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如琴湖,景色秀麗,實在是美不勝收,值得一去

2021-01-08 心中的旅行

廬山如琴湖,浩浩蕩蕩又不失秀麗雅致。因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加之湖邊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得名。湖半邊近靠花徑園內,又叫花徑湖。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

傳說,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遊覽,當時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於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桃花仍盛開,故人們也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

感覺自己置身仙境,雲霧將湖面、小橋、廊亭、樹木花草包裹,若有若無。小野花上掛著些晶瑩剔透的露珠,顯得分外美麗。山裡好像天黑的特別快,夜晚的如琴湖是紫色的,如同蒙著薄薄的輕紗,燈光初上映射的湖面更加幽深靜謐。

如琴湖風光明媚,獨具特色,是整個廬山的風水寶地。宛如水中浩瀚明月心曠神怡,風光無限。整個景區環境清幽,湖心有島,因飼養孔雀,所以名為孔雀島。湖邊與孔雀島曲橋相連,相映成趣,名稱聽著都很有意境。

夜景也很美,是遊人散步的好去處,如琴湖,景色很美,天空湛藍,印在湖面,實在是美不勝收,值得一去。不知道你看到之後,心動了嗎?

相關焦點

  • 廬山如琴湖,景色秀麗,美不勝收
    廬山如琴湖,浩浩蕩蕩又不失秀麗雅致。因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加之湖邊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得名。湖半邊近靠花徑園內,又叫花徑湖。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 廬山如琴湖,絕美旅行遊玩勝地,你去過嗎?
    如琴湖一聽名字就可以感覺到湖面像是一把琴,沒錯,這就是這個湖名字的由來。如琴湖是江西廬山的一大特色景點,因為湖的形狀像琴而得名,湖中內容十分豐富,有極具特色的曲橋,小亭供人休息,還有美麗的花徑。真的是巧奪天工!
  • 夜宿廬山如琴湖飯店
    難得覓有二日空閒,公司行政、銷售及售後服務一攤子的同事立馬背起行囊,來到了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的廬山。旅遊大巴穩穩駛至公司門口,我們迅速上車各就各位抓緊時間出發。毛主席曾經住過的地方旅遊大巴經過黃梅加油站時,我實在憋不住了,站起來喊「我要唱歌」。沒想到響應者寡,只有一位女同胞輕聲細語回應道「我們一起去」。惹得滿車人頓時哄堂大笑。
  • 夏日的廬山之如琴湖,花徑和錦繡谷!
    花徑 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位於如琴湖畔。園門有楹聯:"花開山寺,詠留詩人",門上為"花徑"二字。白居易草堂 堂前湖畔立有著名雕塑家王克慶1996年製作的白居易石像,附近有花徑亭,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
  • 廬山之中深藏一處人工湖,有三個名字,每一個名字都詩情畫意
    導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題西林壁》讓我們認識了廬山,也對廬山的風景充滿了嚮往。對於廬山的風景,有太多太多的溢美之詞了,我們都知道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天下。
  • 中國這四大景色迷人湖泊,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下
    中國這四大景色迷人湖泊,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下原創|極暇遊天下我國是一個土地面十分的廣闊的國家,國內山多水多自然資源豐富,國內不僅有許多名山,還有許多的比較有名和好看的湖泊。國內湖泊雖然很多,但很多地方的湖卻受到人們的汙染,當然也有很多湖泊會受到當地人們的保護會,而這些受到人們保護的湖,卻往往是一些最好和有名的湖,也是人們最想去觀看和欣賞的湖,接下來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幾大風景漂亮的湖泊。第一大景點:廬山西海這個景點地理位置在江西,這個地方有海島有沙灘有陽光,湖水還非常的乾淨清澈,景色非常的優美漂亮。
  • 人生最值得一去的目的地:新疆賽裡木湖去過的人都沒有失望過
    賽裡木湖的美實在是沒法用文字去表述,每年只有6-7月才能感受到那裡真正的美。這種美很空洞,也很絕豔,像一個絕美的姑娘,孤芳自賞,又拒人千裡!6月的賽裡木湖,湖邊的鮮花盛開,或嬌豔,或高冷,一年只有這麼兩個月的時間能欣賞到。如果說湖泊是地球的眼淚,那麼賽裡木湖一定是最晶瑩的那一滴!藍天或許是很常見的藍,但是倒影的藍色卻不多見。初到賽裡木湖,興奮得像個孫子,藍天,白雲還有那絲絲寒意的藍色湖泊,隨手一拍就是電腦桌面背景圖。
  • 廬山味道:廬山旅遊——「廬山十八怪」
    廬山年平均氣溫11.5℃,比同緯度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低5~6℃,而廬山牯嶺7月份平均氣溫為22.6℃,比山下九江市低7℃。由於廬山夏季涼爽宜人,成為我國酷暑炎熱的長江中下遊區域一處著名的避暑勝地。廬山一年365天中平均有191天雲霧與它朝夕相處,有霧日最高的年份達221天, 最少的年份也有158天。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霧來時,風起浪湧;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廬山雲霧中最壯觀的要算雲海和瀑布雲,一年四季都可看見。
