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蟲癭 親近自然

2021-02-19 奇趣科學館

點擊上方「公眾號」藍字

愛上我~

在本次的「親近自然」小課堂裡,我們來看一看如何用放大杯觀察奇怪的「疙瘩」——蟲癭吧!


色彩鮮豔的蟲癭

夏秋季節,很多樹葉上會有奇特的現象發生:山毛櫸的樹葉上長出蔥尖狀的物體,櫟木樹葉上閃爍著櫻桃大小的球體,原先是綠色,慢慢變成紅色。槭類樹葉上則生出又長又薄的類似香腸的物質,看起來就像又密又黏的線團。昆蟲寶寶就在這些蟲癭裡「茁壯成長」。

癭蜂和癭蚊在植物樹葉上產卵。植物繼續生長,還長出「小房子」—也就是蟲癭,裡面住著幼蟲。在夏天打開一個這樣的蟲癭,會發現裡面有隻幼蟲。它們在「小房子」內部自給自足,在發育成熟時鑽出「房子」,最遲也得在秋天落葉之前。如果在「房子」上發現了小洞,那就是一個空的蟲癭。癭蜂和癭蚊就是通過這個空洞爬出「房子」的。


中藥材五倍子也是一種蟲癭

利用櫟木樹葉的蟲癭可以製作墨水。在秋冬季節收集帶蟲癭的櫟木樹葉,並且蟲癭上要有小洞。將蟲癭放入裝水的杯子裡,並在水中放入鐵釘。幾星期後,水會變成灰色。只需將水煮開——深色的櫟木蟲癭墨水便製成了。


蟲癭剖面圖

收集不同的蟲癭。有沒有發現相似的蟲癭總是出現在同一類植物的葉子上?大多數癭蜂和癭蚊在櫟樹、山毛科、薔薇科和槭樹上產卵。

用放大鏡觀察破口的蟲癭。有沒有發現白色的幼蟲?

將帶有蟲癭的葉枝放入玻璃杯中,也許能觀察到幼蟲是怎樣鑽來鑽去的。

體長:可達4毫米

特徵:體型微小,帶翅膀除了癭蜂和癭蚊外,還有癭蝨,它們吮吸杉木的針葉中的汁液,然後樹葉上長出菠蘿狀的瘤狀物,如李子般大小。這樣的蟲癭裡沒有幼蟲。


□林中

□林邊

□林中空地

□地面

□野外

□植物莖幹/樹皮

□樹葉

□花瓣

□灌木叢

本文圖片和內容來自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驗大自然——放大杯中探索》
      本書按動物的生存環境分類,如人類的房子、森林、田野草地和水域。其中每一類都介紹了大量可以用放大鏡杯觀察的小動物。針對每種動物都附有觀察表,觀察方法和大量的實驗。書中還有親切的小貼士,為小讀者提供詳細的指導和建議,更有親自動手的小實驗。這是一本為專為小探險家準備的指導手冊,快帶上它出發吧!本書包含大量風格清新的手繪圖片,將各種有趣的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配上輕鬆幽默的文字說明,讓小讀者捧起來就捨不得放下!

想知道在哪裡可以買到這本有趣的自然探險圖書嗎?當當網已經上架啦!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啦! 


