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江中遊泳撿到3億年前珊瑚化石(圖)

2020-11-22 騰訊網

  

成都理工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在觀看化石上的紋理。

  最近,一塊石頭闖進了成都市民王加林的生活。8月中旬遊泳時,王加林從崇州文井江底拾回這塊有清晰紋路的大石,他覺得是個「寶貝」,可到處找資料都查不出這是什麼。帶著疑問,王加林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尋求幫助。

  經過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劉建鑑定,王加林的石頭的確是個寶貝,它形成於3-4億年前。昨日,經成都理工大學古生物專家王教授最終鑑定,該化石是泥盆紀時期的珊瑚化石。

  8月中旬,王加林和朋友一起到崇州市文井江遊泳。水性不錯的他潛到了3米多深的水下,恍然間在江底發現了一塊特別的石頭,「遠遠看上去,與其他石頭不同,上面有一些白色紋路。」

  從小對石頭感興趣的王加林很好奇,他潛到江底和朋友一起合力將石頭撈上了岸。「這石頭看上去不大,撈出水才發現特別重。」本來兩人都對這塊石頭感興趣,但朋友嫌石頭太重,不願帶走。王加林覺得扔了可惜,費了很大的勁把石頭搬回成都的家。

  「我仔細量了一下,直徑有26釐米,重22公斤。」王加林說,他把這塊石頭當成寶,泡在水裡怕泡壞了,晾在外面又怕被太陽曬壞,每隔兩三天還要給它澆上點水。

  9月29日,記者和王加林一起將這塊石頭拿到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請專家鑑定。「這肯定是古化石,形成於3-4億年前,化石上面的紋路可以看出是無脊椎古生物。」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劉建說。

  王加林將石頭留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內。昨日,經成都理工大學古生物專家王教授最終鑑定,該化石是泥盆紀時期的珊瑚化石。(記者 彭婭興 見習記者 張肇婷)

