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陸,臺灣還「剩下」什麼?

2020-12-04 每天知守觀

導讀:據媒體報導稱,近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和日韓新澳共十五個國家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據報導,這份協定是全球最大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其覆蓋人口數量約為22.7億人,佔到了世界總人口近1/3的比例。籤署協定的15個成員國,在2019年的GDP更是高達26萬億美元,是世界歷史性的裡程碑。

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於中國來說,籤署協定代表著中方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臺灣地區卻因為無法加入全球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倍感焦灼,臺灣地區將面臨著經濟邊緣化和產業空洞化帶來的雙重危機。

如果這份協議在明年生效,將對臺灣地區的出口造成巨大衝擊。因為加入協議的15個成員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其他成員國將享有零關稅的政策。這份協議的實施將大幅減弱臺灣地區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對於臺灣地區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實際上,臺灣地區如果想要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應該選擇與大陸進行經濟融合,而不是強行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地區只有與大陸加強合作才能更好的發展

對於沒有加入這份協議,臺當局首先想到的是將鍋甩給了大陸,聲稱因為大陸的「一國兩制」對臺灣地區加入該協定作出了一定阻礙。一直以來,臺當局都試圖通過對大陸甩鍋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無能。這不僅對兩岸友好關係起到了負面影響,也對兩岸交流合作十分不利。

