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太空地圖」 在線科普課持續「升溫」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董瑞豐)從探索月球講到探秘黑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一位科研人員的直播網課,近日吸引了全國多地上萬名小學生的關注,連學校的科學課老師也來在線「取經」。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通過在線直播課程平臺「猿輔導」,用4節科普課為小學生們講授月球、火星、太陽系以及宇宙、黑洞相關的天文知識,同時展現了我國在探月、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探索。為了讓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深奧的天文名詞,鄭永春特別製作了一套「太空地圖」,配合大量動畫、視頻演示進行淺顯易懂的講述。

鄭永春主要從事月球和行星地質環境研究,也是國內知名的天文科普專家,曾獲美國天文學會鼓勵科普傳播的卡爾·薩根獎。他表示,科研人員應當推動科學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網絡直播擴大了科學傳播範圍,而且讓他深刻感受到不同地區孩子們對於未知科學的渴求。

在線科普課程近年來持續「升溫」。此前,中科院物理所開設的直播公開課,吸引了10多萬中小學生報名聽講。

相關焦點

  • 太空授課講些什麼,如何直播
    綜合新華社、《南方都市報》報導    航天員太空授課,將講些什麼內容,什麼時候講,怎麼實施直播?    6月13日16時17分,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 有道精品課牽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開辦作文課 頂尖科幻作家將在線...
    據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方消息,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科學人講壇」暑期青少年系列在線科普課】
    「科學人講壇」暑期青少年系列在線科普課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牽手有道精品課 頂尖科幻作家在線授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張膠)9月17日,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單位清大紫育與有道精品課在京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嫦娥之父」登上作業幫直播課:科學泰鬥給全國孩子講火星夢
    從2005年起,年過古稀的歐陽自遠繼續參與今後的月球、火星、小行星、木星和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並開始參加起越來越多的科普活動,他希望將自己對科學、對浩瀚太空的熱情傳遞給00後的孩子們。他曾表示,「做科普和做科研一樣,都要下功夫,尤其在面對小讀者時。」讓榮譽等身的科學家給中小學生上直播課會不會是「大材小用」呢?《知識分子》聯合主編謝宇認為,學生通過和科學家之間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所收穫的知識、形成的思維方式以及科學素質的提升,是學校教師無法傳遞的。「這也是我認為科學家給小學生講科學的價值所在,教授的重點不在知識內容,而是在於傳遞做科學家的素質。」
  • 在線教育持續升溫,斑馬思維、火花思維課程哪個更好?
    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在線教育越來越凸顯出優勢。從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創造了跨時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使知識獲取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教與學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地點條件的限制,知識獲取渠道更加靈活與多樣化。故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3-10歲時為孩子尋找在線教育思維提升的課程,那麼處於網絡熱門的斑馬思維與火花思維哪個更好?
  • 「宇宙生活指南」迎來太空開學第一課:聽凱叔講星球故事
    如何激發他們對太空的興趣?在未來成為下一代航天人,去繼續對浩瀚宇宙的探索。宇宙生活指南這一期將聚焦未來教育,帶來「太空開學第一課」。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博士將帶來「從地球出發,更新我們的世界觀」的分享。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凱叔講故事創始人王凱將分別講述他們的星球故事。
  • 李淼:給孩子講科普寫作
    首先強調科普寫作或者是閱讀科普,都不是上課的這種心態。也就是說,它不是一種強制性的學習過程,也不是強制性的灌輸過程,這點非常重要。我們這門課不是所謂的必修課,而是選修課。那麼要把這個選修課,做到這個受眾最多,受眾喜歡的方式就是必須按照受眾喜歡的方式,怎麼喜歡,怎麼寫,這是科普的原則。    好了,科普的原則既然已經確定下來,就是說必須讓受眾喜歡。
  • 科普課老師是火箭「大咖」
