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喚柳│最憶父親過年熬糖稀

2021-01-11 黃梅文史哲

小時候,也就是我讀小學讀初中這九年,即1955一1963年,這些年的臘月二十六或二十七,到了夜晚,吃罷晚飯,父親就開始在廚房用高梁熬糖稀,作為揉糖粑的重要原料。那時候,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加上缺少取暖柴火,所以吃罷晚飯就鑽到被子裡睡覺。

別的家庭,這類事由母親操持。而我的家庭,由於我母親1955年因病去世,所以父親便又當爹又當媽,辛苦極了。

上初中,正是1960一1963年,糧食緊張,加上在縣一中讀初中,一個農家孩子,每個學期的學費,每個月6元夥食費,儘管學校給丁1.5元助學金,都靠父養雞,賣雞賣年肉換錢。我躺床上,聽到父親咳嗽聲,從廚房傳來,心裡有一些痛惜。漸漸地,還是進入了夢鄉。

半夜,我和妹妹被父親喚醒,原來是糖稀熬好了,父親叫我們穿上棉襖,偎在床上喝糖。我端起碗,望著碗裡冒著熱氣的糖稀。父親說:「慢點喝,小心熨著!」

我小心地喝了半口,好甜,甜在口裡,更甜在心裡!

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方冠晴先生《父愛如山》,我寫不出來,但我永遠記住父親的咳嗽聲,永遠記住父親臘月年邊熬出的糖稀,那個稠,那個甜!

2004年,83歲的老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每到年邊,我就想起了老父親那慈祥的面龐。

現在的家庭主婦或父親,都是到市場上買現成的糖粑,再沒有人熬糖稀了。懷念當年農家辦年的溫馨和祥和。懷念天國裡的老父親!

父諱槐蕃,號木香。

【作者簡介】王喚柳,國家二級編劇,湖北省作協會員,有作品300萬字發表、出版。

【連結】黃梅的年味:辣醬蒸魚

黃梅遊子想家了:媽媽的廚房 家鄉的味道

黃梅的苕果吶

黃梅的年味:「三元及第」 蘿蔔圓、蓑衣圓、芋圓

吳德恩│最憶老家燙豆皮

又到一年魚面飄香時

黃梅的年味:媽媽的秘制味道

黃梅舊縣城是誰建的?

黃梅的基督教

黃梅的道教

王喚柳│拜謁桂林棲故居

王喚柳│黃梅一中的滄桑巨變

周濯街:邢繡娘是皇帝的恩媽

王喚柳│人間仙境慄子園

李濱│戰時狀態最嚴停工令來了

王喚柳 李九華│良心道德創造人間奇蹟

王喚柳│黃梅一中的滄桑巨變

黃梅伢是怎樣造謠的?

黃梅這家超市欺詐?

黃梅縣長賣魚面嘍

中國湖北省黃梅縣

黃梅宣傳片

火了 《黃梅》!

腐敗透頂 黃梅這幾個老師被點名了

黃梅五中這位老師 火了

黃梅五中 永遠的懷念

黃梅2·25慘案背後的愛恨情仇

黃梅大河搶劫殺人案告破始末

我為什麼不願回到故鄉黃梅?

我眼中的黃梅佬

央視:黃梅縣水庫裡的裸體女屍

人是老鄉親,月是故鄉明,一方水土一方人。景美人更美,美在記憶藏,心中最美是家鄉。鄉音鄉韻繞,鄉情鄉愁深,誰不說家鄉好?歡迎關注本土微信公眾號 黃梅文史哲 ,歡迎投稿!

