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味道:廬山旅遊——「廬山十八怪」

2020-12-03 騰訊網

望廬山瀑布

「廬山十八怪」是秦永言先生根據廬山獨特的自然、政治、人文、歷史、地理、風貌等現象並參照「雲南十八怪」的基礎上歸納出來的一種民間說法。「廬山十八怪」共十八句,每句七個字,每句最後一個字相互押韻,其韻腳基本上與「怪」字的韻腳相似,便於朗誦、記憶和流傳。雖然「廬山十八怪」不能全部概括廬山獨特的現象,但給當地居民和來山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流傳著不同的版本,其內容大同小異。

三月桃花四月開

廬山第一怪:三月桃花四月開

白居易在遊廬山大林寺時寫下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千古絕唱。我們平常講的「三月桃花」是指黃河流域的景象,因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來確定的。白司馬當時描寫農曆四月桃花始盛開的景象,實際上現在廬山也見不到了。現在廬山桃花一般是在農曆三月份開放,但比山下的九江市還是要晚將近一個月。為此,秦永言先生曾在報紙寫過一篇質疑與聯想的文章,懷疑現在的氣候變暖了,節氣提早了。近幾年來,廬山為重現白司馬詩中的景象,先後從外地引進栽種了眾多品種的晚開桃花,供遊客觀賞。

夏天睡覺棉被蓋

廬山第二怪:夏天睡覺棉被蓋

廬山地處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卻具有山地氣候特色,表現出夏短冬長,春遲秋早的四季特點。廬山年平均氣溫11.5℃,比同緯度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低5~6℃,而廬山牯嶺7月份平均氣溫為22.6℃,比山下九江市低7℃。由於廬山夏季涼爽宜人,成為我國酷暑炎熱的長江中下遊區域一處著名的避暑勝地。

冬天走路穿草鞋

廬山第三怪:冬天走路穿草鞋

廬山一般在十月下旬,日平均氣溫開始降到10℃以下,時間長達五個月,其中有四個多月的月平均氣溫低於5℃。一月份平均氣溫在0℃,日最低氣溫低於0℃的日數超過二個半月。最早初雪日是10月2日,最晚終雪日是5月1日,積雪深度常達10cm以上。在冰雪天氣下,人們外出走路穿草鞋,主要是為了防滑。

雪地鏈條繞輪胎

廬山第四怪:雪地鏈條繞輪胎

在冰雪天氣中,汽車行駛時都要裝上防滑鏈條,這樣就不會打滑,安全係數就高多了。

廚房不遭蟑螂害

山第五怪:廚房不遭蟑螂害

蟑蟑別名負盤,俗稱蟑螂,外號小強,屬昆蟲綱蜚蠊目,世界已知蟑螂約3700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區,少數分布於溫帶地區。我國已記載的蟑螂有18科60屬240種,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蟑螂能通過體表或體內腸道攜帶多種病原體而機械性地傳播疾病,是人們衛生健康的大敵。然而,在廬山的廚房和賓館卻發現不了蟑螂的蹤跡,這究竟是何種原由不得而知,恐怕還得求教昆蟲專家作出解釋。

東谷下雨西谷曬

廬山第六怪:東谷下雨西谷曬

這是一種氣候現象。廬山的居住分布狀況習慣上以牯牛嶺劃分為東谷和西谷兩個地區,有時,東谷在下雨,而西谷卻在出太陽。這種氣候現象在其他的地方也同樣能見到,只不過廬山因氣候變化獨特,見到的機會多些罷了。

人在雲裡霧裡邁

廬山第七怪:人在雲裡霧裡

大文豪蘇東坡在《題西林壁》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文字層面上理解,這是從自然和視覺角度來寫廬山雲霧的作用。廬山一年365天中平均有191天雲霧與它朝夕相處,有霧日最高的年份達221天, 最少的年份也有158天。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霧來時,風起浪湧;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廬山雲霧中最壯觀的要算雲海和瀑布雲,一年四季都可看見。

牯嶺只有半邊街

廬山第八怪:牯嶺只有半邊街

廬山牯嶺鎮位於風景秀麗、蜚聲海內外的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素有「雲中山城」的美譽,是擁有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三塊金字招牌的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牯嶺街美譽為「天上街市」 ,是廬山的重要地標。牯嶺街分兩段:其正街為一段繁華街市,自隧道口至良璐賓館路段全長778米;另一段為東頭步行街,民國年間稱「東街」,因其兩邊都有店鋪排列,亦稱「合面街」,街長162米。牯嶺只有半邊街是指牯嶺正街,它三面環山,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背靠牯牛嶺,面向剪刀峽豁口,為開山而建,固有的地形只允許建半邊街。

