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五角錢一根的攪攪糖 他如今一年賣100多萬元

2020-12-04 騰訊大渝網

[摘要]重慶一快遞員成公司老總,將曾經只賣5毛錢的產品重新包裝並申請專利,如今年銷售額上百萬。

當年五角錢一根的「攪攪糖」,好吃又好玩,曾是老重慶人的「童年味道」,也是32歲的巫山人邱先登的兒時記憶。但隨著時代變化,它漸漸隱沒,直到難覓蹤影。一次偶然的經歷,邱先登把「攪攪糖」打造成一個品牌,並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將其賣向全國。如今,邱先登的「攪攪糖」年銷售額上百萬元。

「童年味道」聞到商機

苕麻糖俗稱「攪攪糖」,糖如其名,是紅苕熬製的糖稀,用兩根小木棍相互攪,攪出一層層糖絲,舔上一口,無比甜蜜,好吃又好玩。

2015年,邱先登正在送快遞,發現一位中年女士滿大街尋找「攪攪糖」,最終在老街一角購得。看到她吃著「攪攪糖」的滿足表情,又聯想到買糖的不易,邱先登於是想到了賣苕麻糖。他說幹就幹,開始尋找苕麻糖手藝人。他輾轉多地,最終在巫山縣龍溪鎮天城村找到了擁有家傳手藝的苕麻糖製作人陳官福。本想學技術的邱先登了解到苕麻糖製作工藝複雜,短期無法學會,於是決定與陳官福合作,在網上賣苕麻糖。

邱先登告訴記者,他以前送快遞時就深知網際網路的作用,不僅啟動資金少,還能把東西賣到全國。再加上他聽過幾堂電子商務課,知道了如何開網店,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在網上賣苕麻糖。2015年10月,邱先登的網店在微信和淘寶上開業了。

改進熬製技術 統一口感

剛剛開業,通過朋友們的廣泛宣傳,邱先登的微店人氣火爆,苕麻糖每月要賣幾千斤。面對「噌噌」上漲的銷量,他有了一個「甜蜜」的煩惱。

苕麻糖的製作要先將紅苕洗淨、蒸熟,拌上麥芽,再進行發酵、過濾、熬糖,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天一夜。熬製苕麻糖的紅苕要求甜度高、澱粉含量少,大多選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紅苕。原料產季只有短短4個月,其他月份難道就不賣了?

思來想去,邱先登決定改進熬製技術。他向記者介紹,一是增加了其他紅苕品種,不斷熬製以尋找統一的口感。由於苕麻糖是手工熬製,熬的時間不同顏色也不同,為統一顏色,給每個品質的紅苕規定了熬製時間,確保每罐苕麻糖的顏色一致。在苕麻糖的保存方法上,為了讓它能一年不間斷銷售,邱先登不斷試驗,最終發現先將糖熬製到一定程度,再密封冷藏保存,等銷售時再次熬製,也能做出一樣的口感。

革新包裝 做出「老時光」

以前,街邊小販常常背著一個背簍,裝上一大盆糖稀沿街叫賣。見有人來買,小販便拿出兩根小木棍,攪一攪,再遞到顧客手中。邱先登說,簡易的包裝顯得苕麻糖不太衛生,而要把苕麻糖賣向全國,衛生實用的包裝尤為重要。最開始,邱先登用普通的塑料罐子裝,就算擰緊瓶蓋,運輸途中也常常漏出來。一天刷牙,邱先登發現牙膏口被薄膜覆蓋,牙膏保存完好,邱先登於是想到用薄膜封住苕麻糖罐口。

邱先登在實踐中發現,薄膜不美觀還把空氣封進了罐子,後改用密封技術,用鋁蓋密封苕麻糖,外面再蓋上塑料蓋。新的密封技術把苕麻糖的保質期從120天延長至160天。

另外,邱先登還用包裝來凸顯「童年回憶」。據他介紹,產品包裝全用牛皮紙,顯示出復古情調,品牌圖案上也是古鎮、古建築,以喚醒顧客心中的「老時光」。

申請專利 阻止仿冒

苕麻糖作為特色小吃,會做的人非常多,但多數都是在小範圍內售賣,沒有一個人把它做成品牌,並賣到全國。

2016年,邱先登的苕麻糖繼續熱賣,巨大的銷售利潤讓人眼紅,一些人開始模仿並出售。看到有人模仿,邱先登一邊因苕麻糖得到認可而高興,一邊又擔憂模仿者會搶走客源。

為此,邱先登註冊成立了公司,專門銷售苕麻糖和新開發的苕皮糖,並申請了品牌專利、包裝專利,以保障自身權益。

邱先登表示,在營銷上,公司最近啟用了微店的分銷模式: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分銷商,店鋪將和個人微店相連,只要賣出產品,系統會自動分紅到帳戶。現在,公司一個月能賣10000斤苕麻糖,年銷售額更是達到了100多萬元。

今日熱點:

