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2019)|我國給水處理技術應用情況

2021-01-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是中國水協會第三屆理事會一次會議研定啟動的重要事項之一,歷經一年五個月,《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於今年9月與大眾見面,藍皮書的問世在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中國水務行業擁有了自己的行業發展史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藍皮書章節4.1:給水處理技術(撰稿人:許嘉炯)。本文節選自藍皮書,未經本人審閱。

我國給水技術應用情況

2019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對我國298個自來水廠進行給水處理工藝樣本調研,地域涵蓋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東南諸河流域等7個流域,自來水廠設計規模調研統計見表1;有關水源水質調研有效數據為276條,水質調研統計見表2。在本次調研的298個自來水廠中,規模10萬立方米/日以下的中小型水廠佔64.9%,規模10萬立方米/日以上的大型水廠佔35.1%,水源水質基本為II~III類。

1. 總體工藝應用情況

從水處理總體工藝應用情況來看,在本次調研的298個自來水廠中,64.1%的自來水廠僅採用常規處理工藝(見表3 D欄),而31.2%的自來水廠在常規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預處理工藝(見表3 A欄),17.8%的自來水廠增加了深度處理工藝(見表3 B欄),13.1%的自來水廠同時增加了預處理工藝和深度處理工藝(見表3 C欄)。表4.1.3中還可看出,地表水源水廠只採用常規處理工藝,佔地表水源水廠總數的59.9%,同時增加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的地表水源水廠大多規模在10萬立方米/日以上;地下水水廠只採用常規處理工藝,佔總數的87%,且大多規模在5萬立方米/日以下。

2. 預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預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在調研的自來水廠樣本中,採用化學預處理的自來水水廠佔93.5%,物理處理和生物處理分別僅佔2.2%和4.3%(見表4)。根據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目前預處理工藝還是以化學預氧化最為普遍,其次是應對水質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物理預處理和生物預處理一般是針對高濁度等特定水質情況。

3. 深度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深度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有67.9%的自來水廠採用了臭氧活性炭工藝,3.8%的自來水廠採用了顆粒活性炭吸附工藝,22.6%的自來水廠採用了膜處理工藝,另有5.7%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活性炭+膜處理的聯合處理工藝(見表5)。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當前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工藝還是以臭氧活性炭為主,但膜處理的應用已有相當規模。

4. 消毒工藝應用情況

從消毒工藝應用情況看,有39.8%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液氯消毒工藝,37.0%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次氯酸鈉消毒工藝,22.9%的自來水廠採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藝,僅有1家自來水廠採用紫外消毒工藝(見表6)。

5. 地下水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地下水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67.4%的自來水廠採用了常規處理工藝,21.7%的自來水廠採用了除鐵除錳工藝,另有10.9%的自來水廠採用直接消毒處理(見表7)。

