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猛烈!從400億到20億,7萬人中雷!

2020-12-03 和訊股票

  綜合:21財聞匯(ID:jiayou21cbh)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楊坪、藝洛)、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ID:nbdnews)、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等

  暴風集團迎來猛烈「風暴」!

  7月28日下午,財經圈跟網際網路圈一聲驚雷炸開了鍋,又一個大佬涼涼,曾經的大牛股——暴風集團的實控人馮鑫被抓了。

  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簡稱「MPS」),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7月29日,暴風集團(300431.SH)毫無懸念一字跌停,每股報5.67元,逾26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

  暴風集團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7月28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先生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報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隨後,暴風集團又發一篇公告,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暴風集團此前公告顯示,預計公司中報歸屬淨利潤虧損23,000萬元至23,500萬元,根據交易所規則,創業板公司如果年報經審計的淨資產為負值的話,將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或源於一場高槓桿遊戲的資本冒進

  為何被抓,暴風集團的公告中並沒有說清楚。

  但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簡稱「MPS」),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當時光大跟暴風集團合夥,搞一個海外併購基金,打算買下歐洲一家體育版權公司MPS。而這個基金槓桿比較大,其中,招行作為優先級出了大頭,28億,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分別以LP身份出資的6000萬元和2億元均是劣後級出資。結果爆了雷,招行、光大、暴風組成的財團,本想風風光光搞一筆大買賣,結果被這個義大利人創立的公司割了韭菜。

  此次收購被暴風科技(300431)董事長馮鑫認為是暴風科技入局體育產業的「最後一張入場券」,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據公開信息,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分別以LP身份出資的6000萬元和2億元,均是劣後級出資。這是一隻加了大槓桿的結構化基金。

  MPS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暴風又為何那麼熱衷收購?

  原來當年,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實力,完善DT大娛樂戰略布局,暴風集團看上了體育業務,看上了MPS。MPS 公司由三位義大利商人在 2004 年聯合創立。核心業務是體育賽事版權(轉播權)的收購、管理和分銷。在他們的領導下,MPS迅速成為全球體育媒體權益市場中最大的參與者,坐擁世界盃、英超、意甲、法甲、F1、法網、NFL超級碗、NBA等十多項世界頂級賽事版權。

  然而,在上海浸鑫入主之後,MPS卻走上了下坡路,與相關體育賽事聯盟的版權和合約不斷丟失。2017年10月,MPS在意甲國際版權的競標中輸給競爭對手IMG,這是MPS自創立以來首次丟掉意甲版權;同年,BeIN體育也從MPS手中將法甲版權奪走。此後,MPS在體育版權市場上節節敗退,並且由於無法支付版權費,各大版權方有的與MPS提前終止合同,有的則是直接將其告上法庭。MPS的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壓垮MPS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法國網球聯合會(FFT)。2018年10月17日,經FFT申請,英國高等法院下令將MPS進行破產清算。FFT申請的理由是MPS一直未向其支付500萬英鎊(660萬美元)版權費。很難想像一筆數千萬元的版權費就將一家估值72億元的公司壓垮,而此時距離它被收購還不到2年半的時間。

  2018年10月,MPS被被英國法院宣布破產清算,公司資產和收入將用於償還債權人。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

  在這場風波中,各方損失的利益巨大,光大方面也不會輕易放過馮鑫,馮鑫作為實力相對較弱的一方也自然難逃關係。

  劉詩詩、趙麗穎「逃過一劫」

  2015年5月,上市後的暴風科技提出全球DT大娛樂戰略,並在當年完成了VR、TV、秀場、視頻、文化等五大業務的布局。2016年6月,成立暴風體育,並將中超、CBA、德甲在內的11項具有超高商業價值賽事版的部分版權收入囊中,

  2016年3月,暴風集團計劃以10.8億元購買劉詩詩旗下稻草熊影業的60%股份,包括從劉詩詩處收購12%股權、從趙麗穎處收購0.6%股權,交易完成後二人將分別獲得價值2.16億元和1080萬元現金及暴風股票。不過,因估值溢價較高,這筆收購被證監會問詢,同年7月被證監會否定。

  曾經的44倍大牛股

  如今成樂視第二?

