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MLCC產業掘金:誰最符合「模糊的正確」大邏輯?│風雲主題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市值風雲

作者 | 觀韜

流程編輯 | 小白

MLCC(多層瓷介電容器)被譽為「電子工業大米」。

雖然軍用領域MLCC門檻、質量等級要求高,風雲君也介紹了國內軍用MLCC雙雄(下載市值風雲APP搜索《宇航級陶瓷電容「雙雄」火炬電子與鴻遠電子:夢想和套現,哪個更讓人垂涎?│風雲主題》),但MLCC最主要應用還是在民用領域。

我國民用MLCC領域又有哪些玩家?競爭格局又如何?

今天風雲君就帶大家在分析一下這一細分領域。

一、千億市場,被日韓玩家卡位頭部

(一)市場需求端

從需求端看,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

2018 年全球 MLCC 市場規模約為157.5 億美元,2019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為158.4億美元,到2023 年將達到181.9億美元。2018 到2023 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為2.9%。

2018年中國大陸MLCC市場規模約為434.2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MLCC行業市場規模為438.2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533.5億元。

2018到2023 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4.2%。

MLCC下遊應用廣泛,主要包括手機、音視頻設備、PC、家電、汽車等領域,相對比較平均。如下圖:

而5G、物聯網、汽車、電子產品行業的發展又推動MLCC需求增長,一起看看。

5G 通信頻段建設帶來MLCC大幅增量需求。5G基地臺的鋪設數量是4G 基地臺的一倍以上,將增加對MLCC 的需求。

5G預計新增大量新的頻段,頻段增加對手機構造影響大的是手機射頻端,射頻前端數量增加,單機 MLCC 用量也將提升。

5G手機也將帶來MLCC 市場帶來廣闊的增量空間。MLCC 單機數量由2G的166個增加到4G的700個。

預計到5G,單機MLCC用量將增加到1000個。

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也是MLCC 需求爆發點。

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單車MLCC使用量是傳統燃油車的3倍到5倍左右。

(二)市場供給端

從供給端看,MLCC行業集中度高,2017 年全球前十大廠商合計佔據95.7%的市場份額。如下圖:

其中日韓系生產商處於第一梯隊,以小尺寸、高電容值產品為主,技術含量高,市場佔有率大:2017年,村田、太陽誘電、TDK、京瓷4家日企市場份額44.2%,韓企三星機電市場份額21%。

大陸廠商主要生產中大尺寸、低電容值的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2017年,大陸3家企業深圳宇陽、風華高科(000636.SZ)、達方市場份額合計8.6%。

此外,三環集團(300408.SZ)也從事MLCC業務,但暫無具體排名。

中國臺灣廠商介於二者之間,臺灣被動元器件雙雄國巨和華新科技,2017年合計市場份額22%。

日系廠商的技術實力和產能規模是其全面領先的核心資本。

二、為保護核心技術機密,日系大廠連專利都不申請

MLCC製造集先進材料技術、精密製造技術和專用設備技術於一身,包括幾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又包含無數種工藝控制和材料控制方案,每一種方案都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產品性能。

將陶瓷粉、粘合劑、溶劑按比例製成陶瓷漿料後,MLCC生產工序如下圖:

MLCC產業的技術和資金壁壘較高,只有在該領域進行長期深耕,並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掌握各個環節的核心技術和最優工藝路線,才能成功卡位MLCC賽道。

因此,掌握know-how是關鍵。

例如:作為關鍵材料的高純、超細和高性能陶瓷粉體製造技術和工藝主要由日企掌握。目前,日本陶瓷粉料廠商可以製造粒徑為100納米的鈦酸鋇粉體,而大陸廠商生產的粉料粒徑約為300-500納米,且均勻度不如日本廠商。

常見的陶瓷粉體製備方法包括固相法、草酸鹽共沉澱法、水熱法、溶膠-凝膠法四種。

其中:固相法和草酸法陶瓷粉顆粒大、不夠均勻、品質低、售價低;水熱法生產的粉體顆粒細且均勻,可以用於較為高端的MLCC生產,市場售價較高;溶膠凝膠法製備的粉體最為優質,市場售價最高,生產成本最高,因為技術原因,不適於大批量生產。

水熱法是目前公認的符合MLCC發展要求的鈦酸鋇粉製備方法。

國瓷材料(300285.SZ)是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實現水熱法批量化生產鈦酸鋇的企業,是國內企業MLCC配方粉主要供應商。主要客戶包括韓國三星電機、TDK、國巨、太陽誘電、風華高科、潮州三環和深圳宇陽等,市佔率約為11%。

