亭脫身赴美繼續尋求造車夢,馮鑫卻涉嫌犯罪被警方控制。

在馮鑫出事之後,許多人為他感到惋惜。據相關報導,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在朋友圈表示,心裡非常難受。暴風影音免費服務過無數用戶,馮鑫也成就過很多人,讓很多機構和股東都賺過錢。創業者要謹記一條紀律:任何時候不要籤個人連帶無限責任。

在許多人眼中,馮鑫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曾經為了看世界盃請假,甚至以辭職要挾;也曾因為打架住了半年醫院。

在收購暴風集團之前,馮鑫的人生經歷頗為豐富,他做過食品銷售、維修過BP機、也做過煤炭運輸。

1998年,馮鑫進入文曲星,後來又到了金山軟體負責銷售。直到2005年,馮鑫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北京庫酷熱科技公司,並推出了「酷熱影音」,2007年,馮鑫收購暴風影音,組建了暴風集團。

曾幾何時,暴風也有過高光時刻。PC端時代,暴風旗下的核心業務暴風影音,曾經是每臺電腦的裝機必備。只是後來,隨著移動端的到來,暴風並沒有走對路。

2015年,暴風集團迎來了資本層面的高光時刻。當年3月14日,暴風在創業板上市,當時名為暴風科技。在其上市的40個交易日內,曾經創下36個漲停板的紀錄,股價一路飆升,從發行價7.14元/股,一度升至327元/股,市值最高超過400億元,在2015年的資本市場留下深深的印記,被稱作「妖股」。彼時,暴風所颳起的資本旋風,讓不少人體驗到了一夜暴富的瘋狂。

然而,此時的暴風,事實上已經在馮鑫膨脹的「野心」中顯現危機。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後實控人迷失方向、不能正確認識公司本身,導致一系列盲目擴張盲目樂觀的決策」。

藏不住的野心

早期的馮鑫和他的暴風集團有著很大的野心,企圖將暴風集團打造成一家網際網路娛樂平臺,建造生態帝國。

在暴風集團2015年年報中,暴風集團稱,自上市以來,公司以「跨界有方,聯邦生態」的戰略思維,確立了「平臺+內容+數據」的DT大娛樂戰略,並稱暴風集團將會從上市前的單一視頻服務商發展為集網際網路視頻、VR(虛擬實境)、智能家庭娛樂、直播、影視文化、網際網路遊戲和O2O等為一體的公司。

為了完成這一戰略規劃,暴風集團開始了一系列的動作。2016年3月份,暴風集團對外宣稱擬以31億元收購影視公司稻草熊影業、遊戲公司立動科技、遊戲發行公司甘普科技。其中,稻草熊影業是由吳奇隆創立的公司,劉詩詩、趙麗穎是公司股東。

不過,上述收購計劃並未獲得通過。而馮鑫過後反思這段經歷,認為失誤在於自己和團隊不熟悉A股資本市場,從而錯過了資本運作的最佳窗口期。

在沈萌看來,任何公司都不要盲目自大,應當紮實聚焦主業、深耕研發基礎。

網際網路行業專家包冉認為:「從暴風集團身上不難看出,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一個有戰略眼光的CFO是非常重要的,暴風集團缺少這樣的CFO。」

而暴風集團崩塌的另一轉折點是一項跨國收購案。暴風在該筆收購中的標的是海外體育傳媒公司——MP&Silva,這也是暴風體育版圖上的一塊拼圖。2016年2月25日,暴風科技、暴風投資以及光大浸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上海浸鑫」),上海浸鑫最終完成了MP&Silva的收購計劃,收購公司65%的股權。彼時,這則收購運作資金達52億元的跨洋併購案引發轟動。

《證券日報》記者獲取的一份材料顯示,MP&Silva由曾任AC米蘭足球俱樂部官方頻道Milan Channel的CEO裡卡多一手創辦,業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多個體育產權,足球賽事轉播經營份額居全球第一。2016年,MP&Silva的淨交易額為6.37億美元。

