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文,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所在的宇宙的前身,很可能就是天體塌陷後形成的黑洞。
今天續文,是我進一步認為,由此推論,我們所在宇宙一些無法理喻的神秘現象,似乎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先試解量子糾纏現象。
所謂量子糾纏,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即使相距遙遠,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變化 。糾纏的粒子,有著神秘的同態現象。
這種現象,雖然已經證實存在,卻匪夷所思。
分體之間,相互怎麼可以發生只有同體才可能發生的糾纏呢?
通常的空間理念無法理喻。
如果糾纏的粒子之間有某種無線傳導方式,那它們發生相應變化,應該有時間先後,而不應該同步為即刻。
通常的時間理念無法解釋。
現在,有了「黑洞前身說」的新推論起點,思考和解答問題,得以從通常的理念中超脫,而另闢新徑。
據以推斷:糾纏的量子原本是一體的粒子。由於某種原因,原本一體的粒子分開了距離。即使如此,它們仍然還是一體的。
正如嚼口香糖,有人可以鼓出泡泡來。雖然糖泡中間隔有空氣,糖糖之間仍然還是一體的。
那麼,什麼原因能讓一體的粒子中間被「鼓了泡泡」呢?
黑洞爆炸。
爆炸讓構成黑洞的緻密物質爆散,原本一體的粒子中間因而鼓起了「泡泡」。「泡泡」本身,也是原本一體粒子的組成部分。只是由於爆炸,這個組成部分膨脹起來了。
可以是這個原因。
不如乾脆說,只能是這個原因。
據說,整個地球如果被吸入黑洞而緻密壓縮,體積將小於一粒芝麻。可想而知,黑洞一旦爆炸膨脹,產生的宇宙裡,會鼓出多少粒子分離而糾纏的「泡泡」。那絕對是一個接近無限多的數字。所以,可供利用的糾纏量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又因為黑洞爆炸不均衡,爆散出來的「泡泡」性狀同體粒子,自然大小不一。有的相距近在納米以內,有的相距則遠到不止十萬八千裡。所以,利用量子糾纏原理遠距離傳遞信息,成為可能。
重要的是,量子隔空猶為一體,並非宇宙物質性態的孤例。
小的物質,一體原子的原子核與電子,之間隔空;大的物體,一體太陽系的各星,之間隔空……
隔空猶為一體的現象,其實很普遍。
因為,整個宇宙所有物質都曾擠在同一個黑洞裡面,又一起爆散膨脹開來。膨脹是共同的屬性,只是有的膨脹是「鼓了泡泡」,有的膨脹是生成了不同的元素,還有的膨脹則是集合形成星系。
還有一些人類觀察到和沒觀察到的宇宙現象,也可以循著宇宙來自黑洞的推論,得出合理的解釋。
後續發文再議。
插圖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