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謙虛——到2050年,中國海上力量將會是日本的2倍以上

2020-12-03 疏桐流餉

日本《軍事研究》2020年1月號刊文——日本海自戰力已落後中國海軍,不能安於現狀,建議擴大艦隊規模以達到與中國海軍的制衡。

文章稱,過去日本海軍對中國有著壓倒性的優勢,而現在至少在數量上已經被中國海軍壓過。當前遠洋型水面艦艇數量上,中國擁有63艘,日本只有41艘,中國是日本的1.5倍。

直到2010年代前半段,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對中國海軍還是有優勢的。21世紀初,日本遠洋型水面艦艇有37艘,中國只有21艘,到了2010年代初,日本有43艘,中國有33艘。

逆轉開始於2015年,當年日本沒有新艦服役,而中國服役了6艘,日中海上力量對比變成了41比43。此後這個個差距更是急劇增大,中國艦隊正以每年5艘左右的速度淨增加。如果聽任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到2050年,中國海上力量將會是日本的2倍以上。

文章還稱,甲午戰爭後百年來,日本海上力量對中國一直具有壓倒性優勢,原以為無論中國怎麼發展軍力,日本都無須緊張,所以當前中國的逆襲可以衝擊極大。

今後這種劣勢還將繼續擴大,當前日本海上力量已經低於中國的七成,低於五成也是遲早的事,因此要改善現狀,就只有擴大艦隊規模這一條路可走。

那啥,還知道落後了?當年不是牛叉翻翻,號稱48小時全殲中國海軍的麼?現在我看啊,是徹底反過來了。

2050年才2倍?不知道這裡哪裡的自信,現在都2倍以上都不止了。這真是,看文章標題以為是哭窮要軍費的,看內容沒想到卻是自吹爽文!