    自今年3月起,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總體設計部「領航」科普隊的航天設計師們每周四都要到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他們「變身」老師,為初高中生上兩節「科技創新課」。過去三年的航天日,火箭院的航天設計師們都是到周邊中小學去進行志願科普。
  • 科普遇上文創,一場關於火星的太空創想
    與此同時,面向全國的&34;航天科教文化系列活動在文昌舉行,科普活動遇上航天文創,航天少年研學營、火星叔叔直播講科普、羽西產品聯合發布、探路者試驗隊服裝捐贈、晁然直播賣衛星、向洪水災區公益捐贈等重磅節目相繼上演,共同助力天問一號任務圓滿成功。
  • 中國離線地圖與在線地圖服務聯動
    其中,網際網路在線地圖服務和移動網際網路在線地圖服務將依次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圖商在這兩個細分行業的收入之和將在2014年超過10億元。高德軟體通過MAPABC的戰略布局成為在線地圖服務的典型,在線地圖服務行業呈現地圖展示3D化、實景化,用戶使用無縫化,前端服務一體化和地圖運營一體化的趨勢。正是由於高德軟體的發展戰略與產業趨勢相吻合,所以市場份額節節攀升,至2011年第三季度已經佔到全國移動網際網路在線地圖服務市場的51.4%。
  • 國際空間站趣味太空課 王亞平將講液體表面張力
    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從2007年芭芭拉·摩根的第一堂太空課起,全球已有近320萬學生從空間站下載並分享這些課件。此外,在美國有近百萬學生親自參加或通過「提問」方式參與了空間站的實驗。航天員給學生們上過哪些有趣的課呢?著有《有趣的太空科學實驗》一書的沈羨雲和唐承革,在發表於《航天員》雜誌的《太空「課堂」》一文中有過生動介紹。
  • 有道精品課牽手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讓學生看見更大世界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楊月)近日,有道精品課與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將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揭秘國際空間站趣味太空課 王亞平曾講液體表面張力
    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從2007年芭芭拉·摩根的第一堂太空課起,全球已有近320萬學生從空間站下載並分享這些課件。此外,在美國有近百萬學生親自參加或通過「提問」方式參與了空間站的實驗。航天員給學生們上過哪些有趣的課呢?著有《有趣的太空科學實驗》一書的沈羨雲和唐承革,在發表於《航天員》雜誌的《太空「課堂」》一文中有過生動介紹。
  • 有道精品課成「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
    中新網9月18日電 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來康師傅太空美食課堂,解鎖航天技術的奧秘
    在航天科普展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太空美食家》,它是以航天STEAM課程理念開發的食品安全實驗課程,在課堂中通過「跨學科的知識融合」與「實踐創造」讓學生了解太空中的食品知識。▲學生親自動手參與STEAM太空美食家課課堂中資深航天科普教室帶領學生了解航天員太空就餐流程、以及太空食品的製作過程,了解太空食物發展的歷史。
  • 科技感爆棚 康師傅「太空美食課」樂翻天
    在網絡的另一端,始終致力於航天科普的康師傅正式推出《太空美食家》網絡課程,用科技感爆棚的科普知識和食慾滿滿的太空美食為孩子們帶去一場豐盛的科普盛宴。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已在全國範圍內的30餘所中小學開展航天科普活動,此次線上《太空美食家》課程更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給青少年帶來精彩紛呈的「宇宙級科普課程」。
  •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用科幻推動創新
    「七年前,我們為什麼要策劃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推動創新來做點什麼事情。」9月17日,在「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合作發布儀式上,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向記者這樣說到舉辦比賽的初衷。
  • 在線地圖製作工具
    「在線地圖製作」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在線工具製作網站地圖(sitemap),在線地圖製作擁有哪些優勢呢?首先,在線工具不用安裝客戶端,通過瀏覽器就可以完成客戶端能完成的工作,提供輕量級,便於使用的在線地圖製作工具。
  • 作業幫一課2.0正式亮相,推出在線英語班課品牌浣熊英語
    作業幫一課2.0正式亮相,推出在線英語班課品牌浣熊英語   據悉,在過去一年,作業幫一課一共開設了15715節在線直播課程,內容涵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三所有年級和學科,以及部分素養課、實驗課、國學課和手工課;平臺新增付費學員超過247萬,包含21萬高考學子;目前平臺累計學員達到500萬,覆蓋中國23個省;累計完成在線課程超過32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