《黃梅文史哲》已入駐百家號、企鵝號、搜狐號、 微博等平臺,您的原創文章將全網發布。

相關焦點

  • 熬糖稀
    張劍閣  在我小時候,有一種比蜂蜜吃起來還美的過不知多少倍的美食,那就是糖稀。而熬糖稀,至今回憶起來仍是十分親切的生活情景,歷歷在目,令人難以忘懷。  老家是農業地區,也是省內甜菜主產地。我們這些娃兒們也隔三差五地往叔家跑,最盼望的是能分到一小包一小包用黃煎紙包著的彩玻璃一樣的花花糖球,或者那種帶皮的紅粒花生,吃起來比苞米花更大更肥更解餓哩!  能買得起白糖或可勁吃的家庭還是極少數,冬底春起粘豆包是絕對主食之一,怎麼能蘸點白糖或其替代品呢?辦法之一是買點小袋糖精,加在豆包或饅頭的豆餡裡,吃著微甜,但有點苦澀,其為石油化工產品製成,吃多了對身體有害。怎麼辦呢?
  • 蜂蜜怎麼熬糖稀?蜂蜜能熬糖稀做糖嗎?
    蜂蜜是蜜蜂採集花蜜釀造而成,是一種甜潤好吃且健康的食品,而糖稀在各種烹飪中常用,那蜂蜜怎麼熬糖稀呢?糖稀又稱「飴糖」,由麥芽中的糖化酶作用於碎米中的澱粉所製成的一種糖,為淺黃色粘稠透明液體,主要成分為麥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味道甜柔爽口,廣泛用於糖果、糕點製品。
  • 劣質米熬糖稀 炒貨"賣相太好"要當心
    經過摸點,今天上午,合肥市工商局瑤海工商分局在瑤海工業園大彭村搗毀一劣質糖稀的加工窩點。  這是一處廢棄民房,灶臺上幾口敞開的鐵鍋內滿是糖稀,到處汙濁不堪,一些正在發芽的帶殼米胡亂堆在地上。已經熬好的糖稀竟然用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用品桶來裝。據陳姓老闆交待,她剛從別人那裡接手這個加工點,「沒有來得及」辦營業執照。
  • 宅家自製水果甜品糖葫蘆,拔絲熬糖上色技巧都在這,三口之家,一人吃...
    水果冰糖葫蘆 傳統冰糖葫蘆使用的是冰糖熬製,糖稀遇風受涼硬化,在野果上薄薄地敷上一層糖稀。酸,甜,脆,冰是它的特色風味,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味道。橙子串 3、熬糖稀,取200克白砂糖和100克純淨水中大火熬製,糖水比例2:1,除非量大,可以增加水的比例。前期輕微攪拌讓糖和水混合均勻,沸騰後禁止攪拌以免反砂。
  • 老家過年:從臘月二十四忙到三十,童年最快樂的日子
    記憶中的年味之寒假作業小學是在自己村子裡讀的,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過年了,就能吃好吃的,隨便瘋玩,左邊口袋裡裝著瓜子糖果,右邊口袋裡裝著鞭炮,走一路響一路。就算是犯了錯,父親也只是裝作很生氣的撅嘴說一句:「大過年的,不想揍你,生點閒氣,等過完年再說!」一般這樣說的時候,我就知道父親根本不會跟我計較了。
  • 攪攪糖——老家叫它糖稀
    在所有的味道中,最能讓孩童快樂的,莫過於甜。早已經忘記了小時候吃過的大多數零食,不記得它們的樣子,更不記得它們的味道。唯有一種,直到現在想起來都是黏黏的甜。印象中的糖稀,都是用一個不大不小的盆子乘著,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粉。遞過去手裡的錢,老闆便用兩節高粱稈從盆中挖出一些,稍稍攪拌一下打斷糾結的纏絲,便遞了過來。一毛錢能換來的糖稀很少,兩毛錢也買不了太多。唯有說:「我要五毛錢的!」老闆才會從盆裡攪起一個比拳頭大的糖稀「球」。拿著一個大糖稀球,在夥伴面前也可傲氣幾分。
  • 核桃不是最補腦的!它才是真正的補腦「冠軍」,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核桃不是最補腦的!它才是真正的補腦「冠軍」,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就是花生了,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需要備足的年貨,很多人一定都還不知道吧,花生米還經常被用來當做下酒菜,在民間花生米更是有著「長生果」的稱號,營養師大喬就曾說過,花生裡含有豐富的的賴氨酸和穀氨酸,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尤其老人吃還能延緩衰老,比核桃補腦還實惠,簡直就是補腦「冠軍」,老人小孩都得多吃。
  • 吃一口凍米糖,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正好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地,也有過年製作凍米糖的風俗,不過我們把凍米糖叫作「米焦」。「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中說。文章中提到的炒米糖估計就是凍米糖,老家也有炒米,只是用來做米糕。不管是做凍米糖還是做米糕,都意味著快要過年了。
  • 90後印象「深刻」的4種零食,糖稀並不算啥,它讓00後特「著迷」
    零食是許多人的最愛,在超市和小賣部中是能買到這些零食,也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一樣之處,許多90後來說,在童年的時候都會去吃有些零食,而且這些零食的味道一直讓大家到現在也想著吃,只是,有些零食現在想買也有點難,現在,這些零食對90後的印象都是很深刻,讓人覺得非常的好,而90後印象「深刻」的4
  • 藍馬原創詩詞:《七絕 憶米糖》
    該微電影用10分鐘的時間,向觀眾完整展現了夏塘米糖從製作米糊到捂火釀糖 ,再到大火熬製,最後加料成型4個手工製作全過程。就像用飽滿的情感注入到藝術創作一樣,藝術家謝正賽把對故鄉的態度和感懷融入到了米糖中。作者的父母,幾十年如一日,起早摸黑,不辭辛勞,一直靠著做米糖生意,來維持生活,來為孩子交學費,並且把孩子送入中央美術學院的殿堂。
  • 大熱天裡憶「兒歌」
    侯寶良 上海老底子大熱天裡憶「兒歌」文 / 侯寶良眼看大熱天就要來了,想起小辰光放暑假,阿拉搿點小巴辣子一道做遊戲,唱兒歌童謠個事體。小辰光一到大熱天,阿拉男小人辣穿衣裳方面是最隨便嗰,往往渾身只有一條短褲、一雙木拖板,一整天赤膊到處跑,無拘無束。有辰光有鄰居小姑娘看阿拉穿得風涼眼熱,也想學樣,阿拉就會一邊用手指刮面孔,一邊唱:「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冬瓜、西瓜儕是阿拉熱天最歡喜吃個瓜果,湊啦一道,唱起來還是蠻順口嗰。
  • 小時候過年有故事
    還有一個表現那就是現在過年吃什麼也不感覺香甜,對什麼也沒有興趣。所以真的不想過年了,因為每過一個年就會長一歲,歲月的年輪就增長一圈,就向生命的盡頭邁進一步。想起過去我們兄弟姐妹與父母在一起過年的時候,是那麼的熱鬧,又是那麼的開心。後來雖然我們參加工作天各一方,不能在一起過年,但是那種親情永遠也揮之不去。
  •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紅糖具有補血養顏,溫胃驅寒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熬點薑汁紅糖水,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對身體大有好處。以前在家裡,媽媽最喜歡做紅糖雞蛋,放點醪糟,說是月經來了吃,對身體好。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沉浸在春晚的熱鬧氣氛中,媽媽總會不聲不響地在跨年時端來一盆熱氣騰騰的薑汁紅糖醪糟小湯圓,讓我們暖暖身。還有大年初一,媽媽很早就起床,做好一大鍋紅糖大湯圓等著我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