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到火星,「好奇號」帶你見證奇妙的宇宙探索之旅

2020-12-04 夏顏秋的小時光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和封裝。

這樣振奮人心的消息,總是能夠引起太多太多的關注。自古以來,人類對頭頂這片天空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隨著時代的進步,探索宇宙的歷程也從最初的肉眼看天空、望遠鏡觀察天體,轉變為探月、登陸火星、建立空間站等實際行動。

當人類探索宇宙的的每一個壯舉被載入史冊,就意味著我們對宇宙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想,人類之所以執著地探索不止,大概是因為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想知道:在地球以外,究竟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存在吧。

在英國童書作家馬庫斯.莫圖姆創作的繪本《好奇號:一輛火星車》中,作者就以「好奇號」火星車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向孩子們詳細地講述了從實驗室到火星的奇妙探索之旅。

  • 「好奇號」火星車出現的歷史背景

在科學家看來,人類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而除了月球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要屬火星了。它是太陽系由內而外屬的第四顆行星,儘管表面擁有著不同於地球的耀眼紅色,但是通過以往的探測可以發現,這個星球曾經有過湖泊、流動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擁有著和地球相似環境的火星,自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最有必要去的星球。然而,即使地球與火星看起來很近,人類想要去往火星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們彼此之間相隔超過3億5千萬英裡。於是,不需要食物、水和氧氣的「好奇號」火星車應運而生了。

  • 從「好奇號」的研發,到走出實驗室

火星車的全稱為「火星漫遊車」,是人類發射到火星表面行駛並進行考察的探測器,就像如今正在進行月球考察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充分考慮到火星車順利使命所需要具備的一切條件,經過了數年的測試,才最終研製了比以往漫遊車更大、更靈活、更先進的「好奇號」火星車。

令人覺得意外的是,「好奇號」火星車的名字居然來自堪薩斯州的一名叫做馬天琪的六年級小學生。在我看來,這個名字倒是挺貼切的,而通過社會公眾競賽的這種取名方式無疑也讓更多人參與到宇宙探索活動中來,其中就包括擁有巨大好奇心的孩子們。

  • 滿懷期望的「好奇號」火星探索之旅

「要帶我進入太空的『宇宙神五號』正在佛羅裡達等著我。」經過無數人的共同努力,「好奇號」的火星探索之旅終於提上了日程。2011年11月26日,在進行最後的檢查後,「宇宙神五號」正式發射,「好奇號」也在其各種助推器的幫助下,經過漫長的太空旅行得以順利到達火星。

「好奇號」到達火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向NASA傳達「確認著陸,平安到達」的信息。由於火星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這條信息直到15分鐘後才被控制中心接收到。之後,隨著「好奇號」的觀測和考察,人們才得以窺見火星的真面目,從而得到有關火星的更多更豐富的數據資料。