重慶渝能產業 1元轉讓旗下子公司股權

非親非故!夫妻家裡住進「陌生人」22年

女子剛買新房就被抵押 產權弄不清麻煩不斷

外地遊客車停解放碑 三個多小時未找到

相關焦點

  • 攪攪糖的味道
    走近一看,是攪攪糖,一種用糖熬製的,可以拉絲的糖果。奶奶手中兩根竹籤,在陶罐裡攪呀攪呀,兩根竹籤就被琥珀狀的糖體黏在一起了。孩子接過竹籤,舔一口,拉長糖體,在糖絲下墜之前迅速地用竹籤繞回,邊吃邊玩,十分歡樂。    小的時候,我愛吃甜的零食,攪攪糖自然是喜愛的。那時候攪攪糖也像現在一樣不常見到,是由一位老爺爺騎著自行車穿街走巷叫賣的,兩三個星期經過我家一次。
  • 攪攪糖——老家叫它糖稀
    遞過去手裡的錢,老闆便用兩節高粱稈從盆中挖出一些,稍稍攪拌一下打斷糾結的纏絲,便遞了過來。一毛錢能換來的糖稀很少,兩毛錢也買不了太多。唯有說:「我要五毛錢的!」老闆才會從盆裡攪起一個比拳頭大的糖稀「球」。拿著一個大糖稀球,在夥伴面前也可傲氣幾分。
  • 新老零食大比拼|攪攪糖VS棒棒糖,哪種你更愛吃?
    與傳統的花生、瓜子、散糖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派零食出現在了人們的春節購物車中,它們或是與老派零食共同成長,或是慢慢取而代之。有人喜歡老式零食的質樸與回味,也有人尋求新式零食的多樣與創意。零食的種類雖然在變,而吃零食的習慣卻從未更改。焦色糖漿加兩根小木棍做成的「攪攪糖」是許多人的童年樂趣。
  • 來自於童年時期的美味,攪攪糖上榜
    來自於童年時期的美味,攪攪糖上榜!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攪攪糖了,不知道小夥伴們還有印象嗎?小時候特別愛吃,它是用麥芽和糯米做的,非常的粘稠,經常是一個老爺爺推著車子賣這種糖,它一般是用兩根木棍兒相互纏著吃,越攪糖就越濃稠,小編記得味道還不錯呢!
  • 鄰居家的「攪攪糖」忘不了的味道
    」下面嬌嬌妹就帶大家去看看關於「攪攪糖」的故事今年春節,母親從外地務工回來,看到幾個月前買的一罐麻糖還放在廚房,她問我,「你不是喜歡吃,怎麼還有半罐呢?」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們稱呼這個糖不叫麻糖,因為需要筷子攪來攪去,自然而然地叫「攪攪糖」,那個時候都是鄰居家大伯喜歡做「攪攪糖」,基本上每年都做兩次,我們也藉此機會嘗一嘗,攪一口放進嘴裡,齁甜齁甜的,那時候覺得「攪攪糖」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
  • 滿滿的童年記憶 攪攪糖 好吃又好玩
    提起童年的零食,不少人都會想到攪攪糖和吹糖人。小時候屁顛顛的跟在大人後面,看著形態各異的糖人,央求著給自己買一個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在位於西安市宣平裡內,只見一個攤位前圍滿了遊人。筆者上前一看原來竟是賣攪攪糖和吹糖人的攤位。
  • 網評正在「漸漸消失」的4種兒時小吃,攪攪糖上榜,圖4都沒見過
    哪些大街小巷經常有人賣的小吃,排隊都想買,可以說它承載了太多人兒時小時光,曾經是那麼的受歡迎,現如今卻慢慢的在「漸漸消失」,因為那些小吃都是純手工藝製作而成,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機器完成,所以有很多小吃已消失不見了,大家想知道是哪些嗎?而網評正在「漸漸消失」的4種兒時小吃,攪攪糖上榜,圖4都沒見過,一起來看看吧!
  • 大叔賣的奇葩美食,和攪攪糖有點類似,附近的女孩都喜歡買來吃!
    相信大部分都朋友小時候都有吃過那種攪攪糖吧,就是黃色的,然後用兩根牙籤一樣的小竹籤不停的攪拌,然後放進嘴裡,還能拉出很長很長的絲的那種,這是童年的味道,相信小夥伴們都是忘不掉的。最近我們小區附近的路邊多了一個擺攤的大叔,賣的這個美食就很奇葩,反正以前我是沒有見過的,不過一開始的製作程序,但是和小時候的」攪攪糖「有點類似。經營這家小攤位的是一個胖大叔,挺著一個大大的啤酒肚坐在路邊,然後面前擺著一個銅鍋,鍋裡煮著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直到大叔挑起來,才覺得這東西貌似和我們平時吃的豆皮有點類似。
  • 趕會也買不到的5種「經典小吃」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孩子上學了
    趕會也買不到的5種「經典小吃」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孩子上學了   春季是趕會的最好季節,不管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很多的廟會,廟會上會有各種各樣賣好吃的好玩的,作為出貨趕會當然是吃美食了。
  • 網評最「經典」的5大零食,攪攪糖既好吃又好玩,圖5最受學生歡迎
    攪攪糖,這個其實就是麥芽糖,然後用兩個小棍跳起來,一直攪啊攪,能拉出許多絲來,既有趣又好吃,小時候很喜歡吃。不過現在幾乎沒看到有賣這個的了,想吃也吃不到了。網評最「經典」的5大零食,攪攪糖既好吃又好玩,圖5最受學生歡迎!
  • 攪攪糖能做得這麼漂亮的,還是第一次見過
