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曝出逃健力寶原總裁張海獄中生活:彩電席夢思獨立廚房

2020-11-24 觀察者網

健力寶原總裁張海被證實外逃,媒體紛紛關注張海在服刑期間涉嫌虛假立功以獲取減刑案,《博客天下》刊文介紹了張海在獄中優渥的生活,據張海的一位獄友說,「他是大爺」,作為囚徒的張海,在監獄裡,住在一間大約40平方米的房間裡,擺放著一臺30英寸左右、可以收看30個頻道以上的液晶彩電,還有獨立的廚房。他在監獄生活不僅不受限制,反而可以自行安排生活。

媒體曝張海獄中生活:彩電席夢思獨立廚房

以下為《博客天下》文章

即便淪為囚徒,健力寶原總裁張海仍過著一種體面生活。如今,當幾位獄友對《博客天下》記者重述這種生活的部分細節,張海已經在兩年前通過減刑、提前離開了他在監獄中的席夢思床墊。

廣東省檢察院證實,張海已逃往境外,並涉嫌二審前,在看守所期間就造假「立功」減刑5年。他在監獄裡兩次減刑也被認定造假。

獄友們宣稱,他們重述的細節來自與張海在監獄碰面時的講述、他們路過張海監房時的所見所聞,以及偷聽自獄警的談話等。

與張海一同關在廣東省韶關市武江監獄的獄友陳江(化名)很早就發現了「張海與他們不一樣」的秘密。他說:「我們是囚犯,他是大爺。」陳江說,他曾聽管理他們的獄警們在聊天時提及,在這所監獄關押的大人物歷史上,張海的知名度排位第四。

2008年,張海因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罪名二審獲刑10年。

在一間專門為張海準備的、大約40平方米的房間裡,擺放著一臺30英寸左右、可以收看30個頻道以上的液晶彩電。這些細節來自住在張海隔壁牢房的獄友王松(化名)。王松稱,張海對他說,自己用這臺電視看足球比賽,看時政節目,看春晚,甚至還追了幾部電視劇。

在這所監獄裡,普通犯人只有在晚上7點才有接觸到電視的機會,他們被獄方統一集中起來收看新聞聯播。

每天晚上,張海會在一張由監獄專門為他打造的,寬度為1.5米左右、鋪著席夢思床墊的舒適大床上入睡。

相較於普通犯人整齊劃一、難以入眠的通鋪,進入張海房間的外人很容易就能看見他床上鋪著的那張繡有幾朵牡丹花圖案的大紅床單。

張海不用穿囚衣,家人可以隨時給他送來四季所需要的便裝。他可以留長髮,就算有理髮需要,也是從監獄外面的正規髮廊請人來上門服務。

張海的房間裡有24小時的熱水,而且設有自由控制的電源開關,所以,他並不受獄方規定的作息時間限制。

普通犯人上午6點鐘起床,晚上10點熄燈,每天要在監獄工廠裡工作8個小時。與只有晚飯後半小時活動時間的囚徒相比,作為大人物的張海可以睡懶覺,可以自由在牢房與活動場所間穿梭。不過,獄友們發現,這位富豪並不擅長體育,他既不打籃球,也不打羽毛球,平時獄友邀請他進行的體育活動他也不會參加。一位獄友注意到,這位「大人物」只是偶爾在操場上跑兩圈就回去了。

張海並未斷絕與外界的聯絡,因為他擁有一部手機。了解該案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博客天下》,張海可以自由使用通訊工具,這方便了他遙控外界來幫助自己實施立功減刑的「越獄計劃」。

張海可以在監獄裡隨意看書和雜誌,在他的書架上,擺放著各種企業管理類書籍,還有一本《史記》。

在張海擁有的眾多特權中,最令獄友們羨慕的一項特權是,他有自己獨立的廚房,裡面的鍋碗瓢盆等廚具一應俱全。這足以讓他在不喜歡吃監獄食品的時候自己做菜。監獄的獄警們還時不時給他捎來從監獄外買來的新鮮腊味。

