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上錯戰場,暴風迎來風暴

2021-01-11 歪道道

7月9日,港交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雷軍在眾人簇擁下走上臺,第二次在香港敲鐘,開啟了小米上市後的新篇章。儘管首日破發,但次日高漲、第三天市值一度超過京東,這種先破後立的趨勢,無疑為上市後的小米開了一個好頭。

或許這可以歸功於雷軍的好人緣,不止有何小鵬拿一億美元來助威,單單在港交所露面的行業大佬就已人數眾多,而在這其中,「舊金山」人尤為矚目。

2006-2007年前後,金山系員工紛紛離職創業,為蠻荒時期的網際網路江湖增添了眾多新生勢力,而長期以來,他們也在試圖擺脫金山的烙印,包括雷軍,自從剝離金山以後,其實也和昔日的同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如今看著小米短短8年內再次重回網際網路中心,臺下的人可能不免五味雜陳。

不過更失落的或許是未出面的馮鑫,當小米迎來高光時刻,暴風卻陷入了更大的風暴。前幾日,馮鑫所持暴風集團4.65%股份被司法凍結,消息一出股價應聲下跌,馮鑫不得已發萬字長文自省,不曾想引來深交所的合規責問。

雷軍對馮鑫來講,亦師亦友,而小米對暴風來講,亦敵亦友,可如今的反差不免令人唏噓。2013年雷軍在飯局上向「舊金山」人透露,小米即將估值100億美金,一語驚醒了馮鑫,隨後馮鑫再次約見雷軍、詢問自身問題。再之後,暴風科技上市,一場被延遲的狂歡終究到來。現在,馮鑫或許應該再和雷軍約個飯了。

雷軍三句話,改變了馮鑫

與網際網路名人史中的各段「相愛相殺」不同,馮鑫對雷軍這位前老闆,一直抱有敬重和感謝,即使後來暴風的業務和小米構成直接競爭關係,在很多場合,馮鑫皆表示向小米學習。可能也正是有這層關係在,馮鑫「陰差陽錯」地把競爭矛頭指向了樂視,之後樂視傾塌、暴風深陷質疑,可謂世事難料。

當然,這不能否定雷軍在馮鑫創業導向上的價值,甚至可以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雷軍指明,馮鑫還要在彎路上多走一些時間。

2013年上半年,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已來,馮鑫關注的重點卻仍在電腦桌面上,公司內部主打推出一個「看電影」的項目。8月份,雷軍找到幾個「舊金山人」組了個飯局,興致高昂地炫耀小米高達100億美元的估值,當時距離小米創立才三年,整個網際網路中值百億美元的公司屈指可數,在場的人不免有些驚異,包括馮鑫在內。

當時馮鑫躊躇滿志的上市計劃接連受阻,從美股轉移到A股,就在暴風即將闖關成功的時候,A股暫停IPO,一停又是兩年多。等待漫長且磨人,馮鑫看到周圍被熬死的企業,幾乎要繃不住了,他回憶說:「幹成這個樣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開,開了以後什麼樣,根本不清楚,有點渺茫。」

這時,雷軍和小米令其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思維。時隔兩個星期,他再次約見雷軍,開門見山地詢問「我馮鑫到底哪有問題」,雷軍也言簡意賅地回答道:

「第一,你找的方向不夠大。第二,你得找個人幫你。第三,你對錢認識不深刻。」

這些話馮鑫以前不是沒聽過,但在那個時候再聽,顯然恰到好處、受益良多,也由此改變了他曾經的思維。

最初創業時,馮鑫從來沒覺得缺錢,IDG等投資人在給錢的時候,他也沒有意識到外部投資對行業的影響。但回過頭再看那幾年視頻領域的風雲變幻,皆是拿錢砸出的版權競爭,馮鑫不拿錢,對手卻在拼命地融資,當他反應過來想融資了,投資人反而覺得已經為時已晚,競爭不過對手,怎麼會再投錢?

就像一個惡性循環,拿錢多的會越融越多,拿錢少的無錢可融。或許沒有誰比馮鑫對這個教訓更深刻,到2011年暴風拆除VIE結構之前,只融了三次,加起來不過1900萬美金。而以後,馮鑫更加明白雷軍所說的為什麼「錢越多越好」。

除了錢,雷軍所指出的方向問題,也直擊馮鑫的弱點。從前馮鑫創業基本一個思維方式:假設你做了一個,我也要做一個,因為我覺得你哪做得不好,我能比你做得更好。說的簡單點,就是永遠在對標競爭對手,這會極大限制個人的眼光。就像當時騰訊基本放棄電腦桌面,馮鑫依然覺得自己的「看電影」項目可行,但受雷軍順勢而為的啟發,他才意識到PC端已日薄西山。

馮鑫曾反省,「我可能在一個錯誤的戰場打仗」。

同樣順勢而為,暴風和小米差了什麼?