全球MLCC配方粉生產集中度較高,超過70%的MLCC配方粉來自日本廠商。在國內,國瓷材料、三環集團、風華高科為代表的廠商已掌握相關納米分散技術,基本滿足國內中低端MLCC需求。

再如,同體積的MLCC電容量與疊層數正相關,村田已能實現用0.5um的薄膜介質疊1200層,代表了世界最先進水平。

而國內廠商普遍只能疊300-500層。

更決絕的是,日本廠商摸索了其中要訣後,把很多生產工藝和專用設備視為商業機密,不對外申請專利,使得擅長「逆向工程」的國內廠商找不到可以效仿的基礎工藝。

日韓中三個國家企業在MLCC產業鏈中的競爭地位如下圖:

三、頭部玩家產能轉移,釋放了新機遇

據智研諮詢統計,2017年全球MLCC市場銷量約為4.2萬億隻,預計到2020年將達5萬億隻。

全球前十大廠商月產能3550億隻,年產能4.26萬億隻,年產能與銷量基本一致,產能釋放充分。

各大廠商產能及工廠分布情況如下:

為應對下遊5G、物聯網、汽車、電子行業需求增長,各大廠紛紛擴建產能。

如領頭羊日本村田投資140億日元在無錫擴產,投資290億元和400億元在日本福井和日本出雲擴產。如下:

日韓企業擴產的主方向是小尺寸、高容量以及車用MLCC。

常規型MLCC技術門檻不高,競爭激烈,利潤低。同樣的生產線,生產中大尺寸的MLCC,產量比小尺寸產品少數倍甚至數十倍,不經濟。

車用MLCC 產品技術含量高、增長空間大、利潤率高,是領頭大廠的主攻方向:

2016 年中旬,TDK向客戶發函表示將退出一般型MLCC業務,將大力拓展汽車電子業務;

日本村田在2016-2018財年中期計劃中,明確提出將企業的發展重心轉移到汽車電子市場;

三星電機2018年關閉成了18年之久的天津手機廠,投資24億美元,將天津廠改造成車用MLCC產線。

雖然說起來比較尷尬,但日韓企業清退的產能正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企業的機會。

誰把握住機會了呢?

四、風口來時,誰真正把握了這波機會?

本文初衷是找出民用MLCC領域最有可能脫穎而出的王者,所以下文更多的是機會分析。

當概念沒熱炒的時候,但凡沾邊股票都會隨風而起,但風雲君更關心的是長時間軸上的成長性。

市值風雲第一網紅大V「職業股民60」(打開市值風雲APP,搜索「職業股民60」,N篇10萬+爽文等你來)曾說過,「高明同行中的優等生很多是喜歡站在弱者角度看市場看公司,然後買入模糊正確的、大概率的、好生意邏輯」。

模糊的正確、大概率的、好生意,也是我們下文分析的關鍵。

通過前文產業鏈梳理,MLCC行業國內A股已上市的公司包括國瓷材料、風華高科和三環集團,此外還有一家公司潔美科技(002859.SZ)。

MLCC被譽為「電子工業大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MLCC大小與米粒相當——但肯定不能跟大米一樣裝在麻袋裡論噸稱。一般都是裝在載帶裡出售,體積小的用紙質載帶,大的用塑料載帶。

潔美科技主業就是載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如下圖:

四家公司雖分處產業鏈的上下遊,身處這波浪潮,誰的確定性更高?

(一)產品產能、產品譜系、產量情況

1、國瓷材料

根據國瓷材料2012年上市時招股說明書,2011年國瓷材料MLCC配方粉合成工段的產能1,300噸左右。如下表:

2012年,自籌資金增加產能500噸。

上市時 「年產1,500噸多層陶瓷電容器用粉體材料項目」 募投項目,2013年部分投產,2014年上半年達到可使用狀態。

按照這個估算,國瓷材料MLCC配方粉年產能在4000噸左右。

產能估算還有一個角度,按照產銷數據,如下圖:

募投項目投產前,國瓷材料產能受限,產銷基本平衡。隨著2013、2014年募投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過剩情況出現。

