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怡 發表於 2020-11-22 10:01:01
11月20日-21日,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約翰·羅傑斯作開幕演講。羅傑斯表示,Micro-LED在亮度、像素密度、對比度、視角、刷新率等關鍵指標具有顯著優勢,但在成熟度和成本方面短板猶存,破局的關鍵是如何將數量巨大的LED精確轉移到目標基板上。為此,羅傑斯團隊提出了基於「彈性印模」的微轉印技術。
壓倒性優勢的Micro-LED有兩個「短板」
Micro-LED是對現有LCD、OLED和傳統的小間距LED等顯示技術的升級和補充,被視為顯示技術的後起之秀,已經成為國內外顯示廠商和下遊終端廠商加緊搶灘的「技術高地」。
羅傑斯表示,Micro-LED的好處是效率更高,有更高的亮度、更好的顯色性和更低的功耗。同時,Micro-LED有著快速刷新率和廣視角,極短的開關時間和良好的對比度,是理想的點光源裝置。相比OLED,Micro-LED 有著高出一千倍的亮度,在能耗、像素密度、對比度、使用壽命等方面優勢顯著。在工藝流程方面,Micro-LED與柔性塑料基板有著更好的相性,不需要複雜的封裝方式即可便捷整合到塑料基板上。
但是,Micro-LED並非在所有指標都壓倒LCD和OLED,在成熟度和成本上,Micro-LED就落於下風。
成本是技術產品化並進入市場的「攔路虎」。羅傑斯表示,整合集成是Micro-LED發展的重要趨勢,能進一步釋放Micro-LED的技術優勢,並增強Micro-LED對終端市場的穿透力。Micro-LED的集成性不僅包括LED等發光部件,還有驅動電路,後者可以充分發揮Micro-LED相對於OLED、QLED、LCD的優勢。
「我們的製造方法可以把LED集成並排布到目標基板上。這些基板可以是玻璃板、柔性塑料板,甚至彈性板,不僅集成單個發光源,還集成了矽基IC,例如作為驅動電路的單晶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羅傑斯說,「這些成果將對可穿戴設備、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家庭影院型顯示器、桌面顯示器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產生革命性影響。」
要實現Micro-LED的集成化,需要諸多關鍵技術,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就是巨量轉移。羅傑斯表示,一系列應對Micro-LED成熟度和成本問題的技術方案正在陸續落地,助力Micro-LED的批量生產。
「彈性印模」兼顧Micro-LED產量和良率
5G的商用部署進一步釋放大尺寸面板、車載顯示、商業顯示、VR/AR設備等終端應用潛力,為Micr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Micro-LED要抓住5G帶來的行業紅利,必須在量產技術上實現突破。
基於「彈性印模」的微轉印技術,就是一種應對LED批量轉移,且兼顧產量和良率的策略。羅傑斯表示,LED可以產生極高的性能,Micro-LED製備的微型顯示器能適應任何類型的應用,問題是如何把LED從源晶圓轉移到目標基板上,以實用的方式製造Micro-LED,並確保產量和良率。
「我們使用的方法涉及一種『彈性印模』。作為大規模平行取放工具,它可以把已切割和蝕刻的微型LED從源晶圓取下,並批量移動。之後用標準圖像方法和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來實現互連布線。」羅傑斯說。
這個過程通過將對應紅、綠、藍色Micro-LED的發射器分別放在不同晶圓上,並採用LED的標準代工技術製造。具體來說,用底切孵化技術把LED從源晶圓取下,讓LED在圖形化定義的位置與下層晶圓相連接。這樣印模可以接觸到已加工的晶圓,把LED從源晶圓平行移動到目標基板上,然後基於邊緣金屬化技術布線,實現LED陣列的互連。
「在Micro-LED顯示器的生產問題上,這種印模或者說轉印過程將是至關重要的,它具備低成本批量生產Micro-LED的所有特性。」羅傑斯說。
顯示技術的進步永無止境,「像素引擎包」是羅傑斯團隊開發的最新概念。所謂引擎包,是指由一對紅色、一對綠色和一對藍色的Micro-LED集成於微米級IC所構成的,可以轉印和操作的集成模塊。引擎包可以在晶圓上進行組裝和連接,顯示器晶圓廠通過印刷,即可將這些功能元件排布到顯示區的每個晶胞裡,之後僅剩的步驟就是布線。
「我們對LED進行印刷,然後把LED和微米級IC集成在一起,最終得到微小而密集的像素引擎組合。我們可以使用這種印刷方案排布像素引擎組合。」羅傑斯說。
基於像素引擎的互連矩陣,能夠進一步簡化排布工序,實現系統中的備份,並消除缺陷,為Micro-LED的產業化再添助力。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