雖然「好奇號」是迄今為止發射到火星的最先進的漫遊車,但是她並不是唯一去探索過這個紅色星球的漫遊車。而我也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依然會有更多地漫遊車登上火星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8開的精裝大繪本,宏大的手繪插圖,祥實的歷史資料,閱讀《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的過程,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它是一本優秀的科普繪本,可以讓小讀者們深入了解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進程,學習更多關於火星的知識,同時激發孩子對未知宇宙的探索精神。假如你家孩子對神秘的宇宙感興趣,那麼這本是絕對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認知宇宙星空,就從好奇號探測車所工作的火星開始吧!
    帶著這個大的出發點,我在兒子面前攤開了這本由英國著名畫家、插畫家馬庫斯·莫圖姆根據事實編繪的童書繪本《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作為引導兒子認識火星的第一課,這本繪本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NASA:照片是在火星拍的
    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幸運的是,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就是火星。和N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探索火星難度相對低得多。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為什麼是火星而說起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在《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繪本中,給出了比較詳盡的答案。比如人類探索宇宙的最大動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們地球在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體。而經過科學家們的仔細觀測認真推理,認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比如火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之一,無論是前期的發射探索衛星探索器,還是後期的人類真實探索,難度相對而言都是比較小的;比如火星還是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既然構造相似,那麼火星上的所有物體都具有了極大的研究價值,對於我們探索宇宙走出地球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如何工作的?天文學家為您解惑
    「好奇號」的雷射是一種可調諧的光譜儀,用於識別有機(含碳)化合物並測定關鍵元素的同位素比率。最重要的是,它久經考驗的核能系統——長期用於衛星、宇宙飛船和搭載在阿波羅任務上的月球設備,保證不會讓你在沙塵暴中滯留。是的,美國宇航局為它重新設計了一個分體模型,將精選的緊湊科學設備壓縮到儘可能小的空間中。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
    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幸運的是,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就是火星。和N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探索火星難度相對低得多。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鑽了兩個孔,發現的物質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而金星和火星就是兩個重點目標,因為它們跟地球一樣,也是類地行星,同樣處在宜居帶內。 科學家最先探索的是金星,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軌道之後卻發現,金星有著非常厚的大氣層,而且90%以上的成分是二氧化碳,由此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表面溫度達到了460攝氏度。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鑽了兩個孔,發現的物質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於是,在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探尋地外生命也成為了我們的重要目標,而對於人類還非常落後的航天科技來說,我們能夠探索的區域非常有限,所以科學家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地球附近的星球。而金星和火星就是兩個重點目標,因為它們跟地球一樣,也是類地行星,同樣處在宜居帶內。
  • 登陸火星7年,好奇號發現了7個驚人事實
    2012年8月6日,在經歷了為期6個月史詩般的航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漫遊車好奇號終於抵達她在火星上的新家園。2019年標誌著好奇號成功登陸火星已長達七個地球年。我們將以她帶給我們的奇觀來慶祝「好奇號著陸日」。
  • 全副武裝的「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呆了八年了
    MARDI 將在「好奇」號距離火星地表1英裡(約合1.6公裡)或2英裡(約合3.2公裡)時啟動,此時的「好奇」號將丟棄隔熱板。在「好奇」號觸地前,這臺儀器將以每秒5幀的速度拍攝影像。MARDI 拍攝的錄像將幫助「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組規劃「好奇」號的火星之旅,同時為科學家提供登陸地——直徑100英裡(約合160公裡)的蓋爾隕坑的地質信息。
  • NOW.SPACE女記者帶你走進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
    到今天,JPL已執行過三十多次探測任務,包括正在執行的探測任務:朱諾號(木星任務)、卡西尼-惠更斯號(土星任務)、黎明號(穀神星任務)、機遇號火星車與火星偵察軌道器(火星任務)等;以及仍在飛向太陽系邊緣的旅行者姊妹號。現在加州理工學院繼續管理著噴氣推進實驗室,同時JPL也是美國宇航局(NASA)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 90天壽命的「機遇號」在火星工作了14年,「好奇號」還能工作多久?
    儘管機遇號已經結束了它的旅程,它的科學探測之旅卻由好奇號延續了下來,在六個月的太空飛行後好奇號終於在2012年8月6日抵達火星表面,載有大量先進設備的它決定在有限生命中探尋火星氣候以及地質過程的新發現。到達火星後好奇號把主要焦點放在蓋爾隕石坑上,這也一直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片區域。很快的好奇號就發現了隕石坑內存在水的強有力證據。
  • 美國好奇號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探索,傳回多張奇物照片,它們很眼熟
    雖然美國總是和中國作對,但是不得不否認一點,它們飛往火星的技術十分成熟,對太空的探索也是最早的國家之一。如今美國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探索多年,在這幾年陸陸續續傳回的圖片中讓人們見證了火星荒蕪的景象。當它在火星蓋爾火山口探索的時候傳回多張奇物照片,不過它們看上去很眼熟!
  • 火星好奇號將穿越1.6公裡沙地,以100米時速行駛,前往另一處高地
    趣味探索訊 2020年4月,NASA好奇號火星車終於為長達6年探索之旅劃上一個圓滿句號,結束了對蓋爾坑中心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好奇號探測器通過將化合物分解成碎片來分析化合物, 而今年7月即將發射的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可以用它的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來進一步分析,它不像好奇號那樣使用破壞性技術。除了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外,美國宇航局同樣也在今年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該火星車現在已經證實命名為「毅力號「火星車,它的目標是尋找火星上過去微生物生命存在的任何跡象。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抵達火星展開探測,首要的目標是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展開探測。從圖片中看,好奇號火星車就像是一個「小傢伙」,其實好奇號火星車高度2.1米,寬度2.8米,長度3米,車輪的直徑就有半米,機械臂長達2.1米,整個車身在地球上重0.9噸,看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傢伙。
  • 好奇號拍攝火星奇怪物體的圖片
    好奇號(英語:Curiosity)是一輛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轄下的火星探測器,主要任務是探索火星的蓋爾撞擊坑,為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計劃的一部分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的阿特拉斯 5 型運載火箭(Atlas V-541,又稱宇宙神 5 號)發射升空。生命跡象的探索之旅對於火星車的命名,NASA 有個慣例——向兒童和青少年徵名。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5 日,NASA 正式公布,新一代火星車名為 Perseverence(意為「毅力」),這個名字來自維吉尼亞州的一位初一學生 Alexander Mather。
  • 好奇號3月自拍照標誌著其在火星的新紀錄之旅
    好奇號3月自拍照標誌著其在火星的新紀錄之旅2020-03-21 14:5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美國宇航局(NASA)分享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全新好奇號火星車自拍照,這標誌著其在火星上的最新紀錄活動。
  • 「好奇號」第一次從火星看到地球,從宇宙不同的地方看地球
    在我們未離開地球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地球的樣子,哥倫布的環球之旅告訴我們地球是圓的,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具體的樣子,直到43年前我們利用人造衛星得到了第一張地球的全景圖,我們才真正地了解了地球的模樣。早先NASA公布了一張「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捕捉拍攝到的一張地球照片。照片中,地球只是火星夜空上一顆普通的亮星,月球在旁邊暗淡發光。好奇號火星車利用自己左眼相機拍攝到了這一圖像,拍攝之初,正是火星日落之時,好奇號靜靜地看著日落,思念著地球,在日落80分鐘後,得到了這張火星看地球的照片。
  • 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宇航局下一個火星探測器命名為毅力號
    2012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夏普山斜坡上的蓋爾隕石坑著陸。與「好奇號」相似,這個SUV大小的「毅力號」探測器也是核動力的,並將以「空中吊車」的方式著陸。與「好奇號」不同的是,「毅力號」主要承擔著天體生物學任務,專門尋找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證據。「毅力號」還將搭載直升偵察機,可以實現進行近距離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