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免疫系統產生的劇烈「友好火力」,可能會導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並使病人身患一種名為「長期新冠病毒病」(long Covid)的疾病。也就是,當病毒被擊敗後,醫療問題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新冠病毒(資料圖)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大量被誤導的抗體,這些抗體的攻擊目標是人體器官、組織和免疫系統本身,而不是擊退入侵的病毒。
科學家們比較了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免疫反應,發現前者體內存在著大量異常抗體。這些抗體阻斷了抗病毒防禦,消滅了有益的免疫細胞,並從多個方面攻擊身體器官,從大腦、血管、肝臟到結締組織和胃腸道。
進一步的測試表明,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ies)越多,病情就越嚴重。與狼瘡患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更多。狼瘡是一種由類似異常抗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家、該研究論文的資深作者亞倫·林(Aaron Ring)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產生的自身抗體,實際上幹擾了對病毒的免疫反應。」林補充說:「我們確信,這些自身抗體對新冠肺炎患者是有害的,在感染減弱後,這些有害影響很可能繼續存在,給患者留下更持久的醫療問題。」他說:「由於抗體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可以想像,它們可能對疾病長時間的發展推波助瀾。」
資料圖
林與耶魯大學的免疫生物學教授Akiko Iwasaki合作,對194名患有不同程度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醫院工作人員進行了「自身抗體」篩選,這些抗體針對近3000種人類蛋白質。正常抗體通過附著在病毒表面的蛋白質上使病毒失活,但是「自身抗體」的形狀是錯誤的,並且會錯誤地附著在人類細胞上,或由人類細胞釋放的蛋白質上。
報告稱,與30名沒有感染病毒的健康醫院工作人員相比,新冠肺炎患者的「自身抗體反應急劇增加」。一些患者的某些「自身抗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前就明顯存在,而另一些患者則隨著病情的發展而出現並增強。
報導稱,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類風溼關節炎、狼瘡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是由免疫系統出現故障並攻擊身體器官而造成的。但對於病毒感染及其誘導自身免疫反應的能力,人類還所知甚少。
資料圖
林說,如果新冠肺炎「自身抗體」在體內持續存在,它們可能在「長期新冠病毒病」中起作用。他說:「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症候群可能是由長期存在的自身抗體引起的,這種抗體在病毒從體內清除後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是這樣的話,有一些免疫抑制療法,比如一些風溼病的治療方法,可能是有效的。」
(編輯:W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