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是中國水協會第三屆理事會一次會議研定啟動的重要事項之一,歷經一年五個月,《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於今年9月與大眾見面,藍皮書的問世在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中國水務行業擁有了自己的行業發展史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藍皮書章節4.1:給水處理技術(撰稿人:許嘉炯)。本文節選自藍皮書,未經本人審閱。
我國給水技術應用情況
2019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對我國298個自來水廠進行給水處理工藝樣本調研,地域涵蓋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東南諸河流域等7個流域,自來水廠設計規模調研統計見表1;有關水源水質調研有效數據為276條,水質調研統計見表2。在本次調研的298個自來水廠中,規模10萬立方米/日以下的中小型水廠佔64.9%,規模10萬立方米/日以上的大型水廠佔35.1%,水源水質基本為II~III類。
1. 總體工藝應用情況
從水處理總體工藝應用情況來看,在本次調研的298個自來水廠中,64.1%的自來水廠僅採用常規處理工藝(見表3 D欄),而31.2%的自來水廠在常規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預處理工藝(見表3 A欄),17.8%的自來水廠增加了深度處理工藝(見表3 B欄),13.1%的自來水廠同時增加了預處理工藝和深度處理工藝(見表3 C欄)。表4.1.3中還可看出,地表水源水廠只採用常規處理工藝,佔地表水源水廠總數的59.9%,同時增加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的地表水源水廠大多規模在10萬立方米/日以上;地下水水廠只採用常規處理工藝,佔總數的87%,且大多規模在5萬立方米/日以下。
2. 預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預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在調研的自來水廠樣本中,採用化學預處理的自來水水廠佔93.5%,物理處理和生物處理分別僅佔2.2%和4.3%(見表4)。根據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目前預處理工藝還是以化學預氧化最為普遍,其次是應對水質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物理預處理和生物預處理一般是針對高濁度等特定水質情況。
3. 深度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深度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有67.9%的自來水廠採用了臭氧活性炭工藝,3.8%的自來水廠採用了顆粒活性炭吸附工藝,22.6%的自來水廠採用了膜處理工藝,另有5.7%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活性炭+膜處理的聯合處理工藝(見表5)。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當前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工藝還是以臭氧活性炭為主,但膜處理的應用已有相當規模。
4. 消毒工藝應用情況
從消毒工藝應用情況看,有39.8%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液氯消毒工藝,37.0%的自來水廠採用了次氯酸鈉消毒工藝,22.9%的自來水廠採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藝,僅有1家自來水廠採用紫外消毒工藝(見表6)。
5. 地下水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從地下水處理工藝應用情況看,67.4%的自來水廠採用了常規處理工藝,21.7%的自來水廠採用了除鐵除錳工藝,另有10.9%的自來水廠採用直接消毒處理(見表7)。
6. 汙泥處理工藝應用情況
在調研的自來水廠樣本中,汙泥處理工藝採用離心機進行汙泥脫水的佔57.8%,採用自然幹化的佔29.8%(見表8)。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