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我對火星的認知,仔細想了想,可能有三個階段,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上映的電影《火星救援》,較遠的一次是1996年上映的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最早的一次,則是在小學地理課上學習到的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現稱八大行星),其中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被天文學家以投票形式正式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兒子馬上要七周歲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疑問,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前面他在看過關於介紹宇宙星空的繪本後非常喜歡,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充滿了無窮盡的秘密和奧妙,太陽和星辰,隕石和衛星,還有跟地球同為太陽系行星中的其他七顆行星。
千年以前,人類就開始觀察星空,由於時代發展所限,所獲甚少。而近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衝出地球之外的夢想得以實現,但也僅限於登陸月球,對於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唯有火星被人類所青睞,登月之後的幾十年間,人類陸續向月球發射了各種勘探和觀察火星的探測車,一直以來好不間斷並持續的觀測火星。
那麼,為什麼是火星?
帶著這個大的出發點,我在兒子面前攤開了這本由英國著名畫家、插畫家馬庫斯·莫圖姆根據事實編繪的童書繪本《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作為引導兒子認識火星的第一課,這本繪本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它是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第四臺火星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2019年10月,美國航天局表示,「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蓋爾隕石坑內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物,表明坑內曾有鹽水湖,顯示出氣候波動使火星環境從曾經的溫潤、潮溼演化為如今冰凍、乾燥的氣候。
馬庫斯·莫圖姆採用了對於孩子來說最直觀、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他將好奇號擬人化,站在火星探測器自己獨特的視角,給我們描述了它從出生到發射,從著陸到工作的全過程,並在過程中對火星做了最為詳實且簡化的介紹。
我是一輛火星探測漫遊車,我現在在距離地球3億5000萬英裡(約5億6000萬千米)的火星上給你們講述關於「我」的故事,小朋友們可要認真的看和聽哦!
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還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嗎?
科學家們斷定,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跟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被稱為紅色星球的——火星。
為什麼說火星和地球最為相似呢?據科學家們研究,在這顆覆蓋著紅色塵土的星球上,數百萬年前,可能曾經有過湖泊、流動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畢竟根據地球上的情況來分析,有水的地方就會產生生命。
然而,更為嚴峻的問題是什麼呢?
很顯然,是距離。按照目前地球文明中最先進的宇宙飛船送人類飛去火星,根據前面我們提到的距離來計算,單程需要至少六個月的時間,關鍵是,沒有辦法將人送回來!
那麼,怎麼能夠具體、細緻的觀察、探測火星的各種情況呢?既然人類無法勝任,那麼有沒有一種不需要食物、氧氣和水的探測器可以代替人類去執行任務呢?
於是,我(好奇號)的開發和製造成為了必然!
首先,製造我的實驗室必須保證絕對的不受汙染,絕對不允許將地球上的病菌生命體帶去火星;
其次,我需要攜帶很多設備,尤其是便攜實驗室,用來檢測我在火星上發現的東西。為了確保所有的零件和功能都運轉正常,需要經過長期的測試,畢竟,如果在火星上出了什麼問題,沒人能來把我修好;
第三,我的名字「好奇號」是一位堪薩斯州的六年級小學生馬天琪選擇的,當然考慮的名字還有冒險號、旅程號、追求號、神奇號等等。
2011年11月26日,我乘坐一次性運載火箭「宇宙神五號」順利升空,經過253天後,終於接近了火星,科學家們為我的安全著陸設計了專門的技術,經過預計的七分鐘時間後,我順利著陸——我做到了!
「確認著陸。我們安全到達火星!」
我即刻開始工作,先將我的自拍傳回地球,然後開始探索火星。
火星上面曾經真的有過生命形態嗎?
火星上到底適合生命生存嗎?
火星上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
隨著我的探索,有些問題可能會有答案,但有些問題仍將迷霧重重,可能還會因為我的探測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想想這都是令人非常振奮的消息。
好奇心是一切探知、探究的動力,只有產生好奇和興趣,才會激發人們的熱情,並且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帶來的挑戰同樣讓人興奮。從古至今,現在來說,人類的好奇心已經將人類文明推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但是放眼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星空,這種高度又顯得極為渺小。就讓我們跟著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從火星開始,逐步去揭開浩瀚宇宙中那些無窮盡的奧秘吧!
《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採用大開本對開的展現形式,利用畫幅的寬度給孩子們帶來了強大的視覺衝擊,擬人化後的好奇號火星車非常可愛,這邊拍張照片,那邊行進幾步,時而還鑽探火星表面的巖石,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工作精神也能啟發孩子們不能偷懶、好好學習的好習慣。
馬庫斯·莫圖姆不愧是擅長大幅彩色插圖的畫家,他的構圖、色彩搭配和畫面寓意都恰到好處,絲毫不做作,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能從這本童書中獲得滿滿的乾貨,真正讓大小讀者們沉浸在豐富的畫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