但在暴風與光大聯合設立的併購投資基金進入之後,MP&Silva卻全線崩盤,版權接連失去,訴訟接踵而至。

多家媒體報導稱,馮鑫涉嫌犯罪與上述收購案有關,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與此同時,另有8名人員被相關機關採取控制措施。

在包冉看來,資本狂歡下的暴風集團其實早已埋下隱患,暴風集團對標的並不是賈躍亭的樂視,而是迅雷。他認為,兩者有著很大的共通性。「雖然暴風是播放器起家,迅雷是下載工具,但實際上,二者都是窄帶網際網路時代、以本地播放為主的工具型軟體,差別是二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它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隨著正版化、在線流媒體播放趨勢確定之後,這兩個軟體的原始價值免不了會日漸萎縮。」

「實際上,在上市之前,暴風集團最為核心的主營業務—暴風影音,已經屬於行業的邊緣型業務。而上市之時,錯過了黃金歲月的暴風集團,應該戰略特別清晰,充分利用資本給予的機遇,而不是布局過多、過雜。」包冉表示。

隨著上市之初資本泡沫的消逝,暴風集團也逐漸現了「原形」。上市後的短短3年內,暴風集團的市值從超過400億元縮水為不到20億元。而最新的半年報預告顯示,暴風集團預計2019年上半年虧損金額為2.3億元至2.35億元。

反思化為泡影

在馮鑫入獄前,他也有過對暴風集團的反思。2018年7月9日,暴風集團官方微信號發布的《三年大考,暴風雨中的暴風——馮鑫的內部兩小時長談》(以下簡稱「長談」)中,馮鑫就通過9000字的長文復盤了暴風的過去和困局。暴風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馮鑫將99.999%的原因都歸到自己身上,他認為是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才導致如此的局面。

長談中,馮鑫指出,暴風上市3年,面臨著3個問題:由於團隊零經驗,導致公司最有價值的能力沒有被釋放;對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沒有明確的認識;在業務布局上也有貪婪。

當外界對暴風集團近些年的評價從馮鑫自己口中說出的時候,顯得十分難得。包冉表示:「上市之後,暴風集團市值一度超過400億元,當時的時間點是一個很好的再融資的窗口,但可惜的是,暴風集團沒有很好的抓住機遇。」

可終究還是當局者迷。當時,馮鑫認為應當緊緊抓住TV板塊的發展,並對TV以外的業務下決心動大手術,未來暴風將「All in TV」,他預計,電視業務將在2019年進入盈利期,預測2020年和2021年應該至少有一二十億元的利潤,且會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

只是,從暴風集團2018年年報來看,暴風TV反倒成了暴風業績的絆腳石。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暴風集團的淨利潤分別為5281萬元、5514萬元以及-10.9億元。

而2018年虧損10.9億元,主要源自於暴風TV的虧損。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暴風TV的虧損金額高達11.91億元,流動資產為4.1億元,流動負債16.6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7月份,根據相關報導,暴風TV疑似停止生產及出售電視產品,並已關閉包括暴風TV官網商城、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蘇寧易購等在內的銷售渠道。

8月28日,《證券日報》記者在暴風TV官方商城仍能見到有部分暴風電視機在銷售,而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蘇寧易購上的暴風TV均已不見蹤跡。

對於暴風TV目前的現狀,《證券日報》記者聯繫到了暴風TV CEO劉耀平。雖然並未正面回答暴風TV是否停止生產和出售等問題,但他表示:「暴風TV是獨立運營的公司,目前還處於正常運營階段。公司後續的售後服務也都在正常進行,至於會否有新品上市,要根據公司的正常策略來安排。」

除此之外,相關報導稱,由於資金周轉不足,有數家供應商已與暴風TV中斷合作,導致暴風TV庫存備貨緊缺。

一年前,馮鑫寄希望於暴風TV,並提出「All in TV」的口號,可如今看來,馮鑫此前的偉大規劃還沒來得及實現,反倒一直在面臨著各種困境。

「近年來,在線流媒體市場已經被優愛騰佔據,暴風很難分得一杯羹,從這個層面來看,選擇『All in TV』的戰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並沒有為企業帶來盈利的可能。彩電行業是一個飽和的市場,而大屏的市場也是微利的狀態,利潤並不高,這是全行業面臨的問題。所以,這樣的戰略,很難為企業帶來現金流,也沒有想像力和估值空間。」包冉稱。

