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染色體大不同,減數分裂配對時為何沒出錯?

2020-12-04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十一月

責編 | 兮

大多數哺乳動物雄性中的性染色體只有一個很小的同源片段,這段區域被稱為假常染色體區(Pseudoautosomal region,PAR),PAR區域正確發生DNA雙鏈斷裂、配對以及交換才能確保減數分裂的正常進行【1】。在小鼠減數分裂重組過程中,發生DNA雙鏈斷裂的PAR區域大小只有大約700kb【2】。在常染色體中平均每10Mbp發生一次DNA雙鏈斷裂,PAR區域如果與典型的常染色體區段表現相同的話,肯定會面臨極大的重組失敗的危險【1】。因此,為了確保減數分裂的正常進行,PAR區域中發生DNA雙鏈斷裂和重組的概率高得不成比例【1,3-5】。在如此小的PAR區段之中細胞是如何確保高頻率的DNA雙鏈斷裂以及重組過程發生的具體機制還很不清楚。

2020年5月27日,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析,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Scott Keeney研究組Laurent Acquaviva(也是第一作者)以及Maria Jasin研究團隊在Nature發文題為Ensuring meiotic DNA break formation in the mouse pseudoautosomal region在該工作中呈現出了PAR區域動態超微結構,並確定了調控DNA雙鏈斷裂高頻發生的順式和反式調控因素,為減數分裂期間性染色體的重組提供了重要分子機制。

DNA雙鏈斷裂的出現通常伴隨著錨定染色質環的線性軸向結構。精母細胞中PAR染色質在很長的軸向上有很多相對較短的DNA環。但是目前為止關於PAR區域只有低解析度的結構數據可以使用,而順式和反式調控因子的信息更是不得而知。所以作者們首先希望通過建立PAR區域的超微結構來對精母細胞中促使PAR產生高頻率重組的原因進行解析。

X染色體和Y染色體配對通常很晚,精母細胞中的PAR區段到大多數常染色體已經配對的偶線期晚期配對也不超過20%【1】。PAR區域高度富集REC114、MEI4、MEI1、ANKRD31以及IHO1,並且這五個蛋白在減數分裂前期I與幾個點狀結構(Blobs)共定位(圖1)。五個蛋白與基因組上廣泛的DNA雙鏈斷裂相關,由於其在PAR區域的高度共定位,作者們將這五個因子合稱為RMMAI。通過質譜分析也找到與ANKRD31相互作用蛋白ZMYM3以及PTIP可能會作用調控因子發揮作用。進一步地,作者們想要探究軸向分化的空間分布特徵、RMMAI組成以及染色質-環結構等在PAR區域的變化(圖1)。作者們發現在PAR區域出存在大規模環-軸結構變化,並建立起了PAR區域中RMMAI蛋白的積累與凝縮的染色質相關的長軸的形成之間的空間和時間相關性。

圖1 減數分裂前期I PAR區域環-軸動態重塑過程

那麼,作者們在想是否是由於存在特定的DNA序列而將RMMAI蛋白招募到PAR區域的點狀結構處的,因為常染色體的點狀結構出也可以被PAR探針雜交上(圖2)。作者們發現,小衛星DNA mo-2與RMMAI點狀結構完全共定位(圖2)。進一步地,作者們發現mo-2重複序列可以作為RMMAI蛋白招募的順式作用決定因子。

圖2 PAR區域點狀結構與小衛星DNA mo-2探針完全共定位

既然在PAR區域存在大量的RMMAI蛋白的招募以及軸向變化過程,作者們認為這可能是PAR區域發生高頻率DNA雙鏈斷裂的環境因素之一。為了驗證這一假說,作者們在野生型偶線期精母細胞中,對RPA2斑點與mo-2區域的重疊比例進行計數,發現平均重疊比例為35%,而到粗線期之後這一比例提高到了70%。而在敲除RMMAI中的Ankrd31因子時,RPA2斑點與mo-2重疊的比例大大降低,處於粗線期中間的精母細胞中X與Y染色體配對的比例僅有6%。因此作者們認為RMMAI招募和軸向重塑過程與DNA雙鏈斷裂發生的高頻率形成密切相關。並且,作者們通過對常染色體PAR類似區域中DNA雙鏈斷斷裂出現的頻率進行檢測,發現常染色體mo-2區域與性染色體PAR區域類似,不僅會招募高水平的RMMAI蛋白同時經歷軸向重塑過程,而且會具有類似於PAR區域中DNA雙鏈斷裂高頻率發生的特徵。