2004年馮鑫離開金山,被周鴻禕拉入雅虎中國負責軟體研發,然而僅僅一年,周鴻禕與楊致遠分道揚鑣,撤離雅虎中國,原班人馬悉數解散,馮鑫失業而後正式開始創業。2007年,雷軍宣布辭去CEO、總裁的職位,只保留副董事長和執行董事之職,據說近半年時間,雷軍消失在媒體和行業會議之中,看似一無所有。

如此看來,馮鑫甚至比雷軍起步得更早,尤其是當馮鑫憑藉暴風影音在風生水起的視頻領域佔得一席之地時,雷軍前三年幾乎退居幕後、也沒能碰上下一個阿里巴巴。直至小米誕生,雷軍才借移動網際網路重回戰場,可馮鑫及暴風卻開始磕磕絆絆、大起大落。

轉折點或許始於那次飯局,雷軍的一席話讓馮鑫意識到「錯誤戰場」,也令其學會順勢而為,可惜的是沒人能教會如何順勢而為。馮鑫看似趕上了很多風口,可最終都折損在泡沫之中。

2013年底,馮鑫第一次接觸VR,意識到這是產品創新的一個機會,並為此放棄了正在準備的智能投影儀。次年3月,Facebook以天價收購Oculus,似乎也在印證馮鑫的想法,而真正爆發是在2015年左右,已經為此準備了許久的暴風,終於趕上了一個真正的行業風口。而且恰逢上市,暴風魔鏡自身身價高漲的同時,也刺激暴風科技妖股漲停。

同時,馮鑫趕上的風口還有網際網路電視+體育,他認為,體育是一個神奇的生意,未來至少會產生三家網際網路體育公司,即使最小的一家,市值也不會小於華誼光線。後來果不其然,暴風體育只用了4個月,便實現了從0到20億的速度,比拉扯10年的暴風影音快得不是一點,未來前景似乎非常可期。

然而目前來看,這些規劃終究是失敗了,為什麼馮鑫學會了資本遊戲、順應了行業大勢,依舊沒能像小米一樣站穩腳跟,反而愈久愈弱?

或許僅僅順應局勢,只不過獲得了一搏的機會,唯有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風口之上掀起變革性新潮,才能在一眾跟風者中脫穎而出,小米做到了,而暴風沒有。馮鑫賭VR,撞上了自己薄弱的技術環節,做體育內容,又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長期以來,馮鑫雖追趕風口卻沒有意識到缺陷在哪,反而妄圖以大局致勝,實則更像一個空架子。

而小米的生態鏈能夠以手機業務作為支柱,並且當年將智慧型手機引入線上時代,藉助的正是雷軍的網際網路思維,對一個白手起家投入手機行業的創業者來講,這是發揮優勢、避免弱勢。

更何況,馮鑫說是向小米學習,到頭來學的卻是賈躍亭。

改得了思維,改不了的是時運

馮鑫其人,一面入世一面厭世,既有文藝範,又自稱「混子」,似乎與其它精明老道的「舊金山」人格格不入,不過在他的智慧在於從善如流。年輕時,讀陳惠湘寫的暢銷書《聯想為什麼》,堅定了進入網際網路領域的方向,創業後,雷軍指出的問題,馮鑫深思而後改,孫陶然勸他耐心,他等來了A股重啟。但是有些事他似乎想改也改不了。

當他明白資本運作的重要性之後,暴風現在最缺的依然是錢,而且滲透在各個業務層面。

暴風魔鏡最初受資本青睞,第二輪融資金額達2.3億元人民幣,其後又成功獲得8億元戰略投資,可謂是風頭無兩。然而暴風魔鏡還是虧損了,2015年上半年虧損1846.79萬元,導致馮鑫決定將所持有的暴風魔鏡的股權減持,從而使其虧損不再併入上市公司報表。

而一直被納入暴風集團合併報表範圍的暴風統帥,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連續兩年暴風統帥經營性現金淨流量為負,導致公司合併報表層面經營性現金淨流量為負。而且根據2018年第一季財報,暴風的流動資產總額只有18.29億元,流動負債卻高達19.75億元,馮鑫的質押率已高達95.35%,很難再用股權質押方式來融資。