2013、2014年,產銷率均在80%左右,2015年直接進入限產去庫存階段,全年產量2780噸,下滑30.30%。

2017年產量4804噸,從這個角度估算,國瓷材料MLCC配方粉年產能在5000噸左右。

自2015年開始,國瓷材料通過自投或者收購先後進入建築陶瓷材料、催化劑陶瓷材料、醫用陶瓷材料等諸多陶瓷材料領域。

根據2019年年報,MLCC材料歸屬的電子材料板塊營業收入6.97億元,佔營業收入32.37%,是第二大收入來源。如下圖:

低容產品陶瓷粉體佔MLCC成本的20%-25%,高容產品陶瓷粉體佔MLCC成本的35%-45%,據此估算國內陶瓷粉市場需求至少在100億人民幣以上。

面對百億需求的市場規模,國瓷材料選擇通過陶瓷材料產品多元化來實現增長。

客觀上說明,雖然市場空間大,但是真的競爭不過日企。

從正在建設的幾個重要項目來看,國瓷材料寵愛毛利率更高的醫用和催化劑陶瓷材料多一點。

雖然公司水熱法工藝技術國內仍無敵手,但暫時也沒有公告新增產能的計劃。

從戰略選擇和積極產能儲備的角度來看,國瓷材料暫無積極應對該部分產能轉移釋放的市場的計劃。

2、風華高科

風華高科1985年從美國引進我國歷史上第一條MLCC生產線,可以說是國內MLCC行業的老玩家。MLCC也一直是風華高科主要收入來源。

但風華高科的MLCC路頗有起大早趕晚集的意思。1996年上市後,風華高科就在年報中多次提及MLCC競爭激烈,產能過剩。

2009年開始,風華高科不再單獨披露MLCC收入情況。一般來說,某項收入不再單獨披露意味著該項收入不重要了。

風華高科隨後也不乏買買買操作。

2018年,風華高科提出「聚焦主業發展,紮實推進瘦身強體」後,又開始單獨披露MLCC收入情況。這跟2017、2018年MLCC行業景氣度高有很大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當然也不排除與公司想關注二級市場有關。

2014年,風華高科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2億元,其中1.38億元用於小型MLCC產能升級及技術改造項目。如下表:

該項目建設期18個月,預計新增300億隻年產能,主要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資金2014年就募集到位了,按照18月預計建設期,2016年中旬就能完工。

但根據2015年年報,預計2017年3月達到可使用狀態,而實際呢?

該項目2015年至2017年分別投資2,528.92萬元、848.84萬元和3,451.25萬元。

項目2018年僅投入801.61萬元,至2018年底,項目進度64.22%,卻顯示已於2018年底經達到可使用狀態。如下表:

2017至2018年8月,因為日企產能調整,MLCC經歷了一波大漲。

而該項目卻因風華高科糟糕的項目把控能力,完美錯過。

2018年年報,風華高科又披露「投資4.5億元啟動實施新增月產56億隻MLCC技改擴產項目」,啟動的項目是否是上述未完工項目延續不可知。

2020年3月,風華高科又公告擬投資75.06億元投資建設「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建設期28個月,新增月產450億隻高端MLCC。

風華高科現階段產能是多少呢?有券商統計是每月120億隻,也有說150億隻。按120億隻估計即每年1440億隻。2018年風華高科生產MLCC 1169億隻,銷售MLCC1080億隻,產能利用率81.18%,產銷率92.39%。如下表:

從產能來說,風華高科A股上市公司中MLCC產能最大,一方面也在積極擴產。

但從歷史發展情況看,公司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代表。

一方面,有不少券商研報指出風華高科已經可以生產出全尺寸MLCC。

另一方面,不少券商研報也指出,風華高科MLCC產品下遊定位為中低端客戶,主要客戶為通訊類及家電類,2017年,該領域客戶營收佔總營收約42%。

這應該也是風華高科斥資75億建設高端MLCC產業園原因。

3、三環集團

三環集團2014年上市時,主要產品都是電子陶瓷類產品。

其中MLCC年產能120億隻,以中大尺寸為主,年營業收入約1億元,收入貢獻約5%,並非主要收入來源。

上市時主要客戶是美的、康佳、格力、TCL、創維等知名家電企業。雖然主要客戶名氣大,但就MLCC應用領域來說屬於中低端行業。

上市後,三環集團未繼續披露MLCC產能數據。有券商研報顯示,其2018年產能為240億隻,相當於風華高科2個月的產能,但產品具體應用領域不詳。

2020年3月,三環集團公告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21.75億元,其中18.95億元用於「5G通信用高品質MLCC擴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期3年,如下表:

