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光電屠孟龍:超大尺寸Micro LED技術的演進

2021-01-21 和訊網

  7月2日,由高工LED、高工新型顯示、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的「2020(第十八屆)高工LED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機場(000089,股吧)凱悅酒店盛大開幕。

  本次會議開設了三大專場,20+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基於對LED產業的廣度與深度把握,在後疫情時代為企業未來發展豎起風向標。

  在主題為「疫情後的危機與突圍」的開幕式專場中,雷曼光電(300162,股吧)技術研究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從市場和技術兩大角度出發,發表了《超大尺寸Micro LED技術的演進》主題演講。


  開講之前,屠孟龍說到,對於Micro LED的概念,行業有比較大的分歧,上中下遊定義都不太一樣。「有一點可能通用,就是無論大晶片、小晶片,一定是用COB去攻破集成封裝技術。」

  屠孟龍介紹到,Micro LED有兩個應用方向,一是小尺寸超微高精度顯示,應用於VR等市場;二是超大尺寸顯示,應用場景包含指揮監控、高端商業顯示、家庭影院、高端會議等。

  對比LCD成熟的產業鏈及低價優勢,屠孟龍認為,Micro LED做到100寸以上才有機會。

  「指揮監控、高端商業顯示等增長率很高。Micro LED技術在超大尺寸顯示顯示需求拉動下,才能不斷迭代、升級、成熟。」屠孟龍表示,4K、8K超高清顯示,對點間距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也是超大尺寸Micro LED技術驅動力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指揮監控、高端商業顯示是超大尺寸Micro LED現存市場,高端會議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也已在啟動中,未來還會進入家庭影院市場。

  每一次細分領域的滲透都與成本息息相關。屠孟龍表示,如果三年內能把110寸做到10萬元以內,就有機會啟動家用市場。

  在屠孟龍看來,超大尺寸Micro LED主要圍繞著更好的顯示效果、更低的成本兩條主線進行技術演進。

  具體來看,上遊晶片端有正裝LED、垂直LED和倒裝LED三種Micro LED晶片技術。

  中遊封裝端有四種COB封裝方案,分別為正裝、混裝、倒裝、垂直。

  正裝方案,目前成本已具有競爭優勢,可實現最小點間距為P0.8;混裝方案是目前推得比較多的,屠孟龍介紹到,目前倒裝基本為5*10mil,今年可能做到4*8mil,可實現最小點間距為P0.7。

  倒裝方案可實現最小點間距為可實現最小點間距為P0.3,「如果晶片尺寸更小,加上基板技術,可以做到P0.2、P0.1」。垂直方案,最大優勢是便宜,可實現最小點間距為P0.6。

  屠孟龍說道,「哪種技術方案具有市場競爭力,取決於能實現間距的性價比。生命周期其實取決於成本。」


  會議現場,屠孟龍還介紹了基板技術、LED驅動技術、LED晶片轉移技術和維修技術等。

  屠孟龍透露,雷曼光電針對玻璃基板技術已有解決方案,「後續要做到P0.3、P0.2、P0.1,玻璃基板可能是一個主力。」

  高工新型顯示了解到,雷曼光電已推出P1.9、P1.5、P1.2、P0.9、P0.6間距的全系列超高清Micro LED顯示產品,預計將在2021年發布P0.4、P0.3的產品。