實際上從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就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試圖通過推進「臺獨」政策來單方面改變與大陸的關係。臺當局總是認為與大陸分道揚鑣才能夠體現臺灣地區的「獨立」性,讓臺灣地區有更好的發展,但是臺當局忘了,首先從經濟方面,臺灣地區就離不開大陸的扶持,只有與大陸加強合作友好發展,才能夠讓臺灣地區有更廣闊的天地。想要讓臺灣地區的經濟更好發展,臺灣地區就必須與大陸改善關係。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臺灣節目又出奇葩言論:大陸以前沒有清明節 殯葬文化從臺灣學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近日,臺灣TVBS頻道的一檔節目中又爆出「奇葩」言論,在討論兩岸清明節習俗時,主持人稱「大陸過去沒有清明節」,而嘉賓更指大陸無論是葬禮還是掃墓都會用「禮炮車」,禮炮一路從家裡放到殯儀館。 這個嘉賓還大放厥詞道,大陸過去沒有殯葬文化,所以現在努力與臺灣交流向其學習,「想辦法把他們(大陸)的根拉回去」。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陸生是大陸赴臺學習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年初疫情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在對待陸配和陸生方面的做法,讓這些大陸人寒心了。首先是陸配不但赴臺無門,還造成骨肉分離。
  • 疫情過後,大陸會對臺灣有什麼動作?
    在大陸舉國「抗疫」的過程中,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一絲的同胞之情,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話都沒有,還別有用心地利用大陸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毫無底線地對「疫情」進行政治操弄,利用綠媒和網軍,肆意散布假消息,打擊抹黑大陸,煽動「反中」「仇中」,妄圖以疫謀「獨」。「疫情」後,兩岸關係回不去了讓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子沒想到的是大陸「抗疫」之快,成效之顯著,令世人欽佩。
  • 離大陸比臺灣還近,臺灣唯一不講閩南話的馬祖跟媽祖到底什麼關係
    馬祖人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樣廣博吃完早餐走出餐廳在街邊閒逛,這裡人的口音和臺灣島上的人不一樣,這裡說的是福州話,不是閩南話。說到這兒我還真得跟大家說一下我曾經的困惑,並不是所有福建人和臺灣人都講閩南話。這裡專門有個展示廳,為的就是展示各個系列的「八八坑道」酒,遊客還可以在這裡親自品嘗其優良的品質。門口處是一個韓國瑜的卡通形象牌子,韓國瑜曾在馬祖當過兵,也曾經來過這裡,現在還為馬祖高粱酒站臺。說到當兵,臺灣男人都怕中了「金馬獎」,也就是服役的時候被派到金門、馬祖。遠離了臺灣島,歷史原因這兩個島當時是對抗大陸的前線,火藥味極為濃厚,時時處於備戰的高度緊張狀態。
  • 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從大陸看到臺灣
    ­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如果看文章的你知道原因,歡迎告訴我。
  • 李安:臺灣電影很窮,大陸片子不如市場好
    在談到臺灣和內地電影時,他說,「臺灣電影現在幾乎只有兩個類型,一種是蔡明亮、侯孝賢這種很悶的文藝片,一種就是那種我形容不出來的片。像《賽德克·巴萊》這種電影太少了。」而大陸電影,「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不過,進步是有的。
  • 臺灣的發展前途在大陸,蔡英文指望美國有什麼用?
    作者:崔小杏子臺灣捨去大陸這麼好的市場不合作,反而捨近求遠地與美國合作,蔡英文指望美國什麼呢?最終又能從美國那裡得到什麼好處?要知道,一直被擱置著的所謂「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沒有任何的進展。看到這兩則信息,估計有很多臺灣民眾思考起了臺灣經濟未來的走向,該何去何從?臺灣的「中時新聞網」對這次的會談進行了評論稱,「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給予臺灣的利益暫時不確定,可能還將耗費大量的時間。以美國一貫的處事作風,臺灣想要從中獲得好處沒這麼容易,即使嘗到了甜頭,付出的代價也會很高。
  • 民進黨發言人:「大陸需要臺灣」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對於臺灣出口大陸創新高的問題,臺灣內部爭執不下。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曾表態稱,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並非是所謂的「賣臺」,而是表明了「大陸需要臺灣」。顏若芳還聲稱,臺灣地區出口大陸創新高,並不能表明臺灣地區對大陸的依賴越來越深。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尤令人嘆息的是,他在綠營壓力下還「大義滅親」,把鐵桿深藍支持者「軍公教」的福利也砍了,從此,臺灣社會只剩下罵馬之聲,挺馬派徹底消失。  還發生了很多雪上加霜的事,比如「馬王政爭」,洪仲丘案,核四電廠封凍,一件接一件,國民黨當局就像被套進麻袋中群毆一樣,滿頭是包。
  • 大陸發出攤牌信號,臺灣蔡慌了...
    尤其是這幾件事,讓大陸無法容忍:  1、甘願淪為美國過時武器的提款機,同美國接連達成巨額軍售。  就在12月8日,美國批准了一項對臺灣價值2.8億美元的「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這距離上次18億美元軍售還不到2個月,而且這已經是今年第6次了。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2003年1月16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有臺灣媒體說近兩年大陸電視劇在臺灣頗為風光,例如《康熙王朝》剛一製作完成,臺灣的東森綜合臺,年代新聞臺,八大戲劇臺以及中視,一起上門搶購,最近又掀起了重播的浪潮,收視率仍然是居高不下。那麼《康熙王朝》為什麼在臺灣百姓中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大陸的電視劇為什麼會受到臺灣百姓的青睞呢?
  • 臺生:臺灣人還以為"大陸啃樹皮" 其實進步嚇死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17日電 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遊學,才真正了解到這裡。近日,一位久居大陸的臺灣學生感嘆,部分臺灣人還停留在「大陸啃樹皮」的刻板印象,其實大陸的進步「嚇死人」。
  • 大陸再限制旅遊團數量?臺灣業界驚慌
    (觀察者網訊) 自8月1日起中國大陸停發赴臺自由行通行證之後,臺灣旅遊行業內部消息稱,中國大陸將進一步縮減赴臺團客配額,已有九個省市決議嚴格管控來臺團客配額,各省市減少的數量不同,但大方向是十月砍半,十一月、十二月剩下三成。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臺灣人口生育率逐年下降,但大學院校不斷增加,錄取率節節攀高,使得臺灣的大學即將陷入沒有學生可招的窘境。另有48.32%的受訪者表示,如果還沒有結婚,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也會延緩或取消結婚。是什麼原因讓臺灣民眾「談小孩而色變」呢?親民黨政策中心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目前臺灣有123萬人處於「失業狀態」,另外,在已就業的人口中,高達40.3%的人擔心明天可能成為「失業一族」。對於擁有2200多萬人口的臺灣來說,高達123萬的失業人數就意味著有將近10%的人會被社會拋棄。
  • 什麼生肖富豪多? 大陸兔子臺灣蛇
    什麼生肖富豪多?大陸兔子臺灣蛇 2013年02月05日 06: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臺灣大學生:大陸處處都能讓人大開眼界 還想再去
    中新網8月8日電 臺灣《旺報》8日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生陳朝鈺的文章稱,去年暑假,陳朝鈺曾有過一次山東之行,還走訪了許多小時候在詩文裡讀到的地方,使其感覺特別有意義。陳朝鈺表示,雖然只去過大陸這一次,但感覺處處都能大開眼界,還想再去大陸多看多見聞。
  • 臺灣棒球教練執教大陸
    從臺北隊退役後,他先是在臺灣統一獅隊打職業棒球,後來又到嘉義大學棒球隊執教,1997年,他考慮到過去常年在外奔波沒能很好地照顧家人,於是不想再接觸棒球了,便開始從事餐飲業。可正當自己的餐飲業初具規模時,心中難以割捨的棒球情結使江泰權再一次重返棒球場,開始了新的執教生涯,並且這一次是遠離臺灣來大陸發展。當記者問江泰權為什麼會到大陸來執教時,他說。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最近北京下起了初雪。這時電視臺肯定紛紛出動,上山報導那些看到雪就和發現新大陸一樣的民眾。最常看到記者穿著雪衣到山上去量今天積雪幾公分?還會訪問一大堆等下雪的民眾。臺灣人最常幹的是堆雪人,還有人生吃雪,只差沒有加紅豆大豆和糖水了,當然絕不能忘的是打雪仗。  臺灣什麼山會下雪呢?答案是超過三千米的高山。最有名的下雪聖地就是「合歡山」了。我自己沒去過,為什麼我不去?
  • 臺灣公路塌方19名大陸遊客失蹤
    本報訊颱風「鯰魚」橫掃臺灣東北角,暴雨成災,數百大陸遊客被困,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張堅鍾轉引海協會臺北辦事處消息,稱已造成大陸33個團受困,1名領隊死亡,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