  說起暴風,相信很多人對它最深刻的印象有兩個。

  一個是PC時代,幾乎每個人的桌上型電腦都裝過一款名叫暴風影音的播放軟體。

  第二個是它在創業板上的驚天漲幅。

  2015年的3月24日,暴風科技正式登陸A股創業板,成為國內第一家從VIE結構回歸A股的網際網路公司。最初發行價為7.24元。暴風上市後股價瘋漲,曾創40天36個漲停的記錄。在2015年5月末股價達到327.01元,漲了44倍,被市場稱為「妖股」。

  在2015年的5月13日,中國視頻業老大優酷土豆總市值為40.7億美元,約合252億元人民幣。而暴風同日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303億元。

  有消息稱,暴風內部因此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66個百萬富翁,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本人帳面身家也超過百億。此後,暴風市值最高的時候一度超過400億元。

  馮鑫是山西陽泉人,其職業履歷豐富。早年在北京金山軟體公司歷任市場渠道部經理、市場總監、毒霸事業部副總經理。後又出任雅虎中國個人軟體事業部總經理。直到2005年底,馮鑫開始創業,建立了北京酷熱科技公司,也推出了暴風影音的雛形——酷熱影音。2007 年初收購「暴風影音」,組建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馮鑫任CEO。

  而彼時,山西襄汾人賈躍亭創辦樂視網(300104)已有3年,兩人因同鄉關係屢屢被人拿來對比。

  業務上,兩個老鄉也想到了一塊。樂視網致力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業務包括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體育、樂視電視等。而暴風集團上市後即開始了名為「DT大娛樂」的擴張之旅。

  公司2015年推出暴風魔鏡和暴風超體電視,上線暴風秀場,併購稻草熊影業、立動科技和甘普科技,建立DT大數據中心,聯手海洋音樂構建流量聯邦,聯手天象互動打造手遊發行平臺,以及孵化暴風雲視頻、暴風加油站、暴風私影、雲朵TV 助手、暴風文化等項目。

  馮鑫在2015年年報中表示,通過14個項目的布局,公司在內容、服務、商業三條線上完成了全球 DT 大娛樂戰略的基本輪廓,布局完成60%。此後以VR、體育、影業、TV等業務為新的中心進行再布局,開始展開「多中心布局」。

  業內普遍認為,暴風今日的困境是模仿樂視導致的,攤子鋪得太大以至於資金跟不上。但據虎嗅網分析,馮鑫行事保守,早期對於版權的謹慎投入使得錯失視頻大勢。上市後,面對突如其來的資本追捧,野心膨脹,卻沒有能力抓住資本機會。

  近7萬股民踩雷

  高管們早已減持

  作為曾經的明星大牛股,暴風集團也受到了不少散戶的追捧,截至最新數據,暴風集團還有近7萬的股東戶數。

  與散戶截然相反的是,機構資金幾乎都逃離了暴風集團。

  不過與其他上市公司黑天鵝事件不同的是,眾多機構早已逃之無影。Choice數據顯示,機構在去年四季度大規模出逃,股本數量減少比例達到了96%。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價大幅下殺之前,尤其是本次事發之前,不少高管都已經密集減持套現。其中,2018年9月以來,公司董監高減持明細如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2018年9月以來,公司董監高曾13次減持暴風集團的股票,且減持進展可謂「神速」。

  5月1日,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的融輝似錦、瑞豐利永、眾翔宏泰就曾發布減持公告。6月5日時,該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共減持了109.94萬股,減持價格在6.5元—7元附近。

  最近一次的減持進展則是高管張鵬宇的減持,6月19日,暴風集團發布了公司高管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告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張鵬宇計劃自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減持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5.13萬股。

  減持計劃發布後僅過了一個月,張鵬宇就已完成了減持。7月24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張鵬宇的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減持價分別為6.38元、6.39元。

  面對高管的「瘋狂撤退」,遊資卻還在迎頭跟上。今年6月,暴風集團曾四次無徵兆漲停。截至3月31日,暴風集團還有6.9萬戶股東,其中大多數都為散戶,機構資金早在2018年就已先行逃離。

  年報顯示,在2018年年底時,機構持股數量僅為45.56萬股,而暴風集團的流通盤合計2.43億。

  截至7月29日,暴風集團股價僅為5.67元,市值為18.68億元,誰還在懷念40天36個漲停板的時光?