據此,風雲君推測,和風華高科一樣,三環集團MLCC產品主要客戶仍以家電企業為主,兩家公司的高端MLCC產品尚在娘胎。

建成投產均是3年之後的事,能否在高端MLCC領域擁有一席之地有待長期追蹤。

4、潔美科技

潔美科技2017年上市。上市時,紙質載帶產能320萬卷,膠帶140萬卷,塑料載帶20萬卷,合計480萬卷,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接近100%。

上市時募投資金主要用於以下4個項目,但募投項目計量單位均為噸、米、平米,未換算成卷。如下表:

「年產6萬噸片式電子元器件封裝薄型紙質載帶生產項目」2017年7月31日完工。2017年新增1.18億元含稅收入,新增0.13億元毛利,實現利潤總額51.33萬元。2018年新增2.67億元銷售收入,毛利0.68億元。

「年產20,000萬平米電子元器件轉移膠帶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2018年11月30日完工。2018年實現收入0.22億元,毛利329.80萬元。

因無法換算產能,但依據募投項目實際完工時間,近兩年對產能有實質貢獻的就是「年產6萬噸片式電子元器件封裝薄型紙質載帶生產項目」。

據此推算2017、2018年處於超負荷生產狀態,如下表:

(二)收入、收入增長、毛利情況

在正式看下圖前先說明以下幾點:

1、為便於識別,每家公司柱狀圖、線形圖、數據標籤顏色相同;

2、風華高科、潔美科技使用的是2019年半年報數據;國瓷材料、三環集團是2019年全年數據;

3、國瓷材料2018年、2019年將MLCC配方粉收入歸入電子材料板塊,所以2018年收入激增,但為保證增長率客觀性,均以重分類後上年可比收入為基數,其他公司也相同處理;

4、風華高科2015至2017年未MLCC收入,所以金額變化大,且呈下降趨勢;

5、三環集團僅2015年披露MLCC收入,隨後計入電子元件材料披露。

雖身處產業鏈上下遊,但四家公司MLCC相關業務收入增長趨同性還是很明顯。

隨著2017-2018年,日韓企業主動調整MLCC品線,市場短期供需失衡。2018年營業收入增長率達到近幾年高點,風華高科和三環集團增長接近100%。

但很快便面臨產能過程,庫存積壓,2019年進入去庫存階段,除國瓷材料收入增長4.29%以外,其他3家公司下滑接近或超過30%。

國瓷材料的收入正增長從側面說明多元化對風險的分散能力,但機會來臨時增長勢頭不及同行的缺點也很明顯。

從收入體量和純度來講,風華高科和潔美科技MLCC行業收入規模大,2018年風華高科MLCC收入17.05億元,潔美科技MLCC載帶收入13.11億元。不提三環集團是因其MLCC不單獨披露,上市時比重僅5%。

站在MLCC產業鏈來看,潔美科技技術難度最低的,包裝材料嘛,從下文的毛利率也能看出來。但收入規模可以做到和風華高科MLCC相當,實屬不易。

接下來看毛利率情況:

潔美科技毛利率最低,這在風雲君意料之中;但國瓷材料的陶瓷配方粉毛利率略低於風華高科和三環集團的MLCC產品多少讓風雲君有些意外。

總結來說,MLCC毛利率最高,其次是MLCC配方粉,最後是MLCC載帶。而且MLCC載帶受行業供需關係影響不明顯。

在大家毛利率普遍上升10個百分點以上的2018年,潔美科技的毛利率反而是下降的。

另一方面,跟軍工領域MLCC最低70%的毛利率相比,民用MLCC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勝在市場規模大。

(三)研發投入都不高,頂尖技術缺乏的重要原因

MLCC同時也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企業,核心技術一直被日韓企業把控,4家企業研發投入如何呢?

從絕對值來看,4家公司近兩年研發投入增加明顯,其中,風華高科與三環集團最高,2018年投入均接近2億元。

從相對值來看,相差不大,都不算高,4家公司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3%-6%之間。重產能擴張,輕研發投入也可能是國內企業至今未掌握最頂尖技術的原因。

(四)風華高科、三環集團是否吃下日韓企業淘汰的產能呢?

