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員對致遠艦進行水下調查。(1 /5張)
原標題:被日軍爆破,被小偷砸碎
多艘北洋戰艦遭日軍野蠻盜撈
中國潛水員背出遺骸安葬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透露,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戰艦殘骸多被日軍打撈、拆分,當做戰利品陳列在靖國神社及學校和公園。而國內不法分子的瘋狂盜撈則讓這些英烈戰艦在新時期再一次遭受劫難。據不完全統計,在黃海海戰中戰沉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戰艦中,至少有三艘遭遇過盜撈。
一塊銘牌、一枚炮彈、一枚「江南製造總局」構件、幾顆炮彈引信,還有一塊已經布滿海跡的煤炭,以及一段百年來流傳在黑島的傳說,這些是經遠艦留給我們最後的訊息,而這些物件竟然是因為一次非法盜撈出現的。
潮水退去,海風撲面。站在林永生塑像前,可遠眺遼寧莊河黑島海域。在距離這裡5公裡的老人石附近的海域,就是當年林永升和經遠艦官兵血灑海疆的地方。
就在這個海域,經遠艦的艦體曾被偷盜分子使用20噸重的大錘砸碎,被非法打撈上來的銅鐵被以廢舊金屬的價格賤賣。
經遠艦
曾遭非法打撈數月
主炮銘牌
有中德英文字,當地人2000元贖回
在莊河黑島,有關經遠艦沉沒的說法,已經成為當地百年來幾代人口耳相傳的共同記憶。
黑島海面的老人石,距離海岸約5公裡,這裡就是經遠艦的沉沒之地。
2009年,黑島海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艘從南方開來的大船停到了老人石頭附近。當地文史愛好者趙克豪說,從當年7月起,這些操著南方口音的人就在船上架起了一座鋼架平臺,「用一個20噸重的鐵錘向海裡砸,然後再用大鏟子打撈,一次就能打撈上幾噸重的紫銅和鋼鐵,當時紫銅在市場上的價格非常高」。趙克豪說,在堆積如山的碎片中,有20多釐米厚疑似船體甲板的鋼板,還有一些炮彈殼子,以及一些齒輪等部件。
直到數月後,這起非法打撈事件才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注意。而據當地和這群南方人有過接觸的村民介紹,這艘非法打撈船來自福建,他們離去的真正原因是那個20噸重的「大鐵錘」出了故障掉進了海裡,因此才離開的。
作為一名文史愛好者,趙克豪曾有意留心過他們打撈上來的這些殘骸。
「其中就有一個寫著繁體『炮臺』二字的銅牌,在漢字下面還有兩行洋文,引起我的注意,」趙克豪說,他當時花了2000塊錢從他們手中買了回來。此後,趙克豪又陸續收集到一個刻著「江南製造」總局的銅件,還有一大塊已經長著海螺的煤炭。
對於那塊「炮臺」的銅牌,甲午史專家陳悅表示,中間那行文字為德語,意思為「武器平臺」,放在這上就是炮臺的意思,下面那行為英文,意思也是炮臺。「經遠艦是從德國訂購的,這塊銘牌上有中德英三國文字,符合當時軍艦的標識規則,」陳悅說,可以確定這塊銅牌就是經遠主炮的銘牌,「全國現在就這麼一塊啊。」
對於刻著江南製造總局文字的銅構件,陳悅表示那是炮彈使用的「底火」,裝在炮彈藥筒底部,是發射炮彈的一個重要部件。它也體現了當值江南製造總局的工藝。這次破壞性盜撈,成了確認經遠艦沉沒之地的確證,趙克豪聽了只能苦笑。
第12345678910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