在看守所收押的日子裡,張海最崇拜的偶像是顧雛軍。與張一樣,顧也是一位善玩各種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的企業家,他是格林柯爾系的創始人,鼎盛時擁有科龍電器等五家上市公司。

一次,當張海聽說顧和他關在同一處看守所時,他甚至流露出神往的神情告訴前來探視他的律師,「和我關在一起的顧雛軍才是真正的資本運作大師,我張海只能算第二。」

顧雛軍被判入獄10年的罪名之一也是挪用資金。

2014年1月20日下午,廣東省檢察院對外證實,張海已經逃往境外,這距離2011年張海獲假釋出獄已有3年時間。在張海服刑的6年內,曾涉嫌造假「立功」材料而獲減刑5年。

至此,這名健力寶原董事長在監獄裡的優渥、舒適、自由的生活與他通過偽造立功記錄獲得減刑的犯罪事實,才逐漸被外人所知。

《博客天下》記者在2014年春節前夕開始往返於廣州、佛山和韶關三地,遍訪法院、律師與張海獄友。他們勾畫出的圖景,是這位健力寶原總裁如何通過金錢等方式,讓自己免受牢獄中的部分辛苦,如何在監獄內遙控律師在外運作,與公檢法系統中的部分人員配合獲得減刑。

昔日風光

2月14日,元宵節晚上,張海的母親對《博客天下》說,她不願意過多談論兒子的現狀。「張海是張海,我是我。」她說,「我的兒子在某個地方還活著,我希望他過得好。」

張海曾是一位「神童」,在中國人熱衷氣功的1980年代末,他自稱掌握了一種把大樹葉含在嘴裡就能自動變小的特異功能。這讓他名聲大振。

張海還自稱是一名藏密大師,曾師從活佛。一篇當年記錄他刻苦學習藏密功夫的文章中寫道,為修煉藏密中有名的「拙火定」功,他在數九嚴寒脫掉上衣,讓父母把經過五六層冷水浸泡的棉布裹在他身上,然後用自己的身體散發的熱量迅速把棉布烘乾。

張海後來從大師搖身一變,成為中國企業界的風雲人物,一位資本運作高手,一位神秘的幕後買家。

 

25歲時,他當上了一家由36所名牌大學發起成立的中國高科公司董事長,成為中國最年輕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他旗下的公司「凱地系」以資本鏈捆綁之關聯公司總市值超過100億元。

28歲,他又當上了當時國內最大飲料公司、健力寶的董事長兼總裁。在入主健力寶後,他斥巨資包下新加坡豪華郵輪「處女星號」高調宣布這一消息。有媒體估算稱,當時,張海為自己策劃的這個「加冕儀式」耗資400萬元,可稱當年亞洲最大規模的遊輪活動。

入主健力寶後,他高調涉足足球圈。至今仍有不少球迷還在留戀張海當初縱橫江湖時的「俠客風範」。他掌管的深圳健力寶隊在2004年獲得了中超聯賽的冠軍,並以揭竿而起的革命者姿態,和徐明等一起,公開向中國足協叫板,一時風頭無二。

大戲

攀上資本與權力的巔峰後,張海的人生隨之迅速墜下谷底。2005年3月,他因涉嫌做假帳、虛假投資、侵吞健力寶資金等被健力寶集團舉報,隨後被佛山警方拘捕。

他的一審辯護律師告訴《博客天下》,即使身纏官司,張海仍然保持以往高調的作風,每次出庭都如同明星走紅毯一般備受矚目。

當時一位參與張海庭審報導、要求匿名的女記者稱:「張海的每次開庭都有新聞點,像一場大戲,高潮迭起。」

2007年年初,時任《足球報》記者的李承鵬接到一個中間人的電話。對方稱,有一名叫黃鷺的青年歌手是張海的女朋友,當時,這名女歌手提出要和還在看守所中的張海正式結婚,以便在二審中以合法的妻子身份站在張海身邊支持他。