中國海軍的目標,中國人都懂的,遲早是要做世界第一的。日本要是覺得自己的海軍實力能達到你美國的七成或一半,那我沒話說,否則的話,只能是做白日夢了。

2050年?信不信,中國海軍就是各種全能三代四代小火車076電磁炮般無敵的存在。搞不好,殲星艦都真有可能橫空出世了。

相關焦點

  • 到2019年,中國海軍的規模已是日本的1.5倍,2050年將擴大到2.2倍
    這篇文章讓許多精日分子感到三如(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他們拋出了許多奇談怪論,如「沒有美國的壓制,日本怎麼可能被中國超過?」等等,但事實卻恰恰相反。90年代讓軍迷們羨慕不已的日本艦隊,如今看起來像一片違章建築從甲午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到2015年,這中間正好120年。這120年間,日本的海上力量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超過中國海軍。
  • 日本媒體哀嘆:海上力量只有西邊鄰國7成,2050年可能一半都不到
    一直以來都有人迷信日本尤其是日本的軍事實力,甚至到了2020年還有人拿當年北洋水師跟聯合艦隊的差距來「反省」,說日本海上力量有多麼強大。先不說這種說法本身有多麼荒誕,今年一篇日本《軍事研究》雜誌發布的文章則由日本人之口徹底說了實話。
  • 海軍遠洋艦艇數量PK,日本只有41艘,中國完美逆襲是日本的1.5倍
    日本海自面對中國海軍已經無力對抗,為了改善在艦船數量和戰鬥力方面的劣勢,日本海上自衛隊加速了護衛艦的建設。即使如此,中日海上實力差距仍不會縮小,反而在不斷擴大。曾經日本海軍對中國海軍有壓倒性優勢,現在中國海軍在數量上超過了日本。
  • 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究竟誰是亞洲第一?美國說了句公道話
    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日本在戰敗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制裁,軍事力量極度削弱。但是由於美國的庇護,日本的軍事實力一直在進行緩慢的增長,尤其是海上實力方面,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衛隊更是成為了亞洲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
  •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定的臨時目標:到2050年,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 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降為零 日本吹響能源革命新號角
    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26日宣布了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有估算認為要實現目標,需要政府和企業攜手推進每年10萬億日元以上的投資,難度較大。成為關鍵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正在被中國等海外企業搶走份額。日本要想使應對氣候變暖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必須要有源自日本的技術創新。
  • 日本205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三管齊下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正式會議上發表了就職後首次演說,宣布以脫碳社會為目標,到2050年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實質上為零」。日本在此以前只承諾到2050年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實現碳中和。
  • 面積堪比4個日本,2030年還要增加9倍,「海上巨獸」正向中國靠近
    近幾年來,自然災害爆發的頻率普遍增加,世界各國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的考驗,除疫情之外,前段時間,巴基斯坦蝗災嚴重,印度也不例外,另外印度還因為雷暴天氣造成一百多人死亡,澳大利亞火災持續數月,日本發生地震,最近日本又爆發特大洪災,許多建築物被淹沒。可以說,這一系列的災害都是對人類的預警,天災背後很可能就是人禍,環境保護變得刻不容緩。
  • 歐洲計劃到2050年將海上風電能力提高25倍
    根據近日公布的新計劃,歐盟希望到2050年將其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從12吉瓦提高到300吉瓦。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的「海上可再生能源戰略」也將在同一時間框架內實現40吉瓦的海洋能源,如潮汐能和海浪能。  短期而言,該計劃旨在到2030年使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至少達到60吉瓦。至於海洋能源,到那時的目標至少是1吉瓦。
  • 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 碳中和目標2018年7月,日本內閣通過了現階段能源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量佔比22%至24%之間,核能供應量佔比20%至22%。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比目前用量增加了近三倍。核能和使用碳捕獲的化石燃料預計佔30%至40%,其餘大部分由氫氣構成。儘管有人呼籲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但該計劃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
  • 2050年中國鐵路啥模樣,已安排!
    展望2050年,中國鐵路加油,中國,加油!文 | 海上客日本磁懸浮高鐵工程——中央新幹線正在不緊不慢地施工中。目前,這條連接東京和名古屋,未來還將延伸到大阪的所謂日本的超級工程,品川站已經進入開挖階段。在高鐵系統上繼日本之後、後來居上的中國,未來鐵路啥模樣?是否在技術上會被日本再次超越?
  • 美媒:中國海軍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單艦平均實力落後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兩艘直升機航母在海上新世紀尤其是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之後,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加速,目前已經完成對日本海自的反超對此,美國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研究員吉原恆淑在最新研究報告中稱,亞洲海軍力量正在急劇變化。中國作為後起之秀的海上強國,已經威脅到了日本海自長期以來在西太平洋上的領先地位,並極力發展可遠距離美國海軍幹預此西太平洋海域的海上作戰力量,從而削弱美國幹涉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區域戰略能力。吉原通過一系列圖表展現「逐漸傾斜的力量平衡」。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2050年或將建成太空電梯,可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高空旅行  新京報訊 搭乘電梯直通太空,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是日本科學家正努力將此變為現實本月日本將進行迷你版太空電梯實驗,這將是世界首個測試電梯在太空中運動的實驗。日本科研團隊的目標是2050年建成太空電梯,屆時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的高空旅行。  用碳納米管制作纜繩連接地面和太空  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的科研團隊與日本建設公司大林組合作開發了迷你版太空電梯,將視天氣情況在本月進行實驗。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據了解,日本經濟產業省將通過監管、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動員超過240萬億日元(約合2.33萬億美元)的私營領域綠色投資,力爭到2030年實現90萬億日元(約合8700億美元)的年度額外經濟增長,到2050年實現190萬億日元(約合1.8萬億美元)的年度額外經濟增長。
  • 柳葉刀: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2050年中國GDP超美國
    《柳葉刀》發文稱: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美媒:中國海軍實力超過日本 但有一點日本依然領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日兩國海上實力對比一直是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海軍規模現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但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海上自衛隊仍然領先。「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事,海上自衛隊能得到美國的幫助」。報導稱,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中國4年造出整個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國海軍成新計量單位
    1840年,第1次鴉片戰爭爆發,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通過堅船利炮叩開了清朝的國門,從這時候開始,中國進入了長達百年的屈辱時光。西方列強的士兵在我國土地上面無惡不作,讓國人恨之入骨。而經過數十年的建設之後,我國海陸空三軍都有了長足進步,尤其是海軍,已經到了讓外國人驚訝的地步。 英國的一個國際戰略研究所表示,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最近4年,我國建造的軍艦噸位與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總噸位相當。要知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排的上名號的,所以我國最近4年建造的軍艦數量的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