在雌性中,兩個X染色體之間的重組並不局限於PAR區域,因此卵母細胞不像精母細胞那樣需要PAR區域中DNA雙鏈斷裂的高頻發生【6】。作者們通過單鏈DNA測序發現,雖然在卵母細胞中一樣具有RMMAI蛋白的招募以及長軸的存在,但是單鏈DNA測序的信號卻很低,這說明卵母細胞中缺少類似於精母細胞中促進PAR區域DNA雙鏈斷裂的關鍵因子。

總的來說,在雄性小鼠精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X和Y染色體配對過程中出現的PAR區域在DNA雙鏈斷裂形成之前經歷的顯著的DNA環-軸結構重新排列,此過程涉及到了RMMAI蛋白的招募、姐妹染色單體軸的動態延長和分裂過程。這些行為大部分也發生在卵母細胞中,但是卵母細胞中不會出現高頻的DNA雙鏈斷裂,但是如果聯會過程延遲,卵母細胞也會出現類似於PAR區域中DNA雙鏈斷裂的高頻發生的現象。而PAR區域點狀結構的產生過程中,mo-2 DNA重複序列可能是一個關鍵的順式作用的決定因素,而RMMAI蛋白是關鍵的反式作用的決定因素(圖3)。因此,PAR區域的差異是由於PAR結構的成熟、DNA雙鏈斷裂的形成以及配對和聯會之間的競爭中XY與XX性染色體動力學差異導致的。該工作為減數分裂期間性染色體的重組建立了一個機制方面的研究範式。