街道路面鋪石塊

廬山第九怪:街道路面鋪石塊

自形成牯嶺街以來,牯嶺街道路面經過多次改造建設。1954年前,牯嶺正街為石板路面,為步行所用。自廬山通汽車後,牯嶺正街段擴建為日照峰至良璐賓館的車行、人行兩用道,改原石板為瀝青路面。瀝青路面較為粗糙,防凍性能差,不易維護,近幾年又重新鋪設了光滑整齊的花崗巖石塊。現在東邊的合面街仍是用方塊石和長條石鋪築的路面。

屋面都是鐵瓦蓋

廬山第十怪:屋面都是鐵瓦蓋

主要原因是由於廬山的冬天冰雪時間較長,屋面易積雪,樹上易掉落冰塊。如用土瓦、機瓦或水泥澆鑄做成的屋面,不能起到防凍和抗擊作用。鐵皮瓦的防凍和抗擊作用強,不僅防雨,而且還可抗冰塊掉落。

南北公路通山寨

廬山第十一怪:南北公路通山寨

廬山的交通是全國山嶽型景區最為便捷的,有兩條登山公路直通牯嶺鎮。北山公路24公裡,於1953年8月1日通車;南山公路25公裡,於1971年7月1日通車。牯嶺鎮還有山上的環山公路,可通往各主要景點。廬山景區旅遊公路總裡程102公裡,均為瀝青或水泥路面。

不準騎車能比賽

廬山第十二怪:不準騎車能比賽

廬山沒有三輪車和人力車,也不準騎摩託車和自行車。但是,廬山卻在1994年5月13日舉辦了首屆全國「五羊杯」 自行車登山比賽。運動員從九江市區出發,沿北山公路而上,經山上的環山公路,然後到達東谷新電影院,即現在的會議活動中心。(騎自行車圖片由何立新老師提供 )

一山六湖水常在

廬山第十三怪:一山六湖水常在

廬山的六湖是蘆林湖、大月山水庫、蓮花臺水庫、仰天坪水庫、電站大壩水庫以及如琴湖。前四個水庫是保障廬山常住居民及數萬名遊客的生活用水需要,電站大壩水庫是供廬山水電廠發電所用,而如琴湖則為觀賞型的水庫。廬山山上有六湖,這在其它的山嶽型景區中是不多見的。

三石成為上等菜

廬山第十四怪:三石成為上等菜

廬山「三石」即石雞、石魚、石耳。石雞屬無尾目蛙科,體之腹面白色,背面及四肢灰色,且有黑點紋,體形較大,自鼻尖至肛門有12釐米左右,生長在山谷溪溝潮溼環境中。石雞肉質細嫩肥美,口感遠遠好於青蛙和牛蛙。石魚屬彈塗魚科,體型細小略扁,長約40毫米左右,體有黑色圈紋,有小鱗片,生長在山溪流水的石縫中。石魚肉質鮮美少腥,性寒。石耳屬第一門石耳科真菌植物,呈葉狀,通常背面灰色或綠色,腹面黑褐色或黃褐色,生長在山崖石壁上。石耳可供食用、藥用,具有養陰止血作用。真正的廬山「三石」非常稀少,尤其是市場上根本難覓石魚的蹤影。

長衝開發是老外

廬山第十五怪:長衝開發是老外

長衝為東谷的一條小河,兩邊地勢較平緩,在十九世紀末為外國人開發的主要場點和聚居之地。從歷史角度考證,廬山開發的歷史很早。公元前126年,司馬遷遊歷、考察了廬山,在其撰寫《史記》時記下了4000年前大禹曾經至此治水這件事。據歷史學家劃分,廬山2000餘年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自兩漢至南北朝為第一階段,這時廬山處於起步開發的階段,後期才逐步成為僧道、名士棲逸修真,佯狂避世的場所。自隋統一至南宋中葉以後為第二階段,中經唐朝鼎盛時期,廬山進入了歷史上的全盛時代,成了一座舉世聞名的文化名山,最終成為全國的教育重地。南宋中葉後至清代末年為第三階段,廬山隨大氣候盛衰消長,變幻曲折,總的趨勢是衰落頹敗。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廬山為西方列國所染指,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開闢九江、漢口為對外通商口岸之後。1885年,俄國商人首先來到廬山租借九峰寺,開了外國人租賃廬山房產的先河。最為代表的人物是英國肯特郡的傳教士李德立,他1886年剛到中國時住漢口,當聽聞駐漢口的宗教團體涉足廬山,便跟著仿效來到廬山,鍥而不捨地開始了開發廬山的歷程。