曾經雷軍還說過馮鑫不懂財務,但當馮鑫將賈躍亭那套左右騰挪的伎倆學了個通透,暴風還是依舊深陷「錢荒」。

而說到賈躍亭,馮鑫看似是改了曾經勢與對手死扛的思維,但樂視的出現好似給了馮鑫一個天生的「死敵」,相似的財務調節、相似的業務擴張、相似的藍圖,可總晚一些的腳步,讓暴風落得個小樂視的稱呼,甚至生態化反大受歡迎的時候,馮鑫PPT做得也沒賈躍亭「宏大」。

馮鑫一面致敬雷軍、一面對標賈躍亭,但始終沒有找到暴風該走的路,這其中差的不單是戰略眼光,可能還有時運,時運不濟、命途多舛。VR的方向選的不對嗎?不是,只是很少人能想到技術尚未成熟、行業就被資本透支了,娛樂生態真的不能實現嗎?不一定,可惜馮鑫遇上了比他能忽悠的賈躍亭,搞得玩法失效了,而唯一剩下的網際網路電視業務,儘管被孤注一擲,偏偏撞上了前老闆雷軍。

暴風迷失在風暴之中,而馮鑫依舊莽撞,看似又回到了創業初期,「像個沒頭蒼蠅,我特別不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就想有一天死在路上就好了。」