相關焦點

  • 石頭上的時間之箭 雲南建水發現3億年前的古地中海珊瑚動物群化石
    溫暖的手掌在撫摸你之前,你是一塊冰涼的石頭,在建水青龍鎮果白的賴石頭山上,你沉睡了3億3千多萬年。  你是天成的美,你的大自然的奇蹟,你是上帝珍藏了3億3千多萬年的珍寶。你的美和你的奇蹟,一直規劃著我們相約相見的佳期。  那天,我們終於約著張家志教授來與你相見。擔任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15年的張教授今年已85歲高齡,對石頭、對化石愛得著迷,愛成了化石專家。
  • 在瀏陽大瑤,發現一塊4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
    文圖|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小雷 近日 瀏陽大瑤一名女孩 撿到一塊奇怪的石頭 >讓她沒想到的是 這塊怪石竟然是 海洋生物層孔蟲化石 距今已有四億年 視頻拍攝 李小雷 剪輯 賴陽「怪石」火了大瑤鎮華園村黎先生家中珍藏著一塊奇怪的石頭,黝黑的石頭表面上,看上去就像爬滿了大小各異的「毛毛蟲」。
  • 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會遊泳棘龍化石 骨骼完整(圖)
    2014年9月12日訊,據BBC,一副巨大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而它的主人正是生活在1億4千萬至1億6500萬年以前的棘龍。化石的完整程度之高,就連科學家也是前所未見,骨齡達到9500萬的殘骸更是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棘龍不僅是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還是最早會遊泳的恐龍。
  • 完整"王冠蟲"化石現身 證湯山3億年前為海洋(圖)
    完整"王冠蟲"化石現身 證湯山3億年前為海洋(圖) 2014-05-21 10:21:20來源:揚子晚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 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是珊瑚化石,有人說輝木化石
    這是一塊在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這是一塊珊瑚化石,又有人說這是輝木化石,這到底是什麼奇石呢?珊瑚化石和輝木化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從這塊奇石的外形來看就可以斷定這是一塊輝木化石,其實輝木化石是雨花石中的一種,石中一些排列有序的圓形斷面的化石(我們通稱它為:蜂窩石)其實就是這種蓮座蕨目輝木科中的莖中部的維管束。目前仍生長在地球的植物類似於現今的觀音蓮座和桫欏。
  • 畢節威寧自治縣發現2.5億年珊瑚化石
    畢節威寧自治縣發現2.5億年珊瑚化石 發布時間:2019-02-18 12:32:04      來源:畢節日報
  • 瞧,這珊瑚化石2億歲了
    「你發來的照片我們已收到……照片上的石頭就是遠古海洋水生珊瑚化石,距今約有2億年歷史。」昨日,江安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閔勇智接到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技處朱研究員打來的電話。  18日,閔勇智前往該縣紅橋鎮採訪時,在趙文江醫生家中發現了一塊重約700公斤的大石頭,石頭上布滿了奇怪的圖案(上圖)。
  •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1/2) "← →"翻頁
  • 鳥類祖先水中遊 甘肅發現1億年前鳥類化石(圖)
    圖為幾乎完整的「甘肅玉門鳥」骨骼化石TOM科技訊 它看起來像鴨子,遊泳的樣子也像鴨子。只是我們無法了解他叫的聲音和鴨子是否相似。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他絕對不是鴨子。科學家們發掘出了生活在一億一千萬年前的鳥類化石,它的外形和生活在現代的水禽非常接近。其中一塊在中國西北城市甘肅新發現的化石甚至完整的保存了趾間的蹼。周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新發現,科學家稱,現今生活的所有鳥類,大至鴕鳥,小至蜂鳥,全都來自於生活在水邊的祖先。首次發現這種最早的鳥類化石「甘肅鳥」是在25年前,甘肅省玉門市,就以發現地點給這種化石命了名。
  • 日本科學家發現珊瑚起源於約5億年前
    日發現珊瑚起源於約5億年前  新華社東京7月25日電 日本科學家25日說,通過解讀珊瑚基因組,他們發現珊瑚是在約5億年前出現的,這一發現比原先認定的珊瑚誕生時間早2億多年。  日本衝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採集了珊瑚的精子,分析其中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鹼基序列,確定了珊瑚的2.4萬個基因。
  • 完整「王冠蟲」化石現身 證湯山3億年前為海洋(圖)
    3億多年前湯山地區是一片海  南京市民張先生是「化石鑑賞大會」的「常客」,幾乎年年都會帶「寶貝」來,今年也不例外。「這塊化石來自南京湯山附近的墳頭村,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的。」張先生剛拿出一塊小石塊,就引起了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許漢奎研究員的注意,立即拿過來鑑定。
  • 億年化石 留住生命的印記
    珊瑚化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石炭紀,珊瑚化石就是珊瑚蟲死後,經過多少個萬年石化作用,保存下來的石頭,比珊瑚堅硬。可分為四射、六射、床板、日射珊湖四類。絕大部分遺存在淺海沉積物裡,並與其它淺海生物伴生。它們千姿百態形狀各異,有樹枝狀、拖鞋狀、盤狀、錐狀、圓筒狀、多角狀、泡沫狀等。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四川興文發現三葉蟲化石 專業人士稱有幾億年歷史
    楊先生撿到的化石(圖由受訪者提供)  該化石為市民在路邊隨手撿回,專業人士稱已有幾億年歷史10多天前,宜賓市興文縣居民楊先生路過石海鎮平寨村金家洞(小地名),看見路邊有很多帶有花紋的石頭,便隨手撿了一塊相對完整的石頭,他回家上網查詢,這塊石頭竟是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 玉化的曲靖珊瑚化石
    在高溫的世界裡,普通物質往往無處遁形,立馬氣化,迅速升華飄散在空氣中,正所謂「烈火煉真金」。 珊瑚就是這樣一種不耐高溫的物質,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在200至2000米的大海深處,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硬度只有3至3.9度。珊瑚生長緩慢,20年僅長一寸,300多年的珊瑚不過也只有一公斤。碳酸鈣不耐高溫,在一個標準的大氣壓下,989℃就能讓它分解升華。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自誕生已有45億年的歷史,難道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都沒發生改變嗎?珊瑚化石表明:3.7億年前一年有400天,地球自轉速度比現在快說到珊瑚,最著名的當屬澳洲的大堡礁。珊瑚是一類很古老的生物,早在寒武紀時期就開始在海中繁衍生息。珊瑚蟲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化石就是這些珊瑚蟲的遺骸。
  • 5.8億年前「八臂仙母蟲」化石現身貴州(圖)
    5.8億年前「八臂仙母蟲」化石現身貴州(圖) 2008年02月01日 09:25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科技日報圖)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新元古代研究組在貴州江口縣翁會村的一個小山坡上,發現了大約5.8
  • 化石「皺紋」洩露驚天秘密:3億多年前1年有400天
    原標題:化石「皺紋」洩露驚天秘密:3億多年前1年有400天  一年有多少天?365天!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一口報出。   那3億多年前呢?可能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昨天,記者從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獲悉,他們正在展出的「神奇的古生物鐘」會讓你知道, 3億多年前,一年有400天。這是誰說的,怎麼論證?
  • 女子山谷中看到長滿菊花的石頭,撿回家後才知道是珊瑚化石
    前兩日,一女子在組團爬山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石頭,石頭的表面長滿了小雛菊,看起來非常的漂亮,然後女子就把它們帶回了家,回家後她的老公告訴她:這種雛菊石頭其實就是一種化石!在山谷中手機也沒有信號,無法上網查詢。女子越看越覺得喜歡,就撿了幾塊帶回了家,從裂開的橫截面中這位女子猜測:可能是一種礦物質入侵石頭內部而產生的花紋,也有可能是類似「菊花」的植物化石。她老公下班回家,看見桌子上擺放的石塊後說:「你桌子上怎麼放著這麼多石頭塊?」
  •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化石標本。 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46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有多高?達爾文進化論真的靠譜麼? 地球上那些遙遠的歲月,人類未曾經歷,卻又真實存在。 中龍化石的分布佐證了大陸漂移說,不同時期的珊瑚外壁環紋數量則為地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提供了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