  公司已成「老賴」

  百億馮鑫為何走到這步田地?

  去年這個時候,曾有媒體這樣寫到:暴風迷失在風暴之中,而馮鑫依舊莽撞,看似又回到了創業初期,「像個沒頭蒼蠅,我特別不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就想有一天死在路上就好了。」那麼,百億馮鑫為何走到這步田地?還真可能與他誤打亂撞有較大關係。

  坊間一直都有一種說法:暴風是小樂視,馮鑫是賈躍亭。但馮鑫對此並不認同。然而,從人生軌跡和其賭性來看,卻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現在看來,馮鑫在暴風集團上市之後,至少有三敗:

  一敗,上市之初未抓緊做再融資

  在樂視市值來到2000億巔峰的時候,暴風的市值也來到了400億巔峰。在那個時候,暴風集團沒有選擇借著火爆的市場再圈一次錢,反而醉心併購。當時,該公司高調宣布,向「全球DT大娛樂」戰略轉型,將VR、體育、電視作為未來的主力方向,並擬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收購影視公司稻草熊影業、遊戲公司立動科技、遊戲發行公司甘普科技的股權和團隊,以完成目標生態的搭建。

  「生態」這個詞是不是相當的眼熟?沒錯這是賈躍亭PPT上當時經常會出現的一個詞彙。然而,暴風多次定向增發融資計劃均未獲批。有時候機會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暴風錯過了2015年再融資的最佳時期,接下來的日子很快就碰上了再融資及併購的嚴監管。

  二敗,激進併購

  近期,招商銀行起訴光大證券(601788)的一個案件當中,其實暴風集團也是主角,而且可能損失慘重。2016年,暴風體育擬收購MPS,這家公司當時估值高達10餘億美元,但暴風體育只做了2億元人民幣A輪。看起來,這又是一個「蛇吞象」的遊戲。

  怎麼個「吞法」?

  暴風集團開始冒險之旅:首先由光大資本正式設立了結構化基金浸鑫基金用於跨境併購,其中,光大資本作為劣後級合伙人出資6000萬元,暴風集團劣後出資2億元,招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優先級資金分別出資28億元和4億元。2016年5月23日,浸鑫基金迅速收購了境外版權公司MPS。但很快MPS公司就陷入經營困境,並於2018年10月宣布破產清算。這意味著52億元打了水漂,並將暴風集團拖入深淵。

  暴風集團的公告顯示,該交易導致公司產生了1.4億元的權益性減值及4800萬元的壞帳損失。2019年5月,光大證券旗下公司光大浸輝和上海浸鑫起訴暴風集團,要求後者及馮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約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三敗,戰略失誤

  除了再融資和激進併購。在產業發展戰略上,馮鑫也是連番吃土。此前,在VR這個風口上,馮鑫著力頗多。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VR並未成為爆款,反而在2016年開始降溫。此前馮鑫在暴風魔鏡的B輪融資中,與中信資本等投資方籤訂了一個「對賭」協議:如果暴風魔鏡2020年沒有上市或被併購,馮鑫要回購股份。但由於VR行業失去魔力,中信資本打算提前撤資,為了不給暴風集團造成負面影響,馮鑫以自有資金償還了5000萬元,但依然欠款4000萬元。因此,中信資本在2018年申請凍結了馮鑫的327萬股股份。

  除了VR,暴風TV亦虧損累累。財報顯示,2018年,暴風TV虧損達11.91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暴風TV(暴風智能)長期的價格戰也讓暴風集團元氣大傷。為了和樂視競爭,2015年,暴風TV把40寸電視定價為999元,這款人氣產品一直處於虧損售賣狀態。後來,網際網路電視領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個行業又需要巨資投入,但暴風集團並未抓住資本市場給予的機會。

  另外,暴風TV CEO劉耀平在6月3日曾對媒體表示「公司帳面上一分錢也沒有了,無法解決欠薪問題。」

  而早在今年4月就有媒體曝出暴風TV解散工作群,員工可自行選擇去留,留下來的員工可以入職「新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圍繞馮鑫有高達552條風險提示,其中馮鑫所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暴風集團,今年6月、7月被北京、上海等地區人民法院6次公示為失信公司,被定性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4次因暴風集團股權凍結相關事宜被要求司法協助。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暴風集團發生訴訟賠償費用約2000萬元。

