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攪糖——老家叫它糖稀

2020-12-05 小西瓜看社會

在所有的味道中,最能讓孩童快樂的,莫過於甜。

早已經忘記了小時候吃過的大多數零食,不記得它們的樣子,更不記得它們的味道。唯有一種,直到現在想起來都是黏黏的甜。

糖稀

年少無知的時候,身上有倆小錢,便要儘快趕往村裡的代銷點或者學校的雜貨店,用那可憐的幾毛錢滿足一下口腹之慾。

印象中的糖稀,都是用一個不大不小的盆子乘著,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粉。遞過去手裡的錢,老闆便用兩節高粱稈從盆中挖出一些,稍稍攪拌一下打斷糾結的纏絲,便遞了過來。

一毛錢能換來的糖稀很少,兩毛錢也買不了太多。唯有說:「我要五毛錢的!」老闆才會從盆裡攪起一個比拳頭大的糖稀「球」。拿著一個大糖稀球,在夥伴面前也可傲氣幾分。

賣糖稀,買糖稀

得了糖稀之後,便要把它纏來纏去,讓它變成黃色。不知是誰發明的這種方法,也不知是何目的,只是看到別人這樣做,自己也照做。據說把糖纏成黃色後糖稀會變多,但或許是自己買的太少,纏來纏去沒有看到量的變化,質卻變了。變黃的糖稀很硬,硬到可以打人,充當攪拌棒的兩根高粱稈經常會斷掉。

糖稀

更多時候不等糖稀變白,就已將它塞入嘴中。順便還會把兩根高粱稈咬一咬,直到把上面的糖全都搜刮光才會扔掉。有時帶著一點糖扔到螞蟻窩旁,看著螞蟻因為貪吃而被粘住。現在想來,那些作為有些殘忍了。