百年別墅風韻在

廬山第十六怪:百年別墅風韻在

廬山被人們稱為「萬國別墅博物館」。廬山近代別墅群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廬山近代別墅群的建築風格擁有獨特的風韻。每一座別墅,都是單體建築,建築的格局、式樣、風格,注入了原別墅主人所在國籍的本土文化影子。別墅單體追求陰涼地勢,使得別墅處於自然的隨意狀態,但正是這種隨意狀態,卻造成了一種有機的自然生長的群體環境關係,產生了渾然一體而又生氣勃勃的景致。廬山近代別墅群,雖然是建築群落,但建築密度較低,體態輕盈,層面不高,多為一至二層。別墅建造時儘量保護原有高大喬木,別墅建成後又在周圍廣植鄉土觀賞樹木,別墅從而掩隱在綠蔭叢中,使人賞心悅目。別墅建築單體,簡潔而自由,緊湊而不規則,一幢別墅就呈一種幾何形體,形體的變化與地形的起伏相互配合,與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應。據資料介紹,先後有俄國、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瑞士、荷蘭、芬蘭、挪威、希臘、丹麥、捷克、日本、德國、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愛爾蘭、加拿大、義大利、奧地利、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人士在牯嶺建造別墅和避暑。現存別墅636幢,總建築面積17萬多平方米,共有16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其中中式259幢、美式185幢、英式125幢,另有德式、瑞典式、國際式(多種建築風格融合)等。百年別墅之所以能風韻仍在,這要歸功國家和廬山管理局制定了相應的條例和措施,對這些廬山文化遺產瑰寶加以保護和利用。

六個宗教一山呆

廬山第十七怪:六個宗教一山呆

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其宗教文化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是極為顯著的。有一說法:「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這座雲霧繚繞的靈山中,釋道兩教從互爭雄長走向攜手共勉;在這座縹渺的仙山中,移植來了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四顆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文化」,它們在廬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把廬山變成了宗教的薈萃地,神靈的伊甸園。

影院常放一個帶

廬山第十八怪:影院常放一個帶

1980年電影《廬山戀》是「文革」後大陸首部表現風光愛情主題的電影。《廬山戀》在全國各地放映,大大提升了廬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為此,廬山的小型影院每天從早到晚放映這部影片。遊廬山,看《廬山戀》 ,成為廬山多年來一個固定的旅遊項目。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廬山戀電影院「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金氏世界紀錄。同時,電影《廬山戀》創造了「放映場次最多」 、「用壞拷貝最多」 、「單片放映時間最長」等多項世界紀錄,並且這些紀錄每天還在不斷地刷新。

