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論者的自然規律,有神論者的神,從人的意識方面來說是一樣的

2021-01-09 獨視角

最近過年隨著微信,和「失聯」多年的老同學重新連上線,聊起彼此的生活現狀,不經意間談到科學與信仰的話題。

人們心目中的「神」和「自然規律」

無神論者相信自然規律,有神論者相信神。從人的精神後盾來說,是一樣的。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宗教是人們面對客觀世界中無法回答問題的時候的另外一種反應或產生的一種錯誤的意識。

按照唯物主義觀點,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物質是按一定規律「運動」的,是可以被人「認識」的。人的精神、情感、意志等都是附屬於「物質」的第二性的東西,不可能獨立存在。人死後這個人就徹底消失了,當然你可以說組成這個人的物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還繼續存在。不過從新陳代謝的角度,組成一個人的物質元素和這個人並沒有太大關係,幾十天就換一遍,人體的細胞每天都在以巨大的數量產生和消亡。

現在科學界公認宇宙有一個開始,有一個「零點」。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全部宇宙,包括時間和空間和目前人類所認識的一切「規律」,都起源於這個始自「零點」的極其匪夷所思的「大爆炸」。至於為什麼會「無中生有」有這麼一個「大爆炸」以及這個無比迅猛的大爆炸為什麼會「炸」出一個極其瑰麗和有序的宇宙,唯物主義者無法回答。至於「零點」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更是無法想像。

因此,基督徒則持 「神創論」:起初神創造天地。也就是說「自然規律」不是「自有永有」的,是被「神」設計創造出來的。神是世界的起點,也是世界的終點。當然這指的是創造宇宙的那位「真神」,而不是人隨便臆想出來的「神」。只有「神」是「自有永有」的,不依賴任何別的事物而存在。

另外關於「規律」和「神 」的區別:「規律」是人們在觀察事實的基礎上提出的構想和理論,以建立事實之間的邏輯聯繫。人們發現的規律只適用於某一範疇。在社會科學領域就不用提了,比如,熟知的「國情論」,人們所發現的「規律」經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即使在自然科學領域,曾經被認為是「絕對真理」的牛頓力學也只適用於描述宏觀和低速物理現象。微觀領域則必須要用超越經驗想像力的量子理論來描述。光速曾被認為是一種絕對,任何物體的速度或者信息交流及作用力傳遞的速度曾被認為不可能超過光速,但最近觀測到的「量子糾纏」現象完全突破了光速限制。理論上兩個或多個同源量子可以在全宇宙範圍內超越時空地「糾纏」在一起。

宇宙之奇妙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科學越發展,人類對所認識的「規律」的問號就越來越大。世界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真相」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

科學或許能一層又一層地去揭示真相,但無力回答有關「宇宙的意義」的問題。畢竟對科學工作者來說,這本身就不是他們的使命。從「科學」角度,宇宙和人類的存在談不上有任何的「意義」和目的,他們「碰巧」就存在了。一個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應該不會思考跟「意義」有關的問題,因為科學本身就不帶有人文屬性,「意義」這些問題留給哲學家思考。

「神創論」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宇宙和人類的存在並不是一種偶然,而是一種智慧設計和大能創造的結果。這個設計和創造的源頭就用「神」來稱謂之。「神」作為宇宙和人類的創造者,自然也賦予宇宙和人類存在的意義。宇宙的存在是為了彰顯「神」的偉大和榮耀,人被創造出來則集中體現神的「愛」。這做過父母的都容易理解:孩子是夫妻雙方愛情的結晶,當一個小生命被創造出來,更是激發父母無限的愛意。同樣,最讓人「神」「傷心」的是:他創造出來的人類卻否認他的存在,寧願相信自己是一堆分子原子隨機「碰撞」出來的。就像我們辛苦養育的孩子有一天對我們說:我不認識你們,我沒有父母,我是從一塊石頭變出來的。

科學越發展,人們對宇宙和大自然就越敬畏。無神論和有神論者都會發出感嘆——如此浩瀚的宇宙之有序和生命之精妙!包括當年的牛頓都有過驚嘆,這也是神創論者常拿來的論據。神創造萬物,他就絕不與萬物是一類存在,他就不可能與萬物一樣成為因觀察萬物而總結出來的「科學」所能研究的對象。於是「神創論」似乎也陷入了絕境:神不可能成為科學所研究的對象,那麼該怎樣去認識神呢?