上文提到過2017至2018年8月,因日韓企業產線產能調整,MLCC行業景氣程度高,從圖表中的收入增長情況也能看出來。

2018年,風華高科MLCC收入增長107.17%,三環集團電子元件材料收入增長95.21%,好像是吃下了,但收入增長就意味著它們消化了日韓企業淘汰的產能了嗎?

不盡然,收入增長是價量的共同作用,2018年行業毛利率飈到老媽都不認識了,產銷量其實更能說明問題。

2018年,風華高科生產量相比2017年增長9.25%,銷量增長6.82%,也就是說2018年收入翻番完全是漲價的因素,跟產能、產銷無關。

三環集團披露的是所有產品整體銷量,產銷均增長3%左右,收入接近翻番,同樣也是漲價導致的。

景氣期是從2017年至2018年8月,咱們再看看2017年。

風華高科2017年產銷同比增長30%以上,三環集團產銷增長10%左右。所以,現在至少可以說收入翻番其實主要是價格上漲的因素,如下表:

總結來看,日韓淘汰的產能主要並不是被風華高科和三環集團消化,有行業人士也指出,真正消化這部分產能的是臺灣被動元器件雙雄國巨和華新科技。

高中時,風雲君班主任最長說的一句話是「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兩家企業是沒準備好嗎?

風華高科因為主觀原因,18月的項目建設了4年才完工60%多。

三環集團更多是戰略選擇,從上市之初收入佔比及募投項目可以推測,MLCC並非三環集團之前主要發力方向。開始重視MLCC始於擬募資建設高端5G MLCC。

小結:誰會是贏家?

模糊的正確,大概率的好生意,四家公司誰更符合呢?

風雲君也聊聊自己的看法。

先說確定性。

確定性就是下遊產業將帶動MLCC需求的快速增長,確定性就是風華高科、三環集團擴產高,勢必會帶動上遊MLCC配方粉的需求。

不確定性呢?

開頭提到的技術壁壘和技術、設備封鎖。另一方面頭部日韓以及二梯隊的臺灣企業早已在大陸設廠。

都在說國產替代,但真能說清楚這些除了實際控制人、專利、核心設備不是中國的,剩下都是中國的企業是哪個國家的嗎?

如果靠投資建廠就能成功,自風華高科1985年引進國內第一條MLCC生產線到現在已經35年;號稱第二個掌握水熱法工藝的國瓷材料選擇多元化的戰略來規避競爭,而非與日韓企業搶奪MLCC配方粉市場也說明搶奪高端市場沒那麼簡單。

為與本土企業搶奪市場份額,日韓巨頭都允許國內同行代銷它們的MLCC產品,這點在火炬電子與鴻遠電子兩家軍用MLCC公司研報也提到,兩家企業代理業務收入均超過自有產品。

當然,風雲君在這裡不是要打擊自主創新,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找出大概率的正確的好生意。

風華高科、三環集團們會成功嗎?概率大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判斷,但二家企業在承接日韓淘汰產能時曾經糟糕的反應又歷歷在目。

但是載帶企業潔美科技在整個產業鏈的位置就比較有趣了:因為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所以日韓企業並不願參與到競爭中來。

誰會勝出是不確定的,但不管誰勝出都需要海量的MLCC載帶是確定的。

雖然MLCC企業之間互相搶奪市場份額,但並不妨礙他們從同一供應商採購載帶,潔美科技2016年上市時,前五大客戶都是MLCC行業競爭對手。

根據上市時招股說明書,其主要客戶包括韓國三星、日本村田、日本松下、國巨電子、日本京瓷、太陽誘電、風華高科、順絡電子、華新科技、厚聲電子等,基本打入所有核心玩家供應鏈體系。