    小妖記得以前去到街頭最經常買的零食那就是攪攪糖了,說到攪攪糖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可能沒有印象,不過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看到這種攪攪糖的時候肯定印象非常的深刻,因為這種糖果小時候非常的便宜,幾毛錢就能買到一個,吃的時候一定要邊攪邊吃才好
  • 童年中最「珍貴」的小零食,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年紀不小」
    在90後童年中,有些小零食就備受關注,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許多人都不願意不吃這些零食了,漸漸的小零食也逐漸消失,在有些人童年中,有些零食就很比較值得大家懷念,而童年中最「珍貴」的小零食,攪攪糖上榜,全吃過的「年紀不小「,一起來看看吧!
  • (圖文版)C4D野教程:製作一個類似攪攪糖的文字動畫
    新年好,開始新年的第一練吧,效果的總體思路是來源於油管上我看見的一個教程:我嘗試學習的過程中,在技法上略微拓展了一下,然後最後渲染出來了一個類似小時候吃的攪攪糖材質的文字動畫:圖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刪個人覺得還挺好玩的,當然如果不拓展直接按照油管原教程做出來的效果也是蠻好的,好了,一起來製作一個類似攪攪糖的文字動畫吧!
  • 夫妻承包灘地養魚,一年純收入100萬元
    由於當地的養魚戶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決定到其他地方去養魚。這位農民姓王,我們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後,積極和當地的村委會和灘地的戶主溝通聯繫,承包了當地的幾乎只長蘆葦的灘地,因為他承包的灘地在當地幾乎是不種莊稼的,所以費用也就很低了。但是在這種地方建設魚塘,也是非常費勁的,要剷除蘆葦和雜草,要建設道路,要開挖魚塘,要大一些機井。但是雖然前期費勁,但是後來就有了豐厚的回報。
  • 養100頭羊,一年的利潤在10萬元左右,養羊划算啊!
    我特地看了一下日期,文章寫於2020年4月14號,我不知道這個小羊羔的價錢是哪個地方賣的,我們現在這的20斤山羊小羊羔不論斤的,都是論個的,七百到八百一隻,如果現在去進20斤小母羔作基礎母羊繁殖的話,大概需要:700元*100隻=7萬元,四萬跟七萬,數據錯的有點太離譜了。2、飼料成本。
  • 男子辭去月入萬元工作 養蟲子一年賺了20萬元(圖)
    「我當了六七年維修工都沒當上班長,他幹不到兩年就升職了,工資還比我多三四千元,說辭職就辭職了,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向繼華當初的同事小王稱,得知他回鄉下老家養蟲蟲,我們沒有哪個不說他腦殼進了水,還為他感到惋惜。不過,在得知向繼華養殖昆蟲一年就闖出了一番天地後,小王驚訝的同時滿是佩服。  「其實,辭職養蟲能否成功,我也沒有底。」
  • 江蘇揚州一對夫妻賣大閘蟹,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
    開店賣蟹的這對夫妻,性格迥異。丈夫王俊為人沉穩,做起事來慢騰騰,被妻子戲稱為「老和尚」、「拖拉機」。妻子張玉鸞勤勞能幹,性格外向,喜歡說笑,被丈夫喚做「小扁擔」。夫妻倆一個負責養螃蟹,一個負責賣螃蟹,一「慢」一「快」配合起來,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2019年,他們的大閘蟹營業額達到了8000多萬元,著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 養10隻母羊一年能賺多少錢?需要投入多少錢?
    羊價上漲,農村一些無法外出打工的人群又開始考慮養羊,近期已有數名讀者向小編問到:養10隻母羊一年能賺多少錢?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太容易回答,同行不同利,受羊品種、養殖模式、飼料成本、飼養人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養羊成本與效益差異較大。
  • 一隻60斤的山羊能賣一千多塊,養殖100隻好過打一年工
    養殖方面更是成本低,而且利潤收入非常豐厚,一隻60斤的山羊就能賣一千多塊,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養殖山羊,既然山羊利潤非常高,養殖100隻可以說比打一年工強多了,具體情況下面為大家分析。養殖100隻山羊到底能不能好過打一年工,下面我們從養殖前景、成本與利潤分析開始。
  • 如果養2000隻土雞,一年大概能掙多少錢?可算知道了
    這也就決定了養雞在中國古代就開始了,養雞不僅可以自己吃,還可以拿來賣所以這是一個挺不錯的職業。 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人們已經不再喜歡吃那種人工飼料養的雞了,很多人都喜歡吃土雞。因為人們覺得土雞非常有營養,吃了對我們的身體非常的好,而且它肉質特別的嫩,吃上一口口感也好。由於人們越來越多的需求也有很多人開始養土雞了,那麼大家知道養土雞一年能夠掙多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