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家:解讀身體不可缺少的七大營養素

2020-11-24 澎湃新聞

營養專家:解讀身體不可缺少的七大營養素

2020-06-29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作者:蘇珊·鮑爾曼(Susan Bowerman),康寶萊全球營養教育和培訓高級總監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獲取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的均衡、合理攝入對於健康意義重大。康寶萊的全球營養理念便是以均衡營養為基礎。要實現這一點,最重要的便是要做到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植物營養素、膳食纖維和水這七大營養素的攝入。

  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日常攝入的蛋白質在經過消化吸收後,合成人體蛋白質成分。同時人體的蛋白質又在不斷代謝與分解,時刻處於動態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質的質和量、各種胺基酸的比例,關係到人體蛋白質的合成量。

  人們的健康與膳食中蛋白質的攝入有著密切的關係。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包括牛奶、畜肉、禽肉、蛋類、大豆類及魚、蝦、蟹等。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是有效提高蛋白質攝入的方法。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由於它所含的氫氧的比例為二比一,和水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質,是身體的「燃料」。建議大家更多從全麥、豆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碳水化合物。

  脂肪

  大家其實不必「談脂色變」,脂肪是生物體的能量提供者,也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脂肪酸分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從食物中攝入了過多的飽和脂肪酸,而健康脂肪的攝入不足。飽和脂肪酸多含於牛、羊、豬等動物的脂肪中,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從魚類、堅果、橄欖油和牛油果中攝入健康脂肪。

  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由於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雖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經常由食物供給。礦物質也是人體必必需的元素,同樣必須由外界環境供給。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種類很多,僅靠吃某幾種食物並不能滿足需求,因此保持均衡膳食的好習慣有助於獲取每日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植物營養素

  植物性食品中廣泛含有被稱為植物營養素的天然化合物。植物營養素有益於人體提高免疫力和疾病預防能力。目前已經被確認並分離出來的植物營養素有上千種,比如大眾熟悉的葉黃素、番茄紅素、茶多酚等等。平時吃一些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大家攝入足夠的植物營養素。

  膳食纖維

  對腸道健康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成分之一就是膳食纖維。它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大類。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也被稱為「粗纖維」,廣泛存在於蔬菜、麩皮和大多數全穀物中,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緩解便秘。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存在於蘋果、桔子、燕麥、大麥和豆類等食物中。膳食纖維會在胃裡的水環境中膨脹,增加飽腹感;它們還可以大腸中被發酵,促進有益菌的大量增值,抑制腐生菌的生長,以改善腸道菌群。

  

  水是人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物質,正常情況下身體每天要通過皮膚、內臟、肺以及腎臟排出1.5升左右的水,以保證毒素從體內排出。及時補充水分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一個成年人每日飲水量為1500-1700毫升。體力勞動者消耗較多,在戶外作業或氣溫較高時可以酌情增加飲水量。

  這七大營養素共同保證了人體正常生長、發育、繁衍和維持健康生活。大家日常享受各種美味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入。