國內鮮有對手,競爭對手是日本大王製紙株式會社、日本王子製紙株式會社、臺灣雷科股份有限公司和3M四家外國企業。

也就是說兩件事是確定的:其一,下遊需求對MLCC產業的帶動性;其二,MLCC需要載帶。而距離MLCC生廠商最近的企業具有相對成本優勢。

以上,是風雲君一些拋磚引玉的看法,歡迎大家拍磚,好讓咱家也蓋上三間北房。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應當對民用建築是否符合民用建築節能(
    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應當對民用建築是否符合民用建築節能(  2015-12-21 10:22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模糊邏輯算法控制
    這需要通過從微分(PID)控制器轉向基於模糊邏輯算法的系統來簡化設計,縮短開發時間,並消除複雜的數學公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7181.htm但是,這對發動機提出了新的挑戰。
  • 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
    這是什麼邏輯呀!?最後這兩個驚嘆加問號感嘆與問到了點子上。有一種邏輯,就叫做」模糊邏輯」。模糊邏輯,英文Fuzzy Logic,是一門建立在多值邏輯基礎上,運用模糊集合的方法來研究人的模糊性認知思維、語言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對於這個模糊邏輯的科學定義,有人可能又會感到有點模糊,什麼是多值邏輯?什麼是模糊集合?
  • 「吾股」年報評分大降1700名,下遊過冬導致業績腰斬:紙質載帶龍頭...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加二流程編輯 | 小白「潔美科技是紙質載帶行業的龍頭公司,國內市佔率超過50%。核心競爭優勢是產品的上下遊延伸。」在《民用MLCC產業掘金:誰最符合「模糊的正確」大邏輯?│風雲主題》一文中,風雲君深入分析了,MLCC風口來臨時,產業鏈上的哪家上市公司是「模糊的正確」。今天,我們從上一篇的行業分析開始下潛,尋找具體的單個研究標的,進行深入研究。
  • 誰是快船次輪對手?眾嘉賓看好掘金唯獨徐靜雨力挺爵士
    西部的快船和湖人率先晉級,誰會成為快船的次輪對手呢?目前掘金與爵士戰成3-3平,即將迎來搶七大戰。 誰是快船在西部半決賽的對手?掘金以西部第三進入季後賽,首輪對陣排名西部第六的爵士。最初4場,掘金大比分1-3落後,讓爵士拿到了賽點。這時掘金大將穆雷連續爆發,幫助球隊連續挽救了兩個賽點,讓系列賽來到搶七。 楊毅看好掘金成為歷史上第12支在1-3落後中翻盤的球隊,「我們最開始認為掘金會有優勢,確實人員更有厚度,他們是9人輪轉,而爵士是8人輪轉。
  • 唐寧對話陳杰:未來十年 如何找到掘金醫療產業的「鑰匙」?
    由於醫療行業的特殊地位,此次疫情中,相較於餐飲、旅遊等遭受重創的行業,醫療產業顯示出較強的抗周期屬性,醫療健康股更是掀起漲停潮,令這個行業受到空前關注。 疫情下,醫療行業將迎來怎樣的創投變局,其中蘊藏著哪些「掘金」機遇,個人投資者該如何參與其中,實現雙贏?
  •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 掘金醫藥未來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除了國產替代步伐不斷加快,頭部企業也開始逐步出海,國際化需求有望加速提升。  在內需持續增長、外需加快帶動的雙重利好下,醫藥板塊具有較高的中長期投資價值。而其中兼具高科技含量、高創新度的賽道——生物科技,無疑擁有著更大的投資潛力。  「21世紀將是生物科技的世紀」,這句話貼切展示了醫藥板塊過去的市場表現。
  • 王喚柳│最憶父親過年熬糖稀
    【連結】黃梅的年味:辣醬蒸魚黃梅遊子想家了:媽媽的廚房 家鄉的味道黃梅的苕果吶黃梅的年味:「三元及第」 蘿蔔圓、蓑衣圓、芋圓吳德恩│最憶老家燙豆皮又到一年魚面飄香時黃梅的年味:媽媽的秘制味道黃梅舊縣城是誰建的?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此推論要成立要有4個前提:1、她會因為誰有錢就會跟誰在一起。2、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3、她知道你有錢。4、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如果一定要使用名人言論,則需完整重現整個邏輯過程。 訴諸民意。民意並不意味著正當、合法、正確,多數人支持的某件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現實的價值次序中,還有比民意更優先的價值。 訴諸情感煽情代替邏輯,情緒主導思維。
  • 快船掘金搶七誰能贏?五大專家四人看好洛杉磯,丹佛難爆冷
    季後賽是七局四勝制,對於雙方來說現在站在同一起跑線了,最後一場定生死,掘金和快船誰將會在西部決賽中有機會對陣湖人呢,美國媒體邀請了很多專家對搶七大戰進行了預測。只有倫納德和喬治超常發揮的情況下,快船才有機會,但是我認為掘金在1-3落後的情況下能追上來,他們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了,快船天賦高,但是掘金隊現在很團結。