攪攪糖

現在已經很少見糖稀了,偶爾見了,多是在景區或小吃街,人來人往中一個孤獨的小攤或門店突兀的站在那裡,與周圍的炒涼粉和肉夾饃格格不入。

糖稀

以前吃攪攪糖,是因為它可以帶來不可多得的甜蜜;現在吃它,多是因為好奇。

相關焦點

  • 鄰居家的「攪攪糖」忘不了的味道
    」下面嬌嬌妹就帶大家去看看關於「攪攪糖」的故事今年春節,母親從外地務工回來,看到幾個月前買的一罐麻糖還放在廚房,她問我,「你不是喜歡吃,怎麼還有半罐呢?」「每次放在那裡都搞忘了,你乾脆帶回老家吃。」我這樣回道。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罐子,拿來一雙筷子,伸進罐子裡攪拌幾下,放進嘴裡慢慢品嘗。間隔十幾年,口中麻糖的味道與記憶中的味道重合,喜悅之情溢滿心田。
  • 攪攪糖能做得這麼漂亮的,還是第一次見過
    小妖記得以前去到街頭最經常買的零食那就是攪攪糖了,說到攪攪糖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可能沒有印象,不過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看到這種攪攪糖的時候肯定印象非常的深刻,因為這種糖果小時候非常的便宜,幾毛錢就能買到一個,吃的時候一定要邊攪邊吃才好
  • 當年五角錢一根的攪攪糖 他如今一年賣100多萬元
    當年五角錢一根的「攪攪糖」,好吃又好玩,曾是老重慶人的「童年味道」,也是32歲的巫山人邱先登的兒時記憶。但隨著時代變化,它漸漸隱沒,直到難覓蹤影。一次偶然的經歷,邱先登把「攪攪糖」打造成一個品牌,並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將其賣向全國。如今,邱先登的「攪攪糖」年銷售額上百萬元。
  • 攪攪糖的味道
    走近一看,是攪攪糖,一種用糖熬製的,可以拉絲的糖果。奶奶手中兩根竹籤,在陶罐裡攪呀攪呀,兩根竹籤就被琥珀狀的糖體黏在一起了。孩子接過竹籤,舔一口,拉長糖體,在糖絲下墜之前迅速地用竹籤繞回,邊吃邊玩,十分歡樂。    小的時候,我愛吃甜的零食,攪攪糖自然是喜愛的。那時候攪攪糖也像現在一樣不常見到,是由一位老爺爺騎著自行車穿街走巷叫賣的,兩三個星期經過我家一次。
  • 蜂蜜怎麼熬糖稀?蜂蜜能熬糖稀做糖嗎?
    蜂蜜是蜜蜂採集花蜜釀造而成,是一種甜潤好吃且健康的食品,而糖稀在各種烹飪中常用,那蜂蜜怎麼熬糖稀呢?糖稀又稱「飴糖」,由麥芽中的糖化酶作用於碎米中的澱粉所製成的一種糖,為淺黃色粘稠透明液體,主要成分為麥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味道甜柔爽口,廣泛用於糖果、糕點製品。
  • 熬糖稀
    張劍閣  在我小時候,有一種比蜂蜜吃起來還美的過不知多少倍的美食,那就是糖稀。而熬糖稀,至今回憶起來仍是十分親切的生活情景,歷歷在目,令人難以忘懷。  老家是農業地區,也是省內甜菜主產地。我們這些娃兒們也隔三差五地往叔家跑,最盼望的是能分到一小包一小包用黃煎紙包著的彩玻璃一樣的花花糖球,或者那種帶皮的紅粒花生,吃起來比苞米花更大更肥更解餓哩!  能買得起白糖或可勁吃的家庭還是極少數,冬底春起粘豆包是絕對主食之一,怎麼能蘸點白糖或其替代品呢?辦法之一是買點小袋糖精,加在豆包或饅頭的豆餡裡,吃著微甜,但有點苦澀,其為石油化工產品製成,吃多了對身體有害。怎麼辦呢?
  • 新老零食大比拼|攪攪糖VS棒棒糖,哪種你更愛吃?
    與傳統的花生、瓜子、散糖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派零食出現在了人們的春節購物車中,它們或是與老派零食共同成長,或是慢慢取而代之。有人喜歡老式零食的質樸與回味,也有人尋求新式零食的多樣與創意。零食的種類雖然在變,而吃零食的習慣卻從未更改。焦色糖漿加兩根小木棍做成的「攪攪糖」是許多人的童年樂趣。
  • 童年中最「珍貴」的小零食,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年紀不小」
    零食已經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它的味道和口感都相當好,而且被許多人都關注,它們的出現也讓生活變得更加好。有些小零食也值得大家喜歡。在90後童年中,有些小零食就備受關注,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許多人都不願意不吃這些零食了,漸漸的小零食也逐漸消失,在有些人童年中,有些零食就很比較值得大家懷念,而童年中最「珍貴」的小零食,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年紀不小「,一起來看看吧!
  • 滿滿的童年記憶 攪攪糖 好吃又好玩
    提起童年的零食,不少人都會想到攪攪糖和吹糖人。小時候屁顛顛的跟在大人後面,看著形態各異的糖人,央求著給自己買一個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在位於西安市宣平裡內,只見一個攤位前圍滿了遊人。筆者上前一看原來竟是賣攪攪糖和吹糖人的攤位。
  • 趕會也買不到的5種「經典小吃」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孩子上學了
    趕會也買不到的5種「經典小吃」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孩子上學了   春季是趕會的最好季節,不管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很多的廟會,廟會上會有各種各樣賣好吃的好玩的,作為出貨趕會當然是吃美食了。
