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9年,中國海軍的規模已是日本的1.5倍,2050年將擴大到2.2倍

2021-01-08 介甫相公

近日,日本《軍事研究》期刊發表文章稱,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已被中國海軍甩在了後面,並且這種落後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甚至是永久的,日本將徹底失去對中國的海上優勢。這篇文章讓許多精日分子感到三如(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他們拋出了許多奇談怪論,如「沒有美國的壓制,日本怎麼可能被中國超過?」等等,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90年代讓軍迷們羨慕不已的日本艦隊,如今看起來像一片違章建築

從甲午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到2015年,這中間正好120年。這120年間,日本的海上力量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超過中國海軍。但變化就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中國海軍服役了6艘遠洋型戰艦,遠洋型戰艦的數量達到了41艘,而海自是43艘。

到了2016年,中國從數量上反超了。此後的幾年,中國每年都能服役約5艘遠洋型戰艦,而海上自衛隊每年只能服役1艘,同時還保持著每年退役1艘的速度,因此幾年來海自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到了2019年,中國的遠洋型戰艦數量上升到63艘,而海自下降到41艘。

《軍事研究》認為,中國海軍的遠洋型戰艦數量已經達到海上自衛隊的1.5倍,已經扭轉了100多年來的海上劣勢。雖然海自不會停滯不前,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速度不可能超過中國。海自計劃到2050年,將遠洋型戰艦的規模擴大到61艘,但那時中國的遠洋型戰艦數量將達到約135艘,是海自的2.2倍。

長期以來,日本都有一個「現存艦隊主義」的提法,即不一定規模要趕上對手,只要讓對手感到和自己海戰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就會盡力避免海上的大規模熱戰。而要保持這種實力,則需要將自已海軍的規模維持在對手的70%左右。達到這個水平,對手將不會輕啟戰端,反之亦然。

停在橫須賀的日本軍艦和蒼龍級潛艇

2019年,日本的海上力量正好是中國的65%,但到了2050年將下降到45%,到時候「現存艦隊主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有人或許又要提甲午海戰,說什麼北洋水師亞洲第一還不是被日本打敗了云云。其實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從艦船數量、噸位、馬力、火力、人員上已經全方位落後於日本海軍了。

海軍和陸軍不同,陸軍裝備和人員不佔優勢,還可以藉助地利,但海軍只能依靠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了。如今我國海軍從數量和質量上都雙雙領先,並且優勢進一步擴大,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精日們心裡再不舒服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已全方位落後於日本艦隊

精日們會說,都是因為美國的壓制,今天的日本才會變成這樣,要不是美國,日本早就把中國甩在後面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美國對日本有壓制,但更多的是扶持。沒有國美國經濟上的輸血、技術上的扶持,二戰後一窮二白的日本能取得今天超越英法德的成績?