張海辯護律師回憶,當時很多記者都在同一時間接到中間人的電話,請求對黃鷺進行採訪,此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張海有這樣一個女朋友。「這個女朋友幾乎是在張海案件最敏感的時候橫空出世的。」他說。

面對這位橫空出世的新聞當事人,並不是沒有記者心存顧慮。李承鵬的機票改籤了三次,最終才在中間人反覆勸說下,決定飛到廣州採訪此事。

此後,多家國內媒體以《「逼婚」張海的女人》為標題報導了張海與女友的這段感情,其中一家媒體記錄了張海在看守所裡知道女友黃鷺向有關部門遞交了結婚申請後的表現,「張海異常感動,流下了淚水,並同樣向看守所提交了一份結婚申請。」

2014年2月14日晚,當時參與張海一審的辯護律師告訴《博客天下》,張海結婚事件就是一場炒作,「當時的張海是希望利用結婚一事打出一張溫情牌,為二審減刑進行炒作造勢。」

2008年入獄前的張海在法庭上聽法官宣判

此事被媒體持續報導了長達月餘,直到張海案件二審開庭。一位知情人士稱,為保持結婚策劃的熱度,二審時,張海還專門委託家人請來了一位擅長打有關婚姻方面官司的律師。

無論是早年扮演的藏密大師,還是後來成為企業家,再到最終入獄,對張海而言,混亂的形勢從來都不是深淵,而是上升的階梯,而他總能找到往生的捷徑。

偽造立功

事實是,早在張海終審判決下來前,在看守所裡,張海就已經策劃好了一條通過立功減刑的另類「越獄」捷徑,並將其付諸實踐。

2008年,張海二審,在佛山市看守所,一審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的張海因為檢舉獄友減了5年刑罰。其時,多數新聞報導將張海形容成一位在監獄中協助警察破案的「立功者」形象。

4年後,張海「立功者」的形象也因為佛山市看守所副所長羅建能的自首而徹底顛覆。

羅建能自首前收到了張海被查的風聲。2012年9月4日晚,他聽到了佛山市看守所幹警陳松柳因張海一事被檢察院逮捕的消息。次日晚,在和妻子商量後,這位看守所原副所長決定向佛山市檢察院自首。

一位參與此案的內部人士告訴《博客天下》,張海的律師之一徐林(化名)正是通過陳松柳認識上羅建能。「陳松柳是徐林的老鄉。」

受張海遙控的徐林日後供述,他在幫張海辯護期間,張海要求找線索立功,於是他就找到看守所負責深挖擴線小組的羅建能,羅建能說只要是張海舉報的他們肯定去查,並告訴徐林和張海,看守所在押人員完成立功的整個程序。

根據羅建能的一審刑事判決書記載,原佛山市看守所副所長羅建能供述,2006年下半年一天,張海的律師徐林找到他,希望他幫助張海辦理立功材料,在電話中,徐林還問他3萬元行不行,他沒有表示反對。

大約一周後,在佛山市一家酒店門口,一輛佛山看守所的警車停在了一輛轎車旁邊,在轎車的副駕駛上,律師徐林打開車窗,將用報紙包裹的3萬元丟給了警車內的羅建能。《博客天下》了解到,徐林的3萬元由張海的堂妹張蕾提供。

拿到3萬元錢後,羅建能找到佛山市瀾石派出所的幹警宋祥來,讓宋祥來提供了一個入室搶劫案件的相關線索材料,在拿到這個線索材料後,以深挖犯罪為由,找看守所的中隊長陳全達,建議將涉案人張豐調到與張海同倉,再由張海檢舉張豐。

羅建能將張海的檢舉材料和所拿到的相關證據以看守所名義移交給佛山市禪城區瀾石派出所辦理。在案件並未實際破案的情況下,派出所就將該案的立、破案材料交給佛山市看守所,事後,羅建能送了3000元給瀾石派出所民警宋祥來。佛山市看守所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具張海在押期間具有立功的書面意見,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據此認定張海有立功情節,並改判張海有期徒刑10年。