友情提示:《廬山十八怪》資料由秦永言先生編寫,廬山味道全新整理髮布,旨在幫助來廬山旅遊的小夥伴們了解知曉廬山獨特的自然、政治、人文、歷史、地理、風貌。「廬山十八怪」共十八句,每句七個字,每句最後一個字相互押韻,其韻腳基本上與「怪」字的韻腳相似,便於朗誦、記憶和流傳。如需轉摘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廬山旅遊:廬山著名的特產「廬山三石」——廬山石魚
    廬山石魚是廬山著名的特產「三石」之一,它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瀑布石澗當中,利用它特有的吸盤功能棲附在峽谷溪流的巖石上或山澗中的石縫間,把巢穴築在溪流較緩的巖石縫裡,故名「廬山石魚」。據《廬山志》記載:「砂鯉大者寸許,小者三、四分,群遊澗水中。」
  • 廬山旅遊:廬山的特色美食
    隨著廬山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近些年廬山上的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館和快餐連鎖店也是越開越多。漫步在廬山牯嶺正街,隨處可見飯店酒樓、風味餐廳、快餐連鎖、小酒家等。各種掛著廬山招牌菜和廬山特色小吃也是應有盡有,這當中最具有名氣且口口相傳的當屬廬山的「三石一茶」,而這「三石」它們分別指的是:廬山石魚、廬山石耳、廬山石雞。
  • 廬山味道:遊人廬山沿途賞美景 廬山四照花開如堆雪
    廬山味道:遊人廬山沿途賞美景 廬山四照花開如堆雪在廬山五老峰、廬山三疊泉等山嶽型景點內,廬山野生的四照花沿途開放,不時的閃入遊人的眼帘,四片花苞潔白花開如堆雪,為來廬山旅遊的遊客山間旅途跋涉增色生輝。廬山味道:遊人廬山沿途賞美景 廬山四照花開如堆雪廬山的四照花別名:山荔枝、石棗、羊梅、凋零樹,原產東亞,落葉喬木
  • 遊廬山美景,品廬山美味,好吃又營養的廬山三石
    大家好,我是蔣芬聊美食,美食總是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魅力和令人難忘的故事,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品嘗江西獨有的特色味道吧。沒有來到廬山的人想必都有聽過這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悠久的歷史使得廬山飲食在集百家之長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廬山,不僅風景吸引人,當地特產美食也是讓人垂涎三尺。
  • 廬山景區:廬山氣象局成功協調解決華為手機顯示廬山景區天氣要素
    廬山景區:廬山氣象局成功協調解決華為手機顯示廬山景區天氣要素近日,細心的華為手機用戶發現,原來手機「天氣」功能中,已可以查詢到廬山風景區各項氣象要素了。一段時間以來,因GPS定位、行政區劃等原因,佔國內用戶量最大的華為手機不能顯示廬山景區天氣要素,也沒能區分山上山下的氣溫。
  • 6種好吃的廬山美食,讓你爬廬山吃過癮
    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廬山的飲食集百家之長,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廬山的酒家餐館逐漸增多。廬山「三石一茶」赫赫有名,廬山石雞、廬山石魚和廬山石耳,都是廬山上較名貴的東西,不可不嘗。廬山石雞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它的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魚廬山石魚體色透明,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聞名遐邇。
  • 江西廬山(遊玩簡介)
    廬山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蹟遍布,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古人云「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夜宿廬山如琴湖飯店
    難得覓有二日空閒,公司行政、銷售及售後服務一攤子的同事立馬背起行囊,來到了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的廬山。旅遊大巴穩穩駛至公司門口,我們迅速上車各就各位抓緊時間出發。當旅遊大巴快速地駛上了寬敞的武黃高速公路時,導遊小姐就及時提醒在座的各位:由於旅途時間較長,再加上高速公路上不準隨便停車,所以如果大家途中要「方便」,請提前跟司機大哥打招呼「我要唱歌」。
  • 24座世界名山「齊聚」廬山
    24座世界名山「齊聚」廬山     本報訊(記者李菁瑩)10月12日,來自13個國家的24座世界名山代表齊聚中國廬山,拉開了第二屆世界名山大會的序幕。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環保、旅遊、藝術」,即以環保持續旅遊,以旅遊豐富藝術,以藝術支持環保。與首屆中國廬山世界名山大會相比,今年參加大會的世界名山數量增長了一倍,共有13個國家24座世界名山的代表參加,其中有中國廬山、泰山、黃山、峨眉山和美國胡德山、日本富士山、菲律賓巧克力山等。
  • 「七仙女」廬山留深情
    嚴鳳英告訴周恩來,這些鏡頭都是1955年在廬山含鄱口拍攝的,1958年她又上山演出了幾天,廬山給她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周恩來笑著說,他多次上過廬山,對廬山十分熟悉,前不久又剛和鄧穎超從廬山開會回來。 嚴鳳英和王少舫說起幾年前在廬山拍攝《天仙配》有關鏡頭和去年上廬山演出的種種趣事,幾個人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嚴鳳英感嘆廬山猶如世外桃源 1955年5月初的一天,在蜿蜒的山道上,兩部大客車向廬山駛去,車中不時飄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電影戲曲片《天仙配》的導演石揮率嚴鳳英、王少舫等部分演職人員上廬山拍攝相關實景鏡頭。