圖3 精母細胞性染色體配對中PAR區域DNA雙鏈斷裂高頻發的模式圖

相關焦點

  • Nature | XY性染色體大不同,減數分裂配對時為何沒出錯?
    大多數哺乳動物雄性中的性染色體只有一個很小的同源片段,這段區域被稱為假常染色體區(Pseudoautosomal region, PAR),PAR區域正確發生DNA雙鏈斷裂、配對以及交換才能確保減數分裂的正常進行【1】。在小鼠減數分裂重組過程中,發生DNA雙鏈斷裂的PAR區域大小只有大約700kb【2】。
  •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解析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歷來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很多考生在做題中容易出錯的地方,由於其具有思維闊度大、綜合性強、題目靈活多變等特點,常結合圖形出題,能充分體現高考對考生能力的考查,因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同時也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地方。現就這一部分內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希望能幫助考生順利通過教師招聘筆試進入面試。
  • 遺傳發育所在植物減數分裂著絲粒配對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減數分裂是真核生物配子形成過程中一種特殊的細胞分裂方式,是生殖細胞產生的前提。同源染色體之間正確的識別、配對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相互作用的開始,對於後續染色體的正確分離至關重要。目前,同源染色體相互精確識別並完成配對的過程和分子機理尚不十分清楚。
  • 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二、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不同點在於:減數分裂時,連續進行 兩次核分裂,其中染色體DNA只復 制一次,結果染色體的數目減少一 半,染色體由2n減到n。在配子形 成過程中或在配子形成前減數分 裂,因此配子具有單倍染色體(n)。
  • 生物圖解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歷來是生物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很多學生在做題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 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製片及不同時期的圖像特徵
    及不同時期的圖像減數分裂是配子形成過程中一種特殊形式的有絲分裂,也叫成熟分裂。
  • 高中生物 | 減數分裂全攻略
    ③ 有絲分裂之前,在S期進行DNA合成,然後經過G期進入有絲分裂期;減數分裂前DNA合成時間較長,特稱為減數分裂前DNA合成,合成後立即進入減數分裂,G期很短或沒有。④ 有絲分裂時每個染色體獨立活動;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要發生配對、聯會、交叉和交換等變化。⑤ 有絲分裂進行的時間短,一般為1—2h。
  • 高中生物:有絲分裂、減數分裂你都會了嗎?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歷來是高中生物的重難點,思維跨度大、綜合性強、題目靈活多變,你都掌握了嗎?
  • 細胞的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發生在生殖細胞中。減數分裂的特徵:DNA複製一次,細胞分裂二次,形成四個子細胞。子細胞的DNA是體細胞的一半。減數分裂分為4個時期:減數分裂前間期、 第一次減數分裂期 、 第二次減數分裂前間期 和 第二次減數分裂。
  • 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重點知識列表梳理
    ③來源不同,即一條來源於父方,一條來源於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 ④能夠配對,即在細胞內成對存在。對常染色體而言,只有當這四點同時滿足時細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體。】:此類題通過柱形圖的變化來表示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
  • 一文解決高考生物: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像問題合集,建議列印!
    因此,不僅要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還需要掌握減數分裂的特點,從而真正理解遺傳的本質所在,做到對遺傳試題的解決不變應萬變。特別是現在的新高考模式下,生物被單獨分離,有絲分裂通常會和減數分裂同時檢測頻率增加,試題的難度又會不同程度的增加。
  • 專題複習:如何區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像?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像的區分是難點,只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就可以區分。總結規律,可以用以下方法區分:要區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基礎就是要對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進行比較,掌握他們各自的特點:區分圖像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很少有學生一看圖像就能判別,一般採用的方法是檢索法,一是看同源染色體的有無,二是看細胞分裂的特點,即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特點四分體或配對或同源染色體分離
  • 高中生物 I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快速區分技巧!
    ④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複製後內含兩個DNA時,才有染色單體;(染色體複製後才有並連在一個著絲點上,著絲點分裂後就沒有);⑤DNA量:有單體時等於單體數(是染色體數的兩倍),無單體時等於染色體數;⑥四分體:(減I前、中期)聯會後,每對同源染色體含兩條染色體,四個染色單體;(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個染色體=4個染色單體=4個DNA)。
  • 再談著絲粒、著絲點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的修訂
    摘要:釋疑著絲粒和著絲點,找到二者的區別和聯繫,為準確複習備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和特點提供參考。關鍵詞:高中生物;染色體;有絲分裂;著絲粒;著絲點 著絲點和著絲粒在不同教材版本裡,用法不一。人教版必修一有絲分裂、必修二減數分裂均用著絲點,北師大版均用著絲粒。
  • ...研究院雷鳴團隊揭示哺乳動物減數分裂前期端粒在核膜附著的結構...
    TERB1-TERB2-MAJIN複合物結合到核膜進而調控同源染色體配對的結構基礎和分子機制。(a)TERB1-TERB2相互作用的晶體結構;(b)TERB2-MAJIN相互作用的晶體結構;(c)電鏡顯示不同基因型精母細胞端粒與核膜的結合情況;(d)IF-FISH顯示Terb2突變導致聯會的異常。端粒是真核生物線性染色體的末端,由特定的DNA重複序列和蛋白質複合物組成,保護著基因組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 減數分裂過程詳解
    一、減數分裂詳細過程(見下圖,核心部分)。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形態大小一致的一對染色體(交叉互換時指的是同樣大小的叉叉);姐妹染色單體:同一個叉叉上的兩條線;非姐妹染色單體: 不同一個叉叉上的兩條線(不論是叉叉大小是否一樣);
  • 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
    二、成熟生殖細胞的產生—減數分裂 (一)有關減數分裂的解釋 1、 減數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不同於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僅發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階段,它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細胞成熟、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
  •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8:53:08 美國哈佛醫學院Steven A.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1)圖中代表染色體相對數量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____。 (2)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發生在圖中的___________過程。 (3)細胞內含有四分體的區間是____________。 (4)若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0條,則一個細胞核中的DNA分子數在9—12時期為__________條。
  • 高考生物|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比較
    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1、減數分裂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減數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發生在間期,此時DNA數目加倍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染色體和DNA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並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2、有絲分裂中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有絲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發生在間期,此時DNA數目加倍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