馮鑫之於暴風的意義,不言而喻,而少了馮鑫的暴風猶如斷翅的蝴蝶。包冉認為:「對於暴風集團這樣的企業來說,創始人的作用非常明顯,可以利用人脈關係、江湖地位等,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未來的走向。」

少了馮鑫的暴風影音,未來究竟走向何方?現在還尚未知曉。包冉認為,未來少了馮鑫的坐鎮,暴風集團舉步維艱。而在沈萌看來,一切並不樂觀。他指出:「暴風的問題在於實控人,現在實控人被捕,會使得暴風進一步失控,除非司法介入,而其他投資者亦不會輕易接手。」

(本報記者賈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馮鑫上錯戰場,暴風迎來風暴
    當然,這不能否定雷軍在馮鑫創業導向上的價值,甚至可以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雷軍指明,馮鑫還要在彎路上多走一些時間。2013年上半年,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已來,馮鑫關注的重點卻仍在電腦桌面上,公司內部主打推出一個「看電影」的項目。
  • 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遭證監會調查
    今年7月29日,一則「實際控制人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公告」讓暴風集團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關於公司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原因眾說紛紜。之後在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中,暴風集團透露,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被公安機關拘留。  進入9月,暴風集團實控人被拘留一事開始出現新進展。
  • 馮鑫沒做錯什麼,暴風怎麼就敗了呢?
    先是因人員調整導致外界猜疑「有員工被遣散」,後是由於暴風電視業務連續虧損被傳「TV業務公司解散」暴風雖然在各家媒體連續刊登了「報導不實」的公告,但人言可畏,各項數據也比較糟糕。又趕上今年是「網際網路公司小年」,裁員、破產、融資困難成了新常態。多種因素下,以前的A股明星暴風集團,現在成了風暴漩渦中心。但福兮禍兮,這對馮鑫和暴風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暴風創始人馮鑫為什麼被抓?蔡文勝:永不要籤個人連帶無限責任
    」時過境遷,一直迷失在風暴中的「暴風」和馮鑫,還是不得不讓人將他與賈躍亭做比對。馮鑫曾說過:「像個沒頭蒼蠅,我特別不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就想有一天死在路上就好了。儘管陽泉人將馮鑫視為陽泉人的驕傲,但他卻說「我沒有山西人的認知感」。馮鑫曾表示,自己是在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遼河油田長大,只在中學階段的四年在山西度過,每次回山西打車都被當成外地人。2011年3月,馮鑫應邀回到母校合肥工業大學,為MBA MPA學生作了《做事與創業》主題報告。
  • 暴風哭泣的暴風影音,倒在不需要播放器的時代
    2005年,馮鑫開始自主創業,他成立了酷熱科技,並在次年推出了號稱擁有內核技術的播放器軟體酷熱影音。拿到投資後,酷熱科技在2006年底開始與當時還是個人共享軟體的暴風影音進行技術整合,並於2007年全面收購暴風影音,合併組建了新的公司——暴風網際科技有限公司,這便是日後的暴風集團。暴風集團。
  • 馬上評|暴風集團何以重走樂視「老路」?
    或許正是因為上市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導致馮鑫對暴風集團的發展戰略有了重大變化,從當初專注於暴風影音等產品創新,轉而提出要大搞「VR概念」「DT大文娛」戰略。 對於賈躍亭這位山西老鄉,馮鑫更是長期推崇其「生態化反」概念。
  • 蘋果回應Siri洩露隱私:被錄音比例不到1%;暴風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
    (來源:IT之家)國內新聞暴風集團實控人馮鑫事涉併購MPS行賄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
  • 馮鑫最新演講:暴風體育要用100天超越騰訊和樂視