關鍵詞 >> 營養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營養素,身體的構造材料
    人類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生活和勞動需要,必須不斷從外界攝入必要的物質,用以供給能量、構成機體組織、調節生理活動等,這種所攝取的必要物質被稱為營養素,主要包括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七大營養素,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宏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被稱為微量營養素。目前已知的有40-45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存在於各類食品中。
  • 《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的解讀
    臨床觀察發現,儘管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均可能感染,但是,基礎營養狀況較差、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感染後病情更加危重、預後更加不良、死亡率更高[6],這一現象凸顯營養治療更加重要。為了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提出了10條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7]。本文對此進行逐一解讀。
  • 每天學點營養學2:營養與健康的關係
    前面我們介紹了關於營養學的幾個基本概念,相信大家對於營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我們學習營養學,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跟營養息息相關,每天吃飯吃的就是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保障了我們身體的基本運行,同時我們的健康也跟我們攝入的營養素有很大的關係。
  • 專家:制定正確的營養方案,助你實現營養均衡
    原標題:專家:制定正確的營養方案,助你實現營養均衡   營養物質的攝入對保持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保證合理膳食不僅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轉,而且優質的營養還有利於增強體質和強化免疫系統,幫助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從而延長壽命。
  • 平衡飲食拒絕浪費,且聽專家怎麼說|高膽固醇血症|飲食|營養素|唐...
    但如何在節儉基礎上,更健康、科學地保證「營養攝入」?如何重新審視飲食結構,重視營養均衡,講究餐飲品質?8月2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國家級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等多位營養學專家。再加之湖南人好客爽快,喜歡外出聚會吃飯,在外就餐時,高油、高鹽、高辣、嗜肉的現象司空見慣,不僅常常造成食物的浪費,還容易給身體增加負擔。「重油重鹽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所帶來的健康不良後果,最直接的就是超重、肥胖,長期易發展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還會加大心梗、中風的發病率,除此之外,高血脂、脂肪肝等都是易發的疾病。」
  • 孕婦必需營養素之二:DHA,卵磷脂,科學補充,生個健康寶寶
    1,DHA,促進胎兒腦發育,生個聰明寶寶不可缺少的"腦黃金"DHA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營養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生長發育中。補充DHA的時間:據中國營養學會孕期膳食指南,懷孕以後就要進行攝入,在整個孕期都要保證DHA的攝入。通過食物,比如海魚來攝入。如果攝入的DHA不足,就要通過DHA的製劑來保證,每天250毫克到300毫克的推薦量。
  • 實則能提供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
    流言:復原乳是「假牛奶」「地溝油」「沒營養」復原乳不是牛奶,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即便孩子真的喜歡它的口感,父母也應當儘量不要讓孩子去接觸。當孩子沉迷於這種飲料的口感時,身體的傷害其實已經造成。真相解讀: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復原乳是「假牛奶」「牛奶中的地溝油」「營養流失嚴重」。其實,復原乳並不是「劣質產品」,也不是「沒有營養」的差等生,更不是「假牛奶」,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復原乳在國際上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乳製品原料,被廣泛用於奶源不足地區或作為奶源調劑。
  • 十大營養補劑真相專家解讀 勸慎用運動營養補劑
    不論人們是否需要營養補劑,統計數字顯示,很多人都在購買營養補劑。以下就是《營養補劑商業》雜誌調查發現的十種最流行營養補劑,以及營養專家的解讀。  1 複合維生素  複合維生素補劑的銷售額領跑所有營養補劑,而且理由很充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攝入複合維生素與微量元素補劑,是保證滿足日常營養元素需要的「保險措施」。
  • 毛蛋更有營養嗎?相反,吃過多的毛蛋會對身體造成多重危害
    蛋類是人類食物中的一種營養來源,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雞蛋,不僅如此,很多家長還給孩子吃雞蛋,所以雞蛋是人類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那麼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首先是豐富的蛋白質。據河北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曉偉介紹,雞蛋能為人體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能有效地緩解肌肉衰減的發生。一隻蛋的重量大約是50克,而蛋白質則大約是6至8克。
  • 正確營養新觀念【認識植物營養素、抗氧化劑、多糖體】
    >        植物營養素(PHYTOCHEMICALS)存在於植物之中,幫助植物免於紫外線的傷害,讓植物可以長高、長得壯。例如,美國人常說,每天一個蘋果能夠確實維護心臟健康,使我們遠離醫生,因為它能夠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纖維的20%,與相同分量的牛奶相比,青花菜中間的莖杆富含兩倍以上維生素C和鈣質的建議攝取量。此外仙人掌果實的抗氧化效應比維生素C高7倍以上。
  • 四機構聯合發布《全盤營養與免疫力守護聯合提示》
    11月2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聯合發起,葛蘭素史克支持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全盤營養與免疫力守護)」 項目啟動儀式在京舉辦。
  • 衛生計生委解讀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工作試行方案
    《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工作方案(試行)》解讀    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印發《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工作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現對有關要點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國民健康與營養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與經濟發展
  • 推動國民膳食健康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我國居民人均食用鹽、油均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雜糧、水果、堅果等攝入不足。民以食為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在國民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
  • 多吃大豆,有「5個」營養優勢,男女老少都不宜錯過
    「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意思就是說,五穀雜糧是很有營養的,但是沒有了豆子就會失去平衡,導致營養不良。民間也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須服藥連年」的說法。而現代營養學證明,豆類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而膽固醇的含量非常少,是我們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之一,尤其是老年人,是提高人體修復功能的重要營養成分。
  • 五類膳食,富含「7大」營養,合理進食,營養,更健康
    而現代營養學把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分為「7大類」,分別是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與纖維素。「七大」營養素的平衡共同維持人體健康。任何一種營養素的過多或缺乏,均屬於營養不良現象,危害人體健康。而「七大」營養素在不同的食物中分布有所差異,據此,我們可以把每天要吃的食物分成以下五大類,只要每天按類別適量選擇食用,就能基本保證「7大」營養的平衡。
  • 營養與免疫力專家論壇日前在京舉行
    會議現場中國網11月26日訊(記者 陳曦霞)2014年11月21日,由生命時報社主辦的「激發內在,吃出健康好免疫」營養與免疫力專家論壇在人民日報社內舉辦。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李可基教授、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李淑媛、國家衛計委北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璐、美國嘉康利全球產品註冊與法規事務副總裁黃治年(Les Wong)等營養與免疫方面的專家共聚一堂,就「如何通過吃提高免疫力」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 孕婦媽媽孕期補充這幾種營養素,再不擔心寶寶發育...
    準媽媽們在備孕時歷盡艱辛,總想著懷上寶寶之後就能鬆一口氣了;結果好不容易順利懷上了寶寶,心裡卻多了更多的憂慮,擔心自己營養不夠,擔心寶寶發育不好。其實。各位孕婦媽媽們大可不必這麼憂心忡忡,因為懷孕的不同階段,孕婦媽媽們主要需要的營養素是有所不同的,只要分階段適量進補,就不用擔心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問題。在說孕期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哪些營養素有利於更好地備孕。
  • 喝檸檬水有哪些好處 檸檬水的七大功效了解一下
    檸檬色澤橙黃、氣味芬芳,是一種營養極高的水果。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被譽為「檸檬酸倉庫」。檸檬中最主要的營養成分除了糖類以外,還有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煙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我國中醫認為,檸檬性溫、味苦、無毒,具有止渴生津、祛暑安胎、疏滯、健胃、止痛等功能利尿,調劑血管通透性,適合浮腫虛胖的人。檸檬能防止心血管動脈硬化並減少血液粘稠度。
  • 兒童腦營養_御臻堂全智嘉複合固體飲料的真實性?_梵哺3·15
    原標題:兒童腦營養_御臻堂全智嘉複合固體飲料的真實性?_梵哺3·15 一直以來,兒童營養健康問題是大眾普遍關注的焦點。兒童的體格發育,大腦發育和心理髮育,與嬰兒期及成人相比,都有獨特之處。與成人相比,3-6歲兒童,單位體重的營養素需求高於成人。
  • 富營養時代營養補好還是減好? 超過一半人群患上營養問題疾病
    這是營養過剩的問題?還是營養偏貧了?怎樣來平衡營養飲食?專家團隊會上提出,腸道微生態影響人體慢性共病。富營養時代營養補好還是減好,需「從腸計議」。本屆論壇由新民傳媒新民健康、上海博華國際展覽公司、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健康教育促進分會、上海胡錦華健康教育促進中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