張海如願以償地依靠偽造材料獲得減刑機會。記者調查,在張海發跡之前,他就曾因偽造自己的經歷給外界製造迷霧一般的印象。在河南大學體育系武術專業自修班入學所填寫的檔案資料中,張海把自己畢業的母校——開封市第十三中學改為第二十一中學。而在他所登記註冊的企業法人代表簡歷中,最終畢業學校更是忽而是河南大學,忽而是鄭州大學。

「越獄」

在看守所內初嘗立功甜頭的張海是坐著轎車轉入韶關武江監獄的。

獄友陳江稱,張海曾告訴他,剛進監獄時,鑑於此前張海在法庭與看守所的高調,武江監獄一位高級管理者特地叮囑張海,「在監獄裡不比看守所,做人要低調,這樣才能有好日子過。」

不過,很難說張海是否聽從了這些勸誡。陳江說,幾個月後,張海就將自己所擁有的特權告訴了他。

 

張海也確實努力嘗試過低調。因為監獄專門給他安排了一間原本是監獄醫務室的單間,大多數時間裡,張海都獨自一人待在這個單間裡睡覺、讀書、煮飯,或者是看電視,儘量減少和其他獄友的接觸。

這位大人物的特權與做派也很快就成為監獄裡其他獄友們羨慕、議論的對象。

入獄後,曾是「氣功大師」的張海很快就得到了他在監獄裡的第一個角色——「犯醫」。監獄裡的「犯醫」通常由掌握一定醫學知識的犯人擔任,平日協助獄醫給其他犯人看病,這在監獄裡是一種專項工種犯,每個監倉只有一個。「說是協助獄醫,實際上幹的工作也就是幫獄友們量量體溫,或者監督其他獄友按時吃藥。」陳江說,這種專項工種犯不用像其他犯人一樣每天去工廠做工,而且更容易獲得減刑。

當時,獄友們早就聽說張海的特異功能和藏密大師,甚至有獄友希望能在「犯醫」張海那裡體驗一把昔日氣功大師的治病「神技」,但是張海的表現讓他們失望。

陳江說,「會氣功」這種能力並沒有在張海身上表現出來。他依然每天將自己關在棲身的單間裡很少外出,沒有履行作為「犯醫」的職責。

此前有一位獄友和張海開玩笑,「你怎麼不幫人看病?」「別開玩笑,我哪會那個。」張海回答後,迅速離開了。

除了當犯醫,武江監獄的獄友們還經常在監獄的報紙上頻頻看見張海的名字。

當時武江監獄裡辦有一份監獄報,每月一期,犯人只要在上面發表文章就可以獲得一個嘉獎。「嘉獎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獲得減刑。」陳江說,不過因為這份報紙對稿件質量要求較高,大部分的獄友並沒有將這當做減刑的最佳途徑。

根據監獄報要求,投稿者只能寫一些和改造有關的感想或故事,「說白了寫得越低姿態越煽情,刊發的可能性越大。」陳江說,「那幾年,監獄裡屬張海發稿最多,每次都將自己對政府的感激寫進文章裡。」在一份監獄報上,張海曾這樣寫下自己的心聲,「在監獄裡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讓自己的思想和身體都有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新生。」這顯然不是事實——這位大人物一直享受著別人無法享受的優渥生活。

張海入獄後一直享受著別人無法享受的優渥生活

2010年某一天,陳江和獄友們突然在監獄內部的減刑公告板上看到犯人張海的一個減刑通知,上面寫著,張海因為重大立功,所以獲得了一個兩年的減刑。

當時,很多獄友還不知道張海所謂的重大立功是什麼,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那是一個「汽車前後雙視鏡」的專利創造,符合重大科技發明的立功條件。

這個帶著高科技含量的減刑在監獄裡引發不小的轟動。陳江說,因為大家平時都沒有注意到張海還會科技發明,所以他和幾個獄友在放風時找了個機會去問張海,「海哥,自己不聲不響地搞那麼大個重大立功,怎麼不給兄弟加個名字,也讓我沾沾光。」讓獄友們沒想到的是,張海摸了摸自己的頭,「操,我他媽的都不知道那是個啥。」陳江特意強調,「這句話是張海的原話」。

