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評出年度十大科學新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09:00 來源:
來源:新聞晨報
12月27日,英國《衛報》評選出了2006年的十大科學新聞 :
進化史填補空缺
4月6日的《自然》雜誌的封面主角是一種名為「泰克塔力克」的生物化石。泰克塔力克生活在大約3.54億至4.17億年前,身上既有魚的鰭和骨鱗,又有現代的四足脊椎動物的特徵,如可以活動的頸部和像鱷魚一樣可以活動的嘴巴。它的這個「雙重身份」填補了物種間一個缺失的環節,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持。
北極可能變汪洋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戴維·金今年提出警告說,各國政府如果不採取措施應對環境變化,那麼全球升溫3攝氏度將導致全球性的饑荒和乾旱,並威脅到千百萬人的生命,穀物產量將減少2000萬-4億噸,4億人將面臨飢餓威脅,30億人遭遇洪災、斷絕淡水的危險性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在評估了碳排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後得出結論說,到2040年或更早,北極在夏末將會無冰,變成一片汪洋。
冥王星遭到降級
今年8月,國際天文學協會2500位代表開會通過決議,確定了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因軌道和海王星的軌道重疊和星體是橢圓的而被從行星行列「開除」,與穀神星、卡戎星和齊娜星一起劃歸「矮行星」,太陽系從此只有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
火星疑現液態水
NASA在12月宣布,科學家已經找到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最有力證據,而且就出現在最近7年內!
兩個曾在1999年和2001年被拍攝的南半球隕石坑,在2004年和2005年再次被拍攝時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每個隕石坑周邊都有5到10個乾涸的水池,而在從坑壁頂到水池之間綿延數百米的溝槽中,出現了淺色、發亮的沉澱物,這些在最早的照片中是沒有的。
科學家由此推論,這可能是水流過後遺留下的淤泥、鹽分和霜結晶。這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可謂火星探測史上一項意義重大的突破,它令這顆紅色星球存在生命宜居環境的可能性大增,也讓人類離「移民外星「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英國發現禽流感
今年3月29日在英國愛丁堡以北費富地區發現的死天鵝被確診為死於H5N1禽流感病毒,但病毒並未在英國人群中擴散。
科學家預測,隨著明年禽鳥遷徙開始,高致病性的禽流感在未來幾個月將捲土重來。
太空成熱門「秀場」
太空成了今年人們做秀搞怪的熱門舞臺。2月份,一件報廢的俄制「奧爾蘭-M」太空衣被釋放到了太空。它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全球定位系統接受器、語音合成器、幾個傳感器和三節電池,向地球進行了90小時的短暫廣播;7月份,由美國旅館業大亨羅伯特·比奇洛投資建造的充氣式「太空旅館」試驗艙發射成功;11月,俄羅斯太空人哈伊爾·秋林在國際空間站外完成「太空高爾夫球秀」。
地球生物滅絕提速
科學家今年7月發出警告說,現在地球上生物滅絕速度是歷史平均水平的100至1000倍。
過去500年間,地球上有844種動植物滅絕,另外約有1/3的兩棲動物、超過1/2的龜類、1/8的鳥類和1/4的哺乳動物是瀕危物種。環境變化將促使另外15%-37%的物種瀕臨滅絕。
11月,美國《科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警告稱,如果過度捕撈和海洋汙染得不到治理,那麼到2048年,海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將銳減,甚至絕跡,野生老虎可能在20年內絕跡。
63歲孕婦創紀錄
7月,63歲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帕特裡夏·拉什布魯克通過剖腹產生下一個兒子,以祖母級輩分擔當起了母親的責任,並成為英國年齡最大的產婦。這再次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引發倫理爭議。
目前世界生育年齡最大的產婦是羅馬尼亞女子阿德裡亞娜·伊利斯庫。去年,66歲高齡的她生下一名健康的女嬰,她的名字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發現穴居人新遺蹟
《自然》雜誌9月份發表的報告稱,科學家在西班牙直布羅陀的山洞發現了穴居人的遺蹟,據推測,他們生存的年代大約在2.4萬年前左右,這將穴居人滅絕的年代推後了大約1.1萬年。
彗星塵埃回地球
2006年1月15日,裝有彗星塵埃樣本的返回艙與「星塵」號宇宙飛船(下圖)分離後進入地球大氣層,在降落傘的幫助下成功著陸。
1999年2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了「星塵」號彗星探測器。2004年1月,「星塵」號成功地在距離「維爾德2」號彗星150公裡的地方收集到彗核發出的物質。
「星塵」號項目是繼NASA的「阿波羅」計劃之後,第二個從外星球取回物質樣本的太空探索項目,也是第一個專門探測彗星的項目。
責編: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