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產卵刺激後,細胞加速分裂和異常分化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或突起,它們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癭瘤的一種,指在植物體上由於昆蟲產卵寄生引起的異常發育部分。
這些突起或密集或零散,或與植物本身顏色相近,或有著迥然不同的色彩。
如果有好奇並且勇敢的朋友切開這樣的突起,會驚奇地發現裡面暗藏的一個小世界
以膜翅目蜂形成的蟲癭為例,它形成的蟲癭簡單劃分為表皮層、保護層、營養層和蟲室(活動區)4個部分。
研究發現蟲癭的形態結構表現取決於寄主植物和致癭昆蟲。不同的寄生蟲在不同的植物部位構建的蟲癭結構和形態各有差異。
蚜蟲平時聚集於花卉的幼嫩枝條上吸取營養 ,使植株葉片捲曲、萎縮並產生蟲癭。它們在很多植物上都能產生蟲癭 ,具體部位(葉柄、葉片或嫩枝) 是由蚜蟲的種類來決定的。很多造癭的蚜蟲在冬季和夏季會以不同的植物來作為寄主。在冬季蟲癭產生的頻率要高些 ,卵在冬季孵化後春季誘導蟲癭產生 ,2 代或者幾代蚜蟲同時生活在蟲癭中 ,當它們成為有翼的成蟲後便離開蟲癭尋找夏季時的寄主植物。
木蝨是一種形狀很小的「蟬」 ,對於它的生物學特徵了解的很少。由它誘導產生的蟲癭看起來就像是捲曲的葉片或者呈鈕扣狀、圓錐形並且在其表面有一些蠟質的粉末。
該造癭昆蟲許多種類的幼蟲都能在植物上形成蟲癭 ,故通稱為癭蚊。世界性分布 ,全世界已知約 4 000 種。若干種類為農、林業的重要害蟲 ,同時從它們產生的蟲癭中能夠提取大量的丹寧酸所以是雙翅目中一個經濟上重要的大科。癭蚊的身體很小 ,幼蟲白色、黃色、紅色 ,無足。幼蟲的生長活動持續時間從 2 周到 2 年。成蟲的活動可根據寄主植物的生物活動來推測 ,通常是與春天幼芽的萌芽同步。很多癭蚊具有寄主特異性 ,例如雌性癭蚊會被寄主植物的某些化學或者生理特性所吸引 ,它們產生的蟲癭是球形的或者是刺形的。
癭蜂具有特殊的生命周期 ,不同世代的癭蜂通常形態不同 ,並且在植物上能形成不同形態的蟲癭 ,結果常常被誤認為是不同的種。第1 代通常只有雌蟲而第 2 代既有雌蟲又有雄蟲。癭蜂的成蟲體長只有 1~6 mm ,幼蟲體長約 1~4 mm ,白色 ,無足。每一代癭蜂可以在蟲癭中生活 7 個月至 3 年 ,幼蟲在蟲癭中化蛹 ,成蟲在蟲癭中取食植物組織從而在蟲癭中形成一些小孔。
1. 出現蟲癭要及時清除受害枝葉,並收集起來集中焚燒或掩埋,降低蟲源。
2. 由於害蟲躲在蟲癭內,要及時使用一些高滲透的殺蟲劑防治,比如:阿維菌素+炔蟎特,聯苯肼酯,或者阿維菌素+螺蟎脂或噠蟎靈等藥交替使用。
蟲癭出現後打藥防治不會消除蟲癭,但會阻止危害擴散,要看藥效請掰開蟲癭,看內部昆蟲是否死亡,建議還是要修剪受害枝葉進行銷毀。
如果您對種植技術上有很多不明解的地方,
可添加我們錢小妹微信(yqs638)獲取更多免費管理要點!
如果您有更好的種植建議,不妨在留言板告知我們,和農友們分享下哦!
想進一步了解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我們的放心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