6. 汙泥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在調研的自來水廠樣本中,汙泥處理工藝採用離心機進行汙泥脫水的佔57.8%,採用自然幹化的佔29.8%(見表8)。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2019年給水深度處理研討會在江蘇太倉...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2019年給水深度處理研討會於12月16-19日在江蘇太倉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和中國膜工業協會工程與應用專業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承辦。
  • 2020年中國汙水處理行業運行情況回顧及2021年發展趨勢預測(圖)
    ,汙水處理技術提高,我國汙水年處理量持續攀升,汙水處理率不斷提高。2015年我國汙水年處理量428.83億立方米,汙水處理率91.90%。2019年汙水年處理量增至525.85億立方米,汙水處理率96.81%。 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處理監管加強,預計2020年我國汙水年處理量將增至556億立方米,汙水處理率提高至97.86%。
  • 鵬元研究 | 2018年汙水處理行業研究報告
    主要內容  汙水處理行業政策導向明顯,受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投資規模影響大;目前城市市政汙水處理市場逐漸飽和,擴能提標改造仍有市場機遇,新興城鎮及農村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在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水資源緊缺、水汙染加劇的背景下,國家日益重視環境保護。
  • 2020-2026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水錶三大驅動因素  智能燃氣表四大驅動因素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根據《全國城鎮燃氣發展「十二五」規劃》, **年末、**年末我國燃氣表安裝量分別為 9141 萬、13465 萬隻(預測),**年內居民燃氣表新增需求為 4324 萬隻,根據我們預測, 「十二五」期間智能氣表佔比達到
  • 美自來水遭致命微型變形蟲入侵 2020水務工程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水務工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2020水務工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 我國智慧水務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水務企業對節能降耗、提升運管水平等需求不斷提高,對智慧水務的需求開始呈現暴髮式增長。 目前,我國共有660多個城市,2500多個縣城和30000多個行政建制鎮,每個城鎮基本上都擁有給水排水系統,但大部分水務公司處在信息化2.0階段,處於向智慧水務方向拓展的階段。再加之現有的智慧水務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標杆性企業,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
  • 中國膜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2025年)
    截至**年,膜處理工藝在我國市政給水領域的覆蓋率不到1%,遠低於發達國家膜技術在市政給水領域的覆蓋程度,此次飲用水提標給膜產業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在汙水處理領域,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汙水處理及相關設施各類投資近4,300.00億元,將給應用在市政汙水處理領域的膜市場帶來上百億元的需求。
  • 打造中國水務行業的安全樣板 ——記粵海水務的安全發展
    時光走過55年,粵海水務作為東深供水工程的運營管理者,不但出色履行著保障對港供水安全的歷史使命,而且在市場大潮的搏擊中快速成長為集原水供應、自來水經營、汙水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多種業務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水務運營商,連續多年榮登「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被行業譽為「中國水安全專家」。
  • 2020-2026年中國汙水處理及霧霾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汙水處理及霧霾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汙水處理及霧霾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汙水處理及霧霾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2020-2026年中國汙水處理及霧霾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的整個研究工作是在系統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是相關汙水處理及霧霾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汙水處理及霧霾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早期行業發展階段我國最早的汙水處理歷史是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1923年建成的上海北區汙水處理廠的建立拉開的中國近代汙水處理的序幕。全面發展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中國開始日益重視汙水處理行業的發展,1979年9月我國第一部環境法(簡稱《環保法》)誕生,這標誌著汙水處理正式處於法律法規的管理之下。《環保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幾種基本環境制度,如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和排汙收費制度等。
  • 智慧水務在汙水處理中的設計與應用
    汙水處理行業作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對城鎮汙水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行業監管的加強、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企業自身盈利模式固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汙水處理廠建設、運營、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發展得到重視,汙水處理自動化、信息互聯化及智能工業化技術的發展也迫在眉睫。
  • 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隨後介紹了北京工業大學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在服務北京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北工大國家級科研基地歷史性的突破,也是北京市屬高校中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 水務行業分析 哪些汙水處理企業值得關注
    水務行業分析要點:1、現階段城鎮市政汙水處理的增長機會在於提標改造、汙水處理費漲價,以及城鎮化帶來的新需求,同時,行業內的整合和併購
  • 中國水協頒發2005年城鎮供水優秀科技論文獎
    」 各會員單位: 為廣泛交流供水行業的科技成果,依靠技術進步推進行業發展,今年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組織進行了2005年度優秀科技論文評選活動。各地供水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使這次活動收到的論文數量多,內容豐富,囊括了近幾年來城鎮供水行業的大部分科技成果及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經驗。總計共收到論文163篇,經組織專家評審,共有34篇論文獲獎。其中一等獎4篇,二等獎9篇,三等獎21篇(具體獲獎名單見附件)。經研究,中國水協決定向獲獎論文頒發2005年城鎮供水優秀科技論文獎證書。
  • 2020水務行業相關政策有哪些?2020年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了解,在中國,水務企業大多具有事業單位性質。水務行業是指由原水、供水、節水、排水、汙水處理及水資源回收利用等構成的產業鏈。水務行業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務行業之一,日常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城市供水。
  • 農村汙水處理應用:網際網路+智慧水務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農村汙水處理運用「網際網路+」的新理念,實現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將」智慧水務」推向農村。據初步測算,小型農村汙水處理廠應用該系統後,每噸汙水可以節省處理成本0.7元。汙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水質情況等整個汙水處理過程都可以在手機上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遠程監控和遠程控制,只是在設備出現故障時才需要人工進行維護,至少可以節省70%的人工成本,「智慧水務」為農村汙水處理樹立了一個新標杆。
  • 中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2018年水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圖)
    2017年中國水資源量為28,675億噸,而中國人均水資源僅為2059.2噸,只能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總體而言,中國西南部及華南的水資源較為豐富,該地區的自然水資源相對充足。中國約四分之一的省份面臨嚴重缺水問題,聯合國統計局評定相關省份人均年均淡水資源量少於500噸。隨著城鎮化人口增加以及汙染情況,用水需求不斷增長,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 粵海水務蟬聯「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水務規模行業領先 原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5月8日,備受水務行業矚目的「2019年度水業企業評選」結果揭曉,作為水務行業的領跑者,粵海水務再次榮膺「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並以3056萬噸/日的水處理規模,位居全國水務企業第二。同時,粵海水務原水供應業務規模1987萬噸/日,高居全國水務行業榜首。
  • 李圭白:給水深度處理工藝應百花齊放
    當前,水源汙染日趨嚴重和給水水質標準提高的雙重壓力,對給水深度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近日,李圭白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採訪時也強調,膜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著膜技術將成唯一,任何可以幫助達標的技術都有其應用的可能性,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應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 2017中國最具影響力水務企業盤點 排名不分先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由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評出的2017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水務企業揭曉,以下為詳情,排名不分先後:1、北控水務集團北控水務集團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注於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旗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