  • 網評正在「漸漸消失」的4種兒時小吃,攪攪糖上榜,圖4都沒見過
    哪些大街小巷經常有人賣的小吃,排隊都想買,可以說它承載了太多人兒時小時光,曾經是那麼的受歡迎,現如今卻慢慢的在「漸漸消失」,因為那些小吃都是純手工藝製作而成,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機器完成,所以有很多小吃已消失不見了,大家想知道是哪些嗎?而網評正在「漸漸消失」的4種兒時小吃,攪攪糖上榜,圖4都沒見過,一起來看看吧!
  • 來自於童年時期的美味,攪攪糖上榜
    來自於童年時期的美味,攪攪糖上榜!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攪攪糖了,不知道小夥伴們還有印象嗎?小時候特別愛吃,它是用麥芽和糯米做的,非常的粘稠,經常是一個老爺爺推著車子賣這種糖,它一般是用兩根木棍兒相互纏著吃,越攪糖就越濃稠,小編記得味道還不錯呢!
  • 王喚柳│最憶父親過年熬糖稀
    小時候,也就是我讀小學讀初中這九年,即1955一1963年,這些年的臘月二十六或二十七,到了夜晚,吃罷晚飯,父親就開始在廚房用高梁熬糖稀,作為揉糖粑的重要原料。那時候,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加上缺少取暖柴火,所以吃罷晚飯就鑽到被子裡睡覺。別的家庭,這類事由母親操持。
  • 網評最「經典」的5大零食,攪攪糖既好吃又好玩,圖5最受學生歡迎
    攪攪糖,這個其實就是麥芽糖,然後用兩個小棍跳起來,一直攪啊攪,能拉出許多絲來,既有趣又好吃,小時候很喜歡吃。不過現在幾乎沒看到有賣這個的了,想吃也吃不到了。網評最「經典」的5大零食,攪攪糖既好吃又好玩,圖5最受學生歡迎!
  • 90後印象「深刻」的4種零食,糖稀並不算啥,它讓00後特「著迷」
    ,它讓00後特「著迷」,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米糖在有些人的童年裡面吃到這種米糖,它的製作是用米製作出來的,個頭並不大,還有一種米粒,吃在嘴裡就是淡淡的甜香,吃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好,許多小夥伴都是喜歡吃,只是,有些人想著要去吃,但是,現在想買到也並不是很難,而90後印象「深刻」的零食就有米糖,它的味道還是很好吃,是90後印象很深的一種零食。
  • 大叔賣的奇葩美食,和攪攪糖有點類似,附近的女孩都喜歡買來吃!
    相信大部分都朋友小時候都有吃過那種攪攪糖吧,就是黃色的,然後用兩根牙籤一樣的小竹籤不停的攪拌,然後放進嘴裡,還能拉出很長很長的絲的那種,這是童年的味道,相信小夥伴們都是忘不掉的。最近我們小區附近的路邊多了一個擺攤的大叔,賣的這個美食就很奇葩,反正以前我是沒有見過的,不過一開始的製作程序,但是和小時候的」攪攪糖「有點類似。經營這家小攤位的是一個胖大叔,挺著一個大大的啤酒肚坐在路邊,然後面前擺著一個銅鍋,鍋裡煮著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直到大叔挑起來,才覺得這東西貌似和我們平時吃的豆皮有點類似。
  • 爺爺用了30年的糖葫蘆配方,糖和水的比例都在這,1次就能成功
    馬上就要過年了,在外工作的上班族們都會回到老家,陪伴自己的家人,小編當然也會是其中一員。說到家鄉的冬天,每天都會聽到街邊會有糖葫蘆的吆喝聲,在小時候一聽到吆喝聲總會跑過去來兩串,吃的不亦樂乎。如今也有了孩子,現在天氣冷也不願意出去買了,幸好我這裡有爺爺用了30年的糖葫蘆配方,糖和水的比例都在這,1次就能成功,學會之後不但不用出去買,自己在家想吃也可以自己做。多吃山楂還有助於消化,但是糖葫蘆的糖分也多,小孩子也不能貪吃,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具體的做法吧!
  • (圖文版)C4D野教程:製作一個類似攪攪糖的文字動畫
    新年好,開始新年的第一練吧,效果的總體思路是來源於油管上我看見的一個教程:我嘗試學習的過程中,在技法上略微拓展了一下,然後最後渲染出來了一個類似小時候吃的攪攪糖材質的文字動畫:圖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刪個人覺得還挺好玩的,當然如果不拓展直接按照油管原教程做出來的效果也是蠻好的,好了,一起來製作一個類似攪攪糖的文字動畫吧!
  • 齊金松 × 齊詹記凍米糖製作 | 甜香鬆脆中的年味鄉愁
    在他的老家,有一種叫炒米糖的吃食。每年臨近歲末,江南一帶的人家就會全家出動,製作這種香甜鬆脆的點心。它也叫凍米糖,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記。不過,在老底子,這種點心雖然家家會做,但要做得又酥又脆不粘牙,卻是需要一點工夫的。
  • 雜文:米糖的記憶
    攤子上用大塑膠袋灌得鼓囊囊的一包包米糖齊人高,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還有白花花蓬鬆鬆的炒米,黃澄澄的脆硬的雞蛋饊子,看到它們,希望有一口好牙,可是我滿口的牙因為幼時吃多了糖的緣故,早早地孔洞迭出,好的滋味不能貪戀。現在的孩子,更多是對薯片果凍漢堡感興趣,買回的米糖是不受待見的,如被打進了冷宮,勸了, 才勉強吃一兩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