  • 廬山是她清秀的面容,長江是她飄逸的銀腰帶,潯味九江市
    說起江西省九江市,或許省外的朋友有點陌生,但是提及廬山大家就恍然大悟了吧!沒錯,廬山就坐落在九江市南,峙立於長江和鄱陽湖之濱。九江市地處贛、皖、鄂三省相接之處,依江偎湖,物產豐富。作為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所以在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九江的文化底蘊頗深。古有彭澤縣令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有江南三大書院白鹿洞書院。
  • 民以食為天:盤點廬山最有特色的美食
    人們都說匡廬奇秀甲天下,但「民以食為天」,看過了廬山的美景,必定會找一家吃飯的地兒來填飽肚子。那麼問題來了,廬山最有特色的美食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廬山三石」了,在廬山可算得上是世間罕有的美味,平時想要吃到這些可不容易,既然來到廬山了,就得好好嘗一嘗的!
  • 廬山瀑布群的氣勢磅礴,是感受瀑布美景的好地方
    歷史上有很多的文人在都在廬山瀑布群這裡提過詞賦過詩,用來讚美它的雄偉和壯觀,讓廬山瀑布群聲名大噪,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白的詩,那就是《題廬山瀑布》是千古一來少有的絕妙佳作了。在廬山瀑布群裡面最有名的就應該是三疊泉了,它可以稱作是廬山的第一奇觀了。
  • 【名品知味】廬山三石——石雞、石魚、石耳
    文/廖濟彪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倚長江,東南瀕鄱陽湖。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是遊覽避暑勝地。廬山主峰高1478米,綿亙成嶺,雄奇挺秀。
  • 廬山火車站客運遭民企「壟斷」
    廬山火車站地處九江縣城,多年來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旅客在火車站廣場一帶坐不到計程車,只能看到黑車或一民營公司的旅遊包車攬客。計程車被禁止進入廬山火車站廣場外沿100米範圍內候客  求助信稱廬山火車站候客權被賣  近日,九江縣一位計程車司機妻子寫的一封求助信被廣為傳播。  這封求助信稱,11月5日凌晨,「九江縣全體計程車司機蜷縮在市運管處的走廊裡,為拿回自己的車,為能有一個合理合法生存的地方」。
  • 廬山石魚會被外來魚「吃掉」嗎 本地產品難開銷路
    石魚是著名的「廬山三石」(石魚、石雞、石耳)之一,因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營養豐富聞名。但是,近期有遊客和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目前九江市場上熱銷的廬山石魚很多都是「外來魚」,真正產自九江的石魚微乎其微。這些產自廬山周邊的石魚因為其正宗,價格比那些外來石魚要貴三到五倍,反而難以打開銷路。業內人士感嘆:「外來石魚打敗了本地石魚!」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只能在廬山吃到的石魚炒蛋,鮮香味美,營養豐富,旅遊必吃的美食
    石魚是廬山特產,廬山周圍超市均有銷售。石魚作為廬山三石之一,非常有名,它生活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型很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遠近聞名,可以說來廬山不吃石魚就等於白來一趟。石魚有多種做法,煎炒烹炸、燴燉泡煮都是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很多人都用來做補品,尤其對產婦特別好。
  • 未解之謎:廬山奇景,佛燈再現
    廬山呢,是我國的著名山峰之一,在江西省廬山市地境,同時,廬山又以雄偉秀麗而聞名,還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屬於國家5A級景區。廬山廬山背靠鄱陽湖畔,多怪石峭壁,還擁有宏偉的廬山瀑布,在感受廬山險峻宏偉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力
  • 歲月匆匆 別墅裡故事多 中共領導人與廬山別墅
    廬山,不僅以秀麗的風景、宜人的氣候聞名中外,那遍布山巒千姿百態的別墅同樣令人賞心悅目,成為廬山獨特的人文景觀,使廬山享有「別墅勝地」之譽。   廬山別墅始建於1895年,現存近千棟,大多是西式風格,分別代表英、美、德、法、俄、瑞典、芬蘭、丹麥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特徵。
  • 廬山「神燈」奇觀,常發出聖光,佛祖顯靈?
    廬山自古以來就是充滿了神奇與傳說的地方,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對廬山的景象讚嘆不已,留下了千古詩篇,而現在還有很多人為了看一眼廬山的真面目,都會去廬山遊玩。而廬山有一個關於神燈的謎團,千年以來說法紛紜,有人說是佛光顯現,佛祖顯靈,也有人說是磷化氫,不過到現在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因為從不同的角度很難做出一致的觀點。廬山神燈現象,歷史由來已久,在史書的記載中說這種現象很神奇,有無數人慕名來參觀,目睹這神奇的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