科學是人們認識「客觀」物質世界的工具,並不是本來就存在的。

科學是人類用來發現「規律」的工具和對已經發現的「規律」的總結。前面說過,但其實科學卻不能回答與「意義」或「目的」有關的問題。而人的心靈深處的最大問題恰恰是「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的科學探索確實會不斷增加人類關於物質世界的知識,但關於物質世界的知識再多,也構不成人類存在的「意義」。是的,知識就是力量。人類在擁有越來越巨大的改天換地和遨遊太空的力量,但這又能怎麼樣呢?人類仍然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片孤舟,只是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宇宙孤兒,並且很可能因為自己隨意破壞地球環境遭到自然的嚴懲。沒有哲學思考,人類終必墜入「空虛」和「無意義」的深淵,並走上恣意妄為的發展道路,自取滅亡也極有可能。

近200多年來,人類在這地球上創造的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眾多高科技產品。當我們用整個宇宙做參照系,那麼人的這點能力和創造又算得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看看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怎麼說?
    對於神靈,現在生活中有神論者依然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鬼魂神靈的,但也有相當多的無神論者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什麼鬼魂神靈的,那麼到底有沒有鬼魂神靈呢?這是個很爭議的問題?唯物主義者者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魂存在的。
  • 世界史:何承天與佛教有神論者的爭論,代表南朝前期無神論者觀點
    這六個方面,有的是從社會政治角度而言,有的涉及夷夏之辨,真正具有理論價值的是形神關係與報應論的爭論。爭論的代表人物是無神論者何承天與佛教徒宗炳、顏延之、劉少府等人。何承天,曾任劉宋衡陽太守,故也稱何衡陽。他博覽經史,精於曆法,考定《元嘉歷》,使日月食與朔望相符。
  • 宗教形式-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
    宗教的教徒很容易為了他們的神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在說一些偉光正或者和無神論者辯論的時候,他們是真的信仰這個神,然後他們自發地為它說話。譬如,基督徒,他們信仰上帝,他們以聖經為真理和所有的人辯論,即便你說那些已經被攻擊的體無完膚的話,他們也會無腦的為耶穌辯護。譬如耶穌基督殺小孩,再比如,他讓信徒愛他超過所有的人,包括父母妻子孩子。
  • 無神論者沒有信仰嗎?信仰非得是宗教嗎?
    雖然很多人不討厭宗教信仰,但對某些宗教理論還是挺讓人厭惡的。就如基督教,說什麼人必須信耶穌才能得到救贖,不信他的話就只能下地獄。莫非神造人就是為了把一大半的人扔進地獄裡受苦嗎?這樣的神未免心胸也太狹隘了。
  • 如果所有人都變成無神論者,世界會發生什麼?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變成無神論者,那麼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有神論者信奉什麼,而且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的觀點截然不同,那麼所有人現在都是無神論者,這個世界將會比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會更加美好嗎?
  • 薛丁格的觸手:對無神論者來說,最大的考驗是對死亡的認識程度
    @薛丁格的觸手:宗教信徒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看你現在信無神論,到你快死了看你信不信神」,確實,對無神論者來說,最大的考驗並不是對宗教的批判程度,而是對死亡的認識程度。世界上最大的欲望莫過於生存,理性的最大問題,也在於面臨死亡的時候,還能否堅持理性。很多科學家晚年信教,除了基督教文化影響的因素以外,「對死亡的恐懼」戰勝了理性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 有些人說無神論也是一種「宗教」,對此你怎麼看?
    最後,他將無神論和宗教混在了一起,然後用「有些人說」,來掩飾自己這種錯誤認識的不足之處——也就是說,其實誰都知道不是這個道理。說無神論是一種宗教,就是一步步這樣概念混淆。作為有神論者對無神論者的攻擊,頭腦不清醒的無神論者和中間派就容易被問懵,並且產生立場動搖。其實只要你思路不清晰,表現出茫然,這種偷換概念的有神論者就勝利了。
  • 坤鵬論:反有神論者加繆的人間信仰
    一、反有神論者加繆被人們劃為無神論存在主義派。但是,有趣的是,薩特曾這樣評價道:「在你的書中存在一種對上帝的仇恨,在這一點上,他們可以稱你為』反有神論者『,而不是』無神論者『。」因為,對於一個無神論者,上帝是與他毫不相干的,而對於一個「反有神論者」,上帝則與他有關。
  • 看了這部神劇,你還確定自己是無神論者嗎?
