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從大陸看到臺灣

2020-12-05 閩南網

­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如果看文章的你知道原因,歡迎告訴我。

­  但這種撞名字(大陸叫「重名」),臺灣人也一點不陌生。就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就有五個雅雯,四個怡玲,三個淑芬,二個志豪,二個怡君。如果他們都有著非常常見的姓,例如趙錢孫李,那麼有一堆王雅雯、李志豪相見歡,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為什麼會這樣?身為一個臺灣人我可以告訴你:是的,就是因為懶,他們的爹媽懶。

­  在臺灣,我們管這種名字叫「菜市場名」,什麼意思?就是「在菜市場一喊,有N個人應答」的意思。

­  會取臺灣的「菜市場名」的,有一半以上,都是沒有祖譜的,如果有祖譜,那他們名字的第二個字,就會比較特別,例如我叫王道偉,我的同輩兄弟姐妹,也都是道字輩的。我的弟弟叫王道儀,堂姐是王道蓉,堂弟王道俊。你想想,「欣怡」「心怡」「志豪」「雅婷」「雅惠」「家豪」「雅玲」「靜怡」,這些菜市場名,就是想到什麼取什麼,和族譜也沒有半點關係。

­  根據我王家的祖譜,「朝廷有道仕賢良」,我爺爺是「廷」字輩的,我爸我叔是「有」字輩的,我就是「道」字輩的,所以我的兒女就該是「仕」字輩,就是王仕*這樣。不過如果我生的是女兒,這樣還真難取名字。

­  仔細看看那「百大菜市場名榜」,就會發現臺灣人最愛用來取名的字,就是那幾個:「偉」「宏」「淑」「志」「雅」「慧」「玲」「怡」「建」「雄」「芬」「君」「詩」「婷」「明」「強」……其中同音的還可以置換,例如「玲」同「伶」和「鈴」,「慧」同「惠」,「明」同「銘」,「志」同「智」……掌握這些取名的偷懶法則之後,取名真是件容易事!小孩生下來,就把這些字拿來做排列組合安在他頭上即可。下次,如果你看到對方的名字是這樣的,那他十拿九穩就是臺灣人,而且是本省人。

­  相反的,如果臺灣朋友名字的中間名比較特別,例如把「朝廷有道仕賢良」當作中間名,他有很大的可能是臺灣的外省人(也就是蔣介石當年帶過去的那批國民黨老兵)。

­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通婚,臺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差別愈來愈小,也有很多外省人忘記了或不用族譜,取起了菜市場名。我覺得有點可惜,不過,這是人家的家事,我也管不著。

­  回到大陸朋友的名字,身為臺灣人的我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這也是臺灣人的名字不會發生的事:為什麼大陸朋友的名字常常是男女顛倒?周迅,聽來是個爽快爺們兒,不料竟然是個美女。我有個同事叫王寒,感覺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姑娘?但他其實是個大胖男。還有什麼尚力、雷天……都是女的,但王歡、李玉……卻是男的……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  【作者簡介】