  會議持續進行中。7月3日,閉幕式專場主題為「搶佔新藍海的定位與策略」,產業鏈人士可關注高工新型顯示,後續精彩報導不斷!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雷曼光電:Micro LED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原標題:雷曼光電:Micro LED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近日,雷曼光電在交易所互動平臺指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回答表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領域,說明Micro LED是下一代未來新型顯示技術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雷曼光電:大尺寸Micro LED會議一體機細分市場增長較快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雷曼光電在回復深交所互動平臺時指出,雷曼智慧會議系統的交互屏幕較市面上視頻會議產品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全部採用公司自主研發的基於COB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屏,可觸碰手寫,能夠更好實現人機互動功能,大幅提升客戶的開會體驗。
  • 《LED超大尺寸8K超高清顯示技術及商業未來》主旨演講
    打開APP 《LED超大尺寸8K超高清顯示技術及商業未來》主旨演講 雷曼光電 發表於 2020-12-01 14:07:33
  • 雷曼光電:雷曼光電的Micro LED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大數據中心、智能...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近日,三星推出了110英寸Micro LED電視,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推向全球市場。公司的Micro LED產品和三星對比如何?發展前景怎麼樣?
  • 消費電子帶動Mini/Micro LED行業爆發增長,雷曼光電等廠商值得關注
    近年,Mini/Micro LED開始廣泛應用在高端會議、大數據中心、智能指揮中心、監控中心、展覽展示、廣電演播等超大屏應用場景,隨著技術的進步,Mini/Micro LED又開始在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會議一體機等消費電子領域發力,市場空間正在迎來爆發式增長。
  • 為什麼說Micro LED是終極顯示技術?
    如在大屏顯示領域, LED顯示屏龍頭企業利亞德、雷曼光電,分別官宣發布了「0.6mm微間距的8K Micro LED高清顯示屏」,強調通過倒裝COB關鍵技術來實現。     雷曼光電在荷蘭ISE展出的基於倒裝COB技術的P0.6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面板
  • Micro LED電視會對OLED形成「高壓」?
    文|視聽圈今年,三星、康佳、利亞德等一批行業大佬品牌都推出了microLED民用電視,夏普也是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以專注於microLED顯示技術。此外,國內專業LED屏領導企業雷曼光電、國星光電、天馬等也在積極布局microLED技術。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Micro LED具有先天優勢 是終極顯示技術
    如在大屏顯示領域, LED顯示屏龍頭企業利亞德、雷曼光電,分別官宣發布了「0.6mm微間距的8K Micro LED高清顯示屏」,強調通過倒裝COB關鍵技術來實現。 雷曼光電在荷蘭ISE展出的基於倒裝COB技術的P0.6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面板 在行業標準成形前,各個應用場景,不同的玩家雖然對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液晶面板(lcd)屬於被動發光顯示技術,背光源可分為ccel、led,ccel全稱為冷陰極螢光燈管,作為背光源具有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發光均勻、壽命短、光電轉換效率低的特點,led全稱為發光二極體,具有壽命長、光電轉換效率高、色彩飽和度高、不含有毒物質等特點,但由於溫度升高較快,需要配備冷卻系統和傳感器,因此成本有所增加。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液晶面板(lcd)屬於被動發光顯示技術,背光源可分為ccel、led,ccel全稱為冷陰極螢光燈管,作為背光源具有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發光均勻、壽命短、光電轉換效率低的特點,led全稱為發光二極體,具有壽命長、光電轉換效率高、色彩飽和度高、不含有毒物質等特點,但由於溫度升高較快,需要配備冷卻系統和傳感器,因此成本有所增加。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超高清視頻終端呈現設備多元化擴張,Micro LED技術落地將加速
    近年來,5G+4K/8K技術從無到有、從誕生到實用,短短的時間便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終端設備作為超高清視頻的輸出窗口,電視大屏、手機小屏及VR第三屏等終端設備呈現多元化趨勢。雷曼光電(300162)、利亞德(300296)等LED顯示企業正不遺餘力推進Micro LED超高清技術發展,將受益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
  • 2019 Micro-LED 產業技術峰會圓滿落幕
    李漫鐵:基於COB集成顯示技術的大尺寸Micro LED進展 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 李漫鐵主要與大家分享雷曼光電在大尺寸Micro-LED技術方面的技術和工藝的進展。而雷曼是15年前成立的,目前著重於在產業鏈的中遊和下遊,今年7月份北京發布了324寸8K的Micro-LED顯示屏,點間距是0.9毫米,且採用基於COB的封裝技術。雷曼目前的324寸我們有正裝和倒裝兩種方式,發光晶片尺寸大概是100多微米,基於PCB的基板。
  • TFT-LCD/OLED/QLED/Micro LED/雷射顯示哪個會崛起?
    作者:51Touch時間:2017-07-21 來源:ledinside     北京時間07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OLED/MicroLED/雷射等顯示技術爭鋒,哪個最值布局
  • 顯示技術科普——Micro-LED
    上使用Micro-LED技術;二是超大尺寸電視市場,以Sony為代表,2016年,索尼展出Micro-LED cledis,在解析度、亮度、對比度上都具有優良的性能。且結構簡單,薄型化,可捲曲,非常適用於micro-display的應用。目前常採用旋轉塗布、霧狀噴塗技術來開發量子點技術,即使用噴霧器和氣流控制來噴塗出均勻且尺寸可控的量子點,裝置與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將其塗覆在UV/藍光LED上,使其受激發出RGB三色光,再通過色彩配比實現全彩色化,如圖所示。
  • micro led技術原理及簡介(microled功能特性和優勢及發展前景)
    然而因成本過高、散熱不佳、光電效率低等因素,並未大量應用於TFT-LCD產品中。   直到2000年,藍光LED晶片刺激螢光粉製成白光LED技術的製程、效能、成本開始逐漸成熟;當進入2008年,白光LED背光模組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幾年間幾乎全面取代了CCFL,其應用領域由手機、平板電腦、筆電、臺式顯示器乃至電視等等。
  • 半年報紛紛出爐,關於Mini/Micro LED各公司怎樣說?
    三安光電:加大研發力度,推進Mini/Micro LED等產品產業化進程 公司已陸續展開高端、新興市場產品布局,產品類型已涵蓋汽車照明、Mini LED、紅外、紫外等領域。 乾照光電: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 目前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且產品整體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作為Mini-LED關鍵原材料的紅光晶片,乾照光電具備優良的外延調控水平與晶片工藝技術,大大提升了Mini-LED產品的良率與可靠性,已小批量出貨給海內外主要客戶。
  • 復旦大學、臺灣交通大學:Micro-LED顯示全彩化關鍵技術
    將來,micro-LED的應用可以從平板顯示器擴展到空間顯示器、可穿戴/可植入光電設備、光通信、生物醫學檢測等領域。下圖描述了未來顯示的一種應用場景:micro-LED可用作光電探測器來接收外部信號,高帶寬micro-LED發射器也可以通過顯示器並行地將信息傳輸給消費者。(圖2.1,引用文獻:X. Liu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