    i黑馬訊 暴風集團CEO馮鑫近期在媒體訓練營上發表演講,他表示,其個人去年最大的精力投入到體育公司,並稱暴風體育要做(或嘗試做)體育領域的今日頭條。馮鑫認為今日頭條達到了「驚人」的成績。在仔細研究頭條之後,他在做體育公司的時候,深度借鑑了頭條的做法,並堅信「垂直領域存在著(做成)頭條的機會」。
  • 暴風上市引發回歸A股潮?呵呵
    十年前,馮鑫離開雅虎中國,開始鼓搗一款名為「酷熱影音」的視頻播放軟體,拿著美元創業的他,當初理想中的彼岸一定是在太平洋往東。不過十年後,暴風科技卻在A股創業板生根落地。但無論如何,在經歷過各種曲折之後,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成功模範,馮鑫總算站在了深交所的敲鐘臺上,只不過沒有想像中的萬眾矚目,因為當天與暴風科技一起上市的還有另外兩家公司,與馮鑫一起敲鐘的也還有另外幾個人。
  • 馮鑫和賈躍亭,兩個膽小鬼
    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採取強制措施,暴風集團資不抵債,這對暴風和馮鑫個人無疑是悲劇,但對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產業乃至中國商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幸事。數百億人民幣燃起的火光,再次照亮了這個樸素的道理:一家企業的發展,必須尊重常識,違背常識必定會付出代價,偏離的幅度越大,付出的代價也就越高昂。這對一個行業也適用。
  • 【i黑馬榜】中國最成功的高管創業TOP 10
    作者:盧旭成 韋龑 王根旺 周曉紅10、陌陌科技創始人唐巖陌陌科技創始人唐巖與前輩李學凌一樣,唐巖也曾擔任過網易的高管,並且職務都基本相同,李學凌是網易總編輯,而唐巖做到過網易副總編輯。這兩位網易的高管,創業風格也基本趨同,都是抓住了赤裸裸的「剛需」。
  • 暴風金融停發新標 曾多次被點名整改
    >    本報記者 李 冰  7月28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先生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隨後暴風集團旗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暴風金融即發布《關於暴風金融平臺運營及相關信息披露公告》,宣布停止發布新標。  經營模式  類似於引流平臺  根據暴風金融公告,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 中國人是如何把VR從沸點做成冰點的?
    回憶起2016年10月的「裁員」風波,暴風魔鏡CEO黃曉傑仍然感到痛苦。2016年9月底,黃曉傑找暴風集團CEO馮鑫聊了一周,兩人對資本市場判斷和自身業務調整達成了一致的意見。「我倆覺得VR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以及資本市場情況,魔鏡應該做收縮,抓住最核心的業務,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比較健康的發展。」
  • 暴風影音退市!老司機告訴你還有啥靠譜播放器
    最近,暴風影音退市了。暴風這個一度將觸手伸向 VR、電視、綜藝等領域的巨頭,曾以視頻播放器為根基,走進千家萬戶,甚至成為了市值超過 400 億的 「妖股」。然而,由於錯誤的投資策略,暴風集團資金鍊斷裂,實控人馮鑫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暴風集團也一落千丈,近日更是走向了退市之路。
  • 暴風TV發布首款「VR+AR」45吋網際網路電視
    ,並將新品電視命名為「暴風超體電視2 45X星際迷航版」。早前,暴風TV已與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合作,發布了X戰警版電視,可見暴風TV在打造國際熱門IP與好萊塢影業深入合作方面已日趨成熟。以新內容多著稱的暴風超體電視,涵蓋了暴風影音、愛奇藝(奇異果)、奧飛的全部內容,每月有30,000+小時新片更新,還擁有20000+小時獨家720°VR全景內容。
  • 5年多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暴風集團A股謝幕
    短短5年多的時間裡,暴風集團就經歷了從上市到退市的過程。5年來,這家公司市值最高從400多億元一路跌至1億元,上演了一場生動的風險教育。近年來,伴隨著註冊制的推進和退市的常態化,A股市場退市效率顯著提升,「殼資源」炒作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400億市值「灰飛煙滅」    11月9日,暴風集團將迎來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