相關焦點

  • 美麗蟲癭在小院
    他不愧為植物專業出身,見圖就說此為蟲癭,中藥五倍子就是蚜蟲造成的,不過沒有見到像您家裡的一樣美麗的蟲癭。再觀察在薔薇枝上,又見兩隻了。至今20多天,蟲癭大小不同,顏色小有深淺變化。現餘一只,由深紅向粉紅變化,但外表長出觸角,放大好像是一個有兩隻眼睛的精靈至今還在,成為小院迷人一景。  與喜歡植物的朋友交流,大家均說沒見過。
  • 神明在植物上落下的玉珠——蟲癭
    可以引起蟲癭的蟲類有很多,常見的有蚜蟲、癭蟎、木蝨等,另外還有癭蜂、癭蚊等都可以使植物產生蟲癭。這些蟲一般都是在植物體上進行越冬,第二年春天溫度回升後取食植物、刺激產生蟲癭,而蟲癭又像是蟲類的溫床,蟲躲藏於其中取食生長、受蟲癭保護。
  • 原來是---蟲癭
    研究發現蟲癭的形態結構表現取決於寄主植物和致癭昆蟲。不同的寄生蟲在不同的植物部位構建的蟲癭結構和形態各有差異。        蚜蟲平時聚集於花卉的幼嫩枝條上吸取營養 ,使植株葉片捲曲、萎縮並產生蟲癭。它們在很多植物上都能產生蟲癭 ,具體部位(葉柄、葉片或嫩枝) 是由蚜蟲的種類來決定的。很多造癭的蚜蟲在冬季和夏季會以不同的植物來作為寄主。在冬季蟲癭產生的頻率要高些 ,卵在冬季孵化後春季誘導蟲癭產生 ,2 代或者幾代蚜蟲同時生活在蟲癭中 ,當它們成為有翼的成蟲後便離開蟲癭尋找夏季時的寄主植物。
  • 觀察球鼠婦 (西瓜蟲) 親近自然
    點擊上方「公眾號」藍字在本次的「親近自然」小課堂裡,我們來看一看如何用放大杯觀察圓溜溜的「西瓜蟲
  • 南凌幼兒園中班組開展「親近自然,蘆葦寫生」活動
    2019年11月5日上午,南凌幼兒園中班年級組的師生,在幼兒園一牆之隔的蘆葦蕩開展了「親近自然,蘆葦寫生」活動。進入蘆葦蕩,孩子們被眼前的蘆葦吸引住了:「蘆葦的葉子是長長綠綠的」、「蘆葦的花是毛茸茸的」、「風一吹,它就彎腰了」……孩子們通過的觀察、觸摸、交流,感受到了蘆葦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幼兒在畫紙上創作出了各種形態的蘆葦,作品或寫實、或想像、或抽象,展現出多種繪畫方式。此次寫生活動中,幼兒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獲得對蘆葦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
  • 農村這種長在鹽膚木上的中藥,是蟲癭的小房子,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在農村最多的就是野花野草,這是城市裡很少見到的,在城市裡我們見到的花花草草都是已經被修飾過了,已經失去了它的原始美,是按照人的要求來生長的,失去了它們應有的自由,也失去了它們的自然美,容易讓人有審美疲勞,千篇一律,沒啥新奇的;而農村野生的就不一樣了,它們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長的,想怎麼長就怎麼長
  • 自然界中有一種現象,叫做蟲癭,有蟲癭的植物藥用價值高
    自然界中有一種現象,叫做蟲癭,有蟲癭的植物藥用價值高。農村地區總是有著非常多的野生植物,有些植物可以說是寶貝,有些只是認識而並不了解其中的價值,所以會經常當做野草,如果阻礙到人們的生活的話,就會直接拔除。
  • AUM·吾愛自然|自然在生活裡,生活在自然裡
    from nature, getting things from natureRecognizing the world from natureMaking growth happen naturally in exploration#Nature in life, life in nature##Chapter.02 親近自然# AUM與自然生活家
  • 五大景點帶你親近自然(三)
    不妨抽空親近一下大自然,在威爾斯崖邊散步、在澳洲的私密小島靜思、在尚比亞瀑布下感受清涼,或在葡萄牙海邊品味日落……
  • 這些學生能看圖認鳥聽聲辨鳥 廣州舉辦廣佛肇中小學生自然觀察實踐...
    參賽學生在進行戶外觀察比賽。通訊員供圖信息時報訊(記者龐澤欣通訊員張新韻)11月9日,廣佛肇中小學生自然觀察實踐與理論知識教育活動總決賽在廣州舉行。來自廣州、佛山、肇慶三地的70支中小學隊伍,共計500餘名學生參加比賽。70支隊伍分為7個小組進行比賽,每組10支隊伍,比賽形式為現場答題,按照鳥類、蝴蝶、植物三個項目的得分相加為總成績計算名次。
  • 想要解鎖孩子觀察、思考、記錄問題的能力?和他一起寫自然筆記吧
    當我們觀察錯綜複雜的自然界運作時,我們對這個美麗地球的欣賞和敬畏之情就會增長,即使是最小的昆蟲也絕對令人驚奇。莫奈說:「學習自然,熱愛自然,親近自然。它永遠不會讓你失望。」自然筆記更是開發孩子整體感知和觀察技能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你知道嗎?
  • 跟你親近的人,到底是真親近還是假親近,朋友圈鑑真偽
    在每個人的生命經歷中,毫無疑問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關係,無論是父母、夫妻,還是孩子、朋友,到底誰是最為親近的人呢?似乎沒有人能夠如數回答,甚至傻傻分不清楚。很多時候,很多看似親密無間的關係卻是一種假性親近。這種貌合神離的關係總是讓人很難分辨。