  幾年之前,雷軍曾給馮鑫總結了著名的三個點:

  第一,你找的方向不夠大;

  第二,你得找個人幫你;

  第三,你對錢認識不深刻。

  現在看來,這三點好像切中要害。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鳴金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8萬股東踩雷!蒸發400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退市!
    *ST凱迪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成立於1993年,1999年9月就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了,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發布的201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企業排名中,*ST凱迪的發電裝機規模位居榜首,被稱為生物質發電第一股。
  • 越南700萬人流離失所,13億美元人間蒸發,滅頂之災持續上演
    自進入9月份後,西太平洋上的熱帶旋風似乎對越南格外青睞,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越南連續遭受了9場熱帶風暴級別以上的颱風襲擊,使得越南遭受了滅頂之災,尤其是中部地區出現了百年難遇的洪水水位,加上連日的強降水,致使很多地區都發生了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給不少地區帶來了重創。
  • 永煤地震餘波猛烈,有券商踩雷6億!11家機構...
    交易商協會表示,目前,已經針對11家機構形成自律處分決定已,涉及2家發行人、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評級機構以及7家金融機構。1月15日,永煤控股「20永煤MTN005」跌超44%,報27.75元,「18冀中能源MTN002」更是暴跌超過60%。
  • 7億光年外400億倍太陽黑洞,史瓦希半徑4光天,幸虧地球跑得快!
    也許7億光年外的40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還真不能用肉眼看,也無法用光學望遠鏡看,可能只能通過其發出的強X射線源頭去判斷,儘管人類已經發現比這質量更大的黑洞,但距離地球只有7億光年外發現如此高質量黑洞,也許對星系的起源與發展有相當的裨益!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作者|張吉龍 編輯|安心7月5日,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600083)披露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羅靜於6月20日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
  • 商界木蘭留34億雷坑:諾亞財富想以股填雷
    隨著羅靜和承興國際被定性為上海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案金額最大的合同詐騙案,為羅靜和廣州承興賣了34億產品的諾亞,這一年來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要不要為這位「商界木蘭」買單?諾亞34億踩雷承興兌付方案:以股償付2019年6月20日,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有著「商界木蘭」稱號的羅靜,被上海警方帶走。羅靜也是承興國際的實控人。
  • 它只存在於猛烈風暴中,神秘且罕見!
    但是,美國麥克唐納天文臺的深空專家史蒂芬·胡默爾(Stephen Hummel)於7月2日從德克薩斯州洛克山上捕捉到了這些精靈的蹤跡。「你需要有針對性地尋找,而且有時我都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看到了精靈,直到我檢查攝像機鏡頭確認為止。」
  • 1.8萬人陷虛擬貨幣陷阱:虛構"右腦開發"課程 涉案1.7億
    【原標題:1.8萬人陷入虛擬貨幣陷阱  湖南婁底:批捕一起涉案金額1.7億元傳銷案8名犯罪嫌疑人】億餘元。  4月8日,兆雲集團以其控股的兆雲數字資產(深圳)有限公司發行「兆雲金」虛擬貨幣,計劃按批次總發行1.7億枚,第一批私募額度1700萬枚,第一輪發行300萬枚,發行單價為7元,私募價格為4.2元,規定「兆雲金」每個帳戶的認購數量最低為100枚。  5月13日,「兆雲金」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開盤價為每枚7.05元,且規定單邊上漲。
  • 每秒400公裡!地球正遭受一股「太陽風暴」襲擊,從日冕洞中發出
    地球目前正受到太陽風的猛烈襲擊,太陽風以極快的速度襲來。該風暴從太陽上層大氣的一個日冕洞中爆發,以驚人的400公裡/秒,即144萬公裡/小時的速度撞擊地球。
  • 20萬人爆倉137億!比特幣一夜暴跌6000美元,史上第四次...
    1月11日,比特幣遭遇「暴力洗盤」,一夜暴跌近6000美元,全網20萬人爆倉137億,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哀嚎一片。一夜暴跌近6000美元,全網20萬人爆倉137億比特幣自周六(1月9日)凌晨跌破40000美元/枚後,頻繁上演暴漲暴跌,繼10日晚間上演斷崖式暴跌後,11日凌晨,比特幣價格再度大跌逾12%,最低至33447美元,相當於一天之內狂跌了近6000美元。