張海外逃後,根據有關部門發給媒體的通稿顯示,所謂的發明專利,是張海為了立功減刑,冒名騙取所得,該專利是張海指示他原公司一名工程師設計,並通過專利代理公司運作申報的。官方還透露,張海在武江監獄中還曾獲得另一次立功減刑,手法與他在看守所採用的方法類似,涉嫌偽造檢舉材料。

在獄友們的眼中,張海就是一個「土豪」。陳江說,「我知道海哥有錢,但是沒想到他會那麼大手筆地亂花錢。」陳江所指的「大手筆」正是指張海利用金錢與特殊的手腕不斷在監獄內獲得減刑機會。

一位和張海同一批申請假釋的獄友告訴《博客天下》,2010年年底,還有兩年才刑滿的張海獲得假釋機會。如果按照正常假釋程序走,2011年3月份左右,他與張海就可以假釋出獄,但張海為了能夠在2011年2月份就出獄,不惜在監獄內四處活動。

多位獄友向《博客天下》證實出獄前張海的反常細節是,「監獄犯人假釋,都是一批一批地走,但張海假釋時只有他一個人。」

「很多人覺得無法理解,2月初和3月份在時間上只差了一個多月,張海6年牢獄都坐下來了,卻等不了最後一個月,只能說明他連多一分鐘都不想在監獄待了。」陳江說。

陳江說,出獄前,張海曾告訴他,「我花在這個監獄裡的錢連這個數都不止。」陳江回憶,當時張海悄悄伸出3個手指在自己面前晃了晃,然後轉身離去。

2014年1月17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通報,張海在監獄服刑期間的立功、重大立功表現均屬虛假,以此裁定對其減刑系錯誤行為。韶關市中院重審並於2013年10月31日對張海兩次減刑的裁定予以撤銷。廣東省檢察院也證實張海立功減刑造假屬實,已立案審查。

另《羊城晚報》報導,1月17日,廣東省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有委員說起「張海事件」。有政協委員在會上透露,張海減刑牽涉到公安、法院系統40多人。

一位當時在討論會現場的記者還記得,最後,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黃武說:「張海從進看守所開始就作假,在監獄服刑期間的立功、重大立功表現均屬虛假。現在回過頭來查,從一審判決他15年徒刑前就已經有問題了,張海在那個時候已經在作假了。如果沒有作假,就不止判他15年了。省高院已立案審查,立案之後,準備再判一次。」

(作者 楊林)

