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是諜戰劇中的高峰之作。劇中,聰明的人很多,奸詐的人不少,陰險的人有之,忠貞的人不乏,陰險狡詐貪婪歹毒無恥,以上種種特性兼而有之的人大有人在。除此之外,笨人也有。最笨的人是誰呢?是馬奎!馬奎是《潛伏》中最笨的人,大家以為如何呢?
馬奎是靠什麼當上了行動隊長,不得而知。職場上,諸如不被大家看好的人突然升了職,還當了部門老大,才不配位,卻幹得渾身是勁,越努力越邪乎,南轅北轍,被大家捂著嘴地偷笑,坐等他出洋相。職場上,這種人不少見吧?
思路清晰,頭腦機敏,十分能幹,是行動隊長的基本素質。恰恰相反,馬奎像一頭蠢驢,用一根胡蘿蔔就能使他轉蒙圈。
「軍調小組」的監視名單洩密,馬奎奉命追查洩密之人。在調查的過程中,一名監視穆連成的小特務被他抓獲。可是當他得知小特務是站長吳敬中派去的人後,穆連成和軍調小組的代表鄧銘是同學,他馬上就像發現了一塊新大陸,將吳敬中列為懷疑對象。
如此判斷不明,充分暴露出馬奎的弱智。
一、吳敬中是洩密之人,他派小特務監視穆連城幹嘛?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越少不是越保密麼?吳敬中和穆連成、鄧銘等人如果是一夥的,他派人監視穆連城幹嘛,還怕少了一個知情者呀?可見,就憑這一點,馬奎就應得出結論,打消對吳敬中的懷疑。
二、在接收日偽財產時,馬奎也曾染指。這種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的行為在當時可以說是路人皆知。對此,他居然猜不到吳敬中派人監視穆連成的用意是謀財,實在是笨!
三、馬奎一直在監視餘則成。餘則成出入穆連成家十分頻繁,他難道不知?穆連成拜訪過吳敬中,由余則成帶路,他仍然不知?穆連成在當地是頭號大漢奸,遲遲未被處理,他做為行動隊長,耳目眾多,會猜不出其中的微妙來?可見,確實笨!
四、這是弱智中的弱智。
他一直在追查餘則成。餘則成調到天津之前在重慶公幹。所謂挖樹從根挖,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馬奎是軍統督察組的暗探,給毛人鳳還當過侍從,重慶的人脈極多。他一直在調查餘則成,調查之初,向重慶的熟人打聽一下餘則成的情況,從他的人際關係上尋找線索,左藍不就浮出水面了?這當然不是做事後諸葛亮,而是調查一個人,必須掌握他的第一手資料。餘則成初來天津,人地兩生,會有多少把柄給人查呢?
左藍曾經說過,「為了當一名軍統圖書館的管理員,我和餘則成的關係公開了。」
餘則成也想過,「只要有人向重慶的同事一問,人們就知道左藍了。」
以上純屬餘則成的基本資料。調查餘則成,卻不去掌握餘則成的基本資料,可見馬奎有多笨,笨到家了,枉為行動隊長。
掌握了左藍的情況, 當「軍調小組」的人員來到天津,馬奎發現軍調小組的副代表名叫左藍,再一比對照片,或者打個電話,讓重慶的同事確認一下報紙上的左藍是否是餘則成的女友左藍,他、吳敬中、陸喬山、餘則成,誰最可能洩密,不就水落石出了?
調查這種事情如同漁夫打魚,多下鉤、多撒網,而不是想像著像狙擊手打槍,一槍一個準,彈無虛發。
馬奎對餘則成的調查方式純屬瞎搞。派人聽房、趴牆根兒,天天聽,馬奎的出息可真夠大的!這種智商,你說在他職場上,跟誰能吃得開?
馬奎這種笨人,笨的不只是腦子,更是缺乏自知之明,他分明是一個莽張飛,卻把自己當作諸葛亮來用。「嚼舌根,管閒事,欺下媚上」是職場三招必殺技。但是,馬奎既沒有嚼舌根的狡詰,也沒有管閒事的滑頭,自不量力,卻去當什麼「督察員」,是他在職場上的取禍之由吧?對於馬奎而言,老老實實做事才是長存之道。
《潛伏》中,馬奎雖笨,卻又是一個令人嘆息的人物。嘆息之處,在於他是一個忠厚之人。忠厚之人一步步掉進別人的圈套,是最可嘆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