  • 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 國內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山?國內十大必去山峰景點推薦!
    身為華夏兒女怎麼能不去祖國的大好河山看看呢?國內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山呢?國內值得一去的山:華山在五嶽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蜿蜒曲折,到處都是懸崖絕壁,還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國內值得一去的山:黃山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遊人嘆為觀止。黃山有名可數的七十二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
  • 廬山是她清秀的面容,長江是她飄逸的銀腰帶,潯味九江市
    說起江西省九江市,或許省外的朋友有點陌生,但是提及廬山大家就恍然大悟了吧!沒錯,廬山就坐落在九江市南,峙立於長江和鄱陽湖之濱。九江市地處贛、皖、鄂三省相接之處,依江偎湖,物產豐富。作為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所以在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九江的文化底蘊頗深。古有彭澤縣令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有江南三大書院白鹿洞書院。
  • 新疆有一個賽裡木湖,景色極美,被譽為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如今水資源汙染嚴重,很多湖泊江河都遭到了汙染,那些被保護得比較好的湖泊就顯得更加珍貴,在新疆有一個超美的湖泊,這裡的水平靜而清澈,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其中最美的時候就是七月份,這個湖泊位於伊犁,叫做賽裡木湖。
  • 【名品知味】廬山三石——石雞、石魚、石耳
    文/廖濟彪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倚長江,東南瀕鄱陽湖。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是遊覽避暑勝地。廬山主峰高1478米,綿亙成嶺,雄奇挺秀。
  • 中國值得一去的6大沙漠,景色壯美風光獨特,藏著震懾人心的美景
    其實它有非常多值得欣賞的地方。看慣了青山綠山,來看看廣袤的沙漠其實也是不錯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1、首先要說的就是騰格里沙漠,這個沙漠非常的大,遠遠的望過去就是金黃色的一片。而且這個沙漠還比較的特別,在沙漠的中間是有一些植被的。這些更是給廣袤的沙漠增添了一絲美麗。裡面的沙子在風的作用下堆成了各種形狀。
  • 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廬山,是個天然大冰窖,夏日避暑勝地的不二選擇
    說起廬山,大約許多小夥伴最先想起的,就是唐朝詩人李白那首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詩中字字句句都將廬山的絕美風景和奇峰險峻描繪的淋漓盡致。可謂短短數十個字下來,就讓人有種不得不前往去一探究竟的衝動,似乎錯過了這樣的美景絕對是人生一大憾事。
  • 環賽裡木湖景點,是值得一去再去是地方!
    新疆的景色很美,去新疆的話一起先看看其他人的評價吧!本次旅遊很感謝導遊馬江波,他的工作態度很滿意。但是對於,我只想說,你讓我失望了。 首先是在訂的飛機票,飛機晚點,差一點趕不上火車。問有什麼解決辦法嗎?沒有,你要儘量趕啊,要不就耽誤你的行程了。好吧,這是航空公司的問題,我忍! 然後,坐火車。在預定的時候,特意說了因為父母年歲大了,希望可以安排下鋪。
  • 全球最神奇的沙漠:一到雨季就變成千湖沙漠,景色絕美還有魚蝦!
    全球最神奇的沙漠:一到雨季就變成千湖沙漠,景色絕美還有魚蝦!沙漠名為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於巴西馬拉尼奧境內,之所以被稱為是全球最神奇的沙漠,是因為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與其它的沙漠不同,這裡分為旱雨季,一到旱季就是上圖中荒蕪的墨陽,但是一到了雨季的時候在這裡你看不到灰濛濛的景象,放眼望去,天與沙就像是連在一起,純白無瑕的沙子與碧藍色的水,成為千湖沙漠,讓你一度產生這裡是人間天堂的錯覺。
  • 貴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 貴陽值得一去的景點有哪些
    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做個詳細說明,要去旅遊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哦。  貴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  青巖古鎮  鎮遠古鎮位於黔東南周鎮遠縣,是對著古鎮又特殊情懷的遊客比打卡點,這裡沒有過多濃重的商業氣息,有的是屬於古鎮特有的古樸文化,夏日河畔,因為河水蜿蜒著以「S」形穿城而過,形成了一個類似太極圖的樣式,又被人們稱之為八卦古鎮。
  • 江西廬山(遊玩簡介)
    古人云「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