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抗擊疫情主題作文4
過年了,我們的心,緊緊地系在一起。
網絡上的熱搜話題不再像往常那麼駁雜,而變得純粹;朋友圈裡刷屏的信息,多是親朋好友關於平安健康的提醒。
因為我們心中有憂,共同關注著突如其來的疫情;因為我們心中有愛,萬眾一心期盼著幸福中國年。
「特別想給所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拜年,我們在這兒過年,你們卻在醫院幫我們過關。」
「想給所有的湖北人拜個年,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
「這個年更多和家人在一起,跟親情在一起,跟愛在一起,就是您對於抗擊疫情最大的貢獻。」
「同一個世界,同樣護佑健康,請相信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這是2020年央視春晚「史無前例」的一次沒有彩排的節目——情景報告《愛是橋梁》裡的催淚臺詞。該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六位知名主持人白巖松、水均益、康輝、賀紅梅、海霞、歐陽夏丹傾情演繹,向奮戰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與全體武漢市民致敬,字字真情實意,激情澎湃,看哭很多人。
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被譽為「新民俗」,已經成為全球華人情有獨鐘的「年夜飯」。此情此景,必然激發人們迎戰疫情的沖天鬥志,堅定信心,凝聚人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若評選今年春晚最佳節目,擁有「硬核」的情景報告《愛是橋梁》當之無愧。
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必須找到與受眾同頻的共情點。總體而言,2020年央視春晚精益求精,與眾不同,讓人耳目一新,很走心,很成功。
疫情襲來,也讓今年的春節也變得不再「熱鬧」。安全起見,人們紛紛戴起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減少外出,「深宅」起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每一個人,提高警惕,不心存僥倖,增強自我防病意識,就是在為國家疫情防控作貢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春節假期多待在家裡,我們不是有更多的時間陪陪老人和孩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連日來,全國各地的愛心物資與援助力量馳援湖北武漢。1月25日是大年初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當晚8時許,山東省首批援助湖北省武漢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隊出徵,首批138名醫療隊員告別家人,帶著全省人民的重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是心有大愛的「逆行者」,是勇敢無畏的「戰士」,也是全省人民的驕傲。我們期待著他們早日凱旋、平安歸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寒冬終將過去,讓我們春天裡再相逢。
中國加油!
開學第一課抗擊疫情主題作文5
「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在校園裡再相遇。」在萬柏林區興華西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李欣老師的教案扉頁,她寫下這樣一段話。2月10日早上9點50分,李欣老師坐在電腦前,登陸釘釘課堂APP,打開視頻、連麥,隔著屏幕和同學們進行開學的第一聲問候!
對著電腦屏幕上的電子課件,李老師聲情並茂地開始現場直播第一課《春夏秋冬》的教學。為了直播效果,她提前一周開始準備電子課件,查閱大量資料,在家反覆進行模擬上課。
線上課程進行到一半,李老師開始對同學們線上提問,直播間裡,一年級小豆豆們在家長手把手的幫助下,積極連麥回答問題,儘管中途因網絡信號問題,偶爾有卡頓,但這次直播課為她準備下節課增添了信心。
「我明明是一個老師,病毒把我變成了主播。」對此,太原市迎澤區新西小學六年級教研組組長李文棣老師感受頗深。在這次線上教學中,她從2月2日起,作為迎澤區教學能手,負責編寫太原市迎澤區六年級語文開學初半個月的授課教案。為了做好前半個月的教案,讓即將小升初的六年級學生打好基礎,她查閱大量資料,按課時編寫詳細教案、配授課PPT和當堂檢測題。
2月10日上午十點,剛直播完畢的李文棣老師說,線上和線下教學相比,線上直播對老師要求更高。尤其是語文課,內容要生動有趣。用語言調動學生的情緒是線上課程的難點。線下教學可運用的肢體、神態、語氣等輔助「語言」,都無法呈現。「線上教學看不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是讓老師最擔心的問題。下一步,多加入更加活潑的教學方式,保證孩子們在家也能學得好。」
特殊時期克服特殊困難
在這個特殊的學期除了老師「主播」們,省城太原各中小學的校領導們,也是最焦慮的一撥人。
太原市萬柏林第三中學,全校32個班級於2月10日上午全部開啟線上教學。校長杜生奎從1月29日接到太原市和萬柏林區教育局通知後,就開始在校領導微信群裡部署初三年級釘釘直播課堂和初一初二年級直播課堂的各項工作。其中,如何引導初三學生學習,成為重中之重。
「特殊時期,大家要克服特殊困難!」在致全校全體教師的微信公開信中,杜生奎要求老師們不僅要保證上課質量,還要最大限度保護學生視力。他要求大家採用「學、導、練、清」課堂模式組織線上教學。這個模式除要求學生加強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外,更強調老師當堂視頻「導」學,引導學生線上學習重難點的同時,要線上當堂提供檢測題,學生在線當堂完成,老師當堂糾錯,做到直播精講、高效實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落實為目標。」為保證直播效果,萬柏林三中的老師們互相交流和分享網絡教學中各自好的做法和技能,就是為了在保證孩子們視力的前提下,高效學習。
太原市迎澤區新西小學校領導也通過微信群對全校教師熟練掌握釘釘平臺進行培訓,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全校老師調整狀態,紛紛投入線上教學準備工作中,達到人人都能利用網絡進行授課的水平。「老師們不斷磨課、試播,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給學生和家長吃了定心丸
太原市杏花嶺區第12中學1722班學生曉文是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從大年初十二開始就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線上聽課學習。從他的課表看,除語、數、英、物理、化學、歷史、政治主課之外,學校還安排了心理課和體育課。
他的媽媽在陪聽幾天課後,感慨良多。她說,孩子正處於備戰中考階段,出現這樣的情況很無奈。但從12中組織的直播課和各種安排來看,反而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各科老師們都非常認真負責,課程安排科學周密,老師的課件和講課內容都非常好。家長能做的就是,一定要和校方、老師積極配合,做到無縫對接,保證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學習狀態,是最關鍵的。」
對於這次特別的「開學第一課」,太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全員教師集體參與網絡教學,既是非常時期的特殊挑戰,也是應對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檢驗。「共同努力,靜待重回教室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