相關焦點

  • 健力寶收購謎局見端倪 總裁李經緯「實話實說」
    本報首席記者杜超  近來,健力寶將被外資收購控股的事兒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健力寶為何會敗落到了今天這種被「賣」的境地呢?  也許有種種猜測或答案。但健力寶總裁李經緯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的一番「實話實說」,無疑是「種種猜測或答案」中比較「標準」的一個。  「健力寶確實在踏步!」
  • 葉紅漢重掌健力寶帥印 統一收購健力寶100%股權
    本報記者伍靜妍發自廣州  昨天,記者從廣東健力寶集團(下稱「健力寶」)內部獲悉,原健力寶運營總裁葉紅漢正式走馬上任健力寶董事長,而臺灣統一企業集團(下稱「統一」)華南總部一高層也向記者透露,統一已經正式接手健力寶貿易公司100%股權。
  • 誰玩死了健力寶
    隨後,在他趕到三水市時,這場交易似乎已近尾聲:政府已經從法國達能等近20家投資者中選擇了新加坡第一食品,對方亦在支付訂金後開始盡職調查。  此時剛從「健力寶不會賣」的自信中醒過神來的原健力寶管理層也開始了「反擊」:一方面抵制第一食品派駐人員的調查;另一方面向政府提出了高於對方出價的4.5億元MBO(管理層收購)方案。
  • 健力寶集團原副總外逃17年回國投案
    原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善福外逃近17年後,回國投案。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2019年3月28日,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統籌協調下,經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有關方面紮實工作,外逃近17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於善福回國向紀檢監察機關投案,並積極退贓。
  • 健力寶原董事長張海被證實外逃
    閱讀提示 | 14歲成特異功能神童、16歲是氣功大師、28歲健力寶掌門人、31歲身陷囹圄,就算出獄後,輿論對他減刑造假的質疑亦沒有消停。他就是今年40歲的健力寶集團原董事長、開封人張海。  張海一審被判15年,三次「立功」獲減刑,坐牢6年即出獄。今年1月10日,廣東省高院通報稱,張海立功減刑造假屬實,案件已經立案審查。
  • 健力寶及飲料行業
    從「方正股變」到入主健力寶,背後的「凱地系」,引起無數投資者和經濟媒體極度關注,身處漩渦中心的神秘主角張海自然也成了備受關注的人物。…>>詳訊【發表評論】總裁張海聲稱要做大健力寶 投機資本會變性嗎?
  • 佛山書記談健力寶轉制內幕:賣外企社會不能接受
    他說,健力寶當時的流動資金差不多到了嚴重枯竭的地步,最後連職工工資都發不出去。「把工人的工資差不多上億元都存在公司裡面,不發工資而是給利息,從某種意義上就像集資一樣」,後來工人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排長隊集中要求退錢。  據媒體公開報導,2001年8月7日,健力寶還曾發生員工蜂擁擠兌「內部銀行」的「八七事件」。  李貽偉說,此時政府再不處理,就會變成社會問題。
  • 健力寶原董事長假立功撕開減刑「黑洞」
    、藏密大師、億萬富豪、資本大鱷,這個人就是原健力寶董事長張海。同年8月,在新加坡的頂級豪華遊輪「處女星號」上,千餘名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前來的嘉賓,共同見證了28歲的張海作為健力寶總裁的首次亮相,這是張海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可是好景不長,在張海領導下,健力寶市場份額節節敗退,曾經中國飲料行業的老大,風光不再。2003年健力寶集團的銷售收入僅為28億元,除去應付帳款和30億元的債務,健力寶集團已經資不抵債。
  • > 探訪健力寶
    健力寶的現在時  銷售委員會實質運作;分公司調整  健力寶前銷售公司總經理蔣興洲及其團隊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離職曾引發了業界對於健力寶銷售層能否繼續保持穩定的懷疑,此間也有個別人士指出,健力寶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在銷售層的穩定上。  根據記者最新得到的消息,就在蔣離職被批准當天,健力寶方面就宣布由此前組建的銷售委員會進入實質接管和運作。
  • 三水區政府首次表態:支持匯中天恆收購健力寶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競報》報導,昨日,廣東省三水區政府新聞辦宣布:三水區政府支持匯中天恆收購健力寶。這是有關健力寶股權產生紛爭以來,三水區政府第一次就解決健力寶問題表態。三水區相關領導表示,健力寶復產小組進駐健力寶後,對穩定社會、穩定人心和穩定隊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匯中天恆入主健力寶後,如果需要復產小組幫助,復產小組將積極配合,全力支持;為確保匯中天恆接手健力寶後正常運作,三水區將全方位給予健力寶的工作大力支持。  「希望是實質性的支持」  昨日下午,匯中天恆新聞發言人曲冰對三水政府表態一事很驚訝:「今天表態了嗎?真的嗎?