正是因為有美國的保護,日本才沒變成圖中這樣

再說得嚴重一點,沒有美國人護著,日本可能就和德國一樣被建起了一堵牆,直到1990年才拆除。北海道也可能和北方四島一樣,成為了別國領土。

中國領先日本,只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將日本甩在後面,也只不過是回歸歷史。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真謙虛——到2050年,中國海上力量將會是日本的2倍以上
    日本《軍事研究》2020年1月號刊文——日本海自戰力已落後中國海軍,不能安於現狀,建議擴大艦隊規模以達到與中國海軍的制衡。文章稱,過去日本海軍對中國有著壓倒性的優勢,而現在至少在數量上已經被中國海軍壓過。
  • 海軍遠洋艦艇數量PK,日本只有41艘,中國完美逆襲是日本的1.5倍
    日本海自面對中國海軍已經無力對抗,為了改善在艦船數量和戰鬥力方面的劣勢,日本海上自衛隊加速了護衛艦的建設。即使如此,中日海上實力差距仍不會縮小,反而在不斷擴大。曾經日本海軍對中國海軍有壓倒性優勢,現在中國海軍在數量上超過了日本。
  • 2050年中國鐵路啥模樣,已安排!
    目前,這條連接東京和名古屋,未來還將延伸到大阪的所謂日本的超級工程,品川站已經進入開挖階段。在高鐵系統上繼日本之後、後來居上的中國,未來鐵路啥模樣?是否在技術上會被日本再次超越?中國高鐵將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當好先行昨天(8月13日),當海叔看到《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全文後,感覺中國有中國的打算。甚至到2050年中國鐵路啥模樣,都已有安排。
  • 日本新火山島一年擴大到8.6倍 日領海面積或增大
    日本小笠原群島西之島附近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新島【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19日報導,位於日本東京都小笠原群島西之島附近的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新島,到11月20日將成形滿一年。目前,新島和西之島陸地連接之後處於持續擴大中,原西之島除西岸中央部分之外全部被熔巖埋沒。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四是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生育的機會成本高,1990-2019年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與男性的差距從11.6個百分點擴大到14.8個百分點,而全球、美國、歐盟、日本男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差距均呈縮小態勢。
  • 年輕工程師對2050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暢想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海軍工程科學與技術(UKNEST)論壇的一群年輕工程專業畢業生對2050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 各國生態債務表公布 中國生態足跡超承載力2.2倍
    如果日本居民只消耗本國國內生產的生態資源,那麼以目前的狀況,他們需要7個日本。換句話說,日本的生態足跡是其生態承載力的7倍。(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同樣,中國的生態足跡也是自己生態承載力的2.2倍。
  • 日本對中國提一無理要求,背後藏陰謀:讓日本領海範圍擴大近2倍
    據報導,中國在中日領海中間線附近推進開發了4處油氣田,日本對此事件表示抗議,要求中國停止這一區域油氣田的開發。但是日本的這個要求完全是不尊重中國的主權,算一種公開挑釁的行為,我國面對日本提出的這種無理的要求,毅然決然的拒絕了。
  • 中國核能2050年一次能源供給提高到15%
    中國核電發展的方針是「戰略必爭、確保安全、穩步高效」。到2050年,核能達到中國一次能源供給由目前的1.8%提高到15%,也即當前國際平均水平。「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同意《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後,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的中國核電將在不久迎來重啟的時刻。」
  • 日本一座海島,30年擴大10倍!還高調宣稱日本領海擴大70平方公裡
    日本這個島國就是其中一個,不過在所有人都在猜測日本多少年後會沉入海底時,在近日日本國土地理院卻對外宣布:日本國土面積擴大了近3平方公裡!這讓所有人都驚訝,四面環海的島國,面積沒有減少就算了,竟然還會增加?
  • 智能玻璃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到150.2億美元
    預計2026年全球智能玻璃市場規模將達到150.2億美元,在預測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8.20%。COVID-19大流行導致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影響了各行各業。世界各國政府正在積極採取必要措施,實現國家經濟回到正軌。然而,從這場危機中完全復甦可能是緩慢和痛苦的。
  • 聯合國最新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7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聯合國秘書處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在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點》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世界人口正邁向老齡化,且增長速度放緩,但預計仍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近110億的峰值。
  • 美媒:中國海軍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單艦平均實力落後
    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加快,加上多年的戰艦建造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中國海軍下水的新銳艦艇逐年增加,就目前來看,中國海軍規模現早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甚至其艦艇數量要多於美國海軍。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10年規模增長近2倍!實現這個新目標到底有多難?
    在多個更新的2030年氣候目標中,包括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碳強度、非化石能源比重和森林蓄積量目標,力度均超越201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中的各項目標。並且,首次把風電和太陽能裝機目標納入NDC中——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美國報告指出:中國海軍規模雖已是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美國一家媒體報導,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一些領域存在差距,然而事實上究竟怎麼回事?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軍事實力得到巨大提升,尤其是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下水後,得到了世界一致認可。美國媒體發布報告稱,中國海軍的規模已經是亞洲第一。
  • 日本研發新型塑料片 硬度相當於鋼鐵2到5倍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廣島大學高分子物理學特任教授彥坂正道等組成的科研小組19日宣布,已研發出硬度相當於鋼鐵2~5倍的塑料片。這種塑料片的厚度為10分之幾毫米,透明且可塑性強,有望被用作汽車車身及玻璃的替代品。其造價與普通塑料不差上下。由於不含雜質,還便於回收利用,因此有望作為新材料來普及。預計將首先討論在食品容器領域的實用化。
  • 2050年中國什麼樣?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國家卷)》2月11日在北京正式出版發行。這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總結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大型學術論著。《總綱》提出了到205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要在未來50年的時間內,全面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進入到世界總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前十名的國家行列。
  • 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比目前用量增加了近三倍。核能和使用碳捕獲的化石燃料預計佔30%至40%,其餘大部分由氫氣構成。儘管有人呼籲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但該計劃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
  • 日本想強化海軍?美媒承認:中國海軍實力已超過日本!
    日本對於發展海上力量一直有很大的野心,近日有消息表示,日本現在正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海上力量戰略,強化海軍的戰鬥力。為此,日本做了不少準備,並且日本還加強了與美國的海上合作,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最近在海軍上面有著不小的野心和動作,而且加上了美軍的幫助,中國將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