  • 7億製作費打了水漂,這部被「冤」死的科幻片,20年後口碑翻案
    其實人類登上火星的情景,早已經在20年前的《火星任務》中就被拍了出來,影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類探索及登陸火星的宏大藍圖。在製作成本上同樣也高達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億),此外還聘請了NASA專家擔任技術顧問把控細節,全力打造一部史詩級別的太空科幻電影。
  • 在7億光年外,已知局部宇宙中最重的黑洞,相當於400億個太陽!
    在太空中,黑洞以不同的大小和質量出現,其最重紀錄現在由阿貝爾85星系團中的一個黑洞保持,那裡有一個質量是太陽400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中央星系Holm 15A的中間。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慕尼黑大學天文臺的天文學家,通過評估來自溫德爾斯坦天文臺的光度數據以及用甚大望遠鏡進行的新光譜觀測發現了這一點。
  • 特步企鵝跑大數據:7萬人參加曝光量2.1億人次
    跑友玩嗨企鵝跑騰訊體育3月29日訊 2018全新一年的特步企鵝跑報名已經開始,目前廣州和武漢兩大城市活動火熱報名中。2017年特步企鵝跑在10個城市舉辦,經歷5個月,近7萬人參與,百餘家媒體報導。去年10站賽事共7萬人參與,將所有跑友跑步裡程相加,相當於從地球跑到月球距離(384000公裡)。
  • 一組趣知識;最大的蝸牛、魚群風暴及旅鴿數量曾高達50億隻
    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比臉還大的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是極其恐怖的入侵物種;1966年,因一個孩子從夏威夷攜帶了2-3隻非洲大蝸牛到邁阿密,3年內便傳遍了整個邁阿密州,花園內的花卉植物枝葉幾乎被吃光。二,魚群風暴。
  • 4年虧400億,市值蒸發800億!蔚來上熱搜:虧起錢來比特斯拉還猛
    蔚來汽車(NYSE:NIO)公司股價收跌20.22%,報2.17美元,盤中曾暴跌逾28%,創下歷史低點1.97美元。2018年9月14日,其股價一度飆升至13.8美元/股,而截至9月23日收盤,僅剩2.72美元/股,短短一年時間,跌幅高達80%,總市值蒸發超800億元人民幣。
  • 中國有14億人口,如果直接減少7億,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的情況?
    中國有14億人口,如果直接減少7億,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的情況?推薦語:如今大家在節假日出門的時候,應該都會碰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道路上實在是太堵了。除了堵車以外,一個風景好點的地方,也會發現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
  • 慘虧98億!2萬人停薪待崗,巨頭遭遇「百年困境」
    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航空公司「澳洲航空」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公司損失高達19.6億澳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財報顯示,2020財年,澳洲航空營收同比下降20.6%至142.57億澳元,其中,受疫情影響,今年四月到六月的收入減少82%。公司公告還稱,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一年裡,集團完成了4.43億元的場外股票回購。集團以5.56元的折扣價購入7,970萬已發行的普通股(市價6.47元,按百分之十四的回購折扣價計算)。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8月12日,外媒Tech Explorist發布消息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MPI)的天文學家利用部署於歐洲南部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在霍爾姆15A星系團(Holm 15A)中心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大黑洞
  • 22萬突變1個億!7萬股民嗨了 1800億醫藥巨頭狂拉漲停!
    摘要 【22萬突變1個億!7萬股民嗨了 1800億醫藥巨頭狂拉漲停!】牛市喧囂,業績對股價刺激更為猛烈!剛剛,1800億市值醫藥巨頭長春高新突然漲停,再創收盤新高,中午該公司發布業績預告,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70%-90%。
  • 明年7月前都沒有國際航班!澳航血虧$20億澳元
    根據澳航本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疫情期間,這家全澳最大的航空公司虧損近20億澳元(RMB100億元)!據報導,澳航預計將於9月底完成6,000裁員計劃中的裁員4,000人指標,接下來將極有可能繼續裁員2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