­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相關焦點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2019年03月13日 08: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她認為臺灣教育人才到大陸就業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兩岸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確實,兩岸交流已經越來越緊密,兩岸合作也越來越廣泛,同胞親情也自然越來越深厚。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來到大陸發展,也早已不是新聞。
  •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滲入臺灣人生活
    記憶中的味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日刊登臺灣媒體人威克的文章稱,如果問起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臺灣人,對臭豆腐的記憶和現在的年輕人是相當不一樣的。臭豆腐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臺灣地區是用來養家餬口或者是想家思鄉的工具,但是當年在臺灣的街頭,如果不是嗜食臭豆腐的「逐臭之徒」,臭豆腐攤子對很多人而言是避之唯恐不及。
  • 對比了臺灣和大陸的電影譯名,美國人實在忍不住了!
    我們時常會發現,同一部外國電影,大陸與臺灣的翻譯名會不一樣。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其中收復臺灣也是該劇的主要內容之一。  主持人:那麼《康熙王朝》它是一部歷史正劇,所謂的歷史正劇,我們想應該是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這種藝術創作。那麼在《康熙王朝》當中,我們注意到很大一段歷史,是在講康熙王朝如何收復臺灣,統一中國的這麼一段歷史,我們非常感興趣的是,王主任據您的觀察,臺灣民眾他們在收看這部電視劇,收看這段歷史的時候,他們是懷著什麼樣的一種心態呢?
  • 蔡英文:大陸不要誤判 以為臺灣人會對壓力屈服
    在520之後,我們看到中國大陸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冷靜與理性,所以之後我到巴拿馬訪問的時候,我們面對大陸的阻礙是相對比較小的,在後面的一段時間,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來自中國大陸的善意。  但是,我們又看到近來的一些發展,大陸方面好像又開始走回頭路的感覺,不僅反應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這件事情上,同時,我們也發現他們對臺灣內部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做了不同的處理,這在我們傳統的想法裡,就是所謂的分化,如果我們用傳統的語言來講,大陸在這一段時間以來,好像又回到一條老的路子上面去,也就是打壓和分化。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是周杰倫的好搭檔,大家都知道的臺灣著名作詞人。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最近北京下起了初雪。臺灣現在也是冬天,不過大約是17度到20度。不像在北京,-7度。即使是冬天,臺灣的最低氣溫會發生在半夜或凌晨,那也就是八九度,從來不會到零下。當然,臺灣潮溼,溼氣會讓人感覺冷入骨髓。所以臺灣的冬天也需要穿羽絨服。  那麼,臺灣會下雪嗎?  答案是:會。臺灣雖然地處亞熱帶,平常熱得要死。但臺灣的高山也挺高的。
  • 臺灣自由行旅遊攻略 合肥人去臺灣自由行流程如何辦理
    合肥到臺灣自由行即將於8月28日開啟,但由於合肥出入境部門表示暫時沒有提前接受申請材料的計劃,因此,合肥人自由遊臺灣可能還是得等到9月份成行。小編整理了一份關於合肥前往臺灣自由行的行程攻略,包含如何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和入臺許可證、關於機票和輪渡、交通、通訊、特色等相關問題。
  • 臺灣的物價水平很高?實拍臺灣人的生活,網友:與大陸有一定差距
    中國強大後,人們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很多人享受美好的生活,他們會走出自己的家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這也因此在很多的國家中,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有些人喜歡在中國的內陸遊玩,而有些人會專門去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遊玩,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會有很多的遊客前往遊玩,這裡將會是很多遊客首選的遊玩場所。
  • 臺灣大學生:大陸的發展機會讓人熱血沸騰
    利用暑期赴滬實習,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臺灣大學生「逐夢上海」「很想來大陸看看新發展,也看看傳統文化教育和臺灣有什麼不同」,「大陸有近14億人口,想想這裡的發展機會就熱血沸騰。7月15日,20名臺灣大學生來到上海,開始在2家新經濟企業展開為期1個月的暑期實習,說到未來,他們大都興奮地表示,正考慮在大陸就業和謀劃發展。「逐夢上海」2019臺灣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由香港大中華會、匯勤資本和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希望幫助臺灣大學生親身體驗內地職場環境,累積實踐經驗,在感受上海新經濟高速發展魅力的同時,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 「不能回去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
    臺灣抗疫中心只檢測那些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在幾個月裡,臺灣2000多萬人只檢測了7000多人,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出現了數據很好看,卻得不到外界認可的局面。大陸學生無法赴臺臺灣的政策還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裡面,5月份臺灣高校就開始規劃讓大陸和其他地方的學生返校,但是臺灣外事部門卻一直沒有解禁入臺禁令。在6月4日,又以檢疫能量問題宣布7月仍然不會解禁,使得臺灣144所學校2.6萬名學生無法返臺。
  • 臺灣漫畫家:大陸窮時我們認同是中國人,何況現在?
    來源:環球時報「老培」這個名字並不為許多大陸網民所熟知,但以漫畫形象「藍精靈」「哥布林」出現的國民黨和民進黨相關諷刺漫畫,對於關注兩岸網絡輿論生態的人來說並不陌生。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臺灣青年:像我們這樣臺灣青年來大陸,其實對的
    十年前,來自臺灣彰化的張元豪看到了這裡發展茶產業的機遇,毅然辭去了在臺灣的高薪工作來到長汀,在這裡,他不僅收穫了事業,也找到了真愛。日前,中新社記者來到福建長汀,約訪了張元豪。【解說】初見張元豪,這位白淨斯文的80後臺灣小夥正在廠房內仔細篩茶。長汀縣鐵長鄉的地形地貌和氣候與臺灣彰化、南投等地非常相似,很適合種植高山茶。
  • 「雙11」從大陸風靡到臺灣 臺灣海關開始備戰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在臺灣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乃鋒看來,眾多電商平臺參與「雙11」購物節,由此產生規模效應,使得商品越來越豐富,折扣力度越來越大。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臺灣專門而且唯一代辦報考大陸研究所的「夏潮聯合會」表示,去年有1078人到大陸就學,估計今年將超過4000人;另外,在大陸進行短期進修人數今年也將達到4萬人;甚至許多本來可以在臺灣穩上名牌大學的優秀生也直接進了大陸院校。北京是臺灣學子較集中的城市之一。兼具古都歷史滄桑和現代都市風情的北京作為中國大陸高校最集中的城市,對臺灣學生有巨大的吸引力。
  • 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首先要確定你戶口所在城市是否已經是自由行城市,如果不是,那就要跟報旅遊團,手續方面旅行社會幫你做好,如果戶籍所在地開放臺灣自由行,只需要辦理兩證一籤,即: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即大通證大   原標題: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