  • 健力寶迷局之窗 三水政府和祝維沙為何閉口不言
    在前一天,張海對媒體發表了自己對健力寶現狀的通盤看法,表示李志達已經沒有繼續接盤健力寶集團的意向,並表示「在股權轉讓合同上明確了健力寶足球俱樂部的事情」。     11月中旬,匯中天恆和北方亨泰通過收購健力寶集團的控股公司三水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三水正天)和CASA亞洲公司從而控股健力寶,新股東共計擁有91.1%股權,原股東三水區政府持股比例不變,仍是8.9%。
  • 錯過巔峰期 健力寶的上市夢怎麼圓
    健力寶集團授予健力寶貿易在中國地區全部品牌的專屬經營授權。統一集團於2007年取得健力寶貿易99.91%股權,隨後通過收購小股東股權而成功持有健力寶貿易全部股權。   在統一近十年時間的操盤下,健力寶飲料難返輝煌。   2016年11月,廣東健力寶集團以9.5億元高價從統一手裡收回了健力寶貿易公司100%股權,再度實現經營權和所有權的「二合一」。
  • 健力寶重歸國資懷抱 但這位創始人再也看不到了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健力寶近年來推出的產品沒有獨特之處,沒有精準營銷,很難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對於健力寶的未來,高正集團總裁特助譚迅認為,健力寶可以把運動功能飲料作為切入點。當年統一企業曾派吳福章、李文杰、李世政等先後入主健力寶,推出了不少銷量還不錯的新品。但總體來看,健力寶對華東、華中等消費大區的客戶開拓和投入還不足。
  • 健力寶新高層全部亮相 上市工作已在準備之中
    在入主健力寶三周之後,新的董事長、總裁張海趕在春節前,宣布了健力寶的最新高層名單,被稱為「張海十虎」的馮七評、餘麗出任「執行總裁」,於善福等四位原健力寶老臣留任集團副總裁。  同時,張海不失時機地宣稱將拿出百分之四十的股權即六億元獎勵經理們,全力推動股份制改革。
  • 健力寶總部大樓更名時代地產中心
    健力寶總部大樓更名時代地產中心  1999年,37層的健力寶大廈在廣州落成。作為東風路的地標建築,健力寶大廈同時也見證了曾經稱霸中國飲料市場的健力寶集團從輝煌走向落寞。  2008年,健力寶大廈被時代地產收購。一年後的現在,這棟曾屬於中國「魔水」的物業,即將易名為時代地產中心。
  • 健力寶能否鹹魚翻身?
    不久前,新健力寶的管理團隊首次公開對外亮相,健力寶股權的秘密由此真相大白,同時,健力寶新的產品和市場推廣策略也逐漸明朗。  新團隊亮相  此次亮相的新健力寶管理團隊基本是由張海的資本團隊和新近聘請的職業經理人組成,原健力寶董事長李經緯的團隊盡數出局。同時張海也將他收購後帶進健力寶的資本夥伴——此前分別出任執行總裁的馮七評和餘麗調離健力寶。
  • 沒了「親爹」的健力寶又被賣了!曾經風靡世界的「中國魔水」是如何...
    1987年,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寶成為當年全運會和之後1990年亞運會的最大讚助商,聲名大噪。在經營健力寶的過程中,李經緯的經營才能不斷展現,「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至今仍是營銷界的經典案例之一。
  • 廣東健力寶集團原高管貪汙受賄案3被告人終審被判刑
    3名原高管貪汙、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判處被告人楊仕明有期徒刑18年,被告人黎慶元、阮鉅源各有期徒刑14年。  楊仕明和黎慶元均為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廣東健力寶飲料有限公司原董事副總經理,阮鉅源為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副總經理、廣東健力寶飲料有限公司原董事。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該3名高管構成「三宗罪」:  一是用職工福利金為高管購買巨額個人保險。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在他執掌健力寶的近三年時間裡,昔日的飲料製造業明星開始與「資本」、「財技」掛鈎,並最終沉淪。自始至終,外界對於「資本能人」張海的進入及操盤充滿疑竇,直到今天的法庭上,方才藉由檢方的大量舉證得以一窺真相。  個中故事並不複雜,但已令健力寶傷痕累累。在臺灣統一集團的主持下,這家企業如今正在艱難中重新起步。過去的教訓彌足珍貴。
  • 解讀健力寶事件:諸多怪象背後蘊藏著巨大價值
    健力寶貿易公司是在健力寶風波發端時(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法人股東為三水區公有資產委員會。     訂貨會的狀況似乎表明健力寶集團正沿著三水區政府設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寶貿易公司來承接健力寶集團的品牌和銷售。此時,手握健力寶集團91.1%股權的李志達歸於沉默,張海高調回應媒體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