    故事講述了幾百年之後,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的戰爭,導致地球最終毀滅。在毀滅之前,一個無神論者改造了兩個機器人,帶著一堆冷凍胚胎來到離地球最近的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克卜勒22b行星上,希望把這裡改造成無神論者的天堂。接下來我就不劇透了,總之此處播出後,一集高潮、兩集封神,估計今年要橫掃艾美獎。
  • 英語漫畫-無神論者Atheist
    「One adavantage of an atheist boyfriend is he worships only me.」「找個無神論者男朋友的好處之一是,他只崇拜我。」今天來看看Atheist無神論者這個詞,a+thei+st, a-是表示否定『不』的前綴,thei-是『神』的詞根,-st表示什麼什麼人,比如scientist就是科學家。
  • 為什麼共產黨員必須是徹底的無神論者
    原標題:為什麼共產黨員必須是徹底的無神論者 核心提示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而且要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普及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共產黨員應當是徹底的無神論者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客觀來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沒有太濃厚的宗教氣息,它不回答人從何處來、又會往何處去這類問題,它沒有人格神、沒有天堂或來世,不談靈魂與神跡,它關注的是人如何在這個唯一可見的塵世過著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
  • 美國人疑惑:中國為何那麼多無神論者?中國人:我們信的是這種神
    想必大家都有感覺,近幾年,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就算是美國人,他們的茶餘飯後也會討論到中國。有美國人就曾在網上提出疑惑: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無神論者?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神管不了他們嗎?其實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是信神的,只不過信的是這種神。
  • 「有神論」者:如何證明神不存在?「無神論」者:那你證明神存在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所謂的「神」,也就是有事拜拜,沒事拜拜。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反駁「無神論」者的時候,基本都是反問,比如「你如何證明神不存在?」、「你怎麼看待全球80%左右的人是有神論者,1901-1996年間639個諾貝爾獎得主中有神論有619人?」等等。 這對於一個沒考慮過這些問題的普通人而言,突然之間是很難回答的。
  • 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無神論、共產主義才是人的本質的現實的生成,是人的本質對人來說的真正的實現,或者說,是人的本質作為某種現實的東西的實現」,「無神論是對神的否定,並且正是通過這種否定而設定人的存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開始,就一直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黨的全部理論、思想和行動都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之上的。
  • 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
    馬克思主義由于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就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領域徹底否定了超物質的神靈,因此必然是無神論者。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認識和把握人與神的關係,揭示了宗教教義將人神關係異化的本質,闡明了宗教不過是對社會存在的歪曲反映這一事實。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指出:「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已經結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 《異星災變》的劇情是落入俗套還是成為又一部神劇
    #科幻神劇現在這部劇已經更到第7集了,而明天會更新第8集,非常讓人好奇這部劇的劇情將走向哪兒讓小編來細數一下現在編劇的坑有哪些第一點 女主是一個人造人,本來應該沒有任何人的情感在第7集裡,女主連接進入虛擬世界裡,竟然和她的造物主來了一場不可描述,女主被問她到底想要什麼,而女主的回答讓人覺得她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她的造物主坎皮恩第二點 Father被改寫了程序,本來不應該記得以前的事,但他卻在關鍵時刻救了女主,這又是一個人造人擁有感情的疑點第三點 兩個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