或許馮鑫等待的風口還未來臨,更或許很難再來了。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網際網路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馮鑫沒做錯什麼,暴風怎麼就敗了呢?
    多種因素下,以前的A股明星暴風集團,現在成了風暴漩渦中心。但福兮禍兮,這對馮鑫和暴風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暴風欠薪風波「離職前的工資都沒有正常發,欠了所有員工的工資,不管是離職的還是在職的。」上市三年,暴風選錯了標的但暴風電視並非無藥可救,馮鑫也在尋找破局之道。「暴風TV目前把市場重心放在二線三線城市,我覺得這個都很好,因為一線城市飽和了。「周雁南認為暴風TV在市場策略上沒有問題,但電視業務本身需要巨額投入。然而在資本寒冬下,暴風的融資能力是個考驗。
  • 暴風反思錄:馮鑫被捕成內部「禁忌」 創業初心如何迷失
    向來豪邁的馮鑫沒能想到,在他47歲這年,他和他的暴風集團,會以如此「高調」的姿態站上話題的中心。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人們討論著是用愛奇藝看《延禧攻略》還是用優酷看《白夜追兇》時,已經很少有人想起暴風影音。毫無疑問,暴風影音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今,這個暴風集團曾經最引以為傲的產品,早已被人拋之腦後。 在馮鑫被帶走的這段時間裡,暴風處於無人掌舵的境地。
  • 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遭證監會調查
    暴風集團表示,9月4日,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事實上,近期暴風集團在資本市場上頗具關注度。
  • 暴風創始人馮鑫為什麼被抓?蔡文勝:永不要籤個人連帶無限責任
    暴風集團曾是A股市場上風雲一時的搶眼明星企業,曾創造39個漲停的A股神話,市值曾一度突破400億。自去年以來,暴風集團慘遭滑鐵盧,一個個壞消息接踵而至,由於其與樂視有不少雷同之處,人們不禁要問: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會是下一個賈躍亭嗎?
  • 暴風哭泣的暴風影音,倒在不需要播放器的時代
    來源:新周刊「妖股」暴風,明日黃花。/圖蟲創意作者| 熊比索馮鑫終於想起了暴風影音,他把「暴16」看作一粒新種子,可惜的是,在線上短視頻和直播環境裡浸淫已久的中國網民,已經不需要播放器了。而馮鑫,也很難再賦予它新的生命。
  • 暴風上市引發回歸A股潮?呵呵
    「漲停遠未結束」,他哈哈大笑,在隨後的採訪中,馮鑫心情格外不錯,回答記者們的問題時直率而簡潔。「其實沒有什麼可謙虛的,」馮鑫直言,「(上市不上市的差距)就是天上地下……談不上什麼壓力,(我)就覺得一場大戲剛剛拉開帷幕,我們也是觀眾,更是這個舞臺上的唯一主角,(關鍵在於)怎麼把這個戲演好。」至於暴風的未來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戲,馮鑫似乎還沒有想好,他說過幾天自己要去閉關,想清楚一些問題。
  • 馮鑫和賈躍亭,兩個膽小鬼
    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採取強制措施,暴風集團資不抵債,這對暴風和馮鑫個人無疑是悲劇,但對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產業乃至中國商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幸事。數百億人民幣燃起的火光,再次照亮了這個樸素的道理:一家企業的發展,必須尊重常識,違背常識必定會付出代價,偏離的幅度越大,付出的代價也就越高昂。這對一個行業也適用。
  • 風暴猛烈!從400億到20億,7萬人中雷!
    綜合:21財聞匯(ID:jiayou21cbh)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楊坪、藝洛)、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ID:nbdnews)、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等  暴風集團迎來猛烈
  • 馮鑫最新演講:暴風體育要用100天超越騰訊和樂視
    i黑馬訊 暴風集團CEO馮鑫近期在媒體訓練營上發表演講,他表示,其個人去年最大的精力投入到體育公司,並稱暴風體育要做(或嘗試做)體育領域的今日頭條。馮鑫認為今日頭條達到了「驚人」的成績。在仔細研究頭條之後,他在做體育公司的時候,深度借鑑了頭條的做法,並堅信「垂直領域存在著(做成)頭條的機會」。
  • 蘋果回應Siri洩露隱私:被錄音比例不到1%;暴風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
    (來源:IT之家)國內新聞暴風集團實控人馮鑫事涉併購MPS行賄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
  • 暴風金融停發新標 曾多次被點名整改
    >    本報記者 李 冰  7月28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先生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天眼查信息發現,其暴風金融運營主體為北京暴風成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0月份,由北京暴風融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暴風融信」)全資持股。其高管團隊信息顯示,暴風金融執行董事為馮鑫、法人代表及經理為史化宇、監事為趙晶。
  • 馬上評|暴風集團何以重走樂視「老路」?
    或許正是因為上市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導致馮鑫對暴風集團的發展戰略有了重大變化,從當初專注於暴風影音等產品創新,轉而提出要大搞「VR概念」「DT大文娛」戰略。 對於賈躍亭這位山西老鄉,馮鑫更是長期推崇其「生態化反」概念。
  • 光大資本墜入52億收購風暴眼背後:差額補足函和涉賄參與者
    有評論認為,暴風收購MPS之舉,是馮鑫希望將這一優質資源注入上市公司的殼內,如果MPS再將新的賽事轉播權收入囊中,那麼暴風集團將直接受益。失敗的收購背後,誰在兜底?但很快,MPS光鮮亮麗的表象被戳破,沒有籤訂禁止競業協議的原始合伙人另起爐灶,公司也因欠債被告上法庭。
  • 暴風TV發布首款「VR+AR」45吋網際網路電視
    me five」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球首款45吋「VR+AR」網際網路電視,啟動了「玫瑰風暴」第二波,為中國家庭網際網路定義了觀影黃金尺寸。早在今年5月4日,暴風TV以VR電視開創者的身份,發布了全球首款VR電視,用新技術為電視行業開闢了新領域;並同時推出了以「加速家庭網際網路進程至少一年」為目標的40吋國民電視,啟動了「玫瑰風暴」第一波,有效的推動了消費升級。此次發布全球首款「VR+AR」網際網路電視,,暴風TV又會以何種方式再次顛覆行業?
  • 暴風集團遇「風暴」 近7萬散戶被捲入 招商證券曾高呼股價能到430元
    深交所網站消息,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暴風集團在此2018年二季度到三季度之間,股價由27元最低跌至9元,最大虧損可達60%。
  • 5年多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暴風集團A股謝幕
    短短5年多的時間裡,暴風集團就經歷了從上市到退市的過程。5年來,這家公司市值最高從400多億元一路跌至1億元,上演了一場生動的風險教育。近年來,伴隨著註冊制的推進和退市的常態化,A股市場退市效率顯著提升,「殼資源」炒作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400億市值「灰飛煙滅」    11月9日,暴風集團將迎來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 科技與魔法的浪漫 《暴風王座》詮釋別樣魔幻蒸汽戰
    近日,全球162國發行魔幻國戰大作《暴風王座》曙光不刪檔測試火爆,3月30日將攜手壓軸登場 UP2015騰訊互動娛樂發布會。遊戲首創「全球無極跨域」體系與「大世界服」直接打破傳統遊戲服屏障,7×24小時不停服超人口大國戰玩法,玩家可與162國的玩家徵討同一片戰場。
  • 暴風影音退市!老司機告訴你還有啥靠譜播放器
    最近,暴風影音退市了。暴風這個一度將觸手伸向 VR、電視、綜藝等領域的巨頭,曾以視頻播放器為根基,走進千家萬戶,甚至成為了市值超過 400 億的 「妖股」。然而,由於錯誤的投資策略,暴風集團資金鍊斷裂,實控人馮鑫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暴風集團也一落千丈,近日更是走向了退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