  • 跟隨自然介自然觀察武隆仙女山
    8月22日至23日,由重慶市林業局主辦的仙女山自然觀察計時賽在武隆仙女山舉辦,來自重慶市的十一支隊伍20個小時在武隆仙女山共記錄了57個鳥種,568種植物,13種兩棲爬行。,如果你不會自然觀察,那麼你可能會被猛獸襲擊,被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消滅。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央廣網肇慶5月31日消息(記者鄭澍)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 自然體驗師實習記丨23:民歌裡的自然觀察
    我們各自說到對自然教育理解的淺薄時,她說她覺得自己身為一個自然體驗師,應該先學會如何感受自然之美,為什麼要感受自然之美,自然有哪些美,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作用,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格物致知的學習理念我是非常認同的。但我不認同感受自然之美這個目標,於是我很認真地回復了她:「真的需要按條目去感受自然之美嗎?我不太認同。
  • 虎鯨是頂級掠食者,為何會親近人類?或許和人類祖先有關
    可是它卻不吃人,反而親近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虎鯨幫助人類的例子。虎鯨對人類的船隻並不害怕,反而會有意親近。換而言之,虎鯨在自然界中是願意親近人類的。它不像鯊魚那樣會主動攻擊人類,它是發自內心地想要親近人類。動物親近人類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貓狗之類的動物都喜歡親近人類,但它們很早就被人類馴服了,骨子裡便喜歡人類,所以和人類關係好並不奇怪。
  • 自然觀察,讓你愛上這裡的草木蟲魚
    ,運用相機、筆記記錄觀察結果,在導師的指引下探秘神奇的自然與生物多樣性。 一個來自福州的自然觀察營正在這裡開展活動。8個兒童、4個成人在自然觀察導師團隊的帶領下,走進田野、樹林,觀察學習這裡的各種地貌、植被、花鳥魚蟲。 清晨6時許,記者隨觀察營隊伍步行到觀鳥谷。一行人噤聲進入觀鳥長廊,等待不久,7隻白鷳翩然而至。 「白鷳只在清晨、傍晚走出山林覓食。看,白色的是雄鳥,褐色的是雌鳥,還有一隻是亞成鳥(長成但尚未性成熟)。」
  • 如何在家親近大自然
    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當孩子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超棒的光影畫面,並不時驚喜地和大人交談,這樣和諧的帶娃時光,誰不喜歡?BBC高分紀錄片 1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預告片 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7,歷時4年製作,訪問了41個國家,1500多人參與,最終凝成這部精心巨作,頂級製作+頂級配樂+頂級配音,呈現了一個精彩的自然世界
  • 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後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野外筆記,ID:Falco-peregrinu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於8月23日在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圓滿結束。這本《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報告》小冊子呈現給您。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報告中的錯誤及遺漏在所難免,歡迎批評指正。此次活動由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廣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活動以競賽為形式,觀察並記錄所見物種的信息。
  • 怎麼才能讓虎皮鸚鵡,跟主人更親近呢?
    可正因為它們比麻雀大不了多少,也讓飼養它的主人們很難像愛撫貓咪狗狗一樣愛撫它,畢竟小鸚鵡們都是很脆弱的精靈,如果和它沒有親近起來,那麼動作稍微大一點就可能把它們嚇跑甚至嚇暈,讓主人們既無奈又心疼。感興趣的朋友就會知道,鸚鵡是一種「傳家」寵物,哪怕像虎皮鸚鵡這樣的小型品種也起碼能夠活十幾年。在漫長的相處時間中,一直與寵物遠距離接觸肯定不是主人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