  • 一鍵掘金醫藥未來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將於1月8日結束認購...
    一鍵掘金醫藥未來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將於1月8日結束認購 2021-01-08 16:05:05 來源:中國網財經
  • 「邏輯推理系列」下一秒誰最痛?
    今天就拿出來讓大家頭腦風暴一下~1號馬上要掉井裡的2號是馬上要踩到釘耙上的3號是馬上要撞樹啦而4號眼看就要被車撞了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那麼,你來猜,誰在下一秒誰最疼?受的傷會最重?工作了大半天,先頭腦風暴下吧。
  • 一周文化講座│我們為什麼要呼救——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可能很多人最開始關注到王義博是因為他幫「北影女神」宋伊人拍的《致青春》校服系列照片。而「工業遺存」和「過剩時代」是當前產業發展及當代藝術中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此次上海國際藝術城論壇將以過剩時代的工業遺存面臨的新機會為起點,共同探討「國際藝術城」視野下的藝術、工業、城市、可持續、轉型等主題,面向當代教育、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新趨勢、新目標、新模式,圍繞工業遺存轉型更新的需求構建全新的「開放、全域、可持續」發展模式,以國際化的藝術教育撬動工業遺存的新生,探討依託藝術教育「原住民」為人才基礎
  • 邏輯是最難起效的說服方法
    書中作者有兩大感慨: 1:邏輯是最難起效的說服方法; 2:無論在個人事務中還是在公共決策中,人們越來越任由下意識的情緒反應來替代合理的判斷和謹慎的思考; 書中的幾個重要的知識點/技巧: 1:我們時常認為自己的圈內人員組成非常多元化
  • 《風雲雄霸天下》中出場短暫的幾大配角,誰令你印象深刻?
    大家好,電視劇《風雲雄霸天下》中除了霸氣側漏的雄霸、英俊多情的聶風、冷傲善變的步驚雲、天真爛漫的於楚楚、陰險狡詐的斷浪、正直溫柔的秦霜、溫柔可人的第二夢等等一大批男女主,男二女二外,還有一些出場雖短,卻讓人印象深刻的N號配角,今天就來盤點一下!
  • 共話飛機維修產業 2020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在蓉開幕
    10月21日,2020(第四屆)民用飛機運行支持技術國際論壇在成都雙流開幕。此次論壇以「高效、創新、智慧的民機運行」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互動討論、展覽展示、一對一商務洽談等形式,圍繞航空運行保障體系建設、飛機機身及發動機先進維修技術、飛機拆解改裝等話題展開廣泛討論,通過提供國內外航空產業交流平臺,對民航業的高速發展發揮積極推進作用。
  • 航天民用,有名無實?
    在這幾個系統中,「伽利略」和「北鬥」尚未完全建成,北鬥目前僅能覆蓋中國周邊地區,僅供軍用和大企業使用,格洛納斯主要是軍用;從定位精度上看,GPS最高,中國的「北鬥」最差,達10米。
  • 95.模糊系統理論
    跟系統動力學同一時期提出的對付複雜性的另一種理論方案是札德開創的模糊學。於是乎,科學家們爭相原理模糊的、不嚴格的、定性的工作,越來越追求精確化、嚴格化和定量化。20世紀60年代初,札德對系統科學一味追求嚴格性、精確性和定量化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懷疑,1965年在《模糊集合》中正式推出了替代方案。札德新的科學思想和方法論的影響不限於控制論,形成模糊系統理論,進而在廣泛的學科領域推動了描述方法的模糊化。
  • 最後2.1秒,掘金領先1分,是誰葬送了球隊的好局?請注意普拉姆利
    北京時間9月21日,湖人與掘金的西決第二場打響。掘金拼盡全力,在最後2.1秒還領先1分的情況下,卻最終被戴維斯的壓哨3分出手給絕殺。拿下這場比賽後,湖人以大比分2-0領先,已經看到了晉級總決賽的希望。掘金是誰葬送了球隊的好局呢?請注意普拉姆利。
  • 丹佛掘金的未來不是小波特,而是他?
    但在約老師和穆雷剛剛嶄露頭角時,掘金就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直到如今依舊未能完美解決——誰才是掘金鋒線上的答案?在拿完最後這一年的3000萬之後,他和掘金的緣分恐怕也走到盡頭了。 除了這兩位以外,掘金今年還刮出了一張彩票——麥可-波特,除了偶爾吐出兩句歐文式的金句,小波特在進攻端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並且在今年的季後賽中,他也表現出了大心臟、不怯場等特性。 但他的成長未必跟得上掘金未來2-3年的要求,這話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