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揠苗助長的逼迫,對幼兒期的孩子無意義

2020-12-05 小周談育兒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對於今後的整個人生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不管是學習日常的功課還是其他的技能,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學習掌握,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在孩子進入小學、中學階段的時候,爭分奪秒地學習,能多學一些就讓他多學一些,確實是很重要,又好處多多的。

不過,年齡往前推,當孩子只有三四歲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的,也用同樣的方式來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對孩子現階段的成長真的是好事嗎?現在的孩子,其實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上幼兒園,一上幼兒園就開始需要做作業了。那麼,這個時候,幼兒園的老師還沒有趕著孩子一直要學習,反而是家長非要孩子學這學那。

家長會讓孩子提早學習幼兒園要學的知識,甚至是塞給孩子一年級的知識,數字、字母、漢字等等的,都要孩子全部都記下來。要是孩子不願意學習這些內容,家長還會因此而發怒,指責孩子不聽話。如果孩子把家長交代的任務都完成了,是不是就說明孩子記下的這些知識點都學會了呢?

其實不然。對於年紀尚小的幼兒期孩子而言,死記硬背的東西不過是一些符號罷了,他們並不了解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更別說學完了之後會用了。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雖說是智力快速發展的時期,但在認知方面,大部分能夠理解記憶的,是一些具體形象化的東西,而不是抽象的數字、概念。

所以,可想而知,家長在孩子這一階段交給他的知識,基本是可以說毫無價值的。想必家長也是花了大量的時間跟精力在這些事情上面。那麼,現在我們明白了在孩子幼兒期他們學不了這些知識,理解不了它們的含義。有時候也許會更糟糕的後果,孩子不僅學不會家長交給的知識,在本該學習的形象思維也沒提高多少。

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強調的還是,遵循孩子各個年齡段的發展方式與順序。在孩子六歲之前,或者更直白地說,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孩子要帶他多接觸接觸大自然、社會等的,多跟同齡人交流,多跟家人陪伴在一起。而不是讓孩子早早地就埋在書堆裡學習學習,學習各種理論知識。

孩童時期的天性都是以玩樂為主,好動、好奇心劇增、探索欲望強烈。在進入學校之前的這段時間,玩樂是主要的成長方式。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什麼娛樂方式能夠開發到孩子的智力,什麼遊戲形式能夠開拓孩子的眼界,家長怎麼做孩子更能夠把好品格培養起來。家長關注了這些之後,一步步實踐,把孩子內在的基礎打好,六歲之後開始的學習,才能夠事半功倍。

孩子的成長,早一些晚一些,都只是暫時的,往後可以發展的時間和機會還有很多,沒必要非得趕在起跑線上。就像有些人說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一開始的拼命往前奔,並不一定就能一直領先於其他人,而能夠後來居上的人,一定是之前儲備了滿滿的能量,正在釋放。孩子六歲之前,就是儲備能量的時候,家長們應該陪孩子好好準備準備才是,而非讓其空手狂奔。

相關焦點

  • 鄭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坑害了多少孩子,很多家長在拔苗助長
    鄭教授最開始火的一段視頻,小編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視頻中,記者問到對於當代中國很多年輕的父母不惜代價爭搶學區房時,鄭強直接指出了這一現象的原因:這是中國教育觀的「起跑線」造成的。就是有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今天真的很真誠地講,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實際上輸和贏根本就不在起跑的時候決定,我要說一個反的話,跑得太早,跑得太累,後面跑不遠,實際上不應該過重的看待這個起跑!」縱觀一下我們周圍,只要所謂的能提升孩子能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各種教育機構生意都是異常火爆。只要能賺到錢的課,就一定會有教育機構開。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最近,太原理工鄭強教授的一段講座視頻又火了!他在講座中提到了幾個觀點1、我們國家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2、高考前扔書是瞎扯,這還發生在最好的中學。我知道了把那個校長訓了一頓。
  • 智商輸在了起跑線上,抓緊培養這三種能力,讓孩子笑到最後
    孩子的智商處於什麼水平? 據英國一網站公布的「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的榜列舉,中國人均智商105.8,位列全球第一。身為炎黃子孫,我們孩子肯定都不笨。那麼孩子們的智商處於什麼水平呢?
  • 希望孩子好,不能一味「打雞血」
    近幾年,「雞娃」成為大城市家長們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以及課外班、興趣班,不停讓孩子去拼搏的行為被家長們喊作「雞娃」。
  •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不少教育者認為,孩子的能力需要儘早儘快培養,早教越早越好。然而,雙子爬樓梯實驗卻證明了提前的早教對孩子其實並不無實際幫助,甚至還會對孩子揠苗助長。2、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循序漸進與助長格賽爾曾說:"不要老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
  • 幼兒期的孩子,你真的了解嗎?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長時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生長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如何讓幼兒在生長發展中獲得適合的教育,每位教師及家長必須了解幼兒在每個年齡階段獨特的特點。幼兒期,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劃分的年齡段略有偏差。
  • 《起跑線》:你的孩子怎麼樣,你就是他的起跑線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講述的是四月份上映的一個電影《起跑線》。這部片子由薩基特·喬杜裡作為導演,講述他和他的太太為他的女兒找更好地學校,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各種辦法,搬家到名校的學區房,通宵排隊領報名表,參加孩子和家長的面試補習班。
  • 孩子最怕「輸不起」?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好勝心太強怎麼辦 有的家長說「孩子做什麼事都爭強好勝,就怕自己輸,要是學習上爭強好勝還好,但是孩子經常不光是在學習上爭強好勝,在一些小事上也特別爭強好勝,連吵個架都會分出個輸贏來,特別想做說最後那句話的人,為了一個小比賽、小活動的輸贏,孩子動不動就回家哭或者不吃飯了,好長時間還耿耿於懷,孩子爭強好勝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扎克伯格的女兒不滿一歲就在學「量子物理」了
    因為這類節目除了滿足我們對於明星家庭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對於新晉的酷爸辣媽們的來說,可以通過明星的真實育兒經,學會怎樣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 也許我們並不能給予明星孩子那麼好的成長環境與生活條件,但我們依然能推彼及此,學習他們教育孩子的經驗,將孩子培養得更優秀。
  • 養育之道,勿忘初心 —請讓孩子「慢慢長大」
    「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籤名,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我知道少壯要努力,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近日,一首原創歌曲《我只是個孩子》引發關注。9歲男孩吳耀傑將自己的壓力寫進歌詞,唱出了孩子們的心聲,也令不少家長陷入沉思。
  • 黃渤6個問題扎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2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聽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長大,今天自己好不容易也當了媽,卻發現「起跑線」已經從送分題變成了送命題。G是我原來在雜誌社工作時的同事,兒子今年幼升小,參加了一所重點小學的面試。結果兒子沒拿到錄取通知書,兒子的一個好朋友拿到了。
  • 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
    新生家長擔心這一政策影響孩子英語學習,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報名英語輔導班,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  正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一辯@趙鵬: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都非常強。一入學就開始學習英語,要比從三年級開始「零起點」上英語課效果好。過去過度重視英語,現在又對英語不再「感冒」,這些做法都有失偏頗。
  • 智慧家長,從不給孩子「打雞血」
    非也,不是娃娃變成了「雞」,而是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跑得快些、快些、再快些,不停地給孩子們打「雞血」——讓孩子上各種補課班、興趣班、培訓班、輔導班……  「葷雞」,就是讓孩子「主攻」語數外等重點課程;  「素雞」,就是通過體育、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豐富孩子的履歷,以便為孩子升學加分;  「耐雞」,就是指娃能經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強度學習任務而不被累趴下
  • 家長瘋狂追捧早教市場 1歲7個月孩子上課近1年
    相關專家表示,這個《指南》是一個科學詳細的參考,可以讓老師和家長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遏制「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在不少人眼裡,孩子會認多少字、背多少單詞、做幾道數學題,成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但這樣的標準到底有無科學性?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連日來,記者對南寧市的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進行了調查。
  • 父母對孩子的「降維打擊」有害無利,可惜很多家長卻還不自知
    而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怕孩子落後於起跑線可謂煞費了苦心,讓孩子前往各種補習班或者興趣班,極力地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然而在這個過程裡,孩子卻因為被父母帶著"到處跑",失去了孩子應有的童真和自由,成為被父母操縱在手裡的"提線木偶"。
  • 浙大教授鄭強:教育,拼的不是起跑線
    是的, 人生路不是走給別人看的,沿用到教育上,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道理總是易懂,但對於每天處在教育孩子的水深火熱中的家長來說,這樣的「通透」,太難了。大多數家長總想著,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會利用身邊能夠利用的一切資源,力圖能夠讓孩子獲得良好優質的教育環境,報名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培訓班,使得原本天真燦爛、無憂無慮的孩子,每天都負「重」前行,超負荷的工作,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自身,皆身心疲憊。
  • 揭秘:孩子學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新年啟航計劃·教育航道#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孩子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歡迎文末參與討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父母的攀比與執念。那些打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父母,從孩子還未呱呱墜地就開始未雨綢繆給孩子聽各種洗腦的英文歌曲和廣播劇,以薰陶和培養孩子的天生語感。
  • 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優秀。第一,他們不怕場合。第二,他們有超越這個年齡的思考能力,這並不容易。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誦詩歌,數數。然而,停留在這些表面上對於良好的啟蒙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抓住三次。我的朋友小楊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快速數學,這就是所謂的心算。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掰手指。
  • 教育需要耐心,不要揠苗助長
    教育需要耐心,不要揠苗助長所謂速效就是指在很短的時間裡得到收效,教育就可稱為速效性的。許多人希望老師教的東西能夠被孩子迅速地接受,馬上出現效果。他們過早地教幼兒寫字和計算,認為幼兒馬上就可以掌握。但是,每個孩子的智能發育都具有相對的個性,並且每個人的具體條件也各不相同,十分複雜。黑格爾以堅實步伐踐行唯心主義。黑格爾是晚年才發揮自己的真正價值的「晚成型"傑出人物。他是繼康德以來,德國唯心論的集大成者。黑格爾一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超人的才智,其實,他的成功完全靠個人的堅實努力才得以實現。
  • 補課到底是老師強迫的,還是家長主動的?甩鍋沒用,拿事實說話
    大幾千塊錢眼睛眨都不眨就交了,家長給孩子補課真是捨得啊。這還是網上輔導班,現實中的輔導班收費更貴、生意更紅火。現在的學生和家長,這麼熱衷於補課了嗎?我也是家長,我家兩個孩子還沒有補過文化課呢,